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吹泡泡教案幼兒園,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
目標:通過印章印畫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的感受。
準備:每人一張印有小魚的紙、拉線教具、瓶蓋、廣告色、抹布等
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方老師要給小朋友唱個故事,故事在哪兒呢?故事來了!
教師邊唱《小魚游水》邊拉動“一群小魚”,出現在背景圖上,引起幼兒興趣。
二:欣賞完整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魚吹泡泡。
1:誰能告訴大家故事里有誰?(一群小魚)
2:你們猜猜小魚們在干什么?(教師肯定幼兒的說法)
3:你瞧,你瞧,小魚們在干什么��?(
教師在畫面上印兩個大泡泡)
對了,(唱):小魚小魚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小魚小魚吹泡泡,大大小小。
三:示范印制泡泡的方法
教師拿瓶蓋示范印制泡泡。
泡泡吹好了,我的故事也唱完了,好聽嗎?
四:幼兒做印章畫
我的小魚會吹泡泡,你們的`小魚會吹泡泡嗎?快去看看吧!
1:每人一張畫有小魚及水草的紙。
2:鼓勵幼兒選擇不同顏色,使用瓶蓋,引出泡泡。
3:啟發(fā)幼兒把泡泡印制在恰當位置上。
五:張貼幼兒作品,比比誰的小魚泡泡多。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2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大小不同的蠟光紙圓片黏貼在底板上,并在教師的提醒下有顏色搭配和圖形組合的意識。
2、通過觀看教師的演示學習用糨糊黏貼的方法。
3、能大膽?zhàn)べN,體驗不同大小、顏色、組合方式的泡泡貼在展板上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的PPT。
2、顏色、大小不一的蠟光紙圓片,黑色卡紙每人一張。
3、泡泡槍一個,膠水、抹布每組一份。
4、底板上布置幾條小魚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張貼所有幼兒的作品為宜。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關于泡泡的經驗。
1、你們吹過泡泡嗎?你們看,我會變出泡泡。(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適時豐富詞匯:許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并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導幼兒欣賞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PPT,幫助幼兒整理前面獲得的經驗。
1、有個畫家畫了許多泡泡,看看他畫的泡泡和剛才你們看到的泡泡一樣嗎?
2、他畫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
3、這些泡泡都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嗎?(引導幼兒觀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歡和好朋友擠在一起,有的喜歡單獨呆在一個很空的地方一樣。)
�。ǚ治觯捍谁h(huán)節(jié)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觀察泡泡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重疊、聚合、分散的組合方式,以幫助幼兒豐富泡泡組合的圖像經驗,便于幼兒在后面創(chuàng)作時主動運用。用緊緊這個詞來引導幼兒具體感受泡泡的組合方式很關鍵,因為如果問題太寬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兒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對小班幼兒來說問題具體、語詞準確特別重要。)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黏貼泡泡的狀態(tài)。
1、出示大底板,指著底板上的小魚說:小魚也喜歡用嘴巴吹出許多的泡泡呢!
2、你們想讓小魚吹出一個什么樣的泡泡呢?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演示貼泡泡。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就在底板上貼上一個圓片泡泡,在貼之前教師問:你們想把它貼在中間還是旁邊,上面還是下面呢?同時教師用動作演示每一個地方,最后將泡泡貼在幼兒選擇的位置上,邊貼邊說:先用食指蘸上膠水,從泡泡白色的這一面的'中間開始抹開去,記住每個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將手指擦干凈,再把泡泡貼在底板上。當貼第二個泡泡時,教師問:是緊緊靠著第一個泡泡呢還是離它遠一點,或者離它很遠呢?
�。ǚ治觯捍谁h(huán)節(jié)的重點是幫助幼兒運用前面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圖像組合意識。教師通過演示,讓幼兒明確怎樣貼在一起或分開貼,將幼兒無意識的黏貼引導為有意識的黏貼。通過與幼兒討論如何選擇泡泡的大小和顏色,強化幼兒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后面幼兒的個性化黏貼作鋪墊。)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們要學習用膠水來黏貼泡泡。(教師逐一介紹工具材料--膠水、抹布。)你們會用膠水黏貼嗎?
�。�2)誰會用膠水貼泡泡?(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如何正確抹膠水及黏貼。)
�。ǚ治觯捍谁h(huán)節(jié)的目的有二:一是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幼兒認為不用教師教自己也能學會這個本領其實教師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已經有目的地講解并演示過,增強幼兒自主觀察、學習的意識;二是教師可以由此了解幼兒在前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習的情況,發(fā)現幼兒的問題和困難,從而進一步強化和補充,使指導具有針對性。同時演示的幼兒又給能力較弱的幼兒做了一次示范,既滿足了該幼兒的表現需要,也滿足了其余幼兒再次觀察學習的需要。)
四、幼兒創(chuàng)作。
教師提醒幼兒選擇顏色、大小不一的圓片進行黏貼,并將多余的圓片放回原處。已完成的幼兒坐白線上看書。
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1、師幼一起將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師引導幼兒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
2、教師鼓勵并引導幼兒對別人的作品發(fā)表看法。如:你喜歡哪里的泡泡呢?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發(fā)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fā)現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幾張泡泡的圖片。
經驗準備:課前讓幼兒玩吹泡泡的游戲。
重點難點:
發(fā)現所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能透過泡泡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教師示范,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和老師吹泡泡的`方法。
二、吹泡泡。
1、為每位幼兒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嘗試吹泡泡。
2、請吹的大、小不同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4、幼兒兩兩結伴,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大,誰吹的泡泡小。
三、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肥皂泡在陽光下變成什么顏色了。(七彩的)
2、請幼兒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這個大泡泡做為照相機,透過它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抓泡泡
1、教師吹泡泡,小朋友們抓泡泡。
2、請幼兒看看泡泡抓到后有什么變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體育活動,通過玩泡泡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開始,我是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從而激發(fā)幼兒對這節(jié)活動產生興趣。教師示范吹泡泡的過程中,調動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及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高興地連跳帶說使勁拍手,有的幼兒還說:老師我拍的好不好。真好,你真棒。
在看泡泡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興趣更高。張光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吹的泡泡像氣球,真漂亮。哲宇跑過來說:老師我吹出了許多泡泡,一層一層的真好看。每位幼兒都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最后,在和孩子們玩泡泡的過程中,幼兒你追我趕的玩的非常盡興,小思琦跑過來說:老師看,泡泡在我手里破了,真好看。喜歡搶鏡頭的張玉瑩說到,老師我的泡泡落在身上都把我的衣服弄濕了。整個活動完成的非常成功。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初步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2、樂意大膽猜想,嘗試集體記錄。
3、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泡泡水記錄紙各種形狀標記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玩中學習吹泡泡的方法
1、師:你們吹過泡泡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請你們去吹一吹,比比誰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時候請寶寶找個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臉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貼在小嘴上,聽明白了,那就行動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么吹泡泡的?(幼兒自由說說)
小結: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里浸一下,然后慢慢拿起放到嘴邊輕輕吹一吹,這樣泡泡就吹出來了。
2、想不想再試一試?
好!這次老師要請你們不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還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么形狀的幼兒再次操作
二、探索圓形工具吹出來的泡泡形狀并做好記錄
師:寶寶們,真棒!都成功了,告訴我你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圓圓的)哪個小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圓的。
小結:原來圓形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圓的。我們來找個圓形標記貼在圓形工具的下面。
三、出示不同形狀的工具,大膽猜想
師:這又是什么工具?(星星形工具)猜猜它又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我們找個標記貼到星星工具的.下面。
以同樣的方法出示長方形工具并做好猜想記錄。
四、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泡泡的形狀
長方形和星星形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你們自己去吹一吹、看一看。
五、交流發(fā)現并進行記錄
1、師:星星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呢?(圓圓的)長方形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呢(圓圓的)
2、記錄操作結果
小結:原來不管什么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泡泡都是圓的,真有趣。讓我們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
六、活動延伸
歌曲:吹泡泡
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
咦?泡泡,泡泡,泡泡不見了。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優(yōu)美恬靜的意境。
2、借助對物體之間對應關系的認識來操作小圖片,理解歌詞,通過觀察大圖片上炸開的泡泡唱準休止符。
3、在學習過程中遷移已有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圖人手一份,大圖一張。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小圖:“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兒、藤兒也喜歡吹泡泡,誰會是他們吹出的泡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來看一張圖�!庇變耗贸鲂D,“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圖,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貼在問號的地方。
2、幼兒貼。邊放樂曲磁帶。
提問:“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小草吹出的泡泡?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為什么?誰是藤兒吹出的泡泡?為什么?
3、傾聽歌曲�!拔覀兟犅牳枥锸窃趺闯�?”“拿好圖譜,可以邊聽邊指�!�
4、看小圖跟著音樂念一遍歌詞。
5、看大圖,師范唱�!袄蠋焷沓怀!薄斑@張大圖與小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是一個炸開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罢ㄩ_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兒學唱。“你們能不能唱?炸開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樣嗎?停中間和停后面一樣嗎?看你們能不能唱出來?
8、將貼上去的小圖揭下來,幼兒唱。
9、唱后半段。這幅圖我們還有什么地方沒唱到?
10、將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連起來唱�!坝袥]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圖,你們看著第二段的圖,能唱出來嗎?我跟你們學學。
12、誰能介紹你們是怎么學會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樣的地方�!�
13、你們能將第一和第二段連起來唱嗎?
14、利用演唱組合來唱。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6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作畫的形式記錄自己喜歡的游戲,體驗作畫過程的樂趣。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繪畫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吹泡泡的玩具。
2、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接泡泡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1、(幼兒圍在教師身邊)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吹泡泡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外面去玩吹泡泡的游戲。
2、教師帶孩子們到室外玩吹泡泡的游戲。
在玩的過程中,教師用語言提示幼兒觀察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二、師幼互動
師:剛才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樣吹泡泡的.?
重點引導孩子講出自己怎么樣在吹泡泡?(邊吹邊跑、站著吹泡泡、和小朋友對著吹泡泡等等)
三、交代記錄的要求。
畫面上要突出自己的外形特征:如男孩短頭發(fā);女孩有的有兩個辮子、有的蘑菇頭、有的短頭發(fā)、有的一個辮子等等),還要突出泡泡的特征,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可用語言提示,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孩子。
五、作品展示
1、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說一說畫面的內容。
2、教師認真傾聽孩子的敘述,并及時做出回應。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7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在吹泡泡的游戲活動中,認真觀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和人吹泡泡時的動作等。
�。�、讓幼兒把游戲活動中所觀察到的、體驗到的,大膽地用畫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讓幼兒自帶吹泡泡用具。
�。�、準備紅、黃、藍、綠、紫等水彩。
�。场⒂『没虍嫼玫娜の吨橇τ螒驁D小丑少了什么。
�。�、幼兒添畫圖。
教學過程
�。�、戶外觀察活動
教師先引導幼兒帶著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戶外盡情地玩一會兒。然后,教師組織幼兒圍成圓圈,找一兩個會吹泡泡的幼兒到中間吹,其他幼兒邊觀察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剛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
泡泡的大小一樣嗎?
在藍天和陽光下,泡泡都是什么顏色的.?
�。ㄓ變嚎匆娦∨笥汛党龅呐菖莺螅瑲g呼跳躍,七嘴八舌地說:泡泡吹出來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風一吹泡泡都飄起來了;泡泡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泡泡有紅的、黃的、綠的,還有一半紅一半綠的)
�。�、教師適當總結幼兒的回答
再引導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讓他們自由結伴游戲,彼此觀察對方吹泡泡時的動作、表情等。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幾個大泡泡,讓幼兒感到驚喜,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提出要觀察的具體問題:吹泡泡時嘴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拿著什么?身體是什么動作?幼兒觀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師帶著他們回到教室。
師生對話
教師先讓幼兒閉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邊休息邊動腦筋想一想:準備畫什么?怎樣畫更有趣?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畫。
3、教師演示畫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
4、幼兒作畫
幼兒經過觀察、思考,急于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鼓勵幼兒先直接用筆在紙上作畫。幼兒作畫時教師不干涉,讓幼兒自由地畫。5、拍畫游戲
課后可讓幼兒分組做拍畫游戲(用圓形模具蘸上各種水彩,拍印在黑紙上或深色紙上,同時將畫好的人物剪下,貼在紙上)。在教師幫助下,幼兒邊玩邊集體創(chuàng)作大型壁畫吹泡泡(將幼兒分組拍畫的吹泡泡畫連接起來即可)。壁畫可以張貼在畫廊里,也可以在教室中專門開辟一塊創(chuàng)造天地專欄,展示幼兒的作品。這不僅能鍛煉幼兒敢于下筆的膽量,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貼、拍等動手制作的能力。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8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2、知道泡泡是圓形的,能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圓形泡泡。
3、喜歡參與印畫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2幅,紙筒、瓶蓋、酸奶瓶若干,紅黃綠三色顏料、抹布、白紙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看圖講述故事,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問講述:
1、寶寶們,圖上的小貓在做什么?
2、你見過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小貓吹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它吹的多嗎?
�。ㄟ\用看圖講述與生活經驗講述相結合,引導寶寶說出泡泡的形狀是圓圓的;正確區(qū)分多、少)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范、講解方法。
出示紙筒、顏料盒:寶寶們,我這里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它可以變出泡泡,看老師是怎樣玩的:教師邊示范講解印畫方法:先沾顏料,重重的按下去,輕輕的提起來。
2、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
�。�1)剛才老師是怎樣變出泡泡來的?
�。�2)誰愿意來試一試?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及時幫助寶寶解決印畫中出現的困難。如:印畫方法、注意事項等等。
三、想象創(chuàng)造:
1、出示作業(yè)紙:翹,這只小貓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們來幫幫他吧。
2、我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瓶蓋、酸奶瓶,他們能不能變出泡泡呢?(引導孩子猜測,激發(fā)嘗試愿望。)
3、鼓勵寶寶選擇喜歡的材料為小貓?zhí)懋嬇菖荩處熂皶r觀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據寶寶的印畫情況,引導寶寶運用合適的材料印畫,使每個寶寶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評:
1、寶寶們真能干,幫小貓吹出這么多圓圓的泡泡。,小貓真高興,他要謝謝寶寶。
2、游戲《追泡泡》,結束活動。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9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兒歌內容,喜歡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并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初步創(chuàng)編兒歌。
3、感受游戲的樂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隨音樂走入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甘老師。剛才我們走進教室時放了一首歌,哪個小朋友聽到歌里寶寶們唱了什么呢?
師:哦,她們在吹泡泡,今天,我們這來了幾位小客人,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吧?
�。úシ耪n件,師幼共同欣賞圖片一、圖片二、圖片三、圖片四)
師:圖片看完了,小客人都有誰��?他們都在干什么呢?
師:大哥哥,大姐姐們玩的多高興啊,你們喜歡玩泡泡嗎?
二、在游戲中引導幼兒觀察,并大膽講述。
1、教師吹泡泡讓教室充滿泡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師:老師還給我們的寶寶帶來了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們想知道嗎?
師:那先請寶寶們把眼睛閉上,我才能請他出來哦。(教師吹泡泡)。
師:寶寶們快看,誰來了?
2、讓幼兒自由捉泡泡并引導幼兒觀察泡泡。
(1)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觀察泡泡大小
師:每一個泡泡長的都不一樣,讓我們去看看他們長什么樣子吧?
�。ń處煷蹬菖荩�
師:泡泡都長什么樣子呢?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觀察泡泡顏色
師:快看看,我們的'泡泡寶寶還穿了很多漂亮的衣服,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顏色的衣服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哇,寶寶們的眼睛真亮,看到這么多顏色的泡泡,那我們用一個很好聽的成語來形容這些漂亮的泡泡,那就是五顏六色。、
師:五顏六色還能形容什么?(五顏六色的衣服)
(3)教師吹泡泡,讓幼兒去捉泡泡,并發(fā)現用手去捉泡泡,泡泡不見了。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0
設計思路:
吹泡泡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游戲,以孩子們喜歡的泡泡導入課題,讓幼兒在游戲感知的情景下展開活動,對幼兒進行美術活動的創(chuàng)新教育。針對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圓形物體激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思維想象活動�;顒又幸杂變簢L試教學法開展,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穿插運用啟發(fā)聯想法、操作感知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新思維,做到寓教于樂。幼兒喜歡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新,所以泡泡變變變活動就為幼兒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個小平臺。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嘗試在圓泡泡的影子上添畫。
2、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已經畫好的泡泡、水彩筆每組一筐。音樂《吹泡泡》、課件。
活動過程:
1、以泡泡歌導入活動
放音樂《泡泡不見了》,教師帶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師:你們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嗎?那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呢?這些五顏六色的泡泡漂亮嗎?可是最后這些漂亮的泡泡到哪里去了?那你們想把泡泡留下來嗎?
3、出示課件
今天付老師可把這些泡泡留了下來!看,這個泡泡是什么顏色的�。窟@個泡泡可是有魔法的哦!看仔細
咯,1、2、3變。變成了什么呀?這里還有一個魔法泡泡,如果你是小小魔法師,你想把他變成什么呢?看,付老師,把他變成了什么?
4、出示已經畫好的泡泡。
看,我這里有一副泡泡留下來的影子。你們想把他們變成什么?誰愿意上來當小魔法師,在紙上變一變。個別幼兒作畫。
5、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輕音樂)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變出各種不同的形象。
�。�2)用不同的顏色給泡泡變魔法。
�。�3)畫好以后輕輕地拿起畫,把畫黏在魔法泡泡世界里。然后坐到原來的位置上,等待一會。
�。�4)魔法世界時間一到就會關門。所以請聽魔法音樂,音樂結束你們就要趕緊把你們的魔法泡泡送到魔法世界哦!
6、評價
請個別幼兒到上來介紹自己的魔法泡泡變成了什么?引導幼兒用完整句講述:我把圓圓的泡泡變成了
7、結束
現在讓我們帶著魔法泡泡去給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吧!跟音樂《吹泡泡》退場。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1
活動目標:
1.學習與同伴手拉手,按照兒歌的節(jié)奏向圓心和圓外走。
2.借助標記、周圍同伴的位置等為參照物,快速站圓圈。
3.在游戲中體驗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樂趣。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的肥皂水和泡泡槍、一塊有圓圈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吹泡泡、追泡泡。
(1)教師出示肥皂水和泡泡槍,引起幼兒興趣。
(2)交代游戲要求,提醒小朋友追泡泡的時候要當心,不能撞在一起。告訴幼兒老師會在這里吹泡泡,也會在那里吹泡泡,小朋友要到不同的地方追泡泡。
(3)教師吹泡泡,幼兒玩追泡泡的游戲。
二、游戲"吹泡泡"
(1)教師:今天,我們班級也有很多調皮的泡泡,它們還會連在一起變成大泡泡呢!這些大泡泡,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很好玩,你們想不想試試?
(2)交代幼兒名稱以及玩法:你們都是我吹出的泡泡,現在你們這些泡泡要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大泡泡。我們一起念兒歌,讓泡泡變大、變小。當聽到老師說:"皮球回來了!"小朋友找圓圈,然后快速站到圓圈上。
(3)引導幼兒玩游戲,邊用語言提示幼兒: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提示,變成大泡泡的時候,泡泡不能破,不能漏氣,要是漏氣了,這個大的泡泡就沒有了,吹小泡泡的時候不能擠在一起……游戲進行1--2次。
(4)表揚快速回到圓圈上的幼兒,并提問:這些小朋友為什么能夠快速回到圓圈上呢?開展游戲1--2次。鼓勵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念吹泡泡的兒歌。
三、放松活動:小孩,小孩真愛玩。
活動前,老師提醒小朋友:老師請小朋友摸什么,小朋友只能摸以下就快快跑回來。活動結束后,表揚快速回來,而且不撞到別人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做了簡單的吹泡泡的安全提示,讓幼兒注意幾個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引導請幼兒猜測吹出來的泡泡像什么?從而豐富孩子的想象力。我讓孩子們帶上泡泡水來到護外玩吹泡泡,啟發(fā)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是什么樣子的'。在吹的過程中,孩子們總是跑來告訴我泡泡飛到天上去了。在游戲中,孩子們能夠通過親身體驗中去學習、探索和發(fā)現。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喜悅,進而形成新的學習動機和愿望。在體驗活動中孩子們獲得了活潑、大方,樂意交往,善于合作等終身受益的個性品質。他們盡情地運用多種感官充分體驗,獲得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等終身有益的學習品質。他們不斷體驗快樂和成就,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保持著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獲得了對生活、對學習、對社會的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構建完美人格。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fā),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2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看看、想想,初步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
2、通過學習兒歌和動作模仿,理解動詞吹、飄、爆的意思,并能較準確地發(fā)準翹舌音吹、串,。
3、喜歡參與詩歌活動,從中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掛圖。(情景圖片)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一桌一份,吸管數量多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ǔ鍪疽粡垐D片,一只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
1、教師:咦!小朋友們看,圖畫里的天空中飄著好多的泡泡呀,這些泡泡是怎么來的.呢?(理解動詞吹,并發(fā)準音)。
2、教師:請小朋友猜猜這些泡泡是誰吹出來的?(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二、熟悉詩歌的基本內容
1、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在吹?(教師撕開遮住小熊的紙,出現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
2、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一張有一串小泡泡的畫紙,注意讓幼兒發(fā)準翹舌音串)
3、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又出示一張有一個大泡泡的畫)
4、(然后教師把手上的畫大泡泡慢慢的飄到嘟嘟熊的鼻頭上)師: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頭上的呢?(理解動詞:飄)
5、出示小白兔
�。�1)教師動作夸張模仿小白兔說:不能動!不能動!
�。�2)為什么小兔對嘟嘟熊說不能動?(請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理解動詞爆)
�。�3)一起說出答案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爆了。
三、幼兒念兒歌
1、師:剛才,我們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讓我們一塊兒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吧!采用接龍式(老師念上句,然后幫助幼兒接下句)(同時操作情景圖片。如師說:嘟嘟熊吹泡泡--,幼兒接后半句,吹出了一串小泡泡。以此類推)(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把這首兒歌念出來)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爆了。
2、師生共同朗誦一遍,注意發(fā)準翹舌音。
3、請個別幼兒念兒歌。(在幼兒朗讀的過程中注意糾正幼兒的發(fā)音)(采用接龍式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避免幼兒注意力的分散)
四、游戲:吹泡泡
1、那現在請小朋友也來學嘟嘟熊吹泡泡,看看你們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呢?誰來試試。(請個別幼兒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吹了什么樣的泡泡,并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比如:xxx,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2、結束:還有小朋友要來試試嗎?那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吹泡泡吧。
附兒歌: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爆了。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3
活動目標:
1、學習自制吹泡泡工具,了解吹泡泡與工具的關系。
2、能創(chuàng)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積極參與吹泡泡活動,快樂學習相應詩歌。
3、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萌發(fā)愛探究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吸管、鉛絲、牙刷、樹葉等若干;每個幼兒一個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活動過程:
1、組織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激發(fā)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教師:你們吹過泡泡嗎?用什么來吹泡泡?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吹泡泡的工具,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出示吸管,讓幼兒自吹泡泡,溫習吹泡泡技能。
�。�1)教師觀察幼兒吹泡泡,及時提醒幼兒吸管要離開杯子吹。
�。�2)提問:吸管為什么能吹出泡泡來?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啟發(fā)幼兒說出有孔的工具可以吹泡泡。
(3)有節(jié)奏的'說: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個一個往外跑。
3、出示鉛絲,引導幼兒自制吹泡泡工具
�。�1)鐵絲能吹出泡泡來嗎?為什么?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鐵絲也變成吹泡泡的工具?
�。�2)老師觀察幼兒制作情況并給予提示:繞啊繞,繞出許多小圈圈。
�。�3)教師小結幼兒制作工具情況:為什么他制作的工具吹不出泡泡?(孔太大)孔小能不能吹出泡泡(能)要求幼兒重新制作工具。
(4)比較幼兒制作的吹泡泡工具,引導幼兒觀察,說出成功的秘密。教師小結。并且有節(jié)奏的說兒歌:我繞鐵絲吹泡泡,泡泡象個大氣球
�。�5)出示不同形狀的工具,幼兒猜測,教師演示。
小結:原來不同形狀的鐵絲都能吹出圓圓的泡泡
4、出示牙刷,進行吹泡泡活動,了解縫隙與泡泡的關系。
(1)牙刷能吹出泡泡嗎?
�。�2)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牙刷,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吹泡泡。
(3)老師邊指導邊說兒歌: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樂的滿天飄。
�。�4)學念兒歌: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個一個往外跑。我繞鉛絲吹泡泡,泡泡象個大氣球。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樂得滿天飄。
老師小結。
5、出示樹葉,進一步探索縫隙與泡泡的關系。
(1)提問:樹葉能不能吹泡泡,為什么?用什么辦法能用樹葉吹出泡泡?(幼兒討論)
(2)教師示范并且小結。
�。�3)討論:你還發(fā)現什么東西有縫隙?什么東西還能吹出泡泡?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4
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在玩中知道如何調制肥皂水和發(fā)現泡泡的特征,產生愉快的情緒和探索的興趣。
2、了解吹出泡泡可用多種工具、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肥皂粉、小勺子、小肥皂片(已泡爛)、塑料杯子18個、小木棒18根、洗滌劑6瓶、水、吸管(細、較粗、粗)、特制塑料圈圈18個、6個盆子、小碟子6個、鐵絲,硬紙板,幼兒18人。
活動過程:
1、簡單討論材料(在室內)
師:你們玩過吹泡泡嗎?
你們想不想玩?
吹泡泡需要什么東西?誰來說說?
接下來老師來做魔術師,(出示已調好的肥皂水),看看老師手里拿著小半杯肥皂水,我吹泡泡,你們抓抓看,能不能抓�。�
現在我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動動腦筋,想辦法試試,調出這么小半杯肥皂水出來(幼兒探索,老師指導)
2、制作肥皂水,試吹泡泡(去室外操作)
個別指導:你用什么東西做出肥皂水的,在做時,發(fā)現了什么?
師:調好的肥皂水,來試試能不能吹出泡泡(拿塑料圈圈)?
個別指導:a是不是水太多了?是不是需要再加些什么?
b很多小朋友都可以做魔術師了,請你們去幫幫那些還不能做魔術師的?請沒有吹出泡泡的小朋友去請教吹出泡泡的小朋友。
3、吹泡泡
a讓幼兒分別在有陽光及沒有陽光的地方吹泡泡(有風或無風)
師:我們到陽光下變魔術,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我們到沒有陽光的地方變魔術,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個別指導: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會飛了,會破掉
b用各種工具吹泡泡
師:剛剛我們拿塑料圈圈變魔術,請你們再去試試那邊的工具變變魔術,看看有什么新發(fā)現?
個別指導:管口細的泡泡怎么樣?管口粗的泡泡怎么樣?自制的各種形狀的圈圈(三角,正方形,圓)你都試試看,泡泡都是什么樣的?紙桶的與鐵絲一樣嗎?
�。ǚ乓魳肥掌饢|西)
師:觀眾走了,魔術師洗一下手,我們去活動室拍個照。
4、集體講述吹泡泡的過程,分享快樂(去室內坐下)
�。ㄅ膫€照)
師:a你們笑一個,你們很動腦筋,誰能告訴我你在調肥皂水時遇到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b你變魔術時,發(fā)現了什么?
c你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給大家講講?
5、延伸活動
師:請你們呆會兒把今天變魔術的事畫下來,給爸爸、媽媽看看。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1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fā)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拍拍手
2、記錄卡、幼兒用筆、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在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真漂亮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并討論。
(1)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并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里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回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師:你為什么這么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師生共同討論,并統(tǒng)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tǒng)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
1、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請大家拿著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并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后的結果。
�。�1)師:誰愿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后的.結果?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tǒng)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后,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tǒng)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fā)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么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教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為什么?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么?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在音樂中跳出活動室。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吹泡泡02-09
幼兒園吹泡泡教案01-07
吹泡泡幼兒園教案11-01
吹泡泡教案幼兒園01-09
吹泡泡幼兒園教案01-26
幼兒園《吹泡泡》的教案02-17
吹泡泡幼兒園小班教案01-29
幼兒園中班教案吹泡泡01-07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02-21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