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嘗試記錄其結果。
2、在觀察和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
3、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人手一個小盤子,7個雪花插片,數字卡片1--7。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碰球"游戲。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與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游戲。
。2)學習7的組成。
、僖龑в變簣蟪霰P子中雪花插片的總數,并將自己盤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說出一種分法,教師就記錄下來,直至幼兒講完所有的分法。
、谧層變簲狄粩倒灿袔追N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想辦法,師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進行排序,就不易錯漏。
、蹘ьI幼兒找一找前后數字的排列關系,通過觀察感知并發(fā)現(xiàn)前后數字變化的規(guī)律:前面的'數字逐漸變大,而后面的數字卻由大變小。
2、操作活動。
。1)依樣涂色進行7的分合,并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
涂色,并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字。
(4)游戲:天上七顆星,師生共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最后一句每說一個就數一個手指頭
天上七顆星,
地上七塊冰,
臺上七盞燈,
樹上七只鶯,
墻上七枚釘。
吭唷吭唷拔脫七枚釘。
喔噓喔噓趕走七只鶯。
乒乒乓乓踏壞七塊冰。
一陣風來吹來七盞燈。
一片烏云遮掉七顆星。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掌握按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
3、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小狗回家圖畫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形式導入主題,《火車》
請一位男孩做火車頭,在請一位女孩跟上。
老師提問:下面應該請男孩還是女孩,讓幼兒思考,并告訴幼兒如果車廂接錯了火車就不會開了。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到其中的規(guī)律。
2、教師出示小狗的圖畫,讓幼兒觀察,提出問題:小狗要回家,但小狗回家的路是要有規(guī)律的',沒有規(guī)律小狗就不了家了,我這里有三種顏色,但我也不知道怎樣幫小狗回家,你們有辦法讓小狗回家嗎?激發(fā)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并從中探索出規(guī)律。
3、教師與幼兒一起在黑板上操作示范,有規(guī)律排序讓小狗回家。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操作情況。激發(fā)幼兒對數學操作的學習興趣。
5、教師與幼兒一起評價作品成果。
活動延伸:《開火車》讓幼兒有規(guī)律的進行玩開火車游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 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2、 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
一、 準備部分復習幾何圖形。
1、 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 出嘗試問題1、 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2、 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 提示記錄方法。
三、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 教師講解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 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 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感知它們的相對性。
2、大膽講述比較的結果,獲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班級環(huán)境中布置一些粗細、寬窄不同的物品,如:繩子、平衡板、圓柱積木等。
2、課件、《幼兒畫冊》。
知識準備:能夠說出不同事物的特點。
【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比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能正確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寬窄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來看看都有誰?
二、播放課件,觀察比較。
1、師:大象和長頸鹿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幼兒回答。我們的腿也有粗細嗎?我們教室還有什么東西也有粗細的?
小結:原來有的東西粗一點,有的東西細一點。
2、師:老師還有一張照片,請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上的兩個積木板有什么不一樣?幼兒回答。找找看我們教室中還有什么也是有寬窄的呢?
小結:原來有的東西寬寬的,有的東西是窄窄的。
三、組織操作,比比說說。
1、師:現(xiàn)在老是要給小朋友們每人發(fā)張操作紙,上面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找一找圖片中比較粗的或者比較寬的東西,用筆把它圈出來。可以嗎?那就動手吧。
2、巡回指導,個別展示并講評。
3、師:都完成了嗎?老師挑選了幾張小朋友們的操作紙,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有沒有找對。
4、師:看一看自己的操作紙,都找對了嗎?沒有都找對的,把它改正確。
四、結束活動。
剛剛小朋友們在教室里找到了很多粗細的、寬窄的東西,現(xiàn)在跟老師一起到教室外面也去找找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物體的.兩種特征進行排序。
2.體驗排序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PPT,大小、長短、高矮、顏色、圖形的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讓幼兒感知按物體特征排序
1.幻燈片2:大小排序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物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總結按大小排序)出示幻燈片3讓幼兒操作。
2.幻燈片4:顏色排序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物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總結按顏色排序)出示幻燈片5讓幼兒操作。
3.幻燈片6:高矮排序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物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總結按高矮排序)出示幻燈片6讓幼兒操作。
4.幻燈片8:圖形排序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物體有哪幾種圖形?在出示幾張圖片,提問是按什么方法來排序?(教師總結按高矮排序)讓幼兒操作。
5.幻燈片9:長短排序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物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總結按長短排序)出示幻燈片10讓幼兒操作。
6.幻燈片10:總結一共出示了五種方法進行了排序有大小排序、顏色排序、高矮排序、圖形排序、長短排序。
(二)動手練一練
1.排一排、畫一畫
2.畫路標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并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yǎng)細致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采集的葉子。
2、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采集葉子的成果。
。ㄓ變旱腵桌上陳列有采集來的各種葉子)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采集到了什么葉子,它是什么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1)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葉子。
教師小結: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征嗎?
教師小結: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為什么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并制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情況。
4、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
(1)了解可以吃的葉子。
師:葉子可以吃嗎?你吃過什么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了解有特殊本領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么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著特殊的本領。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種植物葉子的特殊本領。
5、總結性談話。
師: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
活動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葉子的經驗。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發(fā)現(xiàn)葉子而引發(fā)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xiàn)得非常活躍。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優(yōu)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3-1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通用04-2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06-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