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常見的飯菜;2.通過簡單的實際操作,讓幼兒體驗做飯的過程并對飯菜的好壞有基本判斷;3.培養(yǎng)幼兒愛惜糧食的態(tài)度;[教學準備]:
包餃子的相關(guān)材料及工具、PPT[教學時數(shù)]:
大班 20分鐘[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操作法、講解與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部分:教師直接切入主題教師引導(dǎo)及提問:"哇,我們的教室里好香啊!惹得老師都直流口水了,看來小朋友們都把自己喜歡的飯菜帶來啦。讓老師看一看,小朋友們都帶了哪些好吃的飯菜呢?"注:教師在昨天已要求幼兒今天上課帶一份自己喜歡的飯菜,并將活動主題告知。
二、基礎(chǔ)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討論自己喜歡的飯菜。教師播放PPT,向幼兒展示其它常見的飯菜,并通過回答問題,認識到不能吃過期、太冷、太辛辣的食物。
教師提問:
1."有魚香肉絲、香菇青菜……小朋友的飯菜種類可真多呀!那我們小朋友來跟大家介紹介紹自己的飯菜,講一講它是由什么做成的`?你為什么喜歡它,好不好?"2."除了這些,小朋友們還喜歡、知道什么飯菜呢?"3."小明下午將媽媽前天炒好的豆角吃了,然后和小伙伴一起去打球,天氣很熱,回到家后他把冰箱里的冰醪糟喝了,晚上爸爸又帶小明去吃了火鍋,結(jié)果晚上的時候小明肚子疼的很厲害,送去了醫(yī)院。小朋友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注: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產(chǎn)生互動與討論,并對該吃什么飯菜有了基本的判斷。
三、結(jié)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動手包餃子教師提問1."今天我們大家了解到了這么多好吃的飯菜,有常見的,也有不常見的,真是大開眼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和老師一起包餃子呢?等包好了餃子,我們交給廚房的叔叔阿姨,讓他們幫我們煮熟,再配上小朋友自己的飯菜,一起開始我們的中午飯,好不好?"注:安排小朋友排隊洗手,在包餃子的過程中,可以討論自己的喜歡吃什么樣的餃子,并幫幼兒逐漸樹立珍惜糧食,不浪費等態(tài)度意識。
[延伸活動]:
幼兒將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可以畫出來;語言活動--討論自己喜歡吃的飯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
孩子們總喜歡躲在衛(wèi)生間、洗手間里對各種各樣的管子產(chǎn)生好奇,為了讓幼兒認識彎管、三通管這些特殊的接頭管,并了解它們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運用,我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有趣的管子》。讓幼兒在玩與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guān)注,體驗游戲活動中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究幾種常見接頭管的興趣,體驗伙伴合作的快樂。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管子不同的運動方向,感知接頭管的輸送功能,了解接頭管在生活中的運用。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管子,已玩“球進直管”的游戲。
2、第一次探索操作活動所用材料:PVC管15根,彎管、三通管若干,乒乓球15個。
3、第二次探索操作活動所用材料:水源分布安裝圖(課件),兩組桌子上擺放:“水壩”(即可樂瓶裝水),“水池”(接水盆)2個,直管、彎管與三通管若干,干抹布。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激趣:小朋友,你在哪里見過這樣的管子?管子無處不在,今天我們要和這些管子玩游戲。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活動:怎樣將乒乓球通過這個管子后轉(zhuǎn)彎(改變方向)?
1、提問:怎樣將乒乓球通過這個管子后轉(zhuǎn)彎?出示并認識:彎管、三通管。你有什么辦法?請你試試它們。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指導(dǎo)。
3、交流與分享:你成功了嗎?用了哪些連接管?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的方法。
4、大發(fā)現(xiàn)(小結(jié)):水管和彎管、三通管一連接,就能使乒乓球轉(zhuǎn)彎(改變方向了)。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就可以讓管子按照我們的需要轉(zhuǎn)彎了,改變方向了,輸送東西了。
5、生活中用管子連接后可以輸送什么東西?(水、石油、天然氣、暖氣……)
三、第二次探究操作活動:小小安裝工,運水樂哈哈。
6、出示課件1:怎樣將水壩的水同時引向兩個水池?
7、幼兒分成2組,合作選用合適的連接管連接送水,教師觀察指導(dǎo)。對于操作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教師可引導(dǎo)幼兒討論解決,表揚合作游戲并成功完成作品的幼兒。
四、活動延伸:怎樣將水壩的水同時引向三個水池呢?讓我們下次再玩吧!
【活動反思】
1、在活動內(nèi)容選擇上,幼兒喜聞樂見。新《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北敬位顒觾(nèi)容源于生活中的管子,緣于幼兒探究的興趣。知識內(nèi)容的切入點深入淺出,恰到好處,孩子們非常熟悉而且興趣濃厚。
2、在教學方法運用上,孩子易于接受。此活動的教學目標設(shè)定上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三次探究操作活動,孩子自然感知了彎管、三通管的不同作用,將抽象的知識融入到具體形象的操作過程中。三次探究操作活動(球進直管———球進管子后轉(zhuǎn)彎----水壩的水同時引入兩個水池),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由易到難,將教育目標簡單化、形象化。旨在“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突出幼兒主體。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很少有灌輸性的語言,而是充當孩子們的引導(dǎo)者與合作者,幼兒才是整個活動的主人。另外,游戲中孩子們自由組合、積極討論與合作等,充分體現(xiàn)了新《綱要》的教育理念。
當然,這節(jié)課我還有很多不足,如在教師語言組織上、教師觀察指導(dǎo)上,問題解決技巧上、幼兒情緒把握上等等,還需要我不斷學習和改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體驗冬天里體育鍛煉前后的身體感受。
3、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4、了解冬天應(yīng)注意的安全和衛(wèi)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冬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結(jié)合晨鍛活動:天天鍛煉身體好,讓幼兒感受活動前后身體的變化。
1、今天的天氣真好,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做運動,(讓幼兒跟著老師做運動)
2、師:剛剛我們一起做了運動,現(xiàn)在身體感覺怎么樣?剛才我們沒有運動的時候和現(xiàn)在身體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回答)
師小結(jié):我們做完運動后,身體變暖和了!
二、出示掛圖,引導(dǎo)幼兒說說冬天有哪些御寒方法。
1、師: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冬天到了,我們身體有什么感覺呢?你從哪些方面的覺得現(xiàn)在的'天氣已經(jīng)很冷了呢?
冬天氣體更冷了,我們要穿厚厚的衣服。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圖畫中都有什么?
老師引導(dǎo)幼兒有序觀察圖片, 你們知道圖中是什么季節(jié)的天氣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師:冬天來了,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冬天的天氣真冷,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是怎么樣預(yù)防寒冷的呀?
哦,有的小朋友在小手搓一搓,還有的小朋友在做運動,做完運動后身體就會很暖和。還有的小朋友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大衣。
4、師:冬天來了,你們平時是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的呢?
三、幼兒聽故事:《北風爺爺,你吹吧》。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北風爺爺,你吹吧》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呀?(要求幼兒完整回答。)
2、師:故事聽完了,你在故事里都聽到了什么呢?
(1)師:北風爺爺一來,哪些地方發(fā)生了變化?
(2)師:小鳥和小貓怎么了?
(3)師:小女孩在做什么?她怕北風爺爺嗎?她用哪些方式證明了自己不怕北風爺爺?
(4)師:北風爺爺最后到哪去了呢?
四、師生共同總結(jié)抵御寒冷的方法。
1、師:冬天來了,你們說說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抵御寒冷呢?
2、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冬天的天氣很冷,我們要適當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出門戴手套、圍巾、帽子、口罩等,要多參加運動,多鍛煉身體,這樣我們就不怕冷了。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被雪的世界所吸引,活動室的環(huán)境布置、視頻將孩子帶入了一個雪的世界。通過以往生活經(jīng)驗的回顧、欣賞故事,孩子們了解了冬天會下雪,雪是白白的、涼涼的等等;顒拥母叱笔窍卵┯螒,孩子們一看到雪下起來了,都興奮的跟著雪跑。正因為太興奮了,有個別幼兒在做雪的時候,沒又能靜下心來和大家一起做雪。另外做雪的時候,剪刀可以不用提供了,讓幼兒動手撕,他們的專注度會更好。
小百科:冬天,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tǒng)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著風雨、濕度、光照、氣溫等,處于轉(zhuǎn)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抽獎游戲,嘗試分析和記錄圖形的各項特征。
2.在反復(fù)練習中,提高邏輯分析判斷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在游戲中學數(shù)學的快樂。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教具:抽獎箱,抽獎券。
2.學具:幼兒獎卡、笑臉、作業(yè)紙、白紙條、勾線筆。
3.知識經(jīng)驗:抽獎。
活動過程:
1、初步比較圖形的不同。
師:(出示各種圖形):"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獎卷。看,它們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小結(jié):"對,它們大小不同,形狀也不同。"每一個小朋友選一個你喜歡的獎券吧?匆豢,你的獎券是什么樣的?
2、抽獎游戲,分析圖形特征。
(1)抽三等獎,分析單一特征。
師:"這是抽獎箱,現(xiàn)在要開獎啦。先開三等獎。我來抽,會是誰中獎呢?(抽長方形)"什么中獎啦?你怎么知道的?"對,這是長方形標記。表示所有的長方形中獎。
恭喜你們。送給你們一個笑臉娃娃。
還會有誰中獎呢?你們閉上眼睛,我抽出來看。等你們掙開眼,看到自己中獎的就站起來。
(2)抽二等獎,分析兩種特征。
這個抽獎游戲太有趣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交換獎卷,我們繼續(xù)抽獎,抽二等獎。(抽出獎卷,打開一半)是什么中獎了?(再打開)到底是什么中獎了?
請中獎的小朋友站起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繼續(xù)抽,看看會是誰中獎呢?
(3)抽一等獎,分析三種特種。(交換獎券)現(xiàn)在我們要開一等獎啦,"是什么標記中獎了?"讓幼兒抽2-3次(4)抽特等獎,幼兒按特征制作標記。
老師再給你們一次抽特等獎的機會,有大獎品哦,呀,兌獎券還沒有做好,現(xiàn)在就請你們看著自己手中的圖形做一張兌獎券,要看仔細,你的圖形是大是小,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畫出你自己圖形的特征來制作一張抽獎券)做好了檢查一下,放到老師的抽獎箱里來,材料就在后面一起去做吧!
請小朋友來抽獎,送出2個大笑臉。
3、操作活動⑴老師看我們小朋友這么厲害,獎勵你們一分讓自己能干的禮物,我們看是什么?
來,練本領(lǐng)吧?墒窃趺醋瞿?
⑵講解活動⑶操作⑷自我檢查,相互檢查后,將你們得到的禮物收好,下次再來練本領(lǐng)。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 因此,整個活動過程都體現(xiàn)了新《綱要》的精神。教師從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際知識水平出發(fā),選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見,同時也比較感醒悟的抽獎活動,并將"分析圖形特征"這一活動巧妙結(jié)合,將枯燥的分析圖形特征游戲之中,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幼兒在愉悅的游戲中逐步掌握了分析圖形的特征,真正做到了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整個活動充分體現(xiàn)孩子的自主性。
活動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復(fù)雜,按照抽獎的等次逐個由分析單一特征到三項特征。雖然難度在逐漸增加,卻絲毫沒有減弱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
俗話說"沒有遺憾的活動就是最大的遺憾。"在整個活動中,雖處處體現(xiàn)著教師的智慧與用心,但是整個活動教師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握應(yīng)該更加明確,進行及時有效的總結(jié),使自己的語言更加簡練,明了。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為配合“遠離禽流感”的宣傳,我園設(shè)計了“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準備:顯微鏡、錄像、圖片、細菌標本、病毒示意圖、健康小衛(wèi)士粘貼標志(幼兒人數(shù)相等)。
3、初步了解預(yù)防禽流感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過程:
放錄像(兒童醫(yī)院門診及有關(guān)禽流感的報道)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為什么會生病?傳染的禽流感?----------幼:因為感冒、怕冷、缺少鍛煉……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病毒二、播放病毒有關(guān)資料
1、在顯微鏡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細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們觀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們請醫(yī)學院的叔叔給我們講解一下好嗎?
三、醫(yī)生講解內(nèi)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學能戰(zhàn)勝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結(jié):科學家本領(lǐng)真大,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沒有想過為了人類的`健康,也做一個科學家呢?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幼:不許禽流感病毒進入我們身體內(nèi)、多鍛煉、開窗、不到疫區(qū)、大預(yù)防針……幼兒制作宣傳圖片,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怎樣來預(yù)防禽流感的傳播,其他的人還不道,你想用什么辦法來告訴他們?(討論: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給他們看預(yù)防禽流感的錄象,可以直接說給他們聽……)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圖片有筆請你們來做宣傳廣告,告訴大家怎樣預(yù)防禽流感,好嗎?(分組合作宣傳圖)結(jié)束: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健康小衛(wèi)士,每個小朋友貼上標志,讓我們?nèi)ジ嬖V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兒拿著宣傳畫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局部夸張的方法表現(xiàn)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2、大膽想象,體驗“局部夸張”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海底背景、三張夸張魚的線描畫、魚鉤、乒乒乓乓手偶、魚竿。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出示手偶,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來了兩個小客人,是誰呀?這個是乒乒,這個是乓乓,我們和乒乒乓乓打聲招呼吧。
二、感受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真好呀,乒乒乓乓要去海邊釣大魚啦?催@是一個神奇的魚鉤,只要被它釣上來的海洋生物身體會發(fā)生變化。有的會變大,有的會變小,有的變粗,有的`變細。
2、引導(dǎo)幼兒觀察釣上來的動物的變化在什么地方。
三、引導(dǎo)幼兒說說想釣什么,想讓它的什么部位發(fā)生變化。
四、幼兒作畫,教師個別觀察指導(dǎo),重點指導(dǎo)幼兒讓魚的局部發(fā)生夸張的變化,并用線描畫的方式進行裝飾。
五、作品評價
你覺得哪個小動物最有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的描述;
2、通過歌曲、故事表演、游戲等形式,感受故事的詼諧和有趣,享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故事中動物的圖片、嗯嗯的圖片、嗯嗯的頭飾兩個
3、故事中動物的家(在小椅子貼上動物的圖片和漢字)
4、伴奏音樂(選自《歡樂頌》)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快樂嗯嗯》
1、教師與幼兒邊唱歌邊跳舞進入活動;
2、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二、欣賞故事《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一)、播放幻燈片,認識故事的題目,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師:是誰這么不講文明,把嗯嗯嗯在了我的頭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有趣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播放幻燈片1、2,教師講述故事后提問:
* 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 小鼴鼠的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學小鼴鼠生氣的樣子和話語)* 幼兒猜測: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嗯嗯?
2、播放幻燈片3–8,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 小鼴鼠分別找到了誰?它們的嗯嗯是什么樣子的?
* 幼兒描述嗯嗯的樣子,并學學小鼴鼠與他們的對話。
3、播放幻燈片9、10,提問:
* 為什么蒼蠅能幫助小鼴鼠呢?
* 蒼蠅是怎么樣做的?原來這是誰的嗯嗯?
4、播放幻燈片11–14,提問:
* 如果你是小鼴鼠,這時你會怎么做?
* 結(jié)果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鼴鼠的嗯嗯是什么樣子的?
* 你們覺得小鼴鼠這樣做對嗎?(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交流)* 教師小結(jié):動物和人不一樣,它們會隨地拉嗯嗯,但是這很不禮貌,不僅污染了環(huán)境,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5、完整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合作表演故事內(nèi)容。
三、游戲:嗯嗯配對(播放《快樂嗯嗯》的背景音樂)
1、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找到相對應(yīng)的動物和嗯嗯圖片,然后講給喜歡的客人老師聽:我們是***(動物的名稱),我們的嗯嗯是***(描述嗯嗯的特點)。
2、把今天學到的本領(lǐng)講給弟弟妹妹聽(活動結(jié)束)。
活動延伸:
語言區(qū):將故事中的`圖片擺放在語言區(qū),鼓勵幼兒大膽表演故事內(nèi)容;益智區(qū):嗯嗯配對(鞏固對嗯嗯的認識)
活動實施教學反思: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是一個幽默、詼諧的兒童繪本故事。為了使故事更適合中班幼兒的閱讀及年齡、思維特點,教師對原著的故事內(nèi)容進行了壓縮和修改,比如由故事中的六種動物減至五種;故事結(jié)尾進行了修改,保持了小鼴鼠善良、可愛的形象。活動中通過PPT的呈現(xiàn)以及師幼之間的互動,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把不同動物“嗯嗯”的形狀大膽的表述出來,比如:鴿子的“嗯嗯”是白白的,像牛奶一樣;馬的“嗯嗯”大大的、圓圓的,像土豆一樣……原本難以啟齒的話題,孩子們卻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而且興趣濃厚。之后教師通過配對連線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幫助幼兒再次鞏固了活動的重點——了解鴿子、老馬、野兔等動物“嗯嗯”的知識。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sh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來支持、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在互動交流中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逐步豐富:知道人和動物不同的“嗯嗯”習性,知道養(yǎng)成良好的“嗯嗯”習慣對健康很重要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突破了難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