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2、體驗“感恩”的快樂。
3、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印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活動。
【活動重點】
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 、“幫助”。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表演手指游戲《毛毛蟲》,引入主題。
1、請幼兒表演手指游戲《毛毛蟲》 小手拿出來(做手指游戲——毛毛蟲),小蟲蟲膽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里嗎?這群毛毛蟲真可愛,都知道同伴之間互相幫助。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誰幫助過你、關心過你呢?
2、初步引導幼兒講述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據幻燈片《感恩》遷移生活情景。
1、圖一:請幼兒講述父母是怎樣關心和幫助自己的。
出示第一張圖片。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人是誰?小朋友都上中班了,從生下來到現在,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幫助你的?(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做什么?
2、圖二: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
出示第二張圖片。小朋友從上小班到現在,很多時間都和老師在一起。想一想,老師是怎樣關心和幫助你的?(聯系實際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什么?
3、圖三: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伙伴是怎樣幫助自己的?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
小朋友猜一猜,這幅圖上都有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三、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 、“幫助”的意思。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從家里、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說說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感謝” 、“幫助”各說一句話,感知和體會“感恩”。
四、學習兒歌《感恩》。
感恩感謝親愛的父母,感謝敬愛的老師,感謝我的小伙伴,感謝幫助過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說了這么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歌曲《感恩的心》(老師帶動幼兒一起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豬是動物世界里特征比較明顯的一員,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它,所以,對家畜的認識,可以從豬開始。
其實,豬是最好養(yǎng)的,無論什么食物,它都愛吃,屬雜食類動物。以活動來研究“小豬愛吃什么”,僅僅是在認識小豬之后,懷著“喂小豬吃飯"、“把它養(yǎng)得肥肥"的興趣,激發(fā)孩子進行制作和游戲活動。所以,這個活動放在角落學習中也很有趣。
由于生活中,豬的形象比較常見,所以;豬的外形孩子感知得不少。但是許多孩子沒有看見過真實的豬,于是就有“小豬和小雞小鴨一樣大”的印象。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讓孩子看看真實的豬,參觀一次豬圈,了解豬的真實生活環(huán)境,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對活動的開展將大有好處。
內容與要求:
了解豬的生活特點以及和我們的關系,并開展游戲。
活動準備:
1、參觀養(yǎng)豬場。
2、豬的圖片,以及豬毛、豬皮制品(或圖片)。
3、立體小豬(將剪貼小豬粘在大的可樂瓶或玩具櫥上,剪出嘴巴,可以往嘴里喂“食物”)
4、各種食物的圖案(供孩子涂色)、各種色紙(皺紙等)、彩泥等
過程與指導:
一、觀察豬,說說豬的特點
1、(出示小豬)這是誰?你喜歡它嗎?喜歡小豬的什么?
——這個問題的設計與“小豬長得什么樣"是相似的,只是“喜歡小豬的什么"更寬泛,更感性。引導孩子觀察事物,從感情著手,他們會比較積極主動一些。
幼兒:我喜歡它的身體,胖胖的……我喜歡小豬的耳朵,大大的……我喜歡小豬的尾巴,細細的……我喜歡小豬的小眼睛……我很喜歡小豬,它很好吃的。(這時孩子可能會說到小豬的用處,老師在小結時,要歸納梳理)……
2、老師用有節(jié)奏的兒歌進行小結,如:胖胖的身子小尾巴,大大的耳朵小眼睛……愛吃東西不挑食,愛睡懶覺呼嚕!
——老師最好將孩子所“喜歡”的內容都進行小結,但不對“用途"小結。
二、說說豬的用處
1、(將豬肉做的`菜肴的圖片、豬皮制品布置于一角)我們喜歡小豬,除了它長得可愛,還有其他原因嗎?這些東西,你們去看看、摸摸。
——這些材料也可以放在角落學習中。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歡它嗎(或“你要用到嗎”)?
——孩子對吃很感興趣,交流了許多自己所喜歡豬肉的吃法,這時很容易使我們成人動了“保護動物"的惻隱之心,但是,生物世界的“生生相息”原則,可以避免我們徒增傷感。
有許多孩子可能第一次有“皮鞋、皮帶、豬皮做的"的認識,如嘉文說:“啊,皮鞋原來是豬的皮做的!蓖跬跽f:“皮鞋皮鞋嘛就是豬皮做的。小仁:“當然,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還遠遠不止這些”。
三、喂小豬
小豬渾身都有用處。所以,我們要把小豬養(yǎng)得肥肥的,大家來喂東西給它吃。這里有許多東西(材料)可以做小豬喜歡吃的食物,你覺得小豬最喜歡吃什么,就做什么。
1、為各種事物圖案涂色。
2、用皺紙做各種蔬菜。
3、用彩泥做各種點心。
——介紹周圍制作食物的材料工具,將制作的玩具豬置于孩子的操作區(qū)里,孩子邊制作,邊喂小豬吃飯,非常有趣。
活動的結果表明,與真人一樣大小的玩具小豬,很容易激起孩子去“喂飯”的愿望。
這個活動可以放在角落學習中,讓孩子慢慢玩。如果時間空間允許,還可以融合數教育、語言教育等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故事:鼠寶寶學外語
活動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與主題傾向,知道學本領總會有用。
2.理解詞:眉開眼笑、調皮。
3.在欣賞、分析過程中感受故事的幽默、詼諧。
重點:要求理解鼠媽媽教鼠寶寶學外語的原因。
難點:鼠寶寶從不愿學的動態(tài)表現到肯學的思想轉變過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準備:圖片
設計思路:
這個故事生動有趣,詼諧幽默,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一開始以照片的形式出現,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加深了對鼠寶寶一家的喜愛之情。接著一系列的提問,例:“第二個生的叫什么?”發(fā)展了幼兒
的想象力和發(fā)展性思維能力,接著引導幼兒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當故事將到一半時停止講述,給幼兒留下了遐想的空間,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外語”一詞,通過懸念式的提問,激發(fā)幼兒的好奇性心和學習欲望。聽完故事,通過感受故事中有趣的詞句,對幼兒的傾聽能力提出了要求。接著教師的提問“為什么鼠寶寶一開始不愿學外語,可后來卻搶著說‘學外語真好呢’”?這個問題具有較強的開發(fā)性,幼兒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回答,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思維。同時,很自然地滲透了品德教育,避免了空洞的說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圖( 鼠媽媽眉開眼笑,身邊圍著八個寶寶)
教師提問:瞧,這是誰的家?哪一位是鼠媽媽?鼠媽媽的心里怎么樣?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鼠媽媽生了許多可愛的鼠寶寶,樂的眉開眼笑,鼠媽媽生了幾個鼠寶寶?每個鼠寶寶都有自己的小名,第一個生下來的叫老大,那么其他幾個叫什么小名呢?
2.鼠媽媽可愛她的鼠寶寶了,她一心要使鼠寶寶成為最聰明的老鼠,所以一生下來就教它們說話,猜一猜鼠媽媽怎么教鼠寶寶說話?對了,鼠媽媽教“吱吱吱”,鼠寶寶跟著說“吱吱吱”,不到一天,鼠寶寶就學會了老鼠的語言,鼠媽媽高興極了,你從那里看出來?(引導幼兒觀察表情:眉毛、眼睛、嘴角,豐富詞:眉開眼笑)她把八個寶寶叫到跟前說:“從明天起,媽媽要教你們學外語!
3.你們知道什么叫外語嗎?(估計幼兒會說是英語等)鼠媽媽講的外語與你們講的`外語可不一樣,鼠媽媽教的是什么外語呢,鼠寶寶又是怎么學外語的呢?聽了故事《鼠寶寶學外語》就知道了。
二、清講故事:
教師插問(在故事第九行):
1、鼠媽媽教的是什么外語?
2、為什么鼠媽媽要讓鼠寶寶學外語?
3、突然,貓出現在它們的眼前,這下鼠媽媽和鼠寶寶會怎么樣?它們會想什么辦法對付貓?(先議再續(xù)講結尾)
故事結束后問:
1、鼠媽媽和鼠寶寶是怎么躲過貓的?
2、你覺得這個故事什么地方很有趣?
過渡語:鼠媽媽想讓鼠寶寶成為聰明的人,所以教它們學外語,可是鼠寶寶它們一開始愿意學嗎,它們是怎么學的?后來為什么又爭著說“學外語真好呢”?請小朋友們一邊看圖,一邊仔仔細細的聽故事。
三、出示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四、分析理解故事
1、一開始鼠媽媽教鼠寶寶學外語,它們肯不肯?你是從故事里的那句話聽出來的?(可從語言、動態(tài)等)
2、鼠寶寶為什么開始不想學外語,后來又爭著說:“學外語真好”呢?
3、遷移經驗:你們在幼兒園除了學唱歌、跳舞、畫圖、講故事……外,還學了什么本領?(英語、電腦、珠心算等)那么,為什么要學這些本領呢?
4、教師小結:學了本領總是會有用的,學了本領可以使人更聰明,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小班小冊2號掛圖
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師小結幼兒所說的:“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2)教師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學習兒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
。1)請幼兒進行集體跟誦
。2)集體朗誦、男女分組朗誦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找一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2、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重點:
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難點:
學習與伙伴友好相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并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快樂。
2、能根據故事內容并積極參加討論:什么是真正的快樂。
3、培養(yǎng)發(fā)現快樂、分享快樂,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4、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制作一實物"快樂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畫一些體現快樂主題的兒童畫,內用軟棉花包裹著一可以錄音和放音的隨身聽)。
2、與故事"快樂口袋"內容相符的電腦課件和錄音。
活動過程:
一、 問一問——————設置疑點,激發(fā)幼兒興趣。
老師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并導入課題。使幼兒對快樂口袋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
教師用語參考:"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教師小結:這些小朋友和小動物玩的都很開心、都很快樂,這是個快樂口袋。
"那口袋里裝了些什么呢?"老師打開錄音,幼兒欣賞。如:"今天是我五周歲的生日,我請了許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樂!""我的畫畫作業(yè)被放旱進櫥窗里展覽啦,我的心里呀,真快樂!""媽媽生病了,我端杯開水給媽媽喝,媽媽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樂!"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那快樂口袋里裝的都是什么?(快樂)"有一天有只小猴也發(fā)現了一只神奇的口袋,我們一起來聽聽到底發(fā)生了哪些事。"二、聽一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邊聽故事邊看動畫,聽完故事后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教師講故事幼兒邊聽邊看動畫
。ǘ⒅饒D出示,分析故事內容教師:" 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呢?""小猴發(fā)現的這只神奇的口袋只能裝什么?那這只口袋,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口袋?"(快樂口袋)"哪些小動物跑來對著口袋說話的'?它們分別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學學。"(幼兒依次學習小孔雀、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的話,并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突然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小猴想起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最后小動物們怎么樣了?是誰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ㄈ、完整欣賞故事教師:"這只快樂口袋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一起再來完整的聽聽這個故事,請小朋友跟著故事說說小動物們的話。""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快樂口袋)
三、玩一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作品經驗。
教師通過游戲,鼓勵幼兒對著教具"快樂口袋"講講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兒(注意啟發(fā)幼兒從多角度談談自己的快樂),幫助幼兒發(fā)現快樂、教師用語參考:"故事中小動物們有許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哪些快樂的事兒呢?又有哪些事情能讓你快樂起來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說說吧。""誰愿意將自己的快樂事情對著快樂口袋說說?"(幼兒說說自己的快樂事兒)
四、談一談——————什么叫快樂,遷移作品經驗。
教師:"小朋友們對著快樂口袋說了很多自己的快樂事兒,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呢?和你的好朋友去說說吧。"教師小結: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要學會發(fā)現快樂,并與別人共同分享快樂,使大家都快樂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音樂聲中幼兒與客人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小百科:口袋指指縫在衣服上用以裝東西的袋形部分,衣兜。或一種裝物用具,一般用布、皮做成;用布、皮等做成的裝東西的用具?梢员扔黝愃瓶诖陌鼑Α⒖诖,也可以代指錢包。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語言教案——“詩歌:家”(中班)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3.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根據內容制作的頭飾若干。
【活動指導】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等回家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5.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復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著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表現階段
1.集體朗誦交流討論:詩歌里講了哪些家?(幼兒回答后,教師出示背景圖)
詩歌里說的這些家,分別是誰的家?(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粘貼,把白云、小鳥、小羊、小魚、小蝴蝶、小朋友分別送回家)
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表看法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家,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2.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
例:當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時,扮演白云的幼兒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動作,飄呀飄地回到藍藍的天空上去。(注:藍天也由幼兒扮演)
3.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例:
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蜜蜂的家,
快樂的幼兒因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幼兒編出;藍藍的天空是太陽(飛機、月亮、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直升飛機……)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狐貍(孔雀、大象、大灰狼、長頸鹿、啄木鳥……)的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目標
1.借助故事,了解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運動方式。
2.理解蹦、蹬、劃、跑、跳、游等動詞表示的含義。
準備
1.活動前幼兒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運動的資料。
2.掛圖,故事磁帶。
過程
1.猜想比賽結果。
――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們是誰?如果這三種動物比賽跑步誰會贏? 為什么?
――如果比賽游泳又會是誰贏呢?為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
――翻閱幼兒活動材料,講講看到了什么。
――小牛、小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領?你知道比賽結果嗎?
3.完整欣賞故事。
――結合掛圖,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為什么小青蛙有的時候比不過小牛、小馬,有時又能贏小牛、小馬呢?
――你聽到故事中的小動物都做了哪些動作?
4.討論動物的運動方式。
――幼兒自由結伴互相看看自己帶來的動物資料,談談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每一種運動方式中哪一種動物是冠軍。
――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種動物的運動方式。
建議
1.動物種類繁多,其運動方式比人類更為多樣,用故事引發(fā)幼兒探索與此相關的經驗,是幼兒感興趣的。
2.在語言角里提供水、陸、空動物生活環(huán)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種動物指偶的材料,引導幼兒表演或仿編故事《比賽》。
附:比賽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馬和小青蛙比賽跑步。小牛和小馬甩開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來。小青蛙個兒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
小馬跑得比風還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邊。小牛跑得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邊。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邊。
小青蛙跑得慢,小馬和小牛都唱起歌來笑話他。小青蛙氣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來。
小青蛙望著“嘩啦啦”流著的小河,忽然有了一個主意。他說:“我們到小河里再去比一比,看誰更快。”小馬和小牛哈哈大笑:“比就比,你這個小青蛙,在哪里比都快不了!
“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撲通”一聲跳下了水。小馬和小!皳渫,撲通”也跳下了水。
小青蛙埋下頭,后腿蹬水,用手劃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馬一低頭就嗆水,一抬頭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游。
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對岸,河里的小牛和小馬還在那里慢騰騰地游著,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來笑話他們。
小牛和小馬輸給小青蛙很不服氣,每天到水里去學游泳。他們慢慢變成了水牛和河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里去游泳。他們誰都不想輸給別人。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一、設計思路
經歷了活動的第一教時后,孩子們知道了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長處。這一次叢林里的“動物頒獎大會”,他們需要在欣賞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肢體動作表現每一種動物的特點。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截取了法國作曲家圣·桑的《動物狂歡節(jié)》的片段供幼兒欣賞。教師先動物的圖片,縮小聯想的范圍,再請幼兒欣賞音樂,將音樂特點與動物特征相匹配,這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可能更合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請幼兒編排舞蹈動作進行表達和表現,共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用動作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征;第二個層次:不僅要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征,還要用肢體語言表現出該種動物最擅長的本領,難度有所提高。中班幼兒肢體語言不夠豐富,教師可以一些相應舞蹈動作的照片供幼兒。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動物的外形特點與特長。
2、欣賞不同的音樂,感知其旋律、節(jié)奏、速度與所表現動物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誰敢嘲笑獅子》課件(PPT)
2、《動物狂歡節(jié)》音樂選段
3、相應的動物卡片、插卡底板(幼兒2~3人一組,每組一份)
4、動物舞蹈造型照片
5、幼兒制作的各種獎杯(森林大力士、森林舞蹈家、森林歌唱家、森林之王、森林游泳健將、森林跳高王子……)
四、活動過程
。1)回顧故事情節(jié),引出主題
——(出示獅子)上次我們講了關于獅子的故事,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
——記得故事里有哪些動物嘲笑過獅子?他們的哪些本領比獅子厲害?
——經歷了上次的事,獅子知道了,原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最厲害的本領,于是召開了一個“森林頒獎大會”,看看都來了哪些動物? (出示動物圖片)
。2)欣賞首樂,展開聯想
——聽聽,動物們哪個先來,哪個后到?按你聽到的順序給動物們排排隊。(欣賞首樂,小組操作排序)
——你們聽到的動物們出場的順序是怎樣的? (這段音樂是誰?為什么你覺得這是××? ××是什么樣的?這段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
——(播放課件驗證)看看,我們的感覺是否正確?
。3)森林頒獎大會
、賱游锍鰣鲂。
——每組選——種動物,要用動作表現出這種動物的樣子,讓我們——看就知道你們是誰。(小組編排,可個別小組舞蹈造型照片)
——把你們設計的'動作讓大家欣賞——下,讓我們猜猜你們是誰。(小組輪流表演幼兒表演時,教師可播放相應的音樂。)
——你們覺得他們表演的是誰?你喜歡他們哪個動作?還有什么動作也可以表演這種動物?
、陬C獎大會。
——(出示各種獎杯)看看這些獎最適合頒給哪個動物?
——領獎的時候,不僅要表演出動物的造型,還要用動作告訴大家這種動物最大的本領,讓我們看明白你是來領哪個獎杯的。(小組合作編排動作)
頒獎大會正式開始,聽到合適的音樂,相應的小組就登場表演并領獎。
。ㄈ┗顒油卣
1、豐富音樂,增添動物的種類,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并逐漸配合音樂的速度與節(jié)奏。
2、幼兒與同伴講述并統(tǒng)計自己和同伴的優(yōu)點和缺點。
五、活動結束
1、
2、
六、活動延伸
1、在閱讀區(qū)中投放此圖畫書,供幼兒自主閱讀。
2、動物撲克牌:用動物圖片自制“動物撲克牌”,2~4人一起玩,每人任意取一張動物牌,說出該動物最獨特的本領為勝,可收取別人手中的動物牌。
3、誰也不能嘲笑我:
。1)準備:墻面環(huán)境中布置每個幼兒的照片及日常生活中各類事件的圖示。
。2)操作方法:幼兒可將自己做得最棒的事件圖片貼在自己的照片后,也可把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事件照片貼在比自己好的同伴的照片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之猜謎語02-26
中班語言《散文欣賞》主題課教案04-01
中班語言猜謎語的教案設計02-28
中班文學語言《猜謎語》教案02-22
《語言的演變》教案范文08-16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3-12
《語言的演變》教案設計08-16
中班語言的教學工作計劃03-30
語言活動教案《猜謎語》08-15
幼兒園中班評語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