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shù)字5,并能數(shù)出5以內(nèi)的物體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字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shù)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它們有多少條,好嗎?播放課件。
課件內(nèi)容:魚缸里有四
只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換一幅場景后,一個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魚。出示問題:現(xiàn)在有幾條魚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魚缸:(里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魚缸里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shù)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里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并列放在一起,問:現(xiàn)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后加1個。(讓幼
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后就是5)
3、認識5的.組成
數(shù)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shù)量。
4、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shù)量是5?
三、我是小畫家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shù)量必須是5個。
四、游戲活動:(站圓圈)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后師生一起數(shù):1、2、3、4、5,當數(shù)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里,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教學反思:
《5的認識》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智障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shù)的意義,體會‘數(shù)’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shù)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習,為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本節(jié)課結合智障學生的特征,根據(jù)學生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看一看。
情景導入:“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环利惖膱D片,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學生們聽后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在觀看動物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用“5”這個數(shù)來表示?通過創(chuàng)設這個學生喜歡的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在觀察、表達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了5這個數(shù),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shù)字的意義。
小百科: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shù),是第3個質(zhì)數(shù),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sh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物體的趣味性。
2.知道圓形物體可以轉(zhuǎn)動。
3.能用語言描述圓形物體的特征。
重、難點
重點:知道圓形的物體可以滾動。
難點:能描述圓形物體的特征。
活動準備
1.課件《車輪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2.圓形物品若干(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分別放到兩個筐里。
3.方形物品一個。
4.《找圓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滾滾玩玩,初步感知圓形。
出示圓形物品,幼兒玩一玩,嘗試滾動。
1.指導語:看看,宿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啦?想知道嗎?哇,好多好玩的玩具(出示圓形玩具)。想不想玩?好,請大家來拿玩具,試試可以怎么玩?我看誰的玩法最多。(讓幼兒自由探索玩)
2.提問: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剛才是怎么玩的?(滾著玩的)
小結:噢,原來可以在地下滾動著玩(教師示范)。來,孩子們,試試你們的.玩具,看看能不能在地下滾著玩。來,拿到手里看看能滾動嗎?
3.出示方形物品,了解方形物品和圓形物品的區(qū)別。
指導語:快看快看,宿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玩具,誰來試一下,它能不能滾動起來?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試一試。(不能滾動)剛才的玩具能滾動起來,為什么這個玩具滾不起來呢?
小結:因為這個玩具是圓圓的,沒有角,可以滾動;這個玩具是方方的,有角,不可以滾動。
噢!孩子們聽,是誰的聲音?(熊媽媽的聲音:快來幫幫我呀!)原來是熊媽媽呀。ǔ鍪拘軏寢寛D片)熊媽媽到底怎么了,我們來看看。
二、講述故事,感知圓形。
1.演示課件。
提問;車子為什么轉(zhuǎn)不起來?(輪子是方形的)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有角)
小結:輪子是方形的,有角,所以不能轉(zhuǎn)動。
師:那怎么辦呢?小朋友們幫他想想辦法。咱們讓熊爸爸幫著換個輪子吧!來,咱們一起喊出熊爸爸吧!“熊爸爸快快來,熊爸爸快快來,快快幫我們換輪子!
2.繼續(xù)故事。
小結:剛開始車輪是方形的,有角,所以轉(zhuǎn)不起來。后來換成圓形輪子,圓圓的,沒有角,所以就轉(zhuǎn)起來了,F(xiàn)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一開始為什么走不動,后來又為什么走動了呢?
4. 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可以滾動的物體?(請兩到三名幼兒回答)
三、游戲“分類”,進一步感知圓形物體特征。
指導語:熊爸爸熊媽媽邀請咱們班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你們想不想去?好,那我們要給熊爸爸和熊媽媽準備一份禮物。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從筐子里挑一件圓形的,可以滾動的玩具作為禮物送給他們。來,拿著你們的禮物來宿老師這里排隊了,拿出你們的圓形的、會滾動的禮物,讓我看看。哇,你們好厲害,都找對了。好了,孩子們,跟客人老師再見吧!我們要出發(fā)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紅、黃、綠三種物體的顏色,能按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
2.愿意參加小組操作活動,初步學會按每個小組活動的要求進行操作。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胸牌。(一種顏色各占幼兒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
2.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繩若干,每根繩頭拴一個木珠(如紅色木珠)作為分類的標記。
3.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頭上各系一種顏色的彩帶做頭發(fā),作為分類的標記)。
4.紙盒做的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紅、黃、藍三色的小紙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指導幼兒嘗試按物體的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游戲:顏色碰碰樂。
按順序出示三種顏色的胸牌,讓幼兒說出顏色。
每個幼兒選一個胸牌掛在脖子上,當老師說“顏色碰碰樂”時,同種顏色的小朋友相互間碰一碰。
游戲3—4次,同種顏色的小朋友還可以做做鬼臉等。
2.分組做分類練習。
玩“穿珠”游戲。
如:繩頭拴紅色木珠,這根繩上就穿紅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戲。
如:黃頭發(fā)的瓶娃娃給他喂黃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戲。
如:藍色的紙片回藍家。
建議:
1.分組活動時,幼兒可自由選擇。
2.將本活動的材料放在益智區(qū),供幼兒操作。
活動結束:
1.能辨認紅、黃、藍三種顏色。
2.能根據(jù)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游戲等的一系列串聯(lián)的活動,讓幼兒掌握了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了解大氣壓力的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衣鉤、掛圖或投影、能掛在衣鉤上的物體、投影儀、馬德堡半球?qū)嶒炃榫、大氣壓的應用投影片…?/p>
分組實驗材料:水槽、紙板、水。
學生準備材料:玻璃杯、自然實驗盒(注射器、掛鉤)、橡皮。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出示利用大氣壓力原理的塑料衣鉤。
2、談話: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塑料掛鉤)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用他來掛衣服或炊具等物體)?怎么用它?(使勁按在墻壁或玻璃等比較平的物體上掛鉤就會貼在上面了。
3、演示:(1)將塑料掛鉤按在黑板上或窗玻璃上,用它來掛衣服或其它物體)。(2)讓小朋友們上來拉一拉,看看是否很粘。(3)請小朋友們拿出學具袋中的一個塑料“碗”來按在課桌上,體會一下是不是很粘。
4、談話:為什么這個塑料掛鉤掉不下來呢?為什么你們把塑料“碗”按在課桌上要用一定的力才能把這個“碗”拔下來呢?
5、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塑料掛鉤的秘密。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大氣壓力
。1)講述:為了弄清塑料掛鉤的秘密,我們來做個試驗。
。2)演示實驗:拿一只玻璃環(huán)裝滿水,將一塊紙板蓋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氣泡,用手按住紙板,把杯子倒過來。(先不要松手)
。3)提問:松開手后,紙板會不會掉下來?杯里的水會不會流出來?(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松手)
。4)學生分組實驗。(同上)
。5)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6)討論:
紙板為什么不會掉下來?水為什么流不出來?
是什么力量把紙板壓得緊緊的?(希望學生能說出是大氣壓力)空氣的壓力是往什么方向壓的?(啟發(fā)學生說出是由下往上壓)
(7)學生分組實驗:請同學們把自然實驗盒中的注射器拿出來,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口,把活塞往外拉。
。8)匯報實驗結果:能把活塞拉出來嗎?拉活塞時,你有什么感覺?
。9)討論:
為什么活塞拉不出來?是什么力量把活塞壓得這樣緊?(空氣的壓力)
空氣的壓力是向什么方向壓?(啟發(fā)學生說出是自上往下壓)
以上兩個實驗有什么相同點?說明什么?
(10)學生匯報。
。11)教師小結:以上實驗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都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就是空氣的壓力。在地球周圍烏黑豐一層顧厚的空氣,大約有20xx~~3000千米厚,人們把這層厚厚的空氣叫做大氣。所以人們又把空氣的壓力叫做大氣壓力。(板書課題。)大氣層中的任何物體,都要受到大氣的壓力。
2、指導學生認識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1)講述:剛才,用杯子、紙板做實驗時,有的大氣壓力是由下往上的;用注射器做實驗時,有的同學說大氣壓力是由上往下的。大氣壓力到底是向著哪個方向呢?為了弄清這個總是
們再來做個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照實驗1的方法,把裝滿水的杯子蓋上一紙板倒過來。使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紙板會掉下來嗎?
(3)討論: 這說明什么?
。4)教師小結:實驗說明,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說,一個在空氣中的物體,它的各個方向都受到大氣的壓力。
。5)指導學生填寫書中空白。
以上實驗說明: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3、指導學生認識大氣壓力之大。
。1)出示投影片——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2)講述: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這是科學史上的一個有名的實驗,發(fā)生在1654年,德國的馬德堡市。當時的市長是葛利克,他是一個學者。有一天,他把德國皇帝和儀員們請來觀看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拿了兩個直徑約360毫米的空心半球,把它們合起來,通過一個小孔把球里的空氣抽去,再塞住小孔。然后在球的兩邊拴上繩,套上馬,向兩邊拉。開始,每邊用一匹馬拉,拉不開,然后每邊用二匹馬拉,還拉不開……一直增加到每邊八匹馬,才勉強把銅球拉開。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3)提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這個實驗生動的說明了大氣有壓力,而且壓力很大。
。6)同學來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大氣壓力很大,為什么我們還感覺不到,不會被大氣壓力壓扁呢?
。7)學生匯報。
。8)教師小結:我們之所以感覺不到大氣壓力,是因為我們身體內(nèi)部也有壓力,身體各個方向都受到大氣壓力,這些壓力相互抵消了。
4、指導學生認識大氣壓力的應用。
。1)提問:現(xiàn)在,誰能解釋按在玻璃上的這個塑料掛鉤為什么掉不下來呢?臬才能使這個塑料掛鉤吸得更緊一些,掛的東西更重?為什么?
。2)討論:你還能舉出一些應用大氣壓力做事的例子嗎?
。3)出示大氣壓力的應用投影。
。4)觀察、討論:圖中是什么東西?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它們是怎樣應用大氣壓力的?
。5)講解:圖中幾種東西的原理。
鞏固、應用
1、講述: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和大氣壓力的應用。
2、指導學生填寫書中結論。
機動實驗:
把兩塊玻璃片在水中壓在一起,從水中拿出來,不許把玻璃片向前、后、左、右拉動,能把兩塊玻璃片拉開嗎?這是怎么回事? 《大氣壓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區(qū)分白與黑。
2.初步嘗試按物體某一特征分類。
活動準備
皮毛是黑白顏色的動物圖片
構好線的牛、斑馬、熊貓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斑馬,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誰呀?(斑馬)這只小狗長的什么樣?
教師:身體是白的臉是黑的真有趣,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只斑馬的事情呀?
二、想想說說
教師:猜猜斑馬想干什么?
斑馬是來找朋友的,它找的朋友是要和它身體黑白顏色一樣的動物
三、找朋友
1.教師:請你幫助斑馬找朋友,好嗎?
2.教師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找找黑白動物
提問:你找到了誰? 它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你們?yōu)槭裁磶托」氛疫@些好朋友呀?
小結:原來,你們?yōu)榘唏R找了黑白毛皮的'小動物做好朋友,它們的毛皮都是一樣白的和黑的。
四、延伸活動
1.教師:這里還有許多小動物,還沒有穿上漂亮的的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嗎?
2.提醒先要看清楚,這個動物穿的是什么衣服,是條紋的,還是花,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鋼琴曲《瑤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稱,熟悉舞曲。
2、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感受音樂的音樂形象。
3、能找出樂曲的節(jié)奏型。
二、活動準備
讓幼兒熟悉少數(shù)民族瑤族,跳舞唱歌的場景圖片,配樂朗誦磁帶《瑤族舞曲》
三、活動過程
。ㄒ唬┬蕾p樂曲,理解樂曲的內(nèi)容,找出主要音樂形象。
1、教師可以向幼兒交代,我們今天來聽一首鋼琴曲《瑤族舞曲》(教師彈奏樂曲)。
2、提問:小朋友,你剛才叫什么名字?好聽嗎?從而引起幼兒再欣賞的興趣,教師可提出欣賞音樂的要求:你一邊聽一邊想,音樂中告訴我們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師彈奏樂曲)。聽完樂曲,讓幼兒談感受(估計幼兒會說:叔叔阿姨在跳舞……)
3、對幼兒的想象加以,鼓勵幼兒邊聽邊想,同時可以出示圖片(瑤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場面,有長鼓,蘆笙,小河。樹,竹樓,晚霞……),再次引導邊看圖片變聽音樂,這次可要求幼兒聽聽音樂的'速度是否有變化(有快有慢)。
4、組織幼兒分段分段欣賞。彈奏第一段,要求幼兒聽出音樂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的。在想象: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估計幼兒會說:這段音樂很慢,叔叔阿姨在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組織幼兒聽第二段音樂,要求幼兒講出音樂的快慢。再想象: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估計幼兒會說: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為這段音樂是快的)。讓幼兒聽第三段音樂,以同樣的要求讓幼兒邊欣賞邊想象,這時叔叔阿姨干什么?
5、在分段欣賞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教師可配上語言(可以事先準備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兒想象講述的內(nèi)容,教師即興組織的)。如第一段音樂可配上:“在風景優(yōu)美的瑤族寨,住著許多勤勞的叔叔阿姨,這天,晚霞映紅了天邊,他們結束了一天愉快的勞動,來到了小河邊,唱著動聽的歌,跳著優(yōu)美的舞”。第二段音樂可配上:“聽,他們越唱越歡樂,瞧,他們越唱越有勁,啊,他們在唱歌歌唱我們生活多美好。
6、最后,可放錄音(配樂朗誦的錄音),教師可自編一段瑤族舞蹈。把音樂、文學、美術、舞蹈有機地揉在一起,在欣賞過程中充分感受美。
(二)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過程中熟悉它的結構。
1、要求幼兒反復欣賞音樂,開始的速度怎樣?中間的速度怎樣?最后的速度怎樣?
2、引導幼兒欣賞第三段音樂和哪一段音樂一樣?通過不斷欣賞,讓幼兒知道舞曲是(ABA)三段體的結構形式。
3、最后可再完整地欣賞樂曲,并配有圖片、舞蹈、語言,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到藝術的美。
。ㄈ┮龑в變翰粩嗟匦蕾p樂曲找出他的節(jié)奏。
1、可讓幼兒聽第一段音樂,找出它的節(jié)奏型。可以兩手分開彈,重點引導幼兒聽左手的音樂X—XX X—XX并可以啟發(fā)幼兒想象這聲音好像是什么樂器的演奏(長鼓),同時讓幼兒拍手跟音樂打節(jié)奏。
2、用同樣的方法,聽第二段樂曲打節(jié)奏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找出兩種節(jié)奏型XXXX XX X或X X XX X,均可以,知要能反映歡樂的場面。并讓幼兒拍手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
3、最后完整地欣賞樂曲,讓幼兒選擇樂器打節(jié)奏,一邊欣賞音樂,一邊配上節(jié)奏,同時教師可以一邊跳舞,也可以讓部分幼兒跟隨老師舞蹈(鼓勵幼兒人人參與)
四、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車輛的名稱、簡單特征和用途以及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能大膽地說己喜歡的車和乘坐車時的感受。
3、通過歌表演”三輪車“感受歌曲的幽默和滑稽。
活動準備:
1、大客車、警車、救護車、小轎車等各種車的圖片。
2、孩子們已學習了歌表演“三輪車”、兒歌“馬路上的車”。
活動過程:
一、觀察了解車輛的名稱、簡單特征和用途。
通過念兒歌和觀察圖片的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車輛的'名稱、簡單特征和用途。
二、找找自己喜歡的車。
1、引導幼兒表達自己認識的汽車。
2、把幼兒喜歡的車貼在黑板上,大家數(shù)一數(shù)每種車輛各有多少輛。
3、說說車的用途。
三、歌表演“三輪車”。
通過歌表演“三輪車”,讓幼兒感受歌曲的幽默和滑稽。
四、活動延伸。
1、在區(qū)域活動中可繼續(xù)讓幼兒觀察各種車輛的圖片,進一步加深幼兒對車輛的了解。
2、在裝扮活動中增設公共汽車的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各部分的興趣和樂意參加音樂活動愿望。
2、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對韻律活動的表現(xiàn)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身體各部分的基礎上中感知韻律活動的旋律、節(jié)奏和動作特點,邊唱邊進行簡單的韻律活動。
4、認識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活動準備:琴一架,錄音機,歌曲的伴奏磁帶,字卡“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活動分析:
《頭發(fā)、肩膀、膝蓋、腳》是由英國兒歌《倫敦大橋》改編而成,這首歌曲詞曲簡單多重復,歌詞內(nèi)容直接描述動作過程,具有直觀、形象性,適合小班幼兒的接受水平。為更好地在教學中發(fā)揮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讓幼兒在快樂中感知和學習,在本次活動中,我嘗試引導幼兒從最感興趣的動作開始,充分運用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在快樂的游戲中感知身體各部分的作用、特征,學習新歌的語言節(jié)奏、熟悉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進一步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在認知身體各部分的基礎上,邊唱邊做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爬”,引導在互動中認識、熟悉韻律活動中涉及到的.身體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和特征,并進行隨機識字:“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頭發(fā):摸摸有什么感覺?看看是什么顏色的?有多少根頭發(fā)?還見過什么顏色的頭發(fā)?出示字卡“頭發(fā)”,隨機識字。
2:肩膀:肩膀有什么用?隨機識字“肩膀”。
3:膝蓋:摸一摸膝蓋在哪?膝蓋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隨機識字“膝蓋”。
4:腳:小腳能干什么?隨機識字“腳”。
5:繼續(xù)采用游戲的方法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認知:眼睛、耳朵、鼻子、嘴。
二、游戲我來說你來做”,在樂趣中滲透歌曲的語言節(jié)奏和韻律活動的動作順序。
1、教師說歌曲的語言節(jié)奏,幼兒按節(jié)奏和韻律活動的動作順序做動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動作。
三、交待歌曲的名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引導幼兒在模仿和練習中,能較有感情地邊唱邊做出相應的動作,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特點。
1、教師有感情、口齒清楚地范唱。
2、幼兒和教師一起演唱。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進行表演。
四、小結
幼兒活動情況,教育幼兒注意保護身體的各部分,欣賞歡快活潑的律動,進一步激發(fā)探索的欲望!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名稱:紅紅的小東西(語言)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詞匯:蹦蹦跳跳。
活動準備:
電腦動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紅紅的小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⑴、老師在馬路上撿到一件東西,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嗎?
2、初步欣賞故事。
、、提問:紅紅的小東西是什么?它在路上遇到了誰?它以為自己是誰?
3、再次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⑴看動畫片再聽故事。
、埔龑в懻摚阂宦飞霞t紅的東西走啊走啊,都遇到了誰?他們都把紅紅的東西當成了什么?
4、經(jīng)驗分享。
⑴這個小東西真有趣啊!一路上遇到了許多事情,鬧了不少笑話,小白鼠以為它是一顆紅櫻桃,它又想做小兔的第三只眼睛,還以為自己是小紅燈,后來才知道自己是小貓衣服上掉下來的一顆紐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稚趣。
2、在活動中,幼兒發(fā)展對語言的傾聽、理解能力。
3、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逐步養(yǎng)成愿意承擔責任的良好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小兔波力品格養(yǎng)成繪本:我不是故意的》PPT。
2、小兔波力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利用小兔波力的圖片,導入活動。
師:寶寶們,今天有一位可愛的好朋友來到我們班,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教師(出示小兔波力的圖片):看,這是誰?
師:大家好!我是小兔波力。今天,我做了一些事,惹得哥哥、弟弟妹妹和媽媽都不高興。我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他們不應該責怪我。
師:寶寶們,你們覺得波力干了一些什么事,惹得大家都不高興呢?
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閱讀繪本,利用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⑴講述故事至"就用最快的速度跑開了。"教師提問:
、俨Ω闪耸裁词拢克枪室獾膯?
、谀饶雀吲d嗎?為什么波力不是故意的,娜娜還是生氣得尖叫呢?
、鄄σ娔饶壬鷼饬,它是怎么做的呢?
、评^續(xù)講述故事至"他趕緊跑到森林里藏起來。"教師提問:
、俨Ω闪耸裁词?
②馬尼高興嗎?從哪看出來它很生氣?
、鄄Φ狼噶藛?它是怎么做的?
、抢^續(xù)講述故事至"在哥哥抓住他之前逃走了。"教師提問:為什么哥哥要抓住波力呢?
、戎v述故事至"娜娜氣呼呼地說。"教師提問:媽媽會怎樣評價波力呢?
、芍v述故事至"還得跟我去摘藍莓!"教師提問:
、賸寢尯筒τH親了嗎?為什么沒有呢?
、诖蠹乙蟛υ趺醋觯艜徦?
、鄄兆鰡幔
、世^續(xù)講述故事至最后。
教師提問:
、侔职只貋淼臅r候,波力在干什么?
②最后,媽媽、娜娜、馬尼和馬克都怎么樣呢?為什么它們都笑了呢?
、蹕寢尯筒τH親了嗎?為什么這次親親了呢?
3、結合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養(yǎng)成愿意承擔責任的良好生活習慣。
、判〗Y故事,告誡幼兒成為愿意承擔責任的人。
教師提問:
、賹殞殏,波力把兄弟姐妹的玩具弄壞了,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呢?
②它是不小心弄壞的,那為什么大家都很生氣呢?
、酆髞硭趺醋,大家才不生氣了呢?
教師小結:
雖然不小心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可是壞了就是壞了,別人會很傷心。我們應該向他們賠禮道歉,主動想辦法來修好壞的東西,做一個愿意承擔責任的好孩子。
、平Y合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內(nèi)省,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俳處熖釂枺簩殞殏儯谏钪,你們有沒有像波力一樣,做錯事呢?做錯了事,你們有沒有道歉呢?有沒有改正錯誤,主動承擔責任呢?
、谟變鹤杂捎懻。
③教師請若干幼兒上前大膽、詳盡地陳述。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10-20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8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8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