在各省市中考試卷的命題中,無不將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的考察作為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酸堿鹽九年級化學課件相關內(nèi)容,歡迎閱讀。
九年級化學課件 酸堿鹽
一、酸、堿、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堿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3·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鈉、碳酸鈉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原因:溶于水時離解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二、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離解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
�。�1)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金屬 + 酸 → 鹽 + 氫氣
(3)堿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
�。�4)堿 + 酸 → 鹽 + 水
�。�5)鹽 + 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產(chǎn)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三、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堿 → 鹽+水
�。�3)酸+堿 → 鹽+水
�。�4)鹽+堿 → 另一種鹽+另一種堿(反應物均可溶,產(chǎn)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注:①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見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蹚头纸夥磻臈l件: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fā)生。
四、有關酸堿鹽的化學方程式
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1.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最常用)
(實驗室制H2用的金屬有Zn,Fe,Mg,Al,酸有稀H2SO4和稀HCl )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2.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 鋁和硝酸銀溶液反應: Al+ 3AgNO3 = Al(NO3)3 + 3Ag
�。�3)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 +酸 --- 鹽 + 水
4.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堿 -------- 鹽 + 水
6.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7.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堿 -------- 鹽 + 水 (中和反應)
8.鹽酸和燒堿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9.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10.氫氧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1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實驗室制CO2)
12.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3.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14.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15.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16.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7.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復分解反應必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生成才能發(fā)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價不變。
+1價:HClO ;NaClO;Ca(ClO)2.
+5價:HClO3 ;KClO3.
+7價:HClO4 ;KClO4.
[九年級化學課件 酸堿鹽]相關文章:
4.九年級化學課件
7.九年級上化學課件
8.
10.九年級上冊化學課件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