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zhǔn)備教案,教案是教學(xué)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xué)活動目標(biāo)
1、讓幼兒知道上幼兒園時對老師小朋友家長的基本禮儀!
2、老師關(guān)注幼兒的表現(xiàn)要給以鼓勵引導(dǎo)!
活動準(zhǔn)備
1、小紅花 2、記錄本
活動過程
一、老師記錄
在小朋友來園時有一位老師拿好小本子記錄幼兒和爸媽分開的一面,是怎樣的現(xiàn)象
在幼兒進班時的表現(xiàn)是不是會敲門還能向老師其他小朋友問早
二、老師小結(jié)《入園》活動
有老師彈琴讓幼兒安靜下來
老師跟全班幼兒問好,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有很多有禮貌的小朋友如在:會主動與爸媽說再見 能進教室先敲門 會見到老師其他小朋友問好說: 早上好!
那現(xiàn)在老師就告訴你們是誰有這么棒呢?(有xxx小朋友到老師身邊來 讓班上所以的小朋友都目光注視她原來向她這樣就是最棒的還有老師獎勵的小紅花 我們早上上學(xué)時要向這位寶寶學(xué)習(xí)!
三、學(xué)《入園 》禮儀要素兒歌
老師這有一小段兒歌你們想聽嗎?聽聽老師有表情的輕讀里面是說到什么了?(幼兒認真聽——)
兒歌:早上來—不遲到—見老師—要問好—見朋友—要問早—向爸媽—說再見!
有幼兒先理解禮儀入園兒歌里的意思再跟老師念讀
四、游戲——模仿
讓每位小朋友有的當(dāng)爸媽 有的當(dāng)老師去分換角色扮演《入園》禮儀活動
老師又可記錄誰最棒 但要是在明天早上入園時有更多小朋友真的.能表現(xiàn)這樣好你老師就開心了爸媽也開心,小朋友也開心。
幼兒園小班禮儀教案,禮儀是一個人的教養(yǎng),對于幼兒,我們一定要加強他在禮儀方面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的良好禮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biāo):
1.喜歡朗讀兒歌,讀準(zhǔn)字音“幼兒園”“老師”“她”。
2.感受老師的愛,喜歡上幼兒園。
活動準(zhǔn)備:
教學(xué)掛圖、幼兒用書、喜洋洋頭飾、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今天有個你們最喜歡的小朋友要來到我們小二班做游戲。(出示喜羊羊)
2. 觀看教師表演,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
教師出示喜羊羊頭飾,邊念兒歌邊表演。
提問:
。1)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嗎?
(2)寶寶喜歡老師嗎?為什么?
3.學(xué)習(xí)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示范朗讀兒歌。
導(dǎo)語:現(xiàn)在老師給小朋友們朗讀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稱叫《幼兒園像我家》。
提問:老師朗讀兒歌的.時候聲音是怎么樣的?(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教師小結(jié):我們朗讀兒歌的時候要用好聽的聲音把兒歌讀出來。
(2)幼兒跟讀兒歌。
讀準(zhǔn)“幼兒園”“老師”“她”。
。3)逐句分析兒歌,與幼兒互動。
師:老師叫我什么?(教師豎起大拇指表揚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和老師有禮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說他們是好娃娃。)師:“我說老師像誰?你覺得老師像媽媽?”(教師自我介紹像媽媽的地方。)師:老師愛你的,那么你愛老師嗎?愛老師的小朋友老師可真喜歡,趕快來與老師來擁抱一下吧!
4.兒歌表演,再次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個別朗讀,分組朗讀和集體朗讀相結(jié)合。
師:這么好聽的兒歌加上好看的動作那就更加不錯了!
5.結(jié)束語。
師: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兒歌《幼兒園像我家》,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家了呢!小朋友你們喜歡幼兒園這個家嗎?回家之后我們把這個好聽的兒歌分享給爸爸媽媽聽吧!
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
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
老師叫我好娃娃,我說老師像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biāo):能夠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知道做事情不可以圖省力。
準(zhǔn)備材料:《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草、樹枝、石頭
重點難點:感受石頭的.堅硬和沉重、草的輕軟。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1、出示草、樹枝、石頭,讓幼兒觀察、觸摸、搬動,讓幼兒體驗草的輕軟,石頭的堅硬和沉重。接著,老師演示草和樹枝比石頭易被破壞,因為石頭結(jié)實。
2、講述故事《小豬蓋房子》,然后讓幼兒說出基本內(nèi)容。為什么豬老大、老二的房子會被破壞?引導(dǎo)幼兒說出它們圖省力是不行的。
3、教師利用故事插圖重述故事,鼓勵幼兒一起說他們會的部分。
4、引導(dǎo)幼兒再次討論故事的意義。
愛心提示:把《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放在圖書區(qū),鼓勵幼兒自己看圖講故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biāo): 1、能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做游戲。
2、大膽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的機靈淘氣和大象笨重詼諧的形象。
3、樂意與同伴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zhǔn)備: (1)制作教學(xué)PPT。
(2)小鼓一只、音樂3段
活動過程: 1、欣賞《小老鼠與大象》故事。
師:“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它們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們走到了哪里?(小橋)我們來聽聽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聲‘咚咚咚’),小老鼠呢?(鼓聲‘篤篤篤篤篤’),(繼續(xù)播放PPT)它們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繼續(xù)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來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過敲鼓中間節(jié)奏慢,小老鼠走過敲鼓邊節(jié)奏快。)
2、引導(dǎo)幼兒回顧故事的情節(jié),學(xué)習(xí)和創(chuàng)編小老鼠和大象的動作。
、艓煟骸罢埿∨笥褌兿胂肟矗瑒偛诺墓适吕镉姓l呀?”(大象、小老鼠)師:“它們?nèi)チ四男┑胤酵婺?”(小橋、小山、草地?/p>
、谱層變簩W(xué)大象(跺腳)和小老鼠(輕快踮腳走)的腳步聲以及走路的樣子師:“大象在走過小橋(小山、草地)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呀?誰來學(xué)學(xué)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樣的`呢”(敲鼓,兩種方式多次輪流反復(fù)。)幼兒模仿。
師:“為什么大象是這樣(做跺腳動作)走路的?小老鼠是這樣(做輕快踮腳走動作)走路的呀?”(請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腳步重,老鼠輕腳步輕)
、锹牴穆,與幼兒一起學(xué)動物走路的樣子,將故事重復(fù)一遍。
師:“下面請小朋友聽好咯,是誰來了呀?(敲鼓)我們一起來學(xué)學(xué)看!
大象‘咚咚咚!’走過小橋,小老鼠‘篤篤篤篤篤’走過小橋。
大象‘咚咚咚!’翻過小山,小老鼠‘篤篤篤篤篤’翻過小山。
大象‘咚咚咚!’來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
教師:大象身體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體輕,所以走路快。
3、跟隨音樂,大膽表演。
師:“我們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時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嗎?請你聽清楚,什么時候是大象出來了,什么時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樂,配班敲鼓。
4.謝幕!
師:“我們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們玩的可真開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們一起和大家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螞蟻》
二、活動目標(biāo):
1、引導(dǎo)幼兒了解小螞蟻的外形特征及簡單的生活習(xí)性,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及參與活動的積極興趣,體驗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滲透幼兒保持良好的進餐習(xí)慣及人多力量大的簡單道理。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三、活動準(zhǔn)備:
關(guān)于螞蟻多媒體課件、《螞蟻搬豆》的音樂
四、活動過程:
1、出示螞蟻的大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螞蟻特征。
“今天老師請小螞蟻來做客,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小螞蟻長的什么樣子?”(鼓勵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在觀察圖片的基礎(chǔ)上進行回答。)
“誰能看出螞蟻身體分為哪幾部分?”(頭、胸、腹三部分)
“小螞蟻有幾只腳?”(幼兒一起點數(shù):6只細細的腳)
“螞蟻頭上有什么?(眼睛、口、觸角)那你們知道小螞蟻的觸角是干什么的嗎?”(出示圖片幼兒猜測,最后教師小結(jié):兩蟻相遇時,靠觸角相碰,傳遞消息,就像我們說話一樣)
2、了解螞蟻的生活習(xí)性。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螞蟻?”(草叢里、地上、樹上、活動室里等。)
“都見過什么樣的螞蟻?”(會飛的螞蟻、會爬的螞蟻;黑螞蟻、白螞蟻、黃螞蟻和紅螞蟻)
“你知道螞蟻喜歡吃什么?”
3、利用談話激勵幼兒保持良好的進餐習(xí)慣。
“小螞蟻喜歡生活在外面的草地里,那么為什么會在咱們的活動室里看見小螞蟻呢?它們來干什么呢?”(吃小朋友撒下的點心渣、飯粒。)
“怎樣吃點心、吃飯,才能不撒渣子呢?”(幼兒相互說一說,并用動作模仿一下正確的進餐姿勢)
4、 結(jié)合故事《螞蟻搬豆》,引導(dǎo)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簡單道理。
“你會經(jīng)?吹揭恢晃浵佭是許多螞蟻?為什么螞蟻喜歡群聚在一起呢?聽一聽故事《螞蟻搬豆》你就會明白了!
5、在音樂游戲《螞蟻搬豆》中愉快的結(jié)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戶外喂螞蟻,進一步觀察螞蟻的各種動態(tài),以便于進行繪畫活動《有趣的小螞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在體現(xiàn)人本主義思想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xué)前教育具有開放性和整合性的特點,它使我們更關(guān)注孩子學(xué)習(xí)的狀態(tài)。小班的孩子怎樣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呢?我作了這樣的設(shè)計。
活動目標(biāo):
1、感知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它們的名稱。
2、引導(dǎo)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點:
幼兒能認真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講述。
難點:
能正確的說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動準(zhǔn)備:
。、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yīng)的蔬菜圖片。
。、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與指導(dǎo):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薄⑶嗖四棠桃^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極其豐富,所以,應(yīng)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能激發(fā)情緒的情景,在這個情景中,孩子們的情緒隨著情節(jié)亦步亦趨。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為情景,引領(lǐng)孩子進入活動。
在活動中:
師:(出示紙制青菜)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師: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
孩子:青菜奶奶。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孩子:戴著老花眼鏡……有一條一條線……有皺紋……
師: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聞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
師: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孩子:我的茄子寶寶是彎彎的……我的茄子寶寶是紫色的……我的茄子寶寶摸上去是滑滑的……我的黃瓜寶寶也是彎彎的……是綠綠的……
師:誰的寶寶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寶寶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蘿卜寶寶是長長的、紅色的……我的蘿卜寶寶圓圓的,是白色的……
師:蘿卜有長的圓的,還有不同的顏色……除了紅色、白色,還有什么顏色的蘿卜?
孩子:有綠色……我也是紅的(舉著胡蘿卜)……
師:這是紅的(將紅蘿卜與胡蘿卜作比較),胡蘿卜的顏色和紅的一樣嗎?這個顏色叫橘紅色……
——在引導(dǎo)孩子的認知過程中,盡可能地尋找時機,豐富孩子的知識。
師:(小結(jié))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yīng)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
——這里盡可能地調(diào)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這時,孩子獲得的能力發(fā)展遠比了解蔬菜的知識重要。
。、“小客人”來排隊。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動蘊涵了豐富的教育內(nèi)容。在選擇蔬菜的種類和數(shù)量時,我就考慮讓孩子積累一些數(shù)學(xué)經(jīng)驗。我們的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數(shù),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讓孩子在感知數(shù)中學(xué)習(xí)算術(shù)。另外,品種多樣的蘿卜、番茄、茄子,以及“給蔬菜排隊”的不同維度,都讓孩子感受到:世界是豐富多樣的。
在活動中:
師: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隊,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個……黃瓜寶寶排在前面……長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誰排在第一個,孩子的視角是多元的,有時是大的排第一,有時是短的排第一……教師這時要傳遞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這樣的活動中,可能漸漸地養(yǎng)成孩子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師:我們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番茄寶寶……誰會寫“5”……誰知道“4”是什么樣子的……
——這時,孩子感受到了物體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征,也感受了數(shù)量和數(shù)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齡是言語習(xí)慣養(yǎng)成的最好時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語言習(xí)慣就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所以,我設(shè)計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節(jié),來養(yǎng)成好習(xí)慣。
關(guān)于漢字的學(xué)習(xí),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復(fù)出現(xiàn),讓孩子反復(fù)感知,從而認識一些漢字。
在活動中:
1、師:(將貼在板上的蔬菜圖片用筆圈起來)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漢字“蔬菜”)
。病煟何覀円黄鹑デ嗖四棠碳摇T關(guān)著……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
孩子:我們說……告訴她……
師: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辦?
孩子:我們說得響一點。
師:好,我們?nèi)デ嗖四棠碳伊恕?/p>
……
師: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
教師扮青菜奶奶:誰呀……你是什么樣的黃瓜寶寶……好,請進請進……
——教師的提問,關(guān)系到孩子的思維活動的質(zhì)量,好的提問可以推進孩子的活動。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薄榍嗖四棠坛崭。
——音樂對于我們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我個人的體會是:它可以為我的情緒情感推波助瀾,在我幸福的時候飛揚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時候緩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音樂是可以隨時隨處地為自己而用的。
在活動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yōu)榍嗖四棠坛崭琛?/p>
孩子唱《生日歌》。
師:老師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老師將“青菜奶奶”填進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師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對數(shù)的了解遠遠不止我們認為的那樣。
在活動中: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
孩子:(紛紛舉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這時老師可以引導(dǎo)孩子的眼睛看見同伴。
師:一個蛋糕給誰吃?
孩子:切開分吧……
師:(切兩刀)這樣夠了嗎……
孩子:夠了。
師:數(shù)一數(shù)……6塊……這6個人有得吃,其他的你們就沒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師:數(shù)數(shù),夠了嗎……(一直切到與大家的人數(shù)一致)
——引導(dǎo)孩子關(guān)注集體。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會增加兩塊,所以,可以讓孩子積累雙數(shù)的概念。教師指導(dǎo)語可以是“剛才有6塊,切了一刀是幾塊?數(shù)一數(shù)”等等。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完全超過我們的估計。
。、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謙讓行為有些勉強,但是可以提醒他們關(guān)心同伴。在活動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嗎”來提醒孩子關(guān)注別人。
活動后思考:
這是一個比較高效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孩子喜歡。這給了我一個啟發(fā):小班孩子的活動設(shè)計和孩子的生活越貼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學(xué)習(xí)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3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