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興趣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興趣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興趣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興趣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在幼兒熟悉掌握樂曲旋律、節(jié)奏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各種節(jié)奏型來進行演奏。
2.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體驗創(chuàng)作活動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節(jié)奏型卡片,打擊樂器人手一份。
三、教學過程:
(一)在《楊柳青》的音樂伴奏下,幼兒根據(jù)音樂按節(jié)奏自由舞蹈,要求做出與眾不同的`動作來。
(二)游戲“看誰拍得好”老師出示幾張節(jié)奏型卡片。如XXX XXX XX X |要求幼兒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腳動作正確地拍出來。
(三)游戲“看誰編得好”。出示X XX |X XX | X X | X —|的節(jié)奏卡片,引導幼兒編出與該節(jié)奏型相符合的語言節(jié)奏來。如:小蜜蜂|花蝴蝶|飛來|了—|,長鼻子|長鼻子|卷起|來—|
(四)根據(jù)音樂《楊柳青》創(chuàng)編新節(jié)奏
1.欣賞音樂,讓幼兒回憶樂曲名稱、旋律。
提問:
1)這段音樂叫什么名字?
2)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
3)這段音樂是幾拍子的?
2.欣賞音樂,隨音樂拍手來感知音樂的旋律與樂句。
3.創(chuàng)編新節(jié)奏
師:“如果你來給這段音樂伴奏,你想給它配上什么節(jié)奏來演奏呢?”
放音樂,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也可小組討論,老師巡回指導。
4.交流
師:“你是用什么節(jié)奏來演奏的?”
老師逐句哼唱,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出各種節(jié)奏型,老師在黑板上作記錄。
師:“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
全體幼兒看黑板上的節(jié)奏型,一一練習。
(五)拿樂器進行演奏
1)自選一樣樂器進行齊奏。
2)看節(jié)奏型選樂器進行輪奏。
(六)復習舞蹈《豐收舞》。要求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變換做出不同的符合音樂節(jié)奏的手部動作。
附一種幼兒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譜:
。保叮担常保叮担叮保担叮担常常保玻常玻保病
XXXX|XXX|XXXX|XXX|XXXX|X—|
。玻常担担保叮担担担常玻常担常担常玻保保保
。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
5356|111|3561|111|
。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兀
6165|6165|1116|5356|121|6532|111||
。亍亍亍亍亍亍兀兀貄|
小學興趣教案2
目標:
1、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畫刮蠟畫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刮蠟畫活動的興趣。
準備:
1、欣賞范例三張,半成品若干張。
2、白紙、竹簽、油畫棒、舊報紙人手一份。
3、錄音機、磁帶。
過程:
。ㄒ唬┮稣n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四個彩色娃娃,看,他們手拉著手,臉貼著臉飛到天上玩呢。正玩的高興,忽然被一大片烏云蓋住了,悶得喘不過氣來,心里難受極了。誰來想辦法救救彩色娃娃,讓他們出來重新看到這美麗的世界。(教師邊說邊演示教具)
幼兒發(fā)表想法。
。ǘ┬蕾p范例,示范講解
老師也帶來了一件工具可以救出彩色娃娃,你們看是什么?(出示竹簽)
教師示范:我要用竹簽堅硬的頭去刮破烏云,看,救出一只小鳥,我繼續(xù)救,看,我又救出了一架飛機------彩色娃娃又能看見著美麗的.世界,心里真開心。(示范用粗細不同的兩頭畫畫,讓幼兒了解出現(xiàn)的不同結果)
欣賞范例:竹簽繼續(xù)去救更多的彩色娃娃,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說一說。
。ㄈ┱J識刮蠟畫,熟悉作畫步驟。
這些漂亮的圖畫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刮蠟畫。我們今天就來學畫刮蠟畫。
交代作畫步驟:選擇喜歡的四種顏色一色塊形式涂到紙上——在色塊上覆蓋上一層黑色——用竹簽刮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你們也來試試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播放音樂)
1、提醒幼兒在涂色塊時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用竹簽刮蠟時,力量要適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
3、注意保持衣服和手的清潔。
。ㄎ澹┲v評。
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把自己救彩色娃娃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請個別幼兒將故事講給大家聽。
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展示幼兒作品。
小學興趣教案3
要求:1、學習用手指印畫螃蟹的背殼,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2、再用色筆添畫各種動態(tài)的螃蟹。
3、結合畫面學習講述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
準備:1.紅、藍水粉顏料若干份,筆、幼兒用紙、抹布。
。.錄音機、磁帶。
過程:1.聽音樂做水底動物動作。
(1)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2)教師示范做動作,幼兒觀看猜是什么動物。
。.教師出示范畫并講解示范。
。ǎ保┙Y合畫面講述故事內(nèi)容。
。ǎ玻┦痉队檬种刚侯伭,在紙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殼。
。ǎ常┤缓笥盟使P添畫腿和大鉗(鼓勵幼兒變換腿和大鉗的方向,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螃蟹)。
(4)最后添畫。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幾種不同的形態(tài),啟發(fā)自編情節(jié),邊講邊畫,激發(fā)幼兒
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
。ǎ玻┨嵝延變罕3肿烂、地面和畫面的清潔。請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并結合圖畫自己編故事。
小學興趣教案4
大班活動:電話號碼
設計思路:在“我愛我家”主題活動正式開展以前,我先向幼兒發(fā)放了一張調(diào)查表,以了解幼兒的興趣趨向,通過對問題反饋的集中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對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比較感興趣,我們確定了活動的主線,其中電話號碼是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的電話號碼感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心里的想法。
3、了解生活中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并知道什么時候呼叫。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話等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師:森林有一件高興的事,你們猜一猜?小動物家都裝電話了。
二、幼兒分別猜動物家的.電話號碼。
1、教師示范、舉例,說一個三位數(shù)的電話號碼。
2、幼兒猜三位數(shù)的電話號碼。
三、打電話給小動物,學習基本的打電話禮儀。
1、想請小鳥出來玩應該怎么說?
2、請一個小朋友為公雞打電話。
四、學習和掌握常用的電話號碼。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3位數(shù)字的電話號碼。
1、幼兒討論生活中的特殊號碼。
2、一起撥打114詢問幼兒園的電話號碼。
3、說說自己的家的電話號碼。五、延伸活動:制作電話號碼本。
小學興趣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復習跑跳步、前踢步、后踢步等基本舞步。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具有一定意義的短小快樂的舞蹈。
3、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舞蹈活動的愿望,體驗舞蹈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鼓一面、鼓棒兩根、錄音機、音樂磁帶。
2、學習各種舞步。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教師鼓點的變化而做動作,訓練幼兒節(jié)奏感。
師:“小朋友,跟我一起敲敲鼓好嗎?”(幼兒走入活動室自由找空位站好,教師敲鼓,幼兒隨鼓聲的快慢,調(diào)整自己腳步的'速度進行表演)
二、游戲“快樂的腳步”。
1、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的腳步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快樂的腳步的游戲,好嗎?”
2、師:“老師的兩根鼓棒表示小朋友的兩只小腳,老師的鼓棒往哪邊敲,你的小腳就往哪邊跳!保ń處熥儞Q鼓棒位置敲鼓,幼兒隨鼓棒位置的
小學興趣教案6
活動目標:
1、會合理布置有關花園內(nèi)容的畫面,能大膽構圖并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
2、充分發(fā)揮孩子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大膽表述花園里所發(fā)生的故事。
3、對繪畫涂色感興趣,具有較好的表現(xiàn)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花朵、昆蟲圖片若干。
2、記號筆、油畫棒、作業(yè)紙。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分別出示:花朵、昆蟲……)
提問:小瓢蟲飛到花園里來干什么呢?
聽瓢蟲自我介紹的錄音:我是小瓢蟲,昨天我看見花蝴蝶在花園里快樂地飛來飛去,高興極了,所以我也想來看看美麗的花園,順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師:原來小瓢蟲是來找朋友的`,花園里真美麗,還有哪些動物也會到花園里來玩呢?花園里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2、提出繪畫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園里發(fā)生的故事畫下來嗎?
。2)要求:畫時先想好花園里有那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花朵,哪些小動物在花園里快樂的玩耍,注意畫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勻,畫完后編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幼兒作畫。
。1)老師巡視指導。
。2)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構圖、選色。
4、 評價作品。
。1)你覺得哪個花園最美麗?為什么?
。2)你的花園里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活動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訂成一本大書,封面寫上“花園里的故事”供幼兒日后翻閱、欣賞和講述。
小學興趣教案7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手形的變換聯(lián)想各種事物,并嘗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生動的圖案。
2、體驗手形畫帶來的樂趣,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
3、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產(chǎn)生興趣。
重點:
能根據(jù)手形的變換聯(lián)想各種事物,并將它變成生動圖案,體驗到手形畫帶來的樂趣。
難點:
大膽發(fā)揮想象根據(jù)手形變換來聯(lián)想相關的事物。
活動準備:
1、若干手形圖
2、學具:記號筆、油畫棒、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變什么?
二、出示范畫手開圖
1、這是我的手形(圖一)你們能不能把我的手變成其他東西。
2、出示范畫(圖二):
這是我變的孔雀,你會變什么?
3、可以這樣豎著放,也可以橫著放。(圖三)他可以變成什么?
4、我又變了一只雞,你會變什么?
5、我們除了伸直手指放,還可以任意彎曲幾個手指。看我可以這樣放。
。▓D四)
6、這是我變的小花,你會變什么?(圖五)
三、示范、講要求。
原來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這些手形都是怎么變到紙上去的呢?
老師來示范一遍,講解注意點。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開始作畫,拿到紙的小朋友,先在紙的右下角寫上自己的號次。
五、展示幼兒作品
小學興趣教案8
活動目標:
一、感受噴刷畫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作。
二、學習噴刷的技能,能獨立,有序,正確的使用工具。
三、大膽使用顏色,注意色彩的和諧,提高美的鑒賞能力。
活動準備:
一、準備各種顏料(每組若干),各種圖形的卡片若干,廢舊牙刷,小沙網(wǎng),畫紙,圍裙人手一個,示范畫若干。
二、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活動室的墻壁。
三、幼兒觀察、欣賞自己及其他小朋友的`噴刷作品。
活動過程:
一、進入活動,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欣賞示范畫,說說其中的內(nèi)容,及制作方法。
二、請幼兒觀察和學習噴刷畫的制作方法。(展示多張噴刷畫及牙刷、小沙網(wǎng)等工具,并介紹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首先用樹枝(花、草、卡片等輔助物)在白紙上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后,用牙刷蘸上顏料,在小沙網(wǎng)上來回刷,把顏料刷在紙上。把紙晾干后,再取下樹枝,畫紙上就會留下噴刷畫的圖案。這樣,噴刷畫就制作完成了。
三、老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引導幼兒自選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提醒幼兒刷完一種顏色要把牙刷放回空杯里,再用第二個刷,鼓勵幼兒嘗試多種顏色進行噴刷,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混合色。例:黃+紅=橙、黃+藍=綠、藍+紅=紫、等。
四、展示、評價幼兒作品。(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幼兒互相評價。)
五、活動結束。
小學興趣教案9
設計意圖:
物體的上拋、下落現(xiàn)象是幼兒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經(jīng)常遇見的,如何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去探索問題,我選擇和設計了“物體的上拋、下落”活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探索主動獲得物體上拋、下落的經(jīng)驗。在制作玩具的同時,為了讓不同水平幼兒都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fā)展,我為幼兒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自制玩具,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的:
1.感知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上拋、下落的不同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探索精神。
2.激發(fā)幼兒自制玩具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塑料袋、沙包、紙張、夾子若干
2.難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傘范樣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與沙包上拋的不同現(xiàn)象
2.讓孩子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說出易拋與不易拋的物體
3.探索紙與夾子上拋不同現(xiàn)象
4.探索紙與夾子從同樣高度下落的不同現(xiàn)象
5.探索怎樣使紙能快一點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興:讓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兒自制玩具
1.討論:怎樣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減漫
2.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兒制作玩具,教師個別指導
三、玩玩具,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興趣教案10
目標:
1、初步學習噴刷畫,激發(fā)幼兒對噴刷活動的興趣。
2、體驗噴刷作品的藝術美。
準備:
1、各色圖形的彩紙、廢舊牙刷、顏料(紅、黃、藍)、抹布、牙簽、舊報紙等。
2、范畫兩張(圖形貼畫和噴刷畫)。
3、事前已進行過圖形拼貼活動。
過程:
1、出示圖形貼畫和噴刷畫,引出課題。
引導幼兒欣賞兩幅作品不同的藝術效果,它們的繪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結:兩幅作品都運用了圖形拼貼,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但其中一幅的背景采用了噴刷方法,而原來的.粘貼地方只留下了白色圖案,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好嗎?
2、講解示范。
。1)先做好圖形拼貼畫,拼完后放在畫紙上,注意不要貼在紙上。
。2)運用紅、黃、藍幾種顏色搭配,在紙上噴刷背景。
噴刷方法:可以先噴紅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紅色,然后牙刷與牙簽相互摩擦,紅色均勻地噴灑在紙上;再噴黃色或藍色,但必須等畫面上的紅色干了以后再進行,注意換顏色時也必須清洗原來蘸有顏料的牙刷和牙簽。噴刷顏色的順序可任意,可以噴三種顏色,也可任選其中兩種顏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圖形彩紙,有彩紙蓋著的地方?jīng)]噴到顏色而形成白色圖案。
3、幼兒練習。
(1)提醒幼兒噴刷時不能移動畫紙和放好的彩紙圖形;協(xié)助能力較差的幼兒學習噴刷的方法。
。2)提醒幼兒圍好舊報紙后,再進行噴刷,注意保持桌面、畫面的整潔。
4、講評。
幼兒相互評價:哪些作品圖案優(yōu)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凈。
小學興趣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游戲等方法引導幼兒認識“復制”與“克隆”的特點。
2、了解“克隆”給人類帶來的利與弊,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刻紙模型與彩紙,橡皮泥模型與彩泥,圖章與印泥。
2、克隆羊圖片,課件,字卡“克隆”“復制”“一模一樣”
3、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了解復制的特點。
1、出示相同的圖書激發(fā)幼兒興趣。
問:你們知道這些一樣的圖書是怎樣做出來的?
2、出示模具,幼兒分組操作。
3、教師總結
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了許多一模一樣的東西,在科學上把這種方法叫“復制”,復制的特點就是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
二、了解“克隆”的特點。
1、幼兒討論是否可以對人或其它動物進行復制。
2、觀看課件,了解“克隆”羊。
3 、教師總結“克隆”的特點。
三、了解“克隆”的利與弊。
1、由討論:“克隆”會給我們?nèi)祟悗硎裁春锰帲繒粫惺裁磯奶帲?/p>
2、錄音了解克隆對人類的利與弊。
3、討論:“是否要克隆人”?
教師總結:“任何科學對人類都可能有利有弊,我們要想辦法去避免不好的一面,用它來為我們?nèi)祟愖龀龈蟮呢暙I。
四、游戲《拷貝不走樣》
“現(xiàn)在老師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游戲名稱叫《拷貝不走樣》,老師做一個動作,小朋友跟我做一樣的動作,看看是否像復制出來的一模一樣”(師生游戲)。
小學興趣教案1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來測量周圍物體,在探索比較中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系。
2、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幼兒參與測量的興趣。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jīng)驗。
2、尺子、繩子、軟尺、吸管、小棒、短積木、鉛筆、筷子、紙卡段、盒子、書等物品。
3、記錄表、水彩筆、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引題:提出任務
今天小朋友來當“小小測量員”,用三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相同的一條邊,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二、、探索:分組測量并記錄
1、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協(xié)商、自主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物體同一條邊。
2、教師巡回觀察、傾聽、了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三、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將各組幼兒的測量記錄表張貼在磁性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討論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引導幼兒分析記錄結果,說說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并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邊測量結果不同的經(jīng)驗。
四、游戲:問答競賽小游戲,啟發(fā)幼兒再次測量。
1、測量黑板的`長邊,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數(shù)最少(或最多)?為什么?試一試。
2、測量活動室長度有三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選取什么工具測量速度最快?為什么?試一試。
3、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們還能用什么辦法來測量活動室的長度?試一試。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高度、遠近等。
小學興趣教案13
本活動有三個目標:
1、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
2、了解電的用途,以及安全用電常識。
3、對科學小制作感興趣。
一、活動思路:電是小朋友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也是小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朋友對電腦、電視、電冰箱、電燈……等非常熟悉,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提到,我們在活動區(qū)中投放了電線和小燈泡等材料,當小朋友自己通過連接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時顯得特別高興,有些小朋友能在游戲的時候會向我提出:“為什么小燈泡能亮起來?”這樣的問題,于是我設計了一個科學實驗活動,通過兩個實驗來完成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以及安全用電常識等目標。
二、課堂實錄:第一個實驗是:什么東西能導電?我請請小朋友來玩“會發(fā)光的小燈泡”這個游戲,不過這次的材料和活動區(qū)使用的材料有點不同:不光有銅絲、鐵絲,還有塑料線、毛線、紙繩,請小朋友自己試驗一下,哪種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并把你的試驗結果計下來。小朋友聽到我的這個要求,小朋友馬上行動起來,每個小朋友拿了一張記錄紙做起實驗來,那認真勁還真象一個小科學家,有的小朋友還問我:“老師,為什么還有毛線呢?”實驗后小朋友得出結論: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所以小燈泡就能亮起來,塑料、毛線、紙等東西不能導電。我們平時見到的電線都是用金屬類的材料來做的。
接下來是第二個實驗:那根電線能導電?請小朋友拿一根電線,看看它們能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
這時小朋友選擇的電線可不是一樣的了,有兩邊露出銅線的、有一邊露出銅線的、有兩邊都沒有銅線的,經(jīng)過小朋友自己的操作,有的小朋友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有的小朋友選擇的電線就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于是我就針對這一現(xiàn)象請小朋友進行討論:為什么有的電線也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呢?并
得出結論:電線的外面包了一層塑料的外衣,塑料是不導電的,有的電線把兩邊的塑料去掉了露出了里面的鐵絲,所以就能導電,小燈泡才能發(fā)光,有的電線兩邊的塑料沒有去掉,塑料是不導電的,所以小燈泡就不會發(fā)光了。緊接著我又進行提問引出討論:為什么要用塑料把鐵絲包住呢?電既然是很危險的,為什么人們還要去使用它?經(jīng)過了一些實際操作和討論,小朋友們對于電的特性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然后我拿出為小朋友準備的一些材料請小朋友來當“小小工程師”,用電線、電池做一個小手電筒,孩子們可高興了,三五成群的組成一組,一邊制作一邊爭論,因為別的小朋友沒有采納小紐紐的建議,小紐紐還著急的直跺腳呢。當曾輝那組的小朋友先制作出小手電筒時,他們高興的拍起了手慶祝自己的成功。
三、課后自評:
為了使小朋友能更加直觀的了解電的特性,我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不同的實驗材料。實驗一的目的是讓小朋友知道電線是由什么材料作成的,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不同的材料,有能導電的,還有不能導電的,目的就是請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試一試什么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從而能夠感受到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不是金屬類的材料不能導電的道理。所使用的記錄紙將每種線的實物貼在了表格中,小朋友一目了然,在實驗的時候也便于記錄,小朋友只要畫出和就可以了,降低了難度。
實驗二的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驗證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我為幼兒準備了三種不同的電線,一種是剝掉塑料皮的,一種是沒有剝掉塑料外皮的,另外一種是只有一邊剝掉塑料皮的。
這個實驗是通過小朋友自己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經(jīng)過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才得出的結論,進一步驗證了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的材料不能導電的道理,而且知道了電線只有在剝掉外皮的情況下才是導電的。為了使小朋友對電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設計了討論:“為什么要用塑料把銅絲鐵絲包。俊焙汀半娂热缓芪kU,為什么人們還要去用它?”通過小朋友的發(fā)言,使小朋友明確電是很危險的,用塑料把銅絲、鐵絲包起來,電就不會漏出來就不會對人們產(chǎn)生危險,但即使這樣小朋友平時也不要隨便去摸電線、電源插座。電對人們的用處是很大的,只要合理的利用它是不會有危險的。
經(jīng)過了以上幾個步驟以后,小朋友對于電的一些特性已經(jīng)有所了解,在活動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小制作的活動為小朋友準備了電線、電燈泡、小開關、膠帶、電路圖等材料,請小朋友自己來制作一個小手電筒,從而提高小朋友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興趣很濃且情緒高漲,積極的進行實驗操作,討論的時候也能積極發(fā)言,所以教師在知道教育目標、內(nèi)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興趣點,在準備教育活動的時候也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幼兒的操作活動、操作材料,既要緊貼教育內(nèi)容,又不能難度太大,否則幼兒就會失去興趣。這就是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一點點藝術。
【小學興趣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興趣活動方案10-15
小學數(shù)學興趣活動總結01-25
小學學生興趣活動總結02-14
小學興趣小組的活動總結06-10
興趣11-28
興趣09-16
興趣09-16
有關小學興趣小組的活動總結03-28
小學興趣小組工作總結03-24
小學興趣小組活動總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