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活動的樂趣。
2、豐富幼兒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二、活動準備: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險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機、插座、電線、風扇、熱水器、小刀等)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了解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請幼兒結伴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險?為什么?教師指導幼兒結合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從圖片中找出有危險的物品,向本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并說出如果亂動這些物品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4、請幼兒分組討論:如果發(fā)生意外,應采取自救自護的方法,了解學習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發(fā)生火災時迅速撤離現場并大聲呼救,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彎腰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燙傷時可先用冷水沖一會兒,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請成人幫助去醫(yī)院治療。
(3)誤服藥物及時告訴大人。
(4)小刀劃破了皮膚,應請成人正確包扎。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討論:還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們應該怎樣做等。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變的風
活動背景:天氣漸漸轉涼,風兒也從浮躁轉為涼爽了。為了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系結合幼兒的喜好,特別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膚覺,視覺,“聽覺于感官感受風!
2.知道制造風的方法。
3.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系。
活動準備:
風車、風箏、肥皂水、吸管、扇子、碎紙片、塑料袋、電風扇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摸一摸,抓一抓四周,讓幼兒體會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引導幼兒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風。
。L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看見風造出來的效果,風吹過來,有什么樣不同的感受,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膚感覺風的存在。)
3.操作活動,請幼兒思考風是怎么來的,如果沒有風,我們可以制造風嗎?如何制造風?(幼兒自選材料,制造風。)
4.活動后,讓幼兒互相分享剛才制造風的方法,并進行比較。
5.請幼兒想一想后發(fā)言:風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利用風可以進行那些活動。-
6.總結:通過畫面介紹風的功能。
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活動設計--車輛總動員(公開課)
活動目標:
1、 了解常見車輛的名稱及作用,并按不同類別分類。
2、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記,在游戲中學習運用。
3、 能隨音樂合拍地創(chuàng)編動作。
4、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 卡車、自行車、小轎車、面包車、摩托車、人力車等車輛標記小卡片若干,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標記貼在胸前。
2、 把活動場地設計成馬路,貼上各種交通標記。
3、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認識各種車輛,并分類
1、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名稱及用途
“呀?工廠里一下造了這么多車子!你是什么車?有什么用?”
2、 車子進入停車場,按標記分類停放
“我們一起停到停車場去吧?停車場在哪兒呢?”(認識停車場標志)
“請車子們進入停車場后找到自己停的地方。”
車子聽音樂駛入停車場(活動室)按標記停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大類:機動車又可以分成貨車、客車、摩托車三類)
二、 通過開車游戲認識交通標志
1、 帶領車輛駛上馬路,沿途認識各個交通標志
“車輛們請注意了!上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我們出發(fā)了!”
“看!前面路口有一個牌子,這是什么呀?”……(按順序認識了:禁止鳴喇叭、紅綠燈、人行橫道、禁止超車、禁止非機動車道、環(huán)形道、轉彎等交通標志)
三、 韻律活動:車輛加油
1、 進入加油站(音樂室)
“車輛開了那么多路,沒油了怎辦?”
2、 提醒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創(chuàng)編加油動作
“車子們先看看你的油箱在哪兒?你怎么用你的身體動作來表現加油?”
3、 聽音樂創(chuàng)編檢修車輛的動作
“油加好了!我們再檢查一下有沒有哪個地方壞了,需要檢修?”
4、 用動作表現高興的心情
“車輛檢修好了,油也加滿了,我們一起高興高興吧!”
四、 復習交通標志
按原路返回,復習鞏固交通標志的名稱及含義
“車子們!我們又可以出發(fā)上路了!我們按原路返回!
五、 結束
車輛返回停車場停好,休息。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到誰都會遇到傷心的事,傷心是很正常的, 知道當自己傷心的時候要想辦法解決,盡快擺脫傷心的情緒。
準備:
手偶戲“傷心的'云云”。
活動與指導:
1.今天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手偶戲,它的名字叫“傷心的云云”。
2.出示手偶角色,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講解。云云最喜歡地的布娃娃,她每天睡覺都摟著布娃娃,有一天,她帶著布娃娃出去玩,不小心將布娃娃掉到河里,因為河很深,云云無法拿到布娃娃,云云傷心地哭了。媽媽說給她買個新的布娃娃,可是她不想要,她只想找回原來的布娃娃。晚上睡覺時沒有布娃娃她感到十分孤獨,她想:其它小朋友會遇到我這樣的傷心事嗎?
3.請小朋友告訴云云,你們遇到過傷心事嗎?請幼兒談淡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傷心事。
4.傷心事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是十分正常的,沒有什么奇怪的。
5.請小朋友將云云的故事繼續(xù)編下去。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
表演過程: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說了什么?)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么?心里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yōu)槭裁措y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么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fā)現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結束:
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找東西,還給了他們,心里非常高興,以后我們撿到了東西都要想辦法還給別人,我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顒友由: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兒撿到東西后引導他自己找失主或幫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給予鼓勵表揚。
教學反思:
我認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貫穿于幼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生活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重點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小事做起。所以,我們應該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用游戲或集體活動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樣才能使幼兒不斷進步,為幼兒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百科:
東西:
1. 方位名。東方與西方;東邊與西邊;東部與西部等。
2. 從東到西。
3. 近旁,旁側。
4. 猶四方。
5. 指七、八十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糖的特征和來源。
2.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一罐蜂蜜、一袋白砂糖、一瓶楓糖漿、麥芽糖的圖片、各種糖的來源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了解各種糖的特征。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糖嗎?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糖?
引導幼兒回答出各種不同種類的糖。
出示實物:一罐蜂蜜、一袋白砂糖、一瓶楓糖漿,一張麥芽糖的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這些都是什么,看一看這些糖的.特征,并說出來。
教師小結:這里有蜂蜜、白砂糖、楓糖漿和麥芽糖。
2.糖的來源。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么多好吃的糖是從哪兒來的呀?
請幼兒猜想并回答題。
教師:糖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甜蜜禮物,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糖來自的地方和采集的方法,讓我們看一看這些糖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吧!
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出示實物和糖的來源圖片。
教師:蜂蜜是蜜蜂辛勤釀出來的;白砂糖是由甘蔗制成的,甘蔗又甜又長,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制糖原料;在糖楓樹的樹干上開一個小洞,流出來的汗液加熱后就是好喝的楓糖漿了;把碾碎的小麥芽和糯米一起加熱、攪拌,冷卻以后就做成了甜甜的麥芽糖。
教師:誰知道其他糖是怎么做出來的?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糖的來源。
教師小結:甜菜又叫糖蘿卜,糖分在它的胖胖的根部,它也是做糖的主要材料,玉米可以制成玉米糖漿和果糖,常加在飲料和調味醬里。
教師:糖雖然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但是小朋友也不能多吃糖,小朋友要注意保護牙齒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食物的來源。
2.認識各種谷物。
活動準備
1.米飯、面條、窩頭、豆腐、玉米棒子、谷穗、谷子、黃豆、麥穗、麥子的圖片。
2.豆?jié){機、前一天泡好的黃豆。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認識食物和谷物。
教師:小朋友誰能說說這些都是什么東西?
出示米飯、面條、窩頭、豆腐、玉米棒子、谷穗、谷子、黃豆、麥穗、麥子的圖片。
幼兒回答,教師給予正確答案。
教師將黃豆和適量的水放入豆?jié){機,為幼兒演示制豆?jié){的過程,等豆?jié){不燙請幼兒品嘗。
2.食物的'來源。
教師:誰知道米飯、面條、窩頭、豆腐這些食物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請幼兒通過生活經驗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這些食物是由玉米、谷子、黃豆、麥子變成的。你們猜一猜哪種食物是從哪種谷物變來的?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連一連。
教師給予指導、糾正、講解:米飯--谷子,面條--麥子,窩頭--玉米,豆腐--黃豆。
教師:小朋友們再想想你們平時還吃過什么食物?它們是從哪里來的呢?
請幼兒回家收集資料,帶回來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家鄉(xiāng)土特產,嘗試給土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xiāng)物產很豐富,產生作為山東人的自豪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或超市,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一份,協(xié)助收集實物特產。
2.各地土特產圖片,如:樂陵小棗、煙臺蘋果、肥城桃子、萊陽梨、章丘大蔥、濰坊風箏、菏澤牡丹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了解家鄉(xiāng)的土特產,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土特產實物,了解各地土特產的名稱及外形特征。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土特產嗎?你認識哪些土特產?你知道我們的家鄉(xiāng)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qū)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并記錄。
(1)觀察分享幼兒的`土特產調查表,說說土特產都有哪幾類。
(2)出示各種土特產圖片,鼓勵幼兒有序地將特產按照顏色、名稱、作用、食用方法等標準分類擺放,并嘗試記錄。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獲,說說自己是怎樣分類擺放的,理由是什么,如:分類標準是水果、蔬菜、糧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賞兒歌夸家鄉(xiāng),進一步了解各地土特產。
活動延伸:
特產自主品嘗會,請幼兒品嘗、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贊美家鄉(xiāng)的特產、推銷家鄉(xiāng)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美麗與富饒。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2、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了解自來水的來源。
3、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水的作用
2、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著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么感覺?我們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出示自來水凈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凈水過程
2、江河里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里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里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凈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通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1、ppt課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節(jié)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么多,我們應該怎樣節(jié)約用水?
。ㄗ層變鹤杂捎懻摚處熖崾居變褐v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馬上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3、記住國家節(jié)水標志,以及世界愛水日。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首先從幼兒的體驗入手,讓幼兒在鍛煉后飲水,感受口渴時喝水的舒適。讓幼兒明白白開水才是最健康的飲料。激發(fā)幼兒主動飲水的意愿。活動后,大多數幼兒能主動飲水,個別幼兒不能斷絕喝飲料,需要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竹子,了解竹子的生長過程,及竹子的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竹制玩具、用具、圖片。
2.竹子盆景。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了解竹子的生長過程。
1.出示竹子盆景,讓幼兒了解竹子的生長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與竹子息息相關。竹子長大以后,人們可以用它來制作很多東西。
師:小朋友們想想看你們家里會有竹子制成的東西嗎?
。ㄓ變鹤杂山涣鳎┪覀冊賮砜纯粗褡舆可以做成什么東西。
2.出示各種竹制作品的圖片。
二.出示各種竹制玩具、用具。
1.傾聽竹制玩具奏出的“生日歌”,師生同唱“生日歌”。
2.教師讓幼兒猜猜,今天誰過生日(小狗),師:這是小狗今天過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小狗還收到其它的禮物,小朋友想看看嗎?
三.幼兒自由玩竹制玩具用具。
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和孩子們一起玩,也問問他們玩的是什么?然后讓孩子明白,這些禮物全部都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
四.向幼兒介紹竹筍的食用價值。
教師告訴幼兒,竹子剛剛出生冒出土的時候非常嫩,這就叫竹筍,竹筍是可以食用的。它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
師:有誰吃過竹筍做的菜嗎?
通過看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平時吃過的竹筍做的菜。說一說吃到嘴里感覺是什么味道?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難點: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活動準備]
看錄像
[活動過程]
。ㄒ唬⿲虢M織幼兒看一段錄像。
兩個小朋友在玩一盒玩具,玩著玩著,他們同時發(fā)現了一件新玩具。為此吵了起來,后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ǘ┱归_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fā)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教師:"錄像看完了,我請小朋友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好不好,為什么?"。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教師:他們兩個不對。他們互相爭、搶、打,只會浪費時間,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玩具了?(誰都沒有玩到)誰都玩不到新玩具,大家還都不高興,那么中二班的小朋友,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教師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幼兒園里這種經常發(fā)生,解決的`辦法:a小朋友要相互謙讓,也可以一起玩。b可以商量,相互輪流玩。c可以利用"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輪換著玩。
2.組織幼兒再看一遍錄像,引出新問題。
教師:請小朋友接著看錄像,他們兩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兒?
錄像內容:戶外游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看了錄像,請幼兒判斷:誰做的隊,誰做的不對?并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沒關系'。"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著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么?不疼說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總是那么做,你怎么辦?
教師啟發(fā)幼兒回答:a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B學會躲閃。C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ㄈ┙Y束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其父別的小朋友。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為什么",然后再選擇合適的好的解決辦法。
。ㄋ模┗顒友由欤航M織幼兒聽故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8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01-04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3-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yōu)質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