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活動準備:
1、用硬紙板制成一條“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圖形涂上顏色即成“石塊”。(將個別圓形、正方形兩等分)
2、兔媽媽胸飾。
二、活動過程:
1、游戲“做夾心餅干”,復習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師扮成兔媽媽,幼兒扮成小兔。
教師:“天氣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們?nèi)タ赐脝??/p>
教師:“我們帶點什么去好呢?”
游戲“做夾心餅干”,要求將圖形標記貼在胸口,找一個貼相同圖形的.幼兒做朋友,最后要說出做的是什么形狀的夾心餅干。
2、引起幼兒玩“修路”游戲的興趣。
教師:“做好了夾心餅干,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經(jīng)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壞了,怎么辦呢?”
3、幼兒“修路”,辨知圖形。
教師先帶領幼兒觀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圖形,然后請幼兒拿“石塊”一一對應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嘗試組合圖形。
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把兩塊半圓形的“石塊”和兩塊長方形的“石塊”嵌入“土坑”中。
4、游戲“踩石頭”。
教師:“小路修好了,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過在過小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玩?zhèn)踩石頭的游戲,我拿出什么形狀的圖形,你們就去踩什么形狀的“石頭”并說出這是什么形狀。“
5、到兔奶奶家,結束活動。
三、活動目標:
1、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嘗試拼合圖形。
3、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游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征。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strong>
1.教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zhèn)游戲。
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
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
試試看好嗎?”
二、大大和小小
1.教師: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游戲。
。1)出示大娃娃。
教師:這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
。愫么蟠!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大大。
教師:我們一起說“大大力氣大、大大要吃大蛋糕”
。2)出示小娃娃。
教師: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
(你好小。⌒⌒∥艺埬愫人!小小我跟你玩!
教師:我們一起說“小小力氣小、小小吃小面包”
三、游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1.教師: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
。ú灰粯印R话汛、一把小)
我們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2.教師: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四、送禮物
要求: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后,將對應的.送給客人,并能講一句話。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五、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jù)本班幼兒情感需要和年齡特點,引導幼兒區(qū)分大與小。
活動目標
1, 認識大與小
2, 區(qū)分大小餅干后,開心的分別喂食大小鴨子吃餅干。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區(qū)分大小
活動準備
1.褐色色卡紙做的大小不同的“餅干”若干(保證每人一塊大的,一塊小的)
2,帶有大鴨子的盒子及小鴨子盒子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xiàn),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1,說兒歌《小胖豬》“小豬吃得飽飽,閉上眼睛睡覺,兩只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吸引幼兒注意力。
2.出示大小兩個籃球。和幼兒玩“我滾球,你來接”的游戲,并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是大球還是小球。
3,給幼兒發(fā)褐色色卡紙做的.“大餅干,小餅干”每人一套
聽口令,舉起手中的大小不同的餅干的游戲。
4.游戲:聽口令,喂餅干
每個小朋友手里都有什么樣子的餅干呢?(大餅干和小餅干)
老師說:“大餅干”,你們就把大餅干舉起來喂小鴨子;老師說“小餅干”你們應該舉起什么餅干?(小餅干)
老師說:“小鴨子要吃那大餅干,小鴨子要吃那小餅干……”背景音樂《莫扎特-小小鴨子水中游》
3.喂餅干
*老師出示帶有兩只不同大小的鴨子的盒子:
現(xiàn)在,我們把餅干喂給鴨子吃好嗎?
這兩個鴨子哪個大?哪個小?
我們要讓大鴨子吃大餅干,小鴨子吃小餅干,這樣它們就都能吃得飽飽的了。
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準備把餅干喂給小鴨子吃吧!來第一組的小朋友上來喂餅干,依次其他組。
背景音樂《開心的笑》
課外延伸:1,請幼兒觀看課件上大小不同的東西。
2,請家長幫助幼兒觀察生活的大小不同的東西。
教學反思
1有的孩子將小餅干放進大箱子。平時在園利用玩具等讓幼兒多次復習所學內(nèi)容。課件上面吸引幼兒注意。
2環(huán)節(jié)清晰,但語言不夠精練。應該多思考孩子會怎樣說,更加合理的問出自己的問題。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圓形、三角形、長方形。
2、樂意參與集體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的食物若干;小熊布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小熊”過生日,引入課題小朋友,知道這是誰嗎?(小熊)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丁老師請我們。1)班的小朋友一起為小熊辦生日會,來布置東西好嗎?
二、請幼兒幫助小熊布置生日會(鞏固認識圖形)
1、引導幼兒看一看,小熊為自己的生日會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東西,看看,她都準備了些什么呢?什么東西?什么形狀?
2、幼兒自選一樣喜歡的食物坐下來。
老師請小朋友各自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食物,來說說,你拿到了什么,是什么形狀的?
3、請幼兒幫忙布置好生日會,將東西分別放在三個盤子里。(每個盤子貼上一種圖形標志)好,現(xiàn)在我們都選好了東西,一起來布置生日會吧!瞧!老師還準備了三個盤子,請你們把東西各自送到盤子里去好嗎?現(xiàn)在開始(幼兒送食物)
4、檢查幼兒是否將東西放對盤子,引導幼兒按三種圖形的不同特征來進行布置。
都將吃的東西擺放好了,那我們來看看都放對了嗎?(師幼檢查)延伸活動:食物造型(師用各種食物造型成一份禮物送給小熊,激發(fā)幼兒也用同樣的形式送禮物給小熊)今天,丁老師也給小熊準備了一樣禮物,瞧!是什么呢?(餅干做的娃娃),你們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嗎?那你們想不想也給小熊準備一份精美禮物呢?
三、送禮物瞧!小動物們也都來給小熊過生日了,我們一起把禮物送給小熊吧,祝小熊生日快樂!(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分享分享吧)唱生日快樂歌。
《小熊的生日》課后反思: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qū)分的比較好的,可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過本活動目的是在于復習認識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各種圖形。
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并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也是各種各樣形狀圖形的。
活動一開始,我先拿出一些餅干,請幼幼兒們說說他們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并從從桌上拿一個和我不一樣的圖形,然后問幼兒:“你們拿的是什么形狀?”幼兒們逐一回答出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稱。接著,我再問幼兒:“你見過什么東西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兒回答得較積極,說出了一些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物體。接著,我又請幼兒拿著自己選擇圖形的餅干分別在土司上來打扮,看看能拼出什么東西?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拼出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笑臉、臉譜等等。接著我請個別幼兒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這時,我看到有個小朋友把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大三角形,我就請他上來拼給大家看,許多孩子也紛紛拼擺了起來。接著,最后,我讓孩子們隨意的拼拼擺擺,有個別孩子拼出了一間房子。
由于我班現(xiàn)在是小班孩子,所以在能力、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本這次活動,幫助幼兒復習了圖形的認識也讓我了解了班小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fā)了幼兒拼圖形的興趣,整節(jié)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跟著教師的指令拿取圖形和拼拼圖形。
從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我也感到雖然活動中一直在讓孩子們拿取圖形并進行操作,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可能游戲化的情境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因為在活動中有小部分的幼兒有些思想開小差的現(xiàn)象,這些幼其實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對較弱一些的孩子,所以,我覺得,對于圖形的認識,我們還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是小班的課程,我是應用的白板進行教學,非常吸引幼兒,幼兒課上表現(xiàn)的很活躍,更能著我的思路走,學習興趣濃,活動目標基本完成。不足的地方是,在幼兒動手操作制作蛋糕的過程中所用時間過長,部分幼兒動手能力差,需要教師的幫忙。記錄卡的部分,也同樣有部分幼兒操作不好,不會記錄。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游戲目的:
點數(shù)生活中物品的數(shù)量(5以內(nèi))并說出總數(shù),初步發(fā)展孩子數(shù)概念。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游戲準備:
停車場。
游戲過程:
1、和孩子一起到停車場。
2、數(shù)車輪。和孩子一起點數(shù)每種車子車輪的'數(shù)量,如自行車 2個車輪,三輪車3個車輪,小汽車4個車輪,大卡車很多車輪。
3、請孩子說一說停車場里幾個輪子的車最多。
溫馨提示:
數(shù)車輪的游戲,數(shù)的車輛數(shù)量不宜過多,最好種類包括2—5個輪子,讓孩子充分練習5以內(nèi)的點數(shù)。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規(guī)律進行推理,并能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
2、能主動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guī)律美。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ppt 編織繩 小魚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今天小貓過生日,邀請了小狗小兔和小猴來做客,它們各走一條路,請小朋友來看一看它們走了哪三條不同的路。
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觀察三條路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guī)律。學習按顏色、形狀、大小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觀察每個小動物食物的`排列規(guī)律,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橫線上應該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 幼兒操作
1、教師示范,請幼兒認真觀察。
2、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guī)律串小魚。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小魚是排列的。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請幼兒有規(guī)律的進行串連。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用動手操作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用動作去體現(xiàn)規(guī)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xiàn)規(guī)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點數(shù)的興趣和愛好
2、引導幼兒正確點數(shù)7以內(nèi)的物品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多種玩具充當餅干
重點難點:對掉下的餅干不多數(shù)。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幼兒扮演小動物,小動物餓了,需要找食物吃。
2、小動物去找好心的婆婆要吃的,好心的'婆婆有要求,每個小動物一次只能夠拿5塊餅干,幼兒到婆婆那里取餅干。
3、小動物還是很餓,又去找糕點店的阿姨尋找吃的。阿姨也有要求,每個小動物一次只能夠拿6塊糕點。
4、小動物沒有吃飽,又去超市買了每人7個草莓,他們吃得好開心啊。
5、小動物吃完了,感覺特別高興,一起出去到草地上玩捉迷藏。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花園王國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蘋果樂園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聚會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shù)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拼擺圖形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配對08-20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排序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