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5-20 12:25:4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石頭的作用。

  2、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探索石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感受、觀察石頭

  2、各種各樣的石頭

  3、圖片

  4、成品石頭 比如:石臼、假山、磨輪。

  活動過程 :

  1、出示各種成品石頭。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東西,我們一塊數(shù)三下,吹起神秘的.絲綢打開看看吧!

  2、欣賞各種成品石頭

  (1)教師分別介紹石臼、假山、磨輪等等。

  (2)教師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

  3、出示石頭

  (1)昨天我們玩過的石頭都有什么形狀的?

  (2)昨天我們摸過的石頭有什么感覺?(請每個幼兒都能感受石頭的粗糙、光滑)

  (3)石頭都有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石頭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等等;顏色也有很多種有:紅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頭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討論

  教師:石頭都能干什么?

  5、出示圖片――幼兒欣賞圖片了解石頭的作用

  6、出示石頭小路

  (1)教師請幼兒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兒感受石頭小路。

  (2)提問: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覺?

  7、游戲:“小小建筑師”

  請幼兒用石頭搭東西什么都可以發(fā)揮幼兒想象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思路】 春天來了,幼兒園里的柳樹慢慢發(fā)芽,一個個粉色的桃花也漸漸的開了花。每次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圍著那株桃樹議論個不停。有的問老師:"這是什么花?"有的問:"它怎么這么造就開花了,別的花怎么還沒開?""春天還有什么花?"……因此結合季節(jié)和幼兒的好奇,我們開展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式各樣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2、能夠通過觀察圖片,了解春天常見花的特征(顏色、花瓣形狀、氣味等),通過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了解花的用途。

  3、在茶藝展示中,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茶藝文化。

  【活動準備】 PPT圖片、托盤、已經(jīng)完成的關于《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花朵拼圖茶具花茶《好一朵茉莉花》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上周小朋友已經(jīng)同丁丁老師一起了解關于春天的知識,并且寶貝與家長一起完成了《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現(xiàn)在丁丁老師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關于春天的英語律動)

  2、展示ppt,分享親子調查表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親子調查表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常見花的特征用途)

  (3)教師總結

  3、展示PPT,幼兒觀察常見花,加深幼兒的.對花特征以及用途的了解。

  教師提問:

  (1)花的名稱

 。2)花的形狀(花朵是由一片一片的小花瓣組成)

 。3)花的用途(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總結花的特征以及用途

  4、花朵拼圖游戲教師:今天早上小花朵悄悄的告訴丁丁老師,它們的小伙伴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希望我們KB班的小朋友來幫忙。(規(guī)則:看編號找身體的一部分,拼完后要及時收整)

  5、茶藝展示,幼兒同家人品茶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花能泡茶,現(xiàn)在李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我們傳統(tǒng)的茶藝文化。

 。1)茶藝展示

 。2)品茶(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借鑒生活經(jīng)驗感知辨別不同車子發(fā)出的聲音。

  2、了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記住110、120、119三個特殊的號碼,知道他們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愿意積極參加游戲活動,模仿各種車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活動準備:

  1、各種車子圖片。

  2、幼兒對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灑水車等特種車有初步認識。

  3、玩具小熊、牛、老鼠。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T:孩子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輛會唱歌的車,聽聽它唱得什么歌,你來學一學。(音樂)T:還有許多車子會唱歌,我們去找一找,學一學它唱的歌。

  T:孩子們,丁老師喜歡自行車唱的歌,叮鈴鈴,叮鈴鈴,真好聽。你也找一個你喜歡的。

  T:叮鈴鈴,叮鈴鈴,我騎著自行車回家嘍!

  T:誰的車唱歌的聲音和丁老師一樣,叮鈴鈴,叮鈴鈴我把它送到停車場。(幼兒紛紛把車送到停車場)二、了解特殊車輛的不同本領。

  T:孩子們,老師這里也有一些會唱歌的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觀看flash)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救護車】誰在唱歌?看看它長什么樣子?

 。ň茸o車和醫(yī)生一樣,身穿白大褂,身上還有一個重要的紅十字標志,車頂上還有報警器呢。ㄒ魳罚┚茸o車要去干嘛?

  小結:救護車能幫我們把生病的人及時送到醫(yī)院看病,這就是救護車的本領,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安全和方便。

  【消防車】這個穿紅衣服的車子是誰呀?它是怎么唱歌的?(音樂)消防車唱歌的聲音和救護車一樣嗎?

  消防車跟其他車子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云梯)云梯有什么作用呢?(圖片)小結:樓房著火了,人爬上去很危險,用長長的梯子,消防員就能輕松的滅火了。

  【警車】誰在唱歌?聽到這個聲音你覺得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結:原來這是警察叔叔開的.車,他們把壞蛋抓走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

  【灑水車】這個車子在干什么?那個圓圓的肚子里藏著什么呢?怎么灑水呢?灑水車唱得什么歌呢?(音樂)馬路上為什么要灑水呀?

  小結:天氣熱的時候,馬路上溫度很高,灑水車可以讓馬路降溫,保護我們的馬路。

  二、游戲T: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有人遇到困難,你愿意幫忙嗎1、發(fā)生了什么事?撥哪個號碼?119消防車2、他怎么了?生病了要打哪個號碼?120救護車3、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撥哪個號碼找警察叔叔?110警車(圖片)這是什么車,它是怎么唱歌的呀?救護車(滴~嘟~滴~嘟~嘀~嘟~)(聲音)這是誰在唱歌呀?警車(滴嘟滴嘟嘀嘟)這是什么車,它是怎么唱歌的?消防車(嗚~嗚~嗚~嗚~嗚~)小結:孩子們,這些車都是專門做一件事的,因此他們叫特種車,這三種車子在執(zhí)行任務時很緊急,聽到這三種車子在唱歌,所有的車輛和行人都要給他們讓路。在執(zhí)行緊急任務時,在安全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闖紅燈,而其他的車輛都不行。

  你愿意當一輛會唱歌的車嗎?救護車、警車、消防車。你們有自己專門的號碼,救護車120、警車110、消防車119、小朋友一定要注意,這三個電話號碼不能隨便打,只有在緊急的時候才能打。(叮鈴鈴、叮鈴鈴)T:喂,你好,這里是120指揮中心,發(fā)生了什么事?小熊生病了,救護車,我們趕快送小熊去醫(yī)院吧。(滴~嘟~滴~嘟~嘀~嘟)T:喂,你好,這里是110指揮中心,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老鼠,偷了小貓家的東西,警車,我們趕快去抓小老鼠。(滴嘟滴嘟嘀嘟)T:喂,你好,這里是119指揮中心,你家住哪里?小牛家著火了,消防車,趕快去小牛家?guī)兔。(嗚~嗚~嗚~嗚~)T:救護車,剛剛執(zhí)行任務累了,大家休息一會吧。

  1、了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體會他們都能為我們生活帶來方便。

  2、愿意積極參加游戲活動,模仿各種車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3、學會運用110、120、119三個特殊的號碼。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2、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物質:

  1、裝水的大臉盆每組一個、毛巾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托盤、內裝:包裝紙、橡皮泥、蠟光紙、帶蓋玻璃瓶。

  幼兒人手一份“沉浮記錄表”、筆。

  活動準備

  1、問題激趣

  提出問題:誘發(fā)幼兒討論:輪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

  2、猜測結果

  組織幼兒觀察材料:看一看,托盤里有什么?

  引導幼兒猜想:拿起來摸一摸,哪些東西放水里是浮的。哪些東西是沉的。

  交代記錄要求:在記錄表上,把你認為會沉的東西畫上“↓”符號,會浮的`畫上“↑”符號。

  引導幼兒假設、猜想:我認為:橡皮泥會浮、玻璃瓶會沉。因為……。

  3、驗證假設

  引導幼兒將自己假設的材料放入水中,驗證沉浮事實。

  引導幼兒討論驗證結果,重點觀察:沒帶蓋子的玻璃瓶是沉還是浮。

 。和ㄟ^實驗,我們了解到橡皮泥一下子就沉進水里了,沒蓋子的玻璃瓶會浮一會,一會兒過后也沉進水里了。

  4、讓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引發(fā)幼兒思考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沉的東西浮起來?

  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讓的四種東子浮起來,如:蠟光紙、包裝紙折成船,將橡皮泥捏成碗,將空瓶子擰上蓋。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結果。

  教師重復幼兒的方法,做一遍示范。并在驗證途中加入新的發(fā)現(xiàn):在紙船和碗中可以加入新的東西,他們還可以運物。

  教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轉動的很多有趣現(xiàn)象。

  2.積累有關轉動的經(jīng)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3.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輪子、塑料玩具、陀螺、小棒、積木、圓紙片、吸管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jīng)驗。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猜一個謎語,猜猜是什么?

  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風車)

  教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

  教師:那除了風車能轉,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

  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

  風車、陀螺、電動汽車、紙片、吸管,它們能轉嗎?

  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告訴同伴,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玩的是什么?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5.小結:用嘴吹,用手轉,用手撥,有手推,還可以借助輔助材料吸管穿過紙片,用手一轉,紙片就轉起來了等等。

  6.討論: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轉?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動腦筋,想出來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籃子里的東西轉動起來了,而且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你們真棒。

  二、借助綢帶引出身體的轉動

  1.出示綢帶(或絲巾)

  2.幼兒在音樂中自由的玩綢帶轉動,教師巡回看。

  3.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讓你的綢帶轉起來的?

 。ㄓ檬直蹘еD,用身體帶著轉)

  4.教師:我的.綢帶怎么沒有轉動呢?這是怎么回事啊?誰來告訴我?

  小結:我們都發(fā)現(xiàn)了,綢帶本身不會轉動,是我們的身體轉動帶著它轉動起來的,

  原來我們的身體也會轉動,真神奇!

  5.教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跳一個綢帶舞!

  三、運用肢體動作感知轉動

  1.師:那我們的身體還有那些地方,哪些部位會轉動起來,

  請小朋友找一找,轉一轉你的身體部位!(幼兒探索)

  2.請幼兒交流:誰來說一說,你讓什么轉動了起來?

  請你上前面來試一試。

 。ㄉ囝^轉、手臂轉、辮子轉、屁股轉等等)

  小結: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了。

  四、了解旋轉的秘密

  幼兒操作,探索,通過觀察交流,了解旋轉的秘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1.觀察并快速記憶正方體積木的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提高有意注意和記憶能力。

  2.體驗對壘游戲的快樂。

  準備:

  1.廢舊紙筒(也可用PVC圓管替代)若干個,紙筒高約30厘米、直徑約6厘米,外面分別包上紅紙和金紙。

  2.正方體積木24塊,邊長為3.5~4厘米,其大小要恰好能放到紙筒內使之豎立。每個正方體積木的六個面貼上相同顏色的紙。

  玩法:

  1.幼兒三人結伴游戲,游戲前先協(xié)商,一名幼兒做裁判員,兩名幼兒做對壘賽手。裁判員取一紅色紙筒,將各色正方體積木放置在桌子中央。兩名賽手各取一個金色紙筒,準備游戲。

  2.游戲開始,裁判員先報出一個數(shù)字(比如“4”,根據(jù)紙筒高度,筒內最多放不超過8塊的積木,所以所報數(shù)字要控制在8以內),然后取相應數(shù)量的'積木(顏色可任選)投入紅色紙筒內。

  3.裁判員在桌子上搖動已放入積木的紅色紙筒,使積木在紙筒內堆疊成柱,接著輕輕提起紙筒,呈現(xiàn)堆疊的彩色積木柱。兩名幼兒迅速記憶積木的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稍后,裁判員重新用紅色紙筒套住這個彩色積木柱(見圖1)。

  4.裁判員發(fā)出“開始”口令,兩位賽手根據(jù)自己的記憶,按裁判員堆疊的積木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迅速在各自的金色紙筒內有序放置積木,然后三人各自同時在桌子上輕輕搖動紙筒。

  5.三人同時提起紙筒,看看兩位賽手各自的金色紙筒內的積木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是否與紅色紙筒內的一致(見圖2、圖3)。

  規(guī)則:

  1.游戲也可有多名幼兒同時參與,紅色紙筒內的積木既可由裁判員放入,也可由賽手放入,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2.金色紙筒內的積木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與紅色紙筒內的相同者為勝,否則為輸。

  3.提紙筒時要注意控制手腕的力量,注意不要讓紙筒碰倒彩色積木柱,若積木倒塌則重新游戲。

  4.該游戲也可變換花樣,比如,在積木的六個面貼上不同的幾何圖形、數(shù)字,讓幼兒玩“圖形記憶”“數(shù)字記憶”等游戲(見圖4)。

  評析:

  “搖搖筒”游戲設計的亮點有二:一是取材簡便,教師巧妙利用了紙筒封閉的特點,讓幼兒觀察和記憶正方體積木的數(shù)量及其顏色序列,從而訓練了幼兒的有意記憶能力。二是玩法和規(guī)則獨特,游戲既可以雙人對壘,也可以多人參與。游戲中,幼兒需自主商議分配角色。本游戲雖然以發(fā)展幼兒有意記憶為主要目的,但在游戲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幼兒之間的積極互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知道物體遇水膨脹。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3、萌發(fā)對物體膨脹現(xiàn)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知道物體遇水膨脹。

  難點: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有膨脹的初步經(jīng)驗。

  物質準備:

  1、黃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帶、香菇膨脹與未膨脹各一份。

  2、面膜紙、小鐵球、胖大海、核桃。

  3、記錄表一張。

  4、微波爐、黃油、糖、爆米花專用玉米、紙袋或微波專用玻璃碗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感知物體的膨脹。

  1.師出示未膨脹的.黃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帶、香菇,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從家里廚房里帶來了一些東西給你們看,看,這是什么?"

  2.師提出要求:"老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兩盆這樣的東西,請你們看一看、也可以輕輕地摸一摸,比較這兩盆里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觀察比較,師適當引導。

  二、幼兒第一次實驗,知道物體遇水膨脹。(9分鐘)

  1.集合,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樣?"

  2.師小結:"有的干、有的濕;有的硬、有的軟;有的小、有的大。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嗎?是怎么變成這樣大大的?(啟發(fā)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變大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第一次實驗,集合。師:"變大了嗎?原來白木耳吸水會變大,我們把這種變大的現(xiàn)象叫做膨脹。"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知道有些物體能膨脹而有些不能膨脹。(11分鐘)

  1.師引發(fā):"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到水里都會變大膨脹?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面膜紙、小鐵球、胖大海、核桃,請你們再去做實驗。"

  2.師出示記錄表,請幼兒在實驗前先猜測,并做記錄,實驗后,將實驗結果記錄。

  四、幼兒吃"爆米花",享受膨脹食品的樂趣。(5分鐘)

  1.師出示玉米,問:"玉米能膨脹嗎?爆米花怎么做呢?"

  2.師將玉米放置微波爐,制作爆米花。(微波爐爆米花制作過程)

  3.師幼一起吃香噴噴的爆米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納入到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課程中,往往看似常見、簡單的小事,其中卻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疤遣灰娏恕边@種現(xiàn)象在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可以看見,但是幼兒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種現(xiàn)象后的科學道理。這次活動的目的在于給孩子提供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學習用實驗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溶解,有的不會。

  活動準備:

  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紅糖粉。

  2. 溫水、小口杯、小勺、糖、鹽、橘子、草莓奶粉等飲料粉。

  教學過程;

  一、 以游戲活動引入主題。

  1.玩游戲"做客"老師以主人的身份說:小客人請進,請喝水。

  2.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引導幼兒說說水的味道。

  3.老師示范小實驗:糖和鹽不見了。

  T:小朋友看,老師把糖放進水里糖在嗎?

  C:在,糖在水底呢?

  C:怎么糖不會不見呢?

  C:有一點糖不見了。老師你搖一搖

  C:用筷子攪動,媽媽做糖水給我就是用筷子攪動的`

  T:好,我用筷子來攪一攪看看有什么變化。

  C:哦,糖越來越小了,

  C:糖不見了。

  T:糖到哪去了呢?

  C:沒有了。

  C:跑到水里去了?

  T:糖在水里就會不見了,這是糖"溶解"了。那鹽呢?

  C:鹽也是溶解了。

  C:糖和鹽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鹽水了。

  C:那放進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兒實驗活動。

  1.提出問題,幼兒設想,老師做集體記錄。

  T:除了糖和鹽,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會溶解呢?

  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紙,湯勺......會溶解。相片、筆、鞋子、 花、小動物、布娃娃......不會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師這些東西哪些是會溶解的哪些是不會溶解的呢?

  2.幼兒根據(jù)提供的材料進行猜想并記錄。

  C:"我想沙子會溶解,""方糖也會溶解""豆豆不會溶解"......

  T:請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記錄在你的記錄紙上。

  C:"老師我猜想味精不會溶解,""我認為沙子不會溶解""我猜小米會溶解,這樣它才會變成米飯的"......

  T: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拿實驗材料一一試一試。

  3.幼兒做實驗驗證猜想,并記錄實驗及發(fā)現(xiàn)。

  4.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及發(fā)現(xiàn)。

  三、延伸活動:

  1.制作飲料。

  T:小朋友在剛才的實驗中已經(jīng)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變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飲料粉放在水里會變成什么呢

  C:"會變成飲料""變成草莓飲料""變成橘子水"......

  T: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制作飲料。

  幼兒動手做飲料。"老師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還沒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問題:溶解的快和慢。

  課后反思:

  溶解的主題很受小朋友的喜歡,因為實驗中溶解的物體不斷的發(fā)生變化,不斷的變小,變細,消失,甚至會起泡泡,這引起了幼兒探索的興趣,為了讓幼兒更直接明了的觀察到溶解的現(xiàn)象,實驗選擇透明的器皿,讓幼兒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過程,并選擇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對比強烈的材料進行實驗。有效的幫助幼兒掌握理解溶解的有關知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激發(fā)求知欲。

  4、在操作實驗中培養(yǎng)幼兒互相謙讓、有秩序進行操作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

  3、輕柔的音樂

  4、故事PPT

  教學過程:

  一、用變魔術的形式,吸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注意力。

  1、師講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寶寶,小朋友們,你們好!

  嗨!我是勺子寶寶,小朋友們,你們好!

  小朋友們,你們想聽我們的故事嗎?

  師:糖寶寶和勺子寶寶是一對好朋友,經(jīng)常在一起做游戲,有一天他們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寶寶開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兒好了?忽然,糖寶寶看見一杯水,趕緊跳下去。勺子寶寶說: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寶寶找呀找呀,勺子寶寶找到糖寶寶了嗎

  2、教師出示糖和純凈水。小朋友們猜一猜糖寶寶跳進水中,勺子寶寶能找到嗎?

  3、師把幼兒猜想的結果表示出來:找到的用笑臉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臉表示。

  4、我們可不能憑想喲,必須自己試一試才知道。(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實驗,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實驗中的結果。

  1、教師:你們想是嗎?

  2、老師提出實驗要求后,請幼兒自由地去進行水的溶解實驗。

  步驟:

  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嗎?

  三、攪:用勺子攪一攪

  四、再看:看糖還在嗎?

  要求:

 。1)、慢慢地做實驗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細的看一看

 。4)、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3、幼兒自由進行探究實驗,教師觀察并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做實驗記錄。

  4、師問:還看得見糖嗎?糖哪兒去了?

  5、師幼交流實驗結果,根據(jù)猜想更換卡片。

  三、總結實驗結果。

  1、師告訴幼兒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溶解"。

  2、師解釋"溶解"。問:糖溶解到水里,水變成什么味道了?

  3、幼兒親自嘗一嘗。師:糖真甜,能不能多吃?為什么?

  四、延伸活動

  1、還有哪些物質可以被水溶解?

  2、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

  師:小朋友們太能干了,要獎勵能干的寶寶們,我們來用溶解的現(xiàn)象自己做一杯飲料吧,大膽的寶寶可以把你的飲料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幼兒隨著音樂大膽地將飲料雙手送到老師們的手中,并告訴老師們自己的飲料是如何做的,培養(yǎng)幼兒大膽地與人交往及表達的能力。

  4、請孩子們在品嘗自己的實驗成果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手機》09-2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18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稷山县| 云霄县| 武宁县| 西丰县| 铁岭县| 淳安县| 台北市| 轮台县| 泉州市| 额济纳旗| 陆河县| 太和县| 墨江| 雷波县| 阜阳市| 金阳县| 法库县| 安陆市| 遂昌县| 美姑县| 江津市| 昌黎县| 汝城县| 玛纳斯县| 上犹县| 宝应县| 车险| 丰顺县| 宁陵县| 南江县| 平邑县| 合山市| 太白县| 宁河县| 朔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上饶县| 井冈山市| 临清市| 无棣县|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