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時間的永不停頓,時間的重要性。
2.了解遵守時間的具體表現(xiàn),體會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3.知道遵守時間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xiàn),愿意做一個遵守時間的人。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交流時間的重要性 1.觀看ppt:金爺爺最近很苦惱,因為他家里沒有鐘。
師:沒有鐘,有什么苦惱呢?
師:為什么我們需要知道時間呢?(因為不知道時間了,他不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了)小結:沒有鐘,金爺爺?shù)纳钜粓F糟,所以他決定去買鐘。
2.觀看ppt:金爺爺買了兩個鐘,一個放在樓下,一個放在樓上。樓上樓下的兩個鐘:顯示的時間不一樣:樓下是3點,樓上3點零一分,樓下4點,樓上4點零一分,總是相差1分鐘。
師:兩個鐘就差一分鐘,爺爺為什么要這么苦惱呢?少掉一分鐘行不行?為什么?
小結:金爺爺跟你們想的一樣(不一樣)。在金爺爺看來,一分鐘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他會澆好一盆花;轉熱一杯牛奶;削好一個蘋果。
二、游戲體驗,感知時間 1.一分鐘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靜靜的坐上一分鐘,感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重點提問:一分鐘過去了,你有什么感覺?(過的很慢,過得很快)
小結:有的覺得很快,有的覺得一分鐘挺長的。那都是我們坐著體驗的感覺。
2.第一次體驗活動:在老師規(guī)定的一分鐘時間里,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操作材料進行活動。
要求:可以做個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數(shù)一數(shù)。等一會來告訴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師:你在一分鐘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二次體驗師:還是一分鐘,和剛才的一分鐘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師:怎么樣才能在短短的一分鐘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結:只要我們做好準備,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一分鐘里做更多的事情。
4.進一步感知觀看ppt:火箭發(fā)射,劉翔跨欄感受一分鐘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結:原來,一分鐘真的可以做這么多事情,所以金爺爺才會這么苦惱呀!
三、感受時間的`永不停頓 討論金爺爺"失蹤"的一分鐘師:那金爺爺?shù)溺姙槭裁纯偸遣钜环昼?是鐘不準?還是什么原因呢?(幼兒自由討論,尋找原因)
小結:原來不是鐘不準,而是時間不會停頓,爺爺在一樓看好時間,他要走到二樓去。當爺爺在走樓梯時候,時間也在向前走,而爺爺走樓梯正好花了一分鐘時間,那當他到二樓的時候就看到了時鐘多了一分鐘。到三樓的時候又多了一分鐘。爺爺少掉的一分鐘就是在走樓梯。
四、欣賞故事,了解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師:金爺爺這下就可以按照時間來做事情了。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金爺爺一樣珍惜時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播放視頻
2.幼兒交流討論:他有沒有按時出發(fā),他在干什么?他在繼續(xù)睡覺的時候,朋友們在干什么,這時的心情會怎么樣?最后怎么樣了?為什么會騎著自行車追汽車呢?(因為他睡懶覺,遲到了)
小結:他沒有遵守時間,差點發(fā)生危險的事情。而且讓朋友們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所以我們要遵守時間。遵守時間就是尊重別人,對別人有禮貌的表現(xiàn)。
3.引導幼兒了解不守時會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
師:就像剛才我們操作的時候,在小鬧鐘響起的時候,有個別小朋友沒有及時的回到座位上來,讓我們大家等了一會。除了這些,不遵守時間還會帶來什么影響呢?
小結:大家說的都很好,不遵守時間會影響正常的活動開展。
五、聯(lián)系生活,知道要做個遵守時間的人。 師:看來你們都覺得遵守時間很重要,對嗎?那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怎樣來遵守時間呢?有什么辦法能夠幫助我們遵守時間呢?
小結:我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要遵守時間,還學習了遵守時間的好方法,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大家都要做一個遵守時間的人,好嗎。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我們種植園的小麥在孩子們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們雖然身處農(nóng)村,但參加農(nóng)事勞動機會卻非常少。為了讓他們感受、體會一下勞動過程,品嘗到豐收的'喜悅,我們?yōu)楸敬位顒幼髁说臏蕚洹?/p>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麥是糧食作物,小麥可以加工成面粉。
2、認識用于收割小麥的勞動工具:鐮刀、連桿、篩子等。
3、體驗勞動的快樂,教育幼兒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鐮刀、剪刀、竹籃、連桿、小筐等。
活動過程
1、觀察小麥的生長情況,學說:金燦燦的麥穗。
2、認識勞動工具:鐮刀
3、觀察老師和保育員收割小麥過程,并作模仿動作。
4、打麥穗
認識勞動工具――連桿
組織幼兒觀察炊事員爺爺打連桿,幼兒學習用連桿打麥穗。
討論: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將麥子從麥秸里分離出來。(風揚、用電風扇吹、用篩子篩等。)
5、麥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麥穗、麥秸用于制作。
(2)將收獲的小麥送到糧店換成面粉。(家園合作:有條件的家庭可帶幼兒觀察小麥加工成面粉的過程)
(3)將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館”用于游戲、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廚房,請炊事員做成面制品:面條、餃子等食用、品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標志,標志隨處可見,為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標志的不同含義,并初步學會運用標志。養(yǎng)成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
。、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標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配合進行教育活動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制作標志的紙、筆等、供幼兒張貼的標志若干。
活動過程
。薄⒂^看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里有些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看到了這些標志,就知道這是哪里了。標志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紅“+”,就知道是醫(yī)院,看見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兒園……
3、請幼兒觀看課件中的標志,并說出你在哪見過?它告所我們什么?(教師可為幼兒準備一些交通標志、安全標志等)
。、請幼兒說出自己還見過什么標志?
5、請幼兒討論這些標志應該張貼在什么位置?
6、觀看多媒體課件,啟發(fā)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志貼在這里合適嗎?
。、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看到各種各樣的標志,每種標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隨便亂貼,必須貼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請幼兒自由選擇標志,到適合的位置進行張貼。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說說、做做,是幼兒了解了標志的不同含意,并學會了運用標志,知道張貼標志應選擇適合的位置,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標志。使幼兒在生活中養(yǎng)成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
活動延伸
。、在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標志。
。病⒂變簣@需要標志嗎?哪些地方需要標志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一)內容簡介
貓媽媽又生了五只小貓咪,小貓野田做哥哥了。媽媽總是忙著照顧弟弟妹妹,野田擔心媽媽不喜歡自己,產(chǎn)生了扔掉他們的想法……野田真的會這樣做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野田成為好孩子、好哥哥呢?讓我們翻開圖畫書去尋找答案吧!
(二)主題分析
故事講述了小貓野田從討厭弟弟妹妹,到最后成為弟弟妹妹保護者的心路歷程,讓孩子們懂得了要照顧年紀小的同伴與朋友,學會關心、幫助弱者。
(三)情節(jié)分析
"媽媽生弟弟妹妹啦!我要當哥哥啦!"這件開心的事情,卻讓野田愁腸百結:有了弟弟妹妹,媽媽還會喜歡我嗎?故事在矛盾的糾結中開始了。
野田怕媽媽因此不喜歡自己,在這樣的愁緒中,野田想把弟弟妹妹扔掉,小讀者禁不住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驚險百出的是弟弟妹妹遇到了各種危險,讀者的心也隨之懸在半空:怎么辦?野田會來幫助他們嗎?
弱小的弟弟妹妹對野田的無限信任和依戀,讓他幡然醒悟,也喚醒了他心中的善良,使他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最后,野田成長為好孩子、好哥哥,他發(fā)現(xiàn)媽媽更愛他了,他是快樂的、幸福的。故事的結局也是團圓美好的。
(四)角色分析
野田成為哥哥了,他不斷變化的表情讓我們讀出他內心的矛盾。媽媽生弟弟妹妹的那一刻,野田歡欣雀躍,他也為弟弟妹妹的出生而高興。那什么使他表情發(fā)生變化的呢?
他看到媽媽忙著照顧弟弟妹妹,表情變得沮喪、無奈,甚至是妒忌,這讓我們讀出他的"不快樂"。野田的笑容怎樣才會回來呢?是丟掉弟弟妹妹嗎?顯然不是,這種想法和做法反而讓他變得更焦慮和難受了。最后,他和弟弟妹妹都經(jīng)歷了磨難,他終于擔當起了做哥哥的責任,媽媽也表揚他說:"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弟弟妹妹的好哥哥。"這讓他舒心、開懷地大笑,原來當哥哥也很有趣啊!
外表再陽光的孩子也會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陰暗的心理。故事里,野田找回善良、重獲自信的經(jīng)歷正是孩子們自我認識、自我修正的心路歷程,這也可能是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成長磨難吧。
(五)圖畫分析
故事的畫面富有兒童的生活情趣,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自然景色,好像故事就發(fā)生在孩子們的身邊。畫面構圖簡單明了、畫法簡潔、勾線清晰、人物突出,增加了故事的可讀性,并能讓讀者比較容易理解故事情節(jié)。
畫面突出刻畫了主角--野田的神情和動作,從他的表情,可以讓讀者探究到他的心理,了解其情緒和心理變化。最后,畫面充滿絢麗的晚霞,野田沐浴在一片紅彤彤的陽光里,讓我們看到一個陽光、快樂、充滿自信的孩子。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運用了比較多的對話,不但刻畫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也營造了日常生活的故事氛圍。讓讀者感覺貓媽媽一家就生活在"我"身邊或者就是"我家",野田的.煩惱、難過、快樂等情緒"我"也可能會有。幼兒可以通過模仿對話,用不同的語氣、表情、動作等嘗試表演,并理解詞義。故事結尾"做哥哥雖然有些煩惱,可也很有趣呀"、"雖然……可也……"等句式,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練習。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野田的故事,也可能發(fā)生在許多幼兒身上,因為生活總是有煩惱、有矛盾的。在遇到煩惱、矛盾時,怎樣把控自己、不迷失自我,怎樣把快樂和幸福找回來呢?在讀完故事后,可能會給幼兒帶來許多有益的幫助和啟迪。升入大班了,我們是幼兒園最大的孩子了,也要當哥哥姐姐了,讓我們帶弟弟妹妹一起游戲、玩耍,做快樂的哥哥姐姐吧。
2、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感受野田的心理變化。
(2)嘗試幫助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困難,體驗當哥哥姐姐的快樂。
3、活動準備
PPT課件
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
錄像:小班幼兒生活片段紙、筆
4、活動過程
(1)升班儀式,引起興趣
、儆變焊璩渡喔琛。
、谡勗挘
一我們升班啦,現(xiàn)在是我們幼兒園里最大的孩子了,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當哥哥姐姐你喜歡嗎?為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講當哥哥姐姐的感受。)
(2)閱讀圖書,理解故事
、俪鍪痉饷妫
一有只小貓叫野田,他也做哥哥了,他快樂嗎?
一你從畫面哪看出來野田不快樂呢?(引導幼兒觀察野田的表情,大膽猜想。)
一故事里的小貓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圖畫書。
②出示第1~3頁:
一貓媽媽生了五只小貓,小貓野田做哥哥了。媽媽總是忙著照顧弟弟妹妹,野田覺得媽媽好像不如從前那樣喜歡自己了。
一野田為什么會不高興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貓媽媽是真的不喜歡野田了嗎?
③出示第4頁:
一弟弟妹妹一天一天地長大了。媽媽說:"喂,野田,帶弟弟妹妹出去散散步!"
一你覺得野田能帶好弟弟妹妹嗎?(幼兒大膽猜想。)④自主閱讀(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
一野田帶弟弟妹妹出去玩,遇到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一仔細看看野田臉上的表情和身體的動作,這可以幫助你看懂故事。
一野田愿意帶弟弟妹妹出去玩嗎?
一弟弟妹妹遇到危險了嗎?哪里可以看出來呢?
一弟弟妹妹們遇到了哪些危險的事情呢?
一弟弟妹妹爬上了樹,他們害怕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們害怕的樣子?(引導幼兒描述小貓們的動作和表情。)
一猜猜他們可能會對野田說什么呢?野田是怎么做的?
一大灰狼要吃小貓,野田怎么辦?
一過不了獨木橋,小貓害怕嗎?野田又會怎么做呢?
一這時候,野田是怎么做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野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一故事結束的時候,野田開心嗎?為什么?
小結:野田發(fā)現(xiàn)媽媽和弟弟妹妹們都是喜歡自己的,原來當哥哥照顧、保護弟弟妹妹會讓自己很開心。
(3)觀看視頻,情景體驗
一小班弟弟妹妹們剛進幼兒園,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你愿意幫助他們嗎?
一(觀看視頻:幼兒剛入園哭鬧、走路不穩(wěn)、不會穿衣、不會吃飯等。)許多弟弟妹妹剛進幼兒園時會哭鬧,為什么會這樣呢?你有什么辦法讓他們高興呢?
一弟弟妹妹走路搖搖擺擺,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你會怎么做?
一在幼兒園遇到弟弟妹妹走過來,你又會怎么做?
一弟弟妹妹不會自己吃飯,你有什么好主意幫助他們呢?
小結:這些真是好辦法(好主意),你是好哥哥(好姐姐)!
(4)選擇任務,分組完成
、儆變悍纸M,選擇上述某一情景內容作為任務,討論制定"幫助弟弟妹妹"計劃書。
、诜纸M制定完成"幫助弟弟妹妹"計劃書,討論哪些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和做法。
、嘟y(tǒng)計:哪組的好辦法最多。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升入大班,幼兒都為自己成為哥哥姐姐而自豪,都愿意帶領弟弟妹妹進行活動。但是究竟怎樣做才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的好哥哥、好姐姐呢?幼兒可能并不知曉。
幼兒園的"大帶小"活動,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完成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的任務,體驗其中的快樂、樂趣,甚至是煩惱。通過制定"大帶小"計劃,增加任務意識,嘗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
2、活動目標
(1)討論"大帶小"活動,設計參觀路線,嘗試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
(2)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責任感。
3、活動準備
記錄工具:紙、筆等
事先聯(lián)系小班,預約活動時間,做好安排幼兒.園簡易地圖
4、活動過程
(1)導入:回憶故事
一(出示圖畫書。)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故事講了什么呢?
一野田是好哥哥嗎?為什么?
一你愿意當哥哥姐姐嗎?小班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有許多地方都不認識,你愿意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嗎?你能像野田一樣照顧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嗎?
(2)討論:大帶小
一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弟弟妹妹都非常小,還沒有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會做,要帶好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一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說些什么話呢?(引導幼兒從安全、情緒等方面考慮。)
一可以介紹自己,知道弟弟妹妹的班級和名字。
一可以介紹幼兒園的設施,告訴他們活動室的名字以及可以在里面做哪些事情。
一要保護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的動作和事情。
(3)記錄:參觀路線
①出示幼兒園簡易地圖。一這是幼兒園的地圖,上面的活動室和教室,你都認識嗎?知道它們在哪里嗎?
一請你設計一條"參觀線路"。(要求:能參觀到這些地方;不走重復路。)
②分組設計"參觀線路"。
一可以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要簡單明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
、嘟涣饔懻,適當修正。
小結:按照設計的"參觀線路",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讓他們知道更多幼兒園的事情。要像哥哥姐姐一樣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
(4)實踐:參觀幼兒園
①參考流程:
A.互相認識:大班幼兒主動介紹自己,詢問并知道弟弟妹妹的名字。
B.大班幼兒依次介紹帶弟弟妹妹可能去參觀的地方。
C.安全提醒。
D.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
②注意事項:
A.事先在走廊、樓梯等地方增加教師,以保護幼兒的安全。
B.提醒幼兒慢慢走。
(5)活動延伸
談話交流:
一在"大帶小"活動中遇到了哪些事情?
一談談你是怎么照顧弟弟妹妹、幫助他們的?
(三)活動拓展
根據(jù)"幼兒園簡易地圖",設計能參觀幼兒園更多地方的線路圖。
(四)閱讀區(qū)的活動
1.表演區(qū):提供頭飾、錄音、圖畫書等,幼兒可嘗試表演故事。
2.語言角:提供圖畫書讓幼兒繼續(xù)閱讀,并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豐富故事情節(ji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說明:
《畢業(yè)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yè)時的真切想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以前的美好時光,感受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著;而且,我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利用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4、豐富詞匯:畢業(yè)。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錄音機、自錄詩歌磁帶;幼兒園園景圖片,電腦、電視
知識——回憶在園生活學習的情景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朗誦
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你準備去哪個學校上學?
二、展開
1、 師:你在小學會做些什么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誦一首詩歌,名字叫《畢業(yè)詩》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的第一段
師:再過幾天,小朋友就要進小學,做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寫字多么神氣!
2、 回憶在幼兒園的三年中,能說一說對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嗎?打示幼兒園園景的圖片,小朋友游戲的圖片等 提示幼兒可以說一說A、在上幼兒園時不會做的事上幼兒園以后學會了; B、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
3、 我們一起聽一聽詩歌中是怎么說的?
欣賞詩歌的第二段
剛才詩歌中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師: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什么也不會,現(xiàn)在呢學會了自己上廁所、洗手、吃飯、唱歌、畫畫、跳舞、講故事,有的小朋友還參加了美術比賽、故事大王比賽、跳舞……還榮獲到了各種獎勵
4、 你們獲得的成績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你想給老師說些什么呢?
引導
幼兒大膽說自己的心里話
欣賞詩歌的第三段
5、 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畢業(yè)詩》
可讓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學生畢業(yè)”的錄象。當孩子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依依不舍地分離時,他們的表情變得嚴肅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將面臨的畢業(yè)。就在這樣的情感背景下,我示范朗誦《畢業(yè)詩》,孩子們若有所思地聽著。
第一遍朗誦結束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幼兒園有什么愉快歡笑的事情讓你特別難忘?”孩子們將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動,原來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沒有白費,那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jīng)成為孩子們腦海中的美好回憶。
接著,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即將離別,你們有什么話要對老師和同伴說?”孩子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雖然顯得有些單一,卻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動了,感覺鼻子酸酸的?晌也幌M⒆觽兊挠洃浝飼形衣錅I的樣子,我便開始轉移話題。
我說:“其實,畢業(yè)了也還是可以聯(lián)系的。想老師和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不過,老師有個建議,我們很快就會畢業(yè)跟自己的好朋友分開,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希望你們能更團結、更友愛,多做一些讓好朋友開心的事情。
畢業(yè)以后,大家就會永遠的想著你,還會牢牢地記住你!甭犃宋业脑捴,孩子們主動地相互擁抱。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著,真是太感人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5—6歲的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事物開始有了較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情感。但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仍然是零碎、粗淺的。以幼兒生活附近的橋為主題與幼兒共同關注橋的演變。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幫助幼兒形成對家鄉(xiāng)橋的具體印象,萌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橋的演變。家鄉(xiāng)橋在城市中的大概分布位置。
2、學習記錄、統(tǒng)計,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3、萌發(fā)幼兒親近家鄉(xiāng),喜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5、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尋找熟悉的家鄉(xiāng)橋在城市地圖上的大概位置(通過教學輔助課件和教師引導完成)。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準備。通過收集我家附近的橋。了解自己熟悉的橋座落在城市的具體位置。
2、能力準備:具備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3、心理準備:樂群、樂學。
4、材料準備:
、贅虻闹i語課件
橋的演變課件
有代表性的橋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課件
②畫橋、做橋材料
、劢y(tǒng)計表、家鄉(xiāng)橋梁圖片、自繪城市地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橋"的謎語課件引入主題
謎面:駝背公公,力大無窮,駝的什么?車水馬龍!幼兒猜謎底。
二、閉眼快速畫"橋"(粉筆畫)了解自己頭腦里儲存的橋的印象。
三、講述"橋的演變"故事"課件演示"
師: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沒有橋。被風吹倒的大樹正好橫搭在河兩岸,人們從上面走過去很方便,這就成了最早的橋。接著人們試著用藤條、木板來做橋,于是有了懸在河上的吊橋。人們還試著用石頭壘成橋洞,石頭被擠成橋洞很牢固,這就成了石拱橋。后來人們又試著在河面上立橋墩鋪石板搭橋,于是在很寬的河面上也能搭橋了,F(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會造各式各樣的橋啦。有聯(lián)結交通要道的石橋、鐵橋、鋼索橋;有緩解交通的立交橋、人行天橋;有休閑娛樂的風雨橋、涼亭橋、吊橋。
四、討論家鄉(xiāng)的橋
師:我們家鄉(xiāng)恩施也有各式各樣的橋
問題一:你知道我們恩施有哪些橋?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橋?你家附近有什么橋?
問題二:尋找熟悉的典型的橋的位置。先找幼兒園附近橋的位置,再找幼兒最熟悉的橋在城市地圖中的具體位置。猜測自己不熟悉的橋可能在城市的什么位置。課件一一驗證,并通過把自己熟悉的橋貼到城市地圖相應的位置,記錄、提升幼兒對家鄉(xiāng)橋的整體認識。
問題三:分小組統(tǒng)計"自己最喜歡的家鄉(xiāng)橋",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五、談話"家鄉(xiāng)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結家鄉(xiāng)是中國健康旅游基地。家鄉(xiāng)山高、水好、神奇美麗,為了給來恩施旅游的人帶來方便我們還會新建、改建許多橋。
六、一起動手做橋吧!
途徑:
、儆蒙眢w搭橋
②用畫紙設計橋
、圻x擇材料搭橋
活動反思:
《家鄉(xiāng)的橋》是四(上)第六單元的課文,是一篇懷鄉(xiāng)之作。作者通過描寫家鄉(xiāng)小橋的造型、名稱和橋所帶來的樂趣這三方面表達對故鄉(xiāng)江南的熱愛和懷念。課文的最大特點是:文字優(yōu)美、意境悠遠。在設計教學時,我以課文為載體,既抓重點詞的教學,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去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那份意境,去體會作者對故鄉(xiāng)的那份情懷,讓學生得到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豐富精神世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小橋流水的江南風光,然后點出本文作者的家鄉(xiāng)就在江南,他離開家鄉(xiāng)一別幾十年,可他鄉(xiāng)音無改、相思不斷。家鄉(xiāng)的人,家鄉(xiāng)的情,家鄉(xiāng)的景,時時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尤其是那家鄉(xiāng)的橋更使他念念不忘。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江南、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做好了情感鋪墊。
在學習第一個賞讀內容“家鄉(xiāng)的橋造型千姿百態(tài)”時,學生感受到過戶橋和單拱橋的造型。我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單拱橋上,看圖理解句中的“綴”字;看圖指導朗讀“夜里,你撐條小船穿梭其間,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這句話,一開始學生很難讀出感覺,我適時出示圖片點撥,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應讀得輕些,讀出夜的寧靜和諧。學到這里,學生也頓生疑問:作者說家鄉(xiāng)的橋造型千姿百態(tài),卻只介紹了兩座橋,這是為什么?原來作者用了“抓典型”的寫法,這是我適時告訴大家這是“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為下文的讀寫結合做準備。
在學習第二個賞讀內容家鄉(xiāng)的橋名稱充滿情趣時,通過出示王維的《歸嵩山作》,讓學生理解“擷取”的意思;通過出示篆隸楷草四種字體,讓學生理解“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的含義,欣賞不同的橋名字體,感受中華書法的美妙,并積累一些描寫字體美的詞語;通過引讀震龍橋的故事,讓學生聆聽了橋的故事。一座橋一個橋名,一個橋名一種字體,一個橋名一個故事。學生走進了文本,內化了課文語言,真是入情入境。
第三個賞讀內容:家鄉(xiāng)的橋使人充滿樂趣。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其他之樂,并用上“家鄉(xiāng)的橋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可以 還可以 !钡木涫秸f話,以課文為載體,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上課時我也嘗試了“讀寫結合”,家鄉(xiāng)的橋是作者帶著他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戀而寫出來的,學完課文請學生也帶著同樣的情感寫寫上海母親河上的橋,并出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橋的圖片,如:外白渡橋、豫園九曲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等,并要求大家按照“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寫。也許是鋪墊不夠,大家交流時發(fā)言并不積極,我想或許給予提示:用上“上海母親河上的橋造型千姿百態(tài)。”這個句式效果會更好些。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11-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