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精華】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鼻子聞出氣味,發(fā)展嗅覺能力。
2、學習用鼻子聞氣味的方法,會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感受。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裝有白酒,醋,水,醬油等的杯子。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出題。
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一座山,兩個洞,會吹氣,會辨味。(鼻子)你們知道謎語里說的是什么么?
現(xiàn)在我要和你們變一個魔術(shù),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教師這時噴香水)。好啦,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睜開你的眼睛。咦?
師:
(1)你聞到什么氣味?你是怎么聞出來的?
(2) 你的鼻子在哪里?請指一指。
(3)幼兒說說自己鼻子的形狀和用處。
2、聞氣味瓶,感知鼻子的用處。
。1)師:桌子上有很多的杯子,下面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每個人挑一個杯子里的液體聞聞。然后告訴老師你聞到了什么味道?
幼兒回答···
(2)幼兒再次聞氣味。老師引導幼兒嘗試用鼻子聞,注意不讓瓶子緊貼鼻子,也可用手輕輕扇動瓶口,使氣味進人鼻子。
師:剛才小朋友都聞出味道了,那現(xiàn)在老師再請你們聞一次,聞過之后告訴我你聞的味道是什么樣的?
幼回答···
小結(jié):我們的鼻子用處可大了,能聞到很多氣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活動反思 :
這是我第一次上科學公開課,一直不知道怎么去上,開課之前問了很多老師,她們也給予了我一些幫助與意見;顒忧, 我找到了醬油、醋、白酒、水等液體,并且做了充分的準備。引起了幼兒的注意。一些好奇的幼兒忍不住問:“老師,這是什么?”活動開始時,幼兒的注意力就被這些東西吸引住了,在幼兒的好奇心中,教學活動開始了。首先,我給他們猜了一個謎語,他們果然興趣很高,都紛紛猜了起來,有幾個聰明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來了是鼻子。通過灑香水聞香水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鼻子有聞氣味的功能。
但是從小鼻子聞一聞的結(jié)果來看,幼兒對一些液體的味道不夠了解,特別是白酒,很多幼兒都不能分辨出來,這就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比較少。像一些醋,醬油,白酒,水,大部分幼兒很快的就分辨出來,因為這些液體都是廚房里的,小朋友平時接觸的`比較多,相對的,印象也就深。在聞味道的環(huán)節(jié)中,還教會了他們?nèi)绻_的聞氣味的方法。通過聞一聞,說一說,讓幼兒明白每一種物體都有獨特的味道,還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聞起來酸酸的,香香的等等。但因為這畢竟還是小班的孩子,語言、詞匯還較缺乏,對于一些其他的氣味還不能很好的形容。以后會加強他們的詞匯量。
聞過氣味之后,又與小朋友共同討論鼻子的用處,很多小朋友能說出,呼吸,聞味道這些作用。通過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同時感受保護自身器官的重要性,學會保護自身器官的方法,養(yǎng)成保護好鼻子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具名稱:
“我是霸王龍”絨布書
所需材料:
絨布、廢舊月餅盒或硬紙殼,粘扣,熱熔膠
制作方法:
。1)用各色絨布剪出所需背景及圖案
。2)將月餅盒或硬紙殼裁成書狀,用熱熔膠先將剪好的絨布背景圖固定在紙上
。3)將剪好的'圖案與粘扣用熱熔膠固定
操作方法:
幼兒翻開絨布書,可以將帶粘扣的圖案王絨布書上粘,邊操作邊講述。
效果反饋:
孩子們在晨間活動或區(qū)域活動可以獨自操作去講述,也可以分角色多人一起講述;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具引導幼兒去講述或創(chuàng)編故事。絨布書深受幼兒喜愛,且容易操作,也受到園內(nèi)教師的好評,利用絨布書去講述、創(chuàng)編,一方面能給幼兒很好的視覺感受,另一方面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小時候的衣物。(如: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現(xiàn)在的衣服。(如:孩子們現(xiàn)在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感知理解詞語:大、小。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己長高了。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參觀自己帶來的衣物,請幼兒找找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感知大與小。
教師:今天,你們帶了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小時候的衣服來幼兒園,你們現(xiàn)在看一看小時候的衣服和現(xiàn)在的衣服有什么區(qū)別。
1、引導幼兒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感知大與小。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試一試穿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看看是什么感覺?
二、幼兒通過欣賞兒歌感知自己長高了。
1、展示幼兒帶來的小衣服。
教師:這些小衣服現(xiàn)在能穿嗎?
教師:為什么穿不了了呢?
教師:那小襪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嗎?為什么不能穿呢?
教師:哦!原來我們長高了。
2、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就要念一首《我長高了》的.兒歌給小朋友聽一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
教師:兒歌里說到了哪些東西變小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哪些東西變大了?(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讀兒歌。
四、幼兒講述自己長高了的變化。
教師:我們長高了,還有什么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那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發(fā)現(xiàn)哪些變化?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再把兒歌念一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的不同房間、設(shè)施及用途。
2、能大膽地愛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喜愛的房間幾設(shè)施。
3、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自己家的照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或設(shè)施拍照。
2、積木每組一筐,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喜歡你的家嗎?你喜歡家里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二、展示家的照片,幼兒介紹自己的家。
1、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家的照片,下面就先請你喝桌上的.小朋友互相介紹一下你的家。
2、幼兒小組互相介紹,師巡回指導。
三、集體欣賞:舒適的家,明確各個房間的名稱及房間中的設(shè)施。
1、觀察客廳提問:
——這是哪里?(客廳)客廳里有什么呀?(沙發(fā)、電視機、桌子、椅子……)
——客廳有什么用呀?(客廳是招待客人的)客人來了我們干什么?(請客人坐、喝茶)
2、觀察臥室
——瞧,我們又來到了臥室,里面有什么呀?(床、大櫥、電視機……)
——臥室是干什么的呀?(睡覺的)
3、觀察衛(wèi)生間
——有馬桶的地方叫什么?(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干嗎的?(衛(wèi)生間里洗澡,上廁所)。
4、觀察廚房
——這個地方叫什么?廚房有什么用?(爸爸媽媽在廚房里燒飯、炒菜)
四、完成幼兒用書上的“連線”,幫助幼兒鞏固對房間設(shè)施的認識。
1、師:東東家有些東西放錯了房間,想請小朋友幫忙去把東西放回到本來的地方,你愿意嗎?好,請你翻開書,看一看,東東家有哪些房間?還有哪些東西,想一想這些東西應該在哪個房間,然后用線連一連。
2、幼兒操作,師作巡回指導。
五、欣賞兒歌《我的家》體會家的溫馨。
1、師: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適的房間和有用的東西,還有什么人呢?
2、師:我們來欣賞兒歌《我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六、活動延伸。
建構(gòu)區(qū)引導幼兒用積木等構(gòu)建“舒適的家”,并在各房間內(nèi)擺設(shè)上相應的設(shè)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預設(shè):
1 . 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畫面中與小魚相似的形象,能在越來越復雜的圖畫中找到逃跑的小魚。
2. 發(fā)揮孩子想象力,想到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小金魚長得很像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3.知道朋友越多越快樂的道理。
重點: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畫面中與小魚相似的形象,能在越來越復雜的圖畫中找到逃跑的小魚。
難點:發(fā)揮孩子想象力,想到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小金魚長得很像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小金魚還會逃到哪里?
設(shè)計理念:
在我反復閱讀繪本時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個問題:
1.小金魚能離開水逃走嗎?
我想一個3、4歲的孩子一定在很早之前已經(jīng)不斷地聽長輩們告訴他“魚是不能離開水”的不變真理,所以,盡管是閱讀一個生成在童話背景下的故事,我們還是應該在奇妙的故事發(fā)生之前給于孩子們一個明確的交代,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無法很好的拉近童話世界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為的是讓孩子們的擔憂不會出現(xiàn),讓故事情節(jié)在孩子心中的展開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交代這是一條“神奇”的小魚。
2.精選四張圖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進入了故事主體閱讀,我們在十多幅圖中選擇了四幅,這四幅分別是:小金魚逃到了窗簾上、小金魚逃到了糖果罐里、小金魚逃到了草莓和花朵里。之所以在眾多的圖片中選擇這四幅,而大膽舍棄了其他的圖片是因為我們考慮到這四幅圖片有序的表現(xiàn)了小金魚尋找朋友的過程——從有一點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從整體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從僅僅只有形狀像的朋友到了顏色、形狀、甚至細節(jié)像的朋友,生動再現(xiàn)了小金魚不斷積累尋找經(jīng)驗,順利找到朋友的復雜過程。而舍棄其他的畫面是因為我們考慮到集體教學的有效性,避免過多重復平列的故事情節(jié)影響活動的節(jié)奏,給孩子自主梳理內(nèi)在經(jīng)驗帶來干擾。所以我們大膽地進行了刪減。
3. 合理運用設(shè)問的策略,引發(fā)孩子們逆向思維的方式,幫助他們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在閱讀了繪本中所有精選出的畫面后,我覺得應該發(fā)揮一下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想象小金魚還會逃到哪里?在備課時,我就有了這樣的擔心: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會想到哪些和小金魚長得一樣的紅紅的、圓圓的東西呢?孩子們的經(jīng)驗有限,這個問題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困難,那如何解決這個難點呢?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必須給一些時間讓孩子將經(jīng)驗遷移,讓孩子們?nèi)フ乙徽疑钪屑t紅的`圓圓的東西,通過看、聽、說,給孩子們一些感性經(jīng)驗。
孩子有了這些知識準備,當在課堂中教師問道這個最關(guān)鍵的一個提問——小金魚還會逃到哪兒去,還會找到誰做朋友呢?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設(shè)計思路:
整個活動從認識小魚開始,然后在孩子們共同尋找小魚的過程中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小魚四次逃走后所選擇的藏身之處,最后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小魚還可能逃往的地方,通過繪畫的方式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從而體驗到閱讀創(chuàng)作的快樂,帶著這個方案,我與小班孩子們共享了一段閱讀的時光。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1.PPT《小魚紅紅逃走了》
2.背景圖:草地、藍天白云、大樹。
3.紅色圓形卡片若干。
經(jīng)驗準備:找找生活中哪些是紅紅的,圓圓的東西活動過程:
一、神奇的小魚
1.觀察小魚的外形特征(圖1):你們看,這是誰?
師:原來是一條小魚,它長什么樣子?
小結(jié):紅紅的身體,圓圓的眼睛,還有一條愛心似的尾巴,真可愛。你們喜歡它嗎?猜猜它叫什么名字。
。犘◆~錄音:大家好,我叫紅紅。┬◆~叫什么名字?
(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小魚的外形特征——紅紅的、圓圓的,幫助孩子記憶小魚的樣子,以便在接下來的圖片中孩子能快速地找到它。在此,我給小魚起了個名字“紅紅”,這樣會更加拉近小魚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2.小魚紅紅真神奇師交代:這是一條神奇的小魚,它不僅能在水里生活,還能跳出水面,游到草地上,游到天空中,游到它想去任何的地方。
。ㄔu:經(jīng)驗告訴我們,魚是離不開水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事先交代了這是一條神奇的小魚,為的是讓孩子們的擔憂不會出現(xiàn),讓故事情節(jié)在孩子心中的展開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
二、小魚逃走了。
1.孤單的小魚(圖2)提問:小魚紅紅生活在哪里?你覺得小魚心情怎么樣?它為什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