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雖然簡樸,卻有著不可抗拒的藝術(shù)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戲劇藝術(shù)一樣,許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鮮明。默讀下面的課文,說說客家民居、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課文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這些特點的。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shù)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qū)遷到南方的。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邊遠的山區(qū),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shù)厝说呐艛D,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在土中摻石灰,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經(jīng)受無數(shù)次地震撼動、風雨侵蝕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①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shè)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客家人在治家、處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無不體現(xiàn)出明顯的文化特征。比如,承啟樓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lián):“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表現(xiàn)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樓內(nèi)房間大小一模一樣,他們不分貧富、貴賤,每戶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各層房屋的用途驚人地統(tǒng)一,底層是廚房兼飯?zhí)茫䦟赢斮A倉,三層以上作臥室,兩三百人聚居一樓,秩序井然,毫不混亂。土樓內(nèi)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讓人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久遠。
傣家竹樓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到處是一叢叢綠綠的鳳尾竹和遮天蓋地的油棕林。竹林深處不時傳來雞犬之聲,那一幢幢竹樓都藏在濃綠的竹林中了。
竹樓是傣族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區(qū)地處亞熱帶,地溫高,據(jù)說竹樓有利于防止酷熱和濕氣,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村寨多則二三百戶,少則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別致的竹樓組成。村邊都有防護林帶。每家竹樓四周,都用竹籬圍著。籬內(nèi)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芍^“樹滿寨,花滿園”。竹樓下有較大的空地作院子。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guān)牲口、堆柴禾。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屋內(nèi)橫梁穿柱,有的橫梁上雕刻著花紋。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蔑,將樓房隔為兩層。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為用瓦頂。
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進竹籬,登上梯子,便來到屋外的走廊。進門,是一間寬大的堂屋,中間鋪著一大塊竹席,這是全家人活動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兩側(cè)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臥室,外人是不能入內(nèi)的。傣家竹樓建筑結(jié)構(gòu)一般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別致美觀。室內(nèi)通風也很好,坐在室內(nèi),只覺清風徐來,花果飄香。
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傳統(tǒng)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樓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選擇中柱是件嚴肅而隆重的事情。中柱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潑水祝福。傣族還有個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這時候,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jié)一般熱鬧。同時還要請“贊哈”②唱“賀新房”的曲子,據(jù)說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__________________
、侔素裕何覈糯囊惶子邢笳饕饬x的符號,相傳是伏羲所造。②贊哈:在傣語中是民間歌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