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15 10:04:5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雷陣雨是一種夏天特有的自然現(xiàn)象,對雷陣雨帶來自然界的一些變化發(fā)生興趣。

  2、能從閃電、雷雨的全過程中感知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

  3、懂得雷雨天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

  重點:懂得雷雨天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

  難點:能從閃電、雷雨的全過程中感知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回憶雷雨前的景象和感受。

  1)“你見過下雷陣雨嗎?”“天空是什么樣子的?”“你們還看到和聽到些什么?”“這樣的天氣你們感覺怎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 “從圖片上看到什么?圖片上還有哪些和平時不一樣的景象?”“這樣的天氣會發(fā)生什么事?”

  2)教師小結雷雨前的自然征兆。

  2、觀看視頻雷陣雨,懂得自我保護:

  1)聽雨:“雷雨聲聽上去是怎樣的?你害怕嗎?”

  2)交流雨:“雷雨從天上落下是怎樣的?(豐富詞匯:傾盆大雨) “想象雷雨中幼兒園的操場、花園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住的小區(qū)又會是什么樣子的`?”

  3、了解雨天的自我保護方法:

  1)“下雷陣雨,小朋友能不能出去?”“閃電打雷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2)小結:下雷雨時盡可能不要在室外,不要在樹底下或電線桿旁避雨,遇到響雷時可以捂住耳朵,張開嘴巴,保護耳朵。

  4、觀看雷雨過后的景象。

  1)出示可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雨后的天氣怎么樣?”(適時豐富雨過天晴)“雷雨過后感覺怎樣?”

  2)討論:“雨后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周圍有些什么變化?”

  3)教師小結

  三、結束部分

  “你喜歡不喜歡雷陣雨?什么時候下雷陣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xiàn)根能吸收營養(yǎng),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么特征。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現(xiàn)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么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后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里,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解在水里,感受水的“變化”現(xiàn)象;

  2、能將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表述出來;

  3、愿意參與實驗活動,對科學實驗有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調(diào)制好的各種味道的水。

  2、溫開水,奶粉、果珍粉、白糖、紅糖若干盤,小勺、水杯人手一個,吸管、一次性紙盤紙杯、紙巾。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引入課題

  教師出示多杯白開水,請幼兒觀察然后猜猜是什么?請幼兒進行品嘗。

 。◣煟盒∨笥褌儯媚銈兡菣C靈的小眼睛看一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好東西了,

  再用你們的小鼻子聞一聞,用小嘴嘗一嘗它們的味道,看哪個小朋友猜的最快最準。)

  (沒品嘗前可能說出:水、酒。品嘗完以后說:水。)

  (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個算是簡單的,老師給小朋友出點難題,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二、教師出示調(diào)制好的各種飲料

 。ń處熡猛该鞯.杯子出示一杯杯不同味道的水,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水?

  請個別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的,猜測活動:水怎么會是甜的?

 。▽W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實驗活動:水娃娃的魔術

  師:這是老師給小朋友們變的魔術,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學這個魔術呢?

  師,在變這個魔術之前,小朋友們先來認識一下桌子上擺好的這些東西是什么?

  教師出示白糖、紅糖、奶份、果珍粉,引導幼兒說出,必要時教師告知。

  引導小朋友這個魔術師將水和這些東西放在一起,自己自由選擇方法。并用吸管攪拌,加快溶解。

  自由選取一種飲料分進行魔術注要求:

  1、只能選擇一種飲料粉進行沖調(diào)。

  2、水倒得不要太滿。

  3、使用過的物品(小勺、水壺)要放回原處。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幫助。

  做完后互相觀察交流,比較、探討“飲料粉”到哪兒去了。

 。◣椭變豪斫狻叭芙狻,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怎樣才能使飲料粉溶解的方法。)

  絲、品嘗活動說說調(diào)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可以請其他小朋友或聽課老師進行品嘗,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表述結果,教師記錄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沖調(diào)方法、步驟。

 。ㄗ尯⒆哟竽懙恼f,激發(fā)其他幼兒對另外的飲料粉產(chǎn)生興趣,為再次試驗做準備。

  5、再次沖調(diào)飲料

  提出要求:

  (1)選擇另一種材料進行沖調(diào)。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沖調(diào)。

  6、幼兒操作。品嘗,交流。

  四、教師總結:小朋友們把糖、奶粉、果珍粉放在水里,就會藏起來,看不見了,是他們?nèi)芙庠谒锪恕?/p>

  五、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手里的東西整理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身邊一次性物品的關注,進一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調(diào)查和辯論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次性物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嘗試用一次性物品進行小制作。

  活動準備

  物質(zhì):一次性物品若干。

  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物品有哪些。

  二、展開

  1.展示一次性物品,說說它的名稱和作用。

  2.展開辯論,了解一次性物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引導幼兒標明自己對一次性物品的態(tài)度。

  提問:我們身邊有許多一次性物品,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他們呢?

 。2)引導幼兒對“是否喜歡一次性物品,為什么?”展開辯論。

 。3)評價幼兒辯論情況。

 。4)小結:凡事都有兩面性,一次性物品方便、衛(wèi)生,有許多好處;

  但是使用后會造成浪費,并形成污染,對人的健康也不好。

  3. 讓一次性物品變廢為寶。

  提問:我們應當怎樣正確使用一次性物品?

 。☉敱M量減少使用,使用后可以用來裝東西,做手工等。)

  三、結束

  展示一次性物品的手工制作,引導幼兒繼續(xù)用一次性物品進行造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嘗試拼接小正方形,觀察、理解圖形分合、旋轉的變化規(guī)律。

  2.通過圖形的創(chuàng)意拼搭,發(fā)展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準備:

  1.自制小正方形64個,每個小正方形上貼有兩個分別為紅、藍顏色的等分三角形(如圖1)。

  2.可鑲嵌的大正方形底板16塊,每個大正方形底板正好可以鑲嵌4個小正方形(如圖2)。

  玩法:

  玩法一:選取4塊小正方形,將其嵌入一塊底板,以此類推,直至將64塊小正方形一一嵌入16塊大正方形底板,感知一個大正方形與4個小正方形的組合關系(如圖3)。

  玩法二:在玩法一的基礎上,拼接、組合出不同的圖案(如圖4)。

  玩法三:嘗試變更原拼搭圖案中的某幾塊圖形,使之變換出不同的圖案(如圖5)。

  規(guī)則:

  1.自主拼搭,獨立完成。

  2.不能將小正方形散落在桌上或地上。

  評析:

  “拼拼樂”游戲集鑲嵌游戲與拼圖游戲于一體。材料設計看似簡單實際上并不簡單,因為每個小正方形上有兩個等分的`不同顏色的三角形,從而使拼搭游戲有了多種可能。幼兒玩得不亦樂乎,其中的奧秘在于材料的結構性較低,幼兒可以任意組合、創(chuàng)意拼搭、重復把玩。該游戲實質(zhì)是讓幼兒在不斷旋轉、移動、拼合的過程中,逐步感知、發(fā)現(xiàn)平面圖形之間的組合規(guī)律。幼兒從隨意組合到創(chuàng)意拼圖,提高了觀察力、專注力和想象力。

  教師的指導重點是關注幼兒在游戲中能否獨立思考與探究,而不是急于求成。教師要放手讓幼兒充分嘗試,在“分、合、拆、拼”的過程中發(fā)展方位知覺能力,積累創(chuàng)意拼圖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感悟平面圖形的組合關系。游戲初期,材料可以適當減少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免幼兒因挑戰(zhàn)過大而氣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我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已有經(jīng)驗水平,以情景導入,使幼兒興趣十足得參與其中,充分發(fā)展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整節(jié)活動我以PPT課件、生活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喜歡觀察,樂于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并在探索、助人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梳理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發(fā)展其思維能力。

  “捉魚比賽”“尋找小魚排列秘密”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更直觀的將抽象的數(shù)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小魚數(shù)中得到理解,從而更好的感知相鄰數(shù)多1少1的關系。幼兒在幫小企鵝排隊找鄰居的過程中,層層遞增的難度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愿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宜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fā)現(xiàn),并相互交流獲得知識。

  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2、3的相鄰數(shù),感知相鄰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

  2.能發(fā)現(xiàn)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初步發(fā)展推理能力,進一步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ppt極地世界、企鵝釣魚、冰洞新家情境等。

  2.人手一份操作學具:小企鵝4個,冰房子一個。

 。ū硎居變侯A設回答)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趣

  ppt1極地世界

  1.師:今天極地世界來了幾位新成員,可熱鬧啦,他們身穿黑色燕尾服,走起路來搖又擺。會是誰呢?

  來,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拍4下把他們請出來1.2.3.4。

  Ppt2出現(xiàn)4只不同的企鵝。

  2. 師:有禮貌的孩子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ppt2播放音頻:小朋友你們好。

  3.師:咦,一共來了幾只企鵝?你是怎么數(shù)的?

  4.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清楚地表達。

 。1)師:仔細看,他們都一樣嗎?

  圍巾的顏色不一樣——恩,觀察的真仔細。

 。2)師:我最喜歡戴紅色圍巾的企鵝,她的名字叫小紅,你最喜歡哪一只企鵝?她的名字可能是……

  大家都舉手——既然大家都想說,那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想法。

  師小結:現(xiàn)在一共來了4位新成員,她們是小綠、小蘭、小黃、小紅。節(jié)目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掌聲歡迎。

  Ppt2播放音頻:歡迎來到極地世界,現(xiàn)在請欣賞捉魚大賽。

  二、引導幼兒感知多1少1的關系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誰捉了幾條魚”,感知數(shù)物對應。

 。1)師:哇,捉魚大賽開始啦,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比賽情況?說清楚誰捉了幾條魚。

  Ppt3出現(xiàn)小紅小綠及魚、數(shù)字。

  1條魚用數(shù)字1表示……

  誰多誰少?2比1多1,1比2少1。

 。2)師:接著出場的是小黃,注意聽“小黃捉的魚比小綠捉的'多一條”?那小黃捉了幾條呢?

  ppt3出現(xiàn)小黃。

  3條——比2多1就是三條,那三條魚就用數(shù)字3表示。

  ppt3現(xiàn)數(shù)字3

 。3)師:最后出場的會是誰呢?他可是捉魚高手哦,小藍捉的魚3還要多一條,那他捉了幾條呢?

  ppt3出現(xiàn)小藍。

  4條——都同意嗎?我們一起來看,(拍手)1、2、3、4一共有四條,真的太棒了,掌聲送給自己。比3多1就是4,四條魚就用數(shù)字4表示。

  ppt3現(xiàn)數(shù)字4。

  2.重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相鄰的規(guī)律,感知相鄰多一少一的關系。

 。1)師:注意觀察,小魚是怎樣排隊的呢?

  沒有反應——小魚的數(shù)量有什么變化?

  一排一排的——恩,排的很整齊,那每一排的數(shù)量一樣么?一排比一排多。

 。2)教師手勢引導,ppt4顏色對比

  師:我們來看,相鄰的小魚,2比1多1,1比2少1;3比2多1,2比3少1;4比3多1,3比4少1。

  師小結:小魚越來越多,按1條(我們一起說)2條3條4條,由少到多的順序排列,數(shù)字是按1234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相鄰的小魚,后面的數(shù)總比前面的數(shù)多一,前面的數(shù)就比后面的數(shù)少一。

  三、找鄰居

  1.師:吃完小魚,他們準備回家了。瞧,這就是他們的新家——冰洞。

  ppt5出現(xiàn)5個標有數(shù)字的房子。

  2.引導幼兒表達完整句。

  師:小黃住進了1號。誰住進了2號?說完整哦。

  誰住進了3號?——注意看哦。

  這是什么符號?認識么?——他的名字叫問號,那問號代表什么意思呢?

  有人住進了4號嗎?

  注意看,誰住進了5號房?

  3.引導幼兒說出怎樣才算是鄰居。

  師:那你覺得誰和誰是鄰居呢?誰和誰是緊挨著?

  恩小黃和小紅緊挨著,原來挨的最近的就是鄰居。也就是說1號和2號是鄰居。

  4.師:那你能找到你的鄰居嗎?看一看,你的兩邊,找到你的鄰居,抱一抱。松開,再來找找,還有別的鄰居嗎?要緊挨著哦。

  ppt5出現(xiàn)鄰居。

  小結:小朋友都找到了鄰居,好開心呀。那2號房有幾個鄰居呢?除了1號還有(3號)原來2號有兩個鄰居是1和3。

  四、學習2、3相鄰數(shù)

  ppt6現(xiàn)三座房,小粉。

  1.師:接著看,咦,她是誰?

  音頻“我的房子是幾號呀?”哦,原來小粉剛剛迷路了,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好嗎?

  播放音頻飼養(yǎng)員說“你是2號的鄰居”。

  2.師:2號的鄰居是幾號?

  1、3——2號的鄰居有兩個,是1號和3號?那小粉到底住在1號還是3號呢?

  師:因為1號已經(jīng)入住了小黃,所以小粉就住在3號。

  3.師:現(xiàn)在有4只企鵝回到了家,那4號會是誰的家呢?

  ppt6出的房子找鄰居。

  4.找2、3的鄰居。

  師:現(xiàn)在5位新成員都回到了家,他們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找鄰居。注意看,我的手可是有魔法的哦。

  圈出了小紅,和小紅緊挨的有2個,他們是……和……也就是2的鄰居是1和3。

  接著看,圈出了小粉。伸出你的小手,我們幫小粉找找鄰居,和小粉緊挨的是……和……也就是3的鄰居是2和4。

  五、游戲鞏固練習

  《小企鵝排隊》人手一張操作卡,4只標有數(shù)字的小企鵝,1請幼兒按由小到大幫企鵝排隊,排好后依次將雪房子套在企鵝2、3上,然后請幼兒雙手支出他的鄰居并說出來。

  1.師:小企鵝特別高興,謝謝大家為他們找到了鄰居,現(xiàn)在他們也來到了咱們望島幼兒園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找鄰居的游戲,請小朋友搬起椅子到后面的桌子上,找到操作板坐好。

  2.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每個小企鵝身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請你從紅旗的方向,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好。

  3.集體驗證,對的幼兒,發(fā)房子。

 。1)師:伸出你的小手,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大聲的把數(shù)字讀出來1234。

 。2)師:請把小房子罩在2號小企鵝身上,兩只小手指著它的鄰居,我們要大聲告訴小企鵝,2的鄰居是1和3?3同樣。

  小結:好了,請你把小企鵝整理好。

  ppt出現(xiàn)數(shù)字相鄰數(shù)表格。

  結束:師幼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數(shù)字都有2個鄰居,而且相鄰的兩個數(shù)之間后一個數(shù)比前一個數(shù)多一,前一個數(shù)比后一個數(shù)少一。

  像2的鄰居是1和3, 1比2少1,3比2多1。3的鄰居是(2和4)

  那4的鄰居是幾和幾呢?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一下,擺擺數(shù)字卡片,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名稱科學——怎么會有聲音活動目標:

1、使幼兒獲取震動物體會產(chǎn)生聲音的具體經(jīng)驗,知道不同物體震動產(chǎn)生的聲音各不同。

2、教育幼兒注意保護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3、教會幼兒分辨不同物體德爾聲音,發(fā)展幼兒聽覺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能震動并產(chǎn)生聲音的物體:橡皮筋、紙、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能聽到什么聲音?這些聲音是哪里來的?(汽車喇叭、風聲、鳥叫聲、琴聲、講話聲等)那小朋友,我們自己能不能發(fā)出一些聲音來呢?你能夠發(fā)出什么聲音來?(拍手聲、跺腳聲、口哨聲…)

  二、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產(chǎn)生。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嗎?它們怎么會有聲音

  呢?(幼兒討論、猜測)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來試一試,你用桌子上的東西怎么能發(fā)出聲音?知道幼兒用各種材料發(fā)出聲音,如用手輕輕撥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動紙張等。你們發(fā)出了什么聲音?你們在做試驗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身?(有東西動就會有聲音)請你們再來試一試,看看聲音出來的時候,還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振動現(xiàn)象)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并感知物體的振動,可用手輕輕觸放在物體上(打擊大鼓)剛才你們把手放到鼓上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振動的感覺,鼓不振動,聲音也就會停止。)幼兒表達、討論。

  三、引導幼兒探索自己講話的聲音。

  教師:是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是有東西在振動而產(chǎn)生的呢?(是的.)我們

  在講話的時候哪里在振動的呢?(喉部聲帶)引導幼兒討論并做發(fā)聲試驗,啟發(fā)幼兒把手放到喉部感知聲帶的振動。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聲音產(chǎn)生的秘密,我們在振動的物體的時候,就

  會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你們喜歡聽什么樣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如果聽到了很響的、很刺耳的聲音時應該怎樣做?(捂住耳朵,保護好耳朵。)

  活動延伸

  1、玩發(fā)出各種聲音的游戲。

  2、組織幼兒討論哪些是好聽的聲音,哪些是噪音?

  3、組織幼兒到大自然聽各種的聲音。效果分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知道物體遇水膨脹。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3、萌發(fā)對物體膨脹現(xiàn)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知道物體遇水膨脹。

  難點: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有膨脹的初步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

  1、黃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帶、香菇膨脹與未膨脹各一份。

  2、面膜紙、小鐵球、胖大海、核桃。

  3、記錄表一張。

  4、微波爐、黃油、糖、爆米花專用玉米、紙袋或微波專用玻璃碗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感知物體的.膨脹。

  1.師出示未膨脹的黃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帶、香菇,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從家里廚房里帶來了一些東西給你們看,看,這是什么?"

  2.師提出要求:"老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兩盆這樣的東西,請你們看一看、也可以輕輕地摸一摸,比較這兩盆里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觀察比較,師適當引導。

  二、幼兒第一次實驗,知道物體遇水膨脹。(9分鐘)

  1.集合,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樣?"

  2.師小結:"有的干、有的濕;有的硬、有的軟;有的小、有的大。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嗎?是怎么變成這樣大大的?(啟發(fā)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變大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第一次實驗,集合。師:"變大了嗎?原來白木耳吸水會變大,我們把這種變大的現(xiàn)象叫做膨脹。"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知道有些物體能膨脹而有些不能膨脹。(11分鐘)

  1.師引發(fā):"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到水里都會變大膨脹?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面膜紙、小鐵球、胖大海、核桃,請你們再去做實驗。"

  2.師出示記錄表,請幼兒在實驗前先猜測,并做記錄,實驗后,將實驗結果記錄。

  四、幼兒吃"爆米花",享受膨脹食品的樂趣。(5分鐘)

  1.師出示玉米,問:"玉米能膨脹嗎?爆米花怎么做呢?"

  2.師將玉米放置微波爐,制作爆米花。(微波爐爆米花制作過程)

  3.師幼一起吃香噴噴的爆米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題目

  中班科學活動――我做的小秋千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制作小秋千,感知小秋千擺動的幅度大小與秋千繩子的長短有關,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繩子、支架、橡皮泥、秋千板、剪刀、筆、紙。

  五、活動內(nèi)容及過程

  玩一玩:教師組織幼兒蕩秋千。

  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要是沒有小朋友推我,我就蕩不高。

  (2)我把秋千拉遠一點,就蕩起來了。

  做一做:小秋千。

  (1)將兩根一次性筷子交叉綁緊,作為支架,在兩個支架上架一根筷子。在筷子上系上繩子,在繩子上掛一塊橡皮泥。將橡皮泥拉到支架的水平位置松開手。

  (2)在支架上系上一根長繩子,在繩子上掛一塊橡皮泥。將橡皮泥拉到支架的水平位置松開手。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繩子短的小球擺動得快。

  (2)繩子長的小球擺動得慢。

  (3)繩子長的小球擺得高。

  試一試:怎樣設計秋千,才能擺動得更高?

  (1)推一下或者把秋千推到一定角度后放開手。

  (2)秋千擺動時,順著擺動方向推。

  (3)把繩子加長一些。

  畫一畫:我的實驗過程。

  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秋千。

  六、注意事項

  1.幼兒制作秋千過程中,秋千中兩根繩子的長短要一致,否則造成秋千擺動不平衡。

  2.秋千上的橡皮泥要固定好,免得擺動時橡皮泥掉下來。

  七、拓展思路

  科學童話劇――蕩秋千。

  推一個長的空秋千:小鳥推、小猴推、大象推。

  戴有頭飾的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教師扮演動物王國的國王大象,設計了一個蕩秋千比賽,這個活動要求用預定的材。

  八、背景資料

  秋千是利用力學上“擺”的原理。在重力的作用下,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秋千上的物體重力勢能和動能不斷相互轉化,秋千就不斷地來回擺動。當擺動到最高點時,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秋千運動速度為零;當擺動到最低點時,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秋千運動速度最大。在秋千擺動過程中,順著秋千運動的方向推,秋千獲得更多的能量,擺動幅度就越大。秋千擺動的快慢(頻率)――只和繩子的.長短有關,繩子越長,擺動越慢;反之,擺動越快。

  九、參考資料

  《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牛津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活動點評

  秋千這個名詞幼兒比較熟悉,從內(nèi)容及題目都是符合幼兒的特點。

  秋千是幼兒熟悉的運動玩具,利用幼兒身邊的材料自制小秋千是完全可行的。在制作過程中涉及到兩個方面的探究:一是繩子長度不同,推力相同的秋千;二是繩子長度一樣而推力不同的兩個對比實驗,讓幼兒感知秋千擺動的快慢與繩子的長短有關,繩子越長,擺動越慢,反之擺動越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手機》09-2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18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儋州市| 嘉祥县| 防城港市| 康乐县| 华池县| 临高县| 东兰县| 怀化市| 随州市| 灵台县| 昭通市| 镇坪县| 宕昌县| 盐池县| 泰顺县| 镇江市| 微山县| 兴安县| 宜昌市| 娄底市| 万源市| 甘泉县| 南漳县| 夏津县| 湖北省| 武安市| 沽源县| 晋江市| 泽库县| 南丹县| 若尔盖县| 上高县| 高雄县| 泰顺县| 高唐县| 许昌县| 财经| 乌鲁木齐市| 元氏县| 镇康县|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