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小龍的語錄35條
對手的力量對我來說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增益,在我的思想中再沒有矛盾之感。在我的眼里,整個世界都是連為一體的。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李小龍的語錄35條,一起來欣賞吧。
1、無論在走路還是休息,說話還是沉默,吃飯還是喝水時——都不要讓自己懶惰,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此在"。
2、讓我們暫且不談成仙成圣的話題,再一次回到人世間。在逐漸理解了另外一方之后,你會蘇醒過來,回到自身這一邊來。
3、聰明的人從愚蠢的問題中找到的真諦,總比愚蠢的人從睿智的答案中找到的多。
4、沉思意味著實現(xiàn)人的"不動心"的本性,意味著不受現(xiàn)象的限制。鎮(zhèn)定自若意味著內(nèi)心世界的"不動心"。只有擺脫外來物體的羈絆,才能鎮(zhèn)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
5、長期的一致性打敗短期的高強度。
6、武術(shù)是一種表達人體搏擊形式的藝術(shù)!
7、我不會因為眼前的敵人感到懼怕,因為我的眼里沒有敵人,他們不會使我心煩意亂,在格斗前我已經(jīng)做足準備,沒有商量的余地,寶貝。除非你在之前就殺了我。
8、虛無(空),是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的,而最柔軟的東西亦不會突然折斷。
9、水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動,但是水中的月亮卻能保持寧靜。
10、自欺欺人的心靈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效率上都會給人造成沉重的負擔。從一個動作到另一個動作,它步履艱難。
11、"本真"意味著意義——從最初意義上看,它自由,不受依附、限制、偏見和復雜性的羈絆。
12、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
13、不緊張卻是心有準備,不是妄想亦非夢想,非固定的卻是可變的。整體而寂靜的存在著、警覺著,隨時準備任何可能發(fā)生的。
14、一旦心靈限于一中心,自然它是不自由的。它亦只能在此中心內(nèi)自由罷了。一個人一旦孤離隔絕了,他亦就是死了,他麻痹在自己思想的城堡內(nèi)。
15、一旦在完全知覺的狀態(tài)下,對方的欺瞞是不可能的。
16、大多數(shù)的人均有強烈的逃避行為責任之傾向,寧愿做為別人手下驅(qū)遣的工具。無論強者與弱者,事實上均是如此。弱者自會將其責任感掩藏在服從的德行上。而強者則又求更強更偉大的權(quán)威以為服從——如上帝、命運、國家等等。
17、恐懼系由無法確信而產(chǎn)生的。一旦我們能確信自己,不管是虛幻與否,幾乎完全可以免除恐懼。當我們在極端無助的時候,或極端有權(quán)勢的時候什么都是可能的。
18、強迫自己的謙虛亦是虛偽驕傲的一面。
19、如果人類能夠盡量地自由發(fā)揮他的才干的話,這是可以決定他未來的命運,例如:文學、美術(shù)、音樂、科學或各種技術(shù)等,都可以達到偉大的成就。不過,無論參與哪一種藝術(shù),他必須要首先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于自己的能力、嗜好、傾向等明白后,才可以向某一門藝術(shù)發(fā)展。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及而勉強從事的話,結(jié)果只有破壞,浪費時光,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造和建設了。
20、倘欲了解武術(shù)中之真理,洞悉你的敵人,你必須拋卻一切門派的觀念。捐棄偏見、好憎等等。然后,你的心靈方可能平和而一無偏頗。在此種沉靜中,自可清楚、整體地視物。
21、知性是無選擇可言,無所欲求,無所焦慮的;在此種心態(tài)下,方有知覺洞悉力的產(chǎn)生。洞悉力方可解決所用的問題。
22、欲了解自己必是由與別人接觸后方反求諸己。
23、洞悉外在形勢而無所懼,欲達到此種境界,唯心誠與毅力,確切的鍛煉可至。
24、人應該同自然規(guī)律保持一致,而不能違抗,這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都應順其自然而不可強求,不要任何情況都強力去做。
25、當心靈如流水時,月亮沉溺其中,一度可動又不動。水是不止的動的,而月卻仍保持其穩(wěn)靜不動。心靈雖可因外在大千世界而變化,卻亦仍維持不變。
26、超越因果宿命之途全在于心靈與意志的適當運用其力量。
27、倘內(nèi)心無任何固守僵結(jié),則外在的事物自會開敞出現(xiàn)。移動一似流水般。靜止時猶如鏡子,反應時卻恰似回聲般。
28、經(jīng)由我個人實際的體驗和認真學習,我發(fā)現(xiàn)一個人所能得到最大的助力就是"自助"。除了自助,再沒有別的助力。
29、固定的形式無法適應真實情況與變化,只能給習武者本人制造檻籠罷了,而真理是在牢籠之外的。
30、如果知識隨著傳統(tǒng)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傳統(tǒng)的陰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31、截拳道對于武術(shù)的看法是站在各種有利的角度上的。因為截拳道能夠充分利用了多種的路子與方法發(fā)發(fā)(功能至上主義),所以是不受任何約束而完全自由的。
32、在截拳道里,我們只是去發(fā)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并不是把人家現(xiàn)成的東西給拿過來。
33、功夫是一種特殊的技巧,與其說是一種體力活動或自我防衛(wèi)手段,不如說是一種精巧的藝術(shù)。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心靈與使用技巧相配合的一種精妙藝術(shù)。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隨意學得到的,它不像科學那樣,可以通過求證事實或者事實的教學,可以掌握。功夫的原理必須順其自然,像花朵一樣擺脫感情和欲望的羈絆,從思想中綻放出來,功夫的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自發(fā)原理。
34、許多人一生都致力于他們"應該怎么樣",他們?yōu)槟撤N理念而活,而不是去認識、實現(xiàn)他們本身。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形象實現(xiàn)兩者之間有差異,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只是為他們的自我形象而活著!斈憷哿说臅r候,當天下雨的時候,你開車的速度也應該有所變化。
35、當一個人在武技上已日趨成熟,那么他的形式應是一種無形之形。這種成長,成熟的過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塑造各種形狀的水一樣。只有當一個人武技上沒有了形式,他才能擁有所有的形式;只有當一個人沒有了風格,他才能適應所有的風格。
【李小龍的語錄35條】相關(guān)文章:
李小龍經(jīng)典語錄12-30
李小龍的語錄36條08-05
李小龍的語錄集錦49句07-21
李小龍的語錄摘錄65句07-20
李小龍的語錄摘錄40句08-24
李小龍的語錄摘錄56條08-02
李小龍的語錄集錦46條10-19
李小龍的語錄集錦35條09-13
2023年李小龍的語錄45句07-02
李小龍的語錄錦集56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