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shù)字5,并能數(shù)出5以內(nèi)的物體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字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shù)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它們有多少條,好嗎?播放課件。
課件內(nèi)容:魚缸里有四
只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換一幅場景后,一個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魚。出示問題:現(xiàn)在有幾條魚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魚缸:(里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魚缸里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shù)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里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并列放在一起,問:現(xiàn)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后加1個。(讓幼
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后就是5)
3、認識5的組成
數(shù)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shù)量。
4、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shù)量是5?
三、我是小畫家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shù)量必須是5個。
四、游戲活動:(站圓圈)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后師生一起數(shù):1、2、3、4、5,當數(shù)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里,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教學反思:
《5的認識》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chǔ)的知識之一,是智障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shù)的意義,體會‘數(shù)’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shù)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習,為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本節(jié)課結(jié)合智障學生的特征,根據(jù)學生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看一看。
情景導入:“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环利惖膱D片,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學生們聽后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在觀看動物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用“5”這個數(shù)來表示?通過創(chuàng)設這個學生喜歡的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在觀察、表達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了5這個數(shù),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shù)字的意義。
小百科: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shù),是第3個質(zhì)數(shù),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sh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創(chuàng)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創(chuàng)造樂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提供一些幼兒降雨的材料,如可樂瓶、有孔的瓶蓋、海綿、毛巾等,分別放在筐內(nèi)。
2、準備幾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動過程
一、雨從哪里來。
1、集體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2、小朋友想想雨是從哪里來的?(雨是從天上下下來的)
3、如果天上很久都沒下雨,農(nóng)民伯伯種的莊稼快要枯死了,怎么辦?(告訴幼兒可以實行人工降雨。)
二、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今天小朋友來當一回“降雨師”,你們能用這些材料把水變成雨嗎?
(1)、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nèi)灌些水,擰上有孔的瓶蓋,向地上噴射雨。
(2)、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嘍!
(3)、毛巾雨:將毛巾吸飽水,一擠,下雨嘍!
(4)、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手水淋下來是大雨。
2、請幼兒分享自己是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3、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來降雨呢?
三、給花草樹木下場雨。
1、花草樹木渴了,請小朋友為它們下場雨吧。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降雨方式,給花草樹木下場雨。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生成:
我們班的孩子是剛剛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的小班孩子,他們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有些害怕,沒有安全感。但是我發(fā)現(xiàn)讓他們扮演各種小動物跑跑跳跳時,他們的情緒就會穩(wěn)定下來。在體育活動中,孩子們和我就是好朋友。我想這不正是讓孩子們練習跳、跑、爬等體育技能的好機會嗎?因此,針對小班孩子愛游戲、愛模仿、好動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l、練習跳、爬、跑、投擲等簡單技能,提高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及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2、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愿意與同伴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顏色鮮艷的小墊若干個、用廢布制成的小球若干個,錄音機一臺、《快樂的小螞蟻》樂曲磁帶一盤,紙盒制成的螞蟻洞兩個,螞蟻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螞蟻媽媽你在哪?》
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螞蟻寶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媽媽要藏起來之前,寶寶們把眼睛閉上。媽媽藏起來后發(fā)出一些聲音,螞蟻寶寶只有集中注意力聽,才能找到媽媽,得到可愛的小花墊。
教師小結(jié):剛才寶寶們表現(xiàn)得都很棒,都得到了可愛的小花墊,F(xiàn)在我們和小花墊一起去做游戲好嗎?
二、乖乖的小花墊。
幼兒在與小花墊充分游戲的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編小花墊的各種玩法,進而練習走、跑、跳、爬等技能。
l、歡快的音樂伴奏下,教師用小花墊做各種可愛的.動作,請幼兒模仿。
2、幼兒分散練習:讓幼兒自己動腦筋玩兒。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與幼兒共同游戲以增進感情。
3、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小花墊的新玩法。
師:來,孩子們,老師想讓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小花墊可以怎么玩?有什麼新玩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4、教師根據(jù)觀察,請2―3名幼兒進行示范不同玩法,其他小朋友觀看后模仿練習跳、爬、跑等技能。
師:剛才,我看見小朋友在玩小墊的時候都很認真、開心,而且都很聰明,現(xiàn)在哪個小朋友想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你是怎么玩的?看,他是把小花墊當成大馬來騎,真聰明!快,我們跟他學一學!
5、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編小花墊的各種玩法:
。1)單雙腳跳:孩子們,我們一起把花墊放在地上,雙腳從上面跳過去,也可以單腳跳。
。2)爬和滾:我們一起把小花墊擺成一行,在墊上爬、滾。像小刺猬扎果果
(3)騎大馬:孩子們,我們一起把小花墊夾在兩腿中間,當馬騎。
。4)開汽車:來,我們把小花墊當成方向盤學開車。
。5)扔小墊:來,我們用力將小花墊向上扔。
。6)搖小墊:來,孩于們找個小伙伴,兩人一起搖小墊。
。7)頂小墊:下雨了,把小花墊放在頭上擋擋雨,頂著小墊走。
。8)背小墊:學學小烏龜,把小墊放在后背背著走。
(9)跳跳跳:學學小白兔,背著小墊跳跳跑跑。
。10)跑跑跑:孩子們,我們把小墊擺在地上,(墊與墊之間有30厘米的距離),沿著小墊跑,跑成s形。好像小馬過河
三、淘氣的小布球。
幼兒練習投擲的技能。在游戲的過程中創(chuàng)編小布球的玩法。
1、出示小布球,引起幼兒再游戲的興趣。
師:孩子們我們玩得真開心,玩得滿頭大汗,快來休息一會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小布球)你們看小布球像什么?(像:雪球、蘋果、鴨梨、土豆等等)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小布球,創(chuàng)編小布球的多種玩法。
。1)扔小球:來,我們用力把小球往高處扔,看誰扔的高。
(2)踢足球:我們來當足球運動員,用腳踢小布球,看誰踢得準。
(3)運小球:孩子們,我們把球放在手心上托著走或者頭頂上頂著走,看誰讓小球站得時間最長。
3、游戲打雪仗。重點練習投擲的技能。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小布球像小雪團,我們來打雪仗好嗎?
四、游戲:小螞蟻搬豆豆。(要愿意與同伴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師:看,小布球撒了一地,像什么?像小豆豆,我們小螞蟻最喜歡吃小豆豆了?靵砗蛬寢屢黄鸢讯故捌饋,運到洞里好嗎?(可建議幼兒用小墊兩人合作運)幼兒運豆豆時,教師為幼兒放歡快的背景音樂《快樂的小螞蟻》
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qū)投放大量的小花墊和小布球,讓幼兒自由的,充分的游戲,繼續(xù)創(chuàng)編小布球的玩法,并重點練習投擲能力。
園長點評:
本次活動教師的思路清晰,目的明確,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并層層遞進,緊密相連。從目標的制定和內(nèi)容的選擇來看,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好看的頭飾和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調(diào)動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發(fā)揮了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富有童趣的語言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小花墊和小布球的各種新玩法,不僅在游戲中掌握了跳、爬、跑等技能,鍛煉了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還激發(fā)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特別是在打雪仗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玩得特別開心、投入,投擲技能也在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得到充分的練習,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顒又薪處熌軌蜿P(guān)注每個幼兒的表現(xiàn),抓住孩子的不同特點,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繪本畫面理解故事,體驗繪本故事的的童趣。
2、嘗試畫圓并添加線樂于用繪畫的方式大條組合畫成小魚等圖像。
3、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與大膽想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油畫棒、繪本《小魚逃走了》,卡紙制成的小魚一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小魚,激興趣:你們看,這是誰呀?原來是一條美麗的小魚。它長得什么模樣呀?
教師:圓圓的大身體,圓圓的小眼睛,還有一條肉骨頭似的小尾巴真可愛。小魚的樣子小朋友一定要記住呀。(教師邊邊在白紙上將特征畫出來)
二、在觀察、理解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1、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出示(魚缸畫面):你們記住小魚的.樣子了嗎?這條小魚卻一點都不開心,他為什么不開心呀?(魚兒說:我一個人在魚缸里沒有朋友,太寂寞了,我決定逃走,去找朋友!”)小魚不見了。請小朋友去找找吧,看看小魚躲在哪兒了?
。2)幼兒自由分組觀察畫面,教師指導。
2、集中交流,引導幼兒說說,講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ù昂煯嬅妫┬◆~會逃到哪兒呢?(窗簾上)他為什么要躲在窗簾上呀?
。ɑㄅ璁嬅妫┭,小金魚又逃走了,這回躲在哪兒了呢?他為什么要躲在花盆里呢?
。ㄆ孔赢嬅妫┌パ,哎呀,小金魚又逃走了。這回躲在哪兒了?他為什么要躲在糖罐里呢?
。ㄍ婢呶莓嬅妫┬◆~又從糖果蓋的縫隙里逃走了,這回他會躲在哪呢?
3、引導幼兒想像。
:小朋友剛才說的真棒,小魚又逃走了,它還會躲到哪兒呢?(幼兒想象)?(引導幼兒說完整句小魚躲在××)
三、畫小魚
1、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小魚會躲在××,會躲在××,還會躲在××。小朋友講得真好。小魚想請你們幫他躲起來。
2、老師提出作畫的方法:先畫小魚再畫小魚的朋友。
3、幼兒大膽作畫。
四、欣賞作品
1、欣賞幼兒作品,從畫面上邊說說猜猜小魚躲在哪兒?那里還有誰?
2、(欣賞大魚池畫面):小魚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魚池,小魚說:我回家了,這里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家在一起是多么的快樂,我再也不逃走了。請小朋友找找那只小金魚在哪?
五、延伸:
老師這里有一本書名字叫《小金魚逃走了》,講的就是小魚逃來逃去這個好玩的故事。小朋友可以到圖書角去看看小金魚還逃到哪里去了,請你把它找出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區(qū)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嘗試用組合圖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2、能在建構(gòu)的基礎(chǔ)上進行添畫,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玩具小豬一只,各類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三角形模板及固體膠、白紙、油畫棒每組若干,教師示范用具一套,課前觀察各種房子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以故事情節(jié)導入:“呼呼呼”一陣大風把兩只小狗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那怎么辦呢?引導想辦法:造一間既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2、引發(fā)觀察興趣:你們看,小豬找到了什么?
二、拼拼貼貼,創(chuàng)造房子
1、觀察認識材料
1)小狗找到了哪些形狀的材料?(出示四種形狀模板)
2)分別辨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讓我們試試用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師示范模板拼搭新房,并啟發(fā)幼兒來嘗試設計不同的造型,一起來想想如何來添置窗、煙囪和門。
三、激發(fā)創(chuàng)作,共同參與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造新房。
。2)啟發(fā)幼兒尋找可以做煙囪、門、窗的圖形。
四、欣賞活動
請幼兒相互欣賞拼搭的房子,激發(fā)下次活動的興趣。結(jié)束語:“小狗很高興,請你們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二、活動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qū)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chuàng)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流程
1、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2、看小雞、聽節(jié)奏、做動作。
、僖龑в變嚎葱‰u,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谝龑в變盒蕾p音樂,并學做小小雞。
四、聽歌曲,講解游戲規(guī)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guī)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游戲)
五、幼兒游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游戲,再次激發(fā)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guī)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游戲中結(jié)束本次活動。
六、活動反思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jù)外國樂曲創(chuàng)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jié)。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chǎn)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