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經(jīng)典語錄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語錄吧,語錄具有短小簡約,不重文彩的特點。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好語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祖慧能經(jīng)典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祖慧能經(jīng)典語錄1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U宗六祖慧能大師《壇經(jīng)行由品》
2、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須坐禪;恩則親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內心非賢;日行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老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3、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來身去本三昧!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4、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5、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惠能
6、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7、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其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8、道須流通,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U宗六祖慧能大師
9、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共性無二,無二之性,既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圣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10、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yǎng)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愿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后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11、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弧埂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12、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1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菩提偈》
14、有道者得,無心者通!U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15、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jīng)》
六祖慧能經(jīng)典語錄2
1、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2、執(zhí)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3、淫性本是凈性因,除淫即是凈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4、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
5、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6、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7、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8、不思善,不思惡,此刻那個是你本來面目。
9、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10、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11、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12、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13、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慣;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14、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
15、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經(jīng)典語錄】相關文章:
爆笑經(jīng)典語錄11-13
幽默經(jīng)典語錄10-04
伊朗諺語經(jīng)典語錄07-07
《文心雕龍》經(jīng)典語錄06-08
大學勵志經(jīng)典語錄02-21
非常搞笑經(jīng)典語錄03-01
搞笑哲理經(jīng)典語錄02-04
經(jīng)典語錄 勵志搞笑01-31
減肥搞笑經(jīng)典語錄01-26
經(jīng)典語錄搞笑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