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在《甜甜蜜蜜》主題活動中,我們開展了《我是棉花糖》這節(jié)小班的歌唱活動;顒拥闹攸c是讓幼兒用快樂的情緒學唱歌曲。
主題活動開始前,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不同種類、不同味道的糖果,如棉花糖、跳跳糖、棒棒糖等,帶來幼兒園與同伴分享、交流,使幼兒獲得了有關糖果的感性經(jīng)驗。
由于幼兒已經(jīng)接觸過、品嘗過棉花糖,所以在“認識棉花糖”的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讓幼兒通過用手壓一壓、捏一捏實物棉花糖,了解棉花糖軟、會變形的特點。同時我以棉花糖的口吻來介紹,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
《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教師要理解并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在學唱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讓幼兒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的形式來記住歌詞。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了“胖胖的棉花糖”“大大的棉花糖”“兩顆棉花糖粘在一起了”等棉花糖不同形態(tài)的動作。幼兒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編的基礎后,我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有針對性的請幼兒來創(chuàng)編,比如,老師說:“變變變,變出一只小兔來”幼兒馬上就把兩只小手放到頭頂上,變成小白兔的模樣來;老師說:“變變變,變出一只小熊來”幼兒馬上變成小熊的模樣來,我還把歌曲中原歌詞里的小兔、小熊替換成長頸鹿、小狗等,幼兒非常的活躍,創(chuàng)編出很多的小動物,情緒也非常的高漲。這樣的形式不僅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也帶動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達到記歌詞的目的。
不足之處:在學唱歌曲時,只采用了集體演唱的方式,比較單一。如果采用小組或分角色演唱幼兒可能會更感興趣。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2.嘗試表達自己對圖畫色彩的感受。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清潔寶寶》。
2.畫者簡介與作品簡介。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媽媽的溫柔。
1.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寶寶,你的媽媽做過一些什么事情讓你覺得媽媽很愛你呢?
2.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總是溫柔地愛寶寶。
三、引導幼兒欣賞封底的名畫《洗澡》。
1.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畫面的內(nèi)容。
----美國的一位畫家卡薩特,畫了一幅《洗澡》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畫面都有誰?她們在干什么?
----畫面中媽媽和小女孩的眼睛在看什么地方?
----你覺得這位媽媽怎么樣?你覺得這時的寶寶在想什么?
----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這幅畫的什么地方?
2.請幼兒觀察并感受畫面的色彩。
----這幅畫面中都有一些什么顏色。
----媽媽裙子上的條紋和洗腳盆哪里的條紋的顏色是一樣的?
----能說說是什么顏色嗎?
----想象一下,如果畫面沒有白色,你會喜歡這幅畫嗎?(讓幼兒感受到這幅畫中白色也是一種重要的顏色)
四、欣賞封底小朋友的作品。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洗澡”和“刷牙”的作品。
2.這是用什么筆畫的?
3.你覺得畫面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五、小結。
活動反思:
在每次名畫欣賞中,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估計主要是因為這樣的畫作他們不喜歡,不像卡通圖片這些顏色鮮艷、淺顯易懂;還有就是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前一個問題不感興趣,第二個問題就不聽了,就玩別的去了。這幅畫反應的是媽媽愛寶寶的情感,只有幾個孩子感受到了畫面?zhèn)鬟f出的母愛親情,表示要永遠愛自己的媽媽。在以后的名畫欣賞中,還要加強反思,如何讓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孩子對媽媽的了解卻很少。讓孩子初步地了解媽媽的工作,了解媽媽工作的辛苦,引發(fā)幼兒關心媽媽情感的基礎,由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用畫面的方式表現(xiàn)媽媽抱著自己的溫馨情景。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幫忙發(fā)一張抱著孩子的照片的電子版給教師,幼兒用書《媽媽和我》,教學電子資源《媽媽和我》,圖畫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一起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名畫《母與子》和兩幅幼兒作品。
1.畫里有誰?
2.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3.畫里的媽媽是怎樣抱小寶寶的?
4.小寶寶胖嘟嘟的手在做什么?
5.小朋友的`作品里媽媽坐在什么地方?她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二、教師播放電子資源中其他“母與子”的名畫,請幼兒欣賞。
三、教師播放家長抱著孩子的照片,請幼兒進行分享。
1.這是誰和自己的媽媽呢?
2.你的媽媽是怎么抱你的?
3.媽媽抱著你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四、給幼兒發(fā)放圖畫紙和畫筆,請幼兒畫一畫媽媽抱著自己的樣子。
五、延伸活動:語言《我的媽媽》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引導孩子關心愛護媽媽,不依賴媽媽,萌發(fā)獨立活動的意識。由于孩子認識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討論媽媽的工作時,僅限于知道媽媽在哪里工作。還應在以后的活動中讓幼兒能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愛,了解到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并能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喜愛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發(fā),還需依賴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實現(xiàn)。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畫過程中的樂趣。
2、能使用棉簽大膽作畫。
3、了解冬天的落葉樹的主要特征。
重點:
積極觀察,初步了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征。使用棉簽畫樹干和樹枝。
難點:
使用棉簽畫樹干和樹枝。注意繪畫方式,保持繪畫整潔。
準備:
黃色、藍色卡紙若干,棉簽,顏料,課件《冬天的樹》,范畫兩張,過程:
1、幼兒觀察冬天的樹,了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征。
(1)師:寒冷的冬天來到了,有許多的大樹媽媽都發(fā)生了變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ㄓ^看視頻《冬天的樹》)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冬天里的樹是什么樣的.?樹枝有什么變化?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變得光禿禿的。這種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2)觀察樹干和樹枝。問:大樹媽媽的身體在哪里?樹干是怎樣的?
師:看!大樹媽媽在向我們揮手呢!它的樹枝是什么樣的呢?
2、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冬天的樹。
(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樹是什么樣的?要怎么畫呢?
(2)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導幼兒小結:樹上有樹干、樹枝。畫時先畫樹干,再畫樹枝。教師邊說邊示范并請個別幼兒嘗試。
3、幼兒繪畫(1)請幼兒用棉簽大膽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2)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見過的或喜歡的樹,可畫一棵,也可以畫幾棵。
(3)作畫時保持清潔衛(wèi)生。
4、繪畫活動結束(1)將作品貼起來組成"冬天的小樹林"并欣賞同伴作品,說說你喜歡哪張作品。
(2)向客人老師介紹你的作品。
(3)整理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并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回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并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伙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顒娱_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里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為。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用圖形粘貼頭飾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粘貼頭飾的興趣。
2、幫助幼兒復習、鞏固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小白兔頭飾一個,各種頭飾范例、皮筋、裝訂器。
2、幼兒操作材料:大圖形紙卡若干,大小同的幾何圖形若干,糨糊、抹布、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戴著小白兔頭飾,走進教室,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老師頭上戴的是什么小動物頭飾?你們仔細觀察小白兔頭飾是用什么圖形粘成的?它的`兩只耳朵是什么圖形?它的兩只眼睛是什么圖形?”
2、教師出示各種頭飾范例,請幼兒欣賞。
“你們看,頭飾上都是誰?這些頭飾都用了哪些圖形?”“它們哪些部分的圖形是一樣的?”
3、教師講解示范粘貼方法。
。1)可以任意選擇一張大圖形紙卡做小動物的臉。
。2)再選出眼睛和耳朵的圖形,注意兩只眼睛,兩只耳朵的圖形要一樣,大小要相同。
。3)然后再選出嘴和鼻子的圖形。在眼睛、耳朵、鼻子、嘴等圖形背面分別抹上糨糊,抹的時候要少一點,并把它們粘到大圖形紙卡的適當位置。
。4)用抹布把手擦干凈,需要添畫的用彩筆進行添畫。
4、幼兒創(chuàng)作頭飾。
。1)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五官粘貼位置。
。2)幼兒做好頭飾后,教師幫助訂上皮筋。
。3)鼓勵幼兒做的與教師不一樣。
5、游戲“圖形樂園”。
。1)介紹游戲名稱,請小朋友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頭飾戴好,到圖形樂園里玩。
。2)講解游戲玩法。
a.介紹游戲場地。
向幼兒介紹六種圖形樂園:圓形樂園、正方形樂園、三角形樂園、梯形樂園、半圓形樂園、橢圓形樂園
b.到圖形樂園玩的要求是:你的臉是什么圖形,就到什么圖形樂園里玩。
c.小朋友要互相看,誰找錯了樂園。
請找錯的小朋友再玩一遍。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小班孩子特點"愛模仿",也喜歡模仿大人的各種動作、生活、工作等。媽媽或奶奶經(jīng)常使用拖把打掃衛(wèi)生,她們雖然拿不動這個大拖把,但她們挺喜歡這個大玩具(在小班孩子眼中什么都好玩)。同時小班孩子經(jīng)?匆姼绺缃憬隳弥P等各種書寫工具在寫、畫。他們很想去"大刀闊斧"一下或者"斯文潑墨"一下。另外,小班孩子還有很強的依戀親人的特點,她們的行為容易受情緒支配。因此我以媽媽的身份,創(chuàng)設了家庭情景和幼兒展開了"玩拖把"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玩拖把中探索刷顏料的要點。
2、感受水粉脫色的效果,欣賞藍印花布的美。
3、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在玩拖把中探索刷顏料的要點。
難點:感受水粉脫色的效果,欣賞藍印花布的美。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感知過各種清潔方式
物質準備:
1、鉛化紙長方形1大張(紙上用白色蠟筆畫上各種各樣的圖案);4張塑料桌布、1張大塑料桌布、教師用小塑料桌布(上有鉛畫紙);人手一張小鉛化紙(上面用白色蠟筆畫一樣圖形)、人手一個小拖把、裝有深藍色顏料的小桶(20只、紅色);畫軸展板1塊(用中國紅布制作);菱形展板兩塊(用中國紅布制作,上掛藍印花布小制品);抹布若干。
2、人手一個藍印花布圍兜、墊子、藍印花布制品。
3、背景音樂(民樂"漁舟唱晚")
隊形準備:
幼兒坐成半圓形,旁邊擺放四張桌子(上面人手1張操作紙,操作紙下墊塑料地毯,人手一個小桶和拖把),大的操作紙下面墊一張塑料地毯)
設計理念
1、"異曲同工"的啟示
陶行知老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游戲即工作"讓每個教師為之回味。確實,生活中有許多我們的教育材料,生活中有許多我們的教育契機。讓教育融入生活,讓生活走進教育,是我所一直追求的。在不斷地找尋中,我找到了一些"異曲同工"。
拖把和毛筆,拖地板和水粉作畫有異曲同工之處。
水粉脫色和藍印花布在制作工藝和現(xiàn)象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2、游戲化理念的引領
游戲化是整合課程中小班主要的活動方式。我們和小朋友玩了手指點畫等玩色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孩子對色彩的喜愛,而且孩子對玩色活動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因此,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需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依托 "拖地板"游戲,讓孩子嘗試用拖把來作畫,尋求刷顏料的要點(如舔筆、不留空等),以水粉脫色的奇特效果(即油水分離)來進一步提高對玩色的興趣?梢哉f,讓孩子在游戲中探索,讓孩子在自主中學習,是我組織本次活動的原則和主要形式。
3、教育價值的思索
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我一直在思索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nèi)绾螢楹⒆拥牧己靡簧於ǜ玫幕A呢?記得有位名人說過"只有民族的東西才是世界的",是不是我們該把民族的東西更多地融入我們的幼兒教育呢?是不是我們未來的人才首先該具備民族自豪感呢?我覺著這是我們應該要正視的問題。
有人說,我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情結,更確切地說是家鄉(xiāng)文化情結,因為以前是食文化"蟹殼變變變",現(xiàn)在是"拖把"毛筆"藍印花布"等,也許正是這樣一種情結,讓我去思索,如何讓中國的文化更多地融入我們的幼兒教育,如何讓中國文化更好地熏陶我們的孩子,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在掌握藝術活動技巧的同時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并以中國人而自豪呢?
記得在奧運開幕式上的水墨長卷精彩表演,給了全世界人民以強大的震撼--那就是中國的文化太神奇了!那么我們作為中國人更應該了解、學習我們的古文化,而且是要從幼兒開始,從小班幼兒開始。雖然孩子還小,但我們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設那種氛圍,培養(yǎng)孩子對中國民族文化的興趣。因此,我以拖把模擬毛筆,以水粉脫色模擬藍印花布,以古典音樂和民族特色著裝為隱性教育因素,最后又以奧運長卷將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孩子從藝術表現(xiàn)走向了又一個活動形式--藝術欣賞。讓孩子從生活中尋求藝術,讓孩子從藝術中感受文化,是我
這次藝術活動的目標,而讓孩子在生活和藝術活動中得到快樂和發(fā)展,讓孩子從小就樹立民族自豪感則是我的最終教育目標。
設計思路
在好多人眼里,也許小班孩子只會模仿,然而,我認為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啟蒙是在孩子的涂鴉階段。因為小班孩子天性是自由、大膽。如果正確引導,那么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才會源源不斷。
在這個活動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
1、活動環(huán)節(jié)
由個別自由探索操作--交流形成經(jīng)驗--運用經(jīng)驗操作(修正操作--合作操作,讓孩子的天性、快樂在大塊面的涂抹中放飛)
2、活動形式
個別操作、交流(孩子自由發(fā)揮);合作操作、交流(讓幼兒在和同伴的合作中提升)
3、活動材料
從人手一份小的操作紙的提供逐步過渡到大的合作用的操作紙。
操作紙內(nèi)容從一種圖案的提供到多種圖案的展示。幫助孩子更好地、更輕松地從局部欣賞發(fā)展到整體美的欣賞。
應該說,這兩個循序漸進的細節(jié)處理有效減輕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負擔,提升了學習效果。
4、活動的指導語
。1)、開放式問題的多種運用
提醒指導發(fā)現(xiàn)
媽媽是怎樣使用拖把的?拖把是用來干什么的?
促進推理
這毯子上怎么啦?(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流露感情和價值
這毯子媽媽真喜歡。你喜歡嗎?喜歡上面的什么呢?
。2)、引導語年齡特點的把握
以兒歌為例,兒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方便幼兒記憶。(小拖把喝點水,小桶邊舔一舔,拖呀拖,來回拖。)尤其是"拖"這個字的使用。本來是用的"走"(因為從文字角度上來看更合適),后來改用成"拖"這個字(因為"拖"更直觀,更適合小班孩子理解)。
活動過程
1、以拖地板情景引出主題
教師和幼兒說說媽媽如何使用拖把。
指導語:瞧,這是什么呀?(出示小拖把)那拖把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指導語:平時媽媽是怎樣用拖把的呀?
(小拖把,要先喝點水,再開始拖地的。)
指導語:好,那媽媽就先來打掃我住的房間,小拖把,喝點水,拖呀拖,真有趣。好玩嗎?想不想也來試試?
2、個別操作,探索用工具刷顏料的要點
。1)幼兒自由探索,用拖把來刷顏料
指導語:好,媽媽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個小拖把,我們一起來打掃我們的家,好嗎?就先從我們自己住的小房間開始,好嗎?
幼兒動手操作(人手一張紙)。 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有舔筆的現(xiàn)象,及時給與肯定和指導。
指導語:寶貝們,有沒有找到小拖把了呀?那我們開始勞動嘍!
指導語:寶貝們可真能干!還用小拖把變出了漂亮的地毯呀!地毯上還有漂亮的圖案呢!你變出了什么呀?
引導幼兒說說上面的圖案。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幼兒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教師出示沒刷滿顏料的作品,讓幼兒理解"不留空"的刷顏料的要點。
指導語:好了,打掃完的寶貝把拖把放到小桶里,到媽媽這邊來,休息一下!
指導語:寶貝們真棒,不但打掃了自己的小房間,還給房間里鋪了地毯。媽媽來看看,這是誰的地毯呀?你的地毯上有什么呀?呀,這里怎么啦?(提醒幼兒觀察作品的留空現(xiàn)象)
誰來幫幫他呀?(請個別小朋友上來完成)
引導幼兒掌握舔筆技能
指導語:呀!寶貝,你的小拖把喝完水后,為什么要在小桶邊舔一舔呢?呀,這個辦法真好,可以讓小拖把很講衛(wèi)生。
指導語:呀,媽媽發(fā)現(xiàn)這個寶貝的小拖把有點不講衛(wèi)生,把水都滴在了地板上,你們看。那誰能想個辦法讓小拖把講衛(wèi)生,喝的.水不滴在地板上?
剛才媽媽看見有寶貝請小桶來幫忙了,小拖把喝完水后,在小桶邊舔一舔。這個方法,好嗎?
。3) 師生共同小結用工具刷顏料的要點
指導語:謝謝你,寶貝!嗯!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小拖把喝完水后,要在小桶邊上舔一舔,才可以開始拖。而且,小拖把要每個地方都拖到,這樣我們的房間才會干干凈凈的。
(4)和幼兒鞏固用工具刷顏料的要點
請個別幼兒手拿拖把示范刷顏料。
指導語:那媽媽的大房間還沒拖完呢?誰來幫媽媽完成。
教師和幼兒小結要點"小拖把,喝點水,小桶邊,舔一舔,拖呀拖,來回拖。"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幼兒自己檢查操作情況,并及時彌補。
指導語:噢,寶貝真棒!現(xiàn)在媽媽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那寶貝們,你們的房間有沒有打掃干凈呢?我們回去檢查一下!
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寶貝們可真仔細!,越來越來能干了,媽媽真高興!
3、合作操作,鼓勵幼兒大膽用小拖把在紙上刷顏料。
幼兒合作操作,播放民樂"漁舟唱晚"。
指導語:來,寶貝們,跟著媽媽到大客廳,我們繼續(xù)去勞動嘍。ń處熈嘀⊥,帶著小朋友合作操作)
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要領。(喝點水,小桶邊,舔一舔,拖呀拖,來回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粉脫色的秘密。
指導語:寶貝們真棒!每個地方都要拖到哦!小拖把可要講衛(wèi)生哦!
和先完成的幼兒休息放松,等待作品略干后展示在展板上。
指導語:寶貝們,累了吧,快過來休息一會兒!我們一塊來放松一下。ù繁、手,相互放松)剛才你們又變出了漂亮的圖案,跟旁邊的小伙伴說說。
4、展示作品,感受藍印花布的美,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
指導語:噢!我們都打掃完了,累了吧!把小拖把放到桶里,跟媽媽過來休息一會兒!
指導語:哇,寶貝們可真棒!這毯子可真漂亮!媽媽真喜歡!你們喜歡嗎?那你喜歡毯子上的什么呢!
。ê陀變赫f說圖案,如圓形、三角形、方形;直線、波浪線;和幼兒說說顏色即深藍、白色)
。2)尋找藍印花布圖案。
指導語:藍色和白色的圖案放在一塊,可真漂亮。那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圖案呀?找找看。
。3)認識藍印花布,感受藍印花布的魅力。
指導語:這種藍底白色圖案的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藍印花布,只有我們中國才有,是我們古時候的老爺爺老奶奶發(fā)明的,藍印花布除了可以做成我們的小圍兜、鞋子以外,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呢!瞧!漂亮嗎?你們喜歡嗎?今天你們很棒,媽媽要獎勵你們噢!我們每人選一個藍印花布小制品吧 !
5、帶領孩子整理、清洗活動材料
指導語:咦?誰在說話?哦,是小拖把的聲音呀!我們來聽聽看(我的衣服都弄臟了,請你們幫我變干凈吧。┬⊥习训囊路谖覀兺系氐臅r候弄臟了。怎么辦呀?
那我們拎著小桶,帶上小拖把,還有抹布,到外面去幫他們洗澡嘍。ㄍ破鹦⊥埃帐昂眯⊥习,出活動室)
放音樂"漁舟唱晚"。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石頭的藝術》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6-13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的教案03-07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2-28
【推薦】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1-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熱】11-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精】11-13
【精】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1-13
【薦】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1-13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推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