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通用1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
活動目標:
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
清明節(jié)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fā)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jié)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jié)
師:清明節(jié)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shù)臓敔斈銈円娺^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jié)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jié)掃墓
到了清明節(jié)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xiàn)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jié)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jié)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
清明節(jié)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jié)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
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jié)的,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節(jié)活動時,我一直在考慮用不用告訴幼兒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經(jīng)過和大家的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小班幼兒很多的都沒經(jīng)歷過掃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當還給幼兒一個純凈的心靈,不該知道的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法為主要活動方法,通過幼兒的討論、已有的社會經(jīng)驗及觀看視頻,從而使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俗和表達對親人思念的方法。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興趣很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節(jié)習俗課間的時候沒有對一些習俗進行簡單的講述,只是一遍而過,效果不太明顯,幼兒記憶不深刻。再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制簡單的花朵,風箏等,既環(huán)保,又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2
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在漱口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將水直接吐出來,或將水咽下去,不能正確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齡小,很多孩子在家還沒有刷牙的習慣。那么漱口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在生活中更為實用和方便的清潔牙齒的方法。更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們從小有清潔牙齒的好習慣,從小知道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難點: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解決:通過請客吃黑餅干使牙齒變臟以及小羊和大蚜蟲角色的介入使幼兒產生漱口和清潔牙齒的強烈愿望。
活動準備:
黑餅干、盤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蟲、鏡子、杯子、水、臉盆、牙刷、牙膏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請客吃黑餅干:餅干是黑的,牙齒會變黑嗎?
2、照鏡子:牙齒上怎么會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餅干從牙齒上趕走,時間一長牙齒會不會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現(xiàn)大牙蟲。
4、討論:小羊好可憐,你喜歡大牙蟲嗎?
你的牙齒上也有黑餅干,時間一長也會長出大牙蟲,想個辦法趕走它?
三、學習漱口
1、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2、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a、幼兒自由表現(xiàn)漱口,教師進行提煉。
b、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呸。
c、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刷牙歌》)
可在課外游戲中組織兩人一組玩“我說你指”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3
活動目的:
學習初步遵守一日生活常規(guī)。學習聽信號參加相應的活動。
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一個情景劇《我知道了》,鈴鐺、沙球1個等。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引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誰的耳朵最靈》
2、觀看情景表演《我知道了》
說說:情景中的孩子做得對不對?我們小朋友平時應該怎么做?
3、玩游戲《輕輕來了》
教師放出輕柔音樂,告訴幼兒在活動時,說話的聲音不能超過音樂聲。
【課后反思】
本次我教壇新秀開課,我收到的開課內容是小班社會《我愛媽媽》。媽媽,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也是最懂我們,最愿意為我們付出的那個人。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為兩點:
1、感受媽媽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
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根據(jù)活動的預設,我采用《我愛媽媽》這首兒歌來導入主題,用一組簡短的圖片故事:紅紅生病了,她媽媽很擔心,帶她上醫(yī)院看病,辛苦照顧她來引出媽媽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從而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接下來,我針對兩個方面和孩子展開討論。首先是媽媽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媽媽是如何愛他的。有的孩子說媽媽會陪我一起玩、有的孩子說媽媽會做好吃的東西給我吃、有的.孩子說媽媽會給我買衣服和玩具。然后我再讓孩子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愛,情孩子說說,自己該如何愛自己的媽媽。最后以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來結束本次活動。
可能小班小朋友由于年齡特點,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他們總是會比較經(jīng)常性的重復一樣的回答。而且我的本次活動中,對于說教的部分有點偏多,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動一動,像動手畫一畫自己的媽媽等環(huán)節(jié)也是非常不多的。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4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天大便有利于身體健康。
2、愿意養(yǎng)成每天大便的好習慣。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養(yǎng)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小豬的便便》。
1、教師講故事并提問:小豬的.肚子為什么不舒服?
2、教師:到了醫(yī)院,大夫的、是怎么對小豬說的?
二、看掛圖《今天我大便啦》
1、教師:途中的小哥哥在做什么?
2、教師:小哥哥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教師:小哥哥排大便時為什么那么高興?
4、引導幼兒知道排出大便特別舒服,并知道把又臟又臭的大便排出體外,身體才會健康。
三、養(yǎng)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1、教師:我們天天都要大便,小朋友知道為什么嗎?引導幼兒知道因為每天要吃很多東西,要天天把廢渣排出才舒服、健康。
2、教師:小朋友還要記住不能憋大便,這是為什么?
3、引導幼兒談談自己什么時候容易憋大便,如玩得高興時或在幼兒園里不愿大便,怕蹲坑;脫穿衣褲等自理能力不強。
4、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想去大便,老師會幫助小朋友的,老師喜歡天天大便的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能使大便暢通。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5
設計意圖:
在平時游戲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班幼兒對球很感興趣,如滾球、抱球等,根據(jù)幼兒這一特點,設計本次體育游戲。
活動目的:
1、練習向指定方向自然跑;
2、讓幼兒在游戲中初步中認識大、小。
活動準備:
1、自制螞蟻掛飾若干個,螞蟻洞一個;
2、大、小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早早起”,穩(wěn)定幼兒情緒。
2、老師出示一只螞蟻掛飾,問幼兒:“小朋友,這是什么?”(螞蟻)。對,這是螞蟻。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做一個游戲“螞蟻搬豆”,好不好?(好)。
3、老師來當螞蟻媽媽,小朋友來當螞蟻寶寶,一起來搬豆,老師將自制的螞蟻掛飾——給幼兒掛上,開始游戲。
4、老師先將大豆(大的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xiàn)在和媽媽將大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拿起,跑向對面的大螞蟻洞。(放入大筐中)。
5、老師再將小豆(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xiàn)在和老師一起將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老師和幼兒將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小螞蟻洞內。(放入小筐)。
6、最后,老師將大豆(球)、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球)、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螞蟻洞內。(分別放入大、小筐內)。
7、結束。讓全體幼兒在歌曲“螞蟻搬豆”的音樂中自由搬豆。
效果分析:
1、有兩、三個幼兒不會將球放入大、小筐;
2、起點與螞蟻洞的距離可以延長些;
3、老師的講解不夠規(guī)范、不夠清楚,可以更清楚、更規(guī)范些,讓幼兒能夠聽得更清楚,游戲的效果會更好。
4、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正確地區(qū)別大、小球并將球放入大、小筐內,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能達到做體育游戲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6
活動目標:
、笔褂變簩W會同情和關心同伴,掌握幫助和安慰同伴的簡單方法。
⒉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撑囵B(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窗l(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翟诨顒又袑⒂變嚎蓯鄣囊幻嬲宫F(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蹦九夹⊥、小熊、小羊、小狗。
、彩孪扰藕媚九急硌荨
活動過程:
、币龑в變悍侄慰茨九急硌荩⑺伎,教師分段提問:
表演講了一件什么事,小兔(小熊等)看到小羊(小狗)在哭時是怎么做的?
、舱堄變航绦游锊⒛7滦游铮瑤椭桶参客榈暮唵畏椒。
⒊引導幼兒討論:
(1)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為什么?
(2)學習他們什么呢?
(3)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別人?
(4)我們還可以在什么時候關心別人?
、唇處熆偨Y。
、翟O置情景,請幼兒關心、幫助遇到困難的.小動物,教師給予鼓勵、表揚。
親子活動:
在家庭中設置一定情境,讓孩子來關心和安慰家人,家人給予鼓勵、表揚。
活動評價:
、庇變簩W會了同情和關心別人的一些具體方法。
⒉學會了用簡單的語言來安慰別人。
、吵醪礁惺艿搅藙e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愉快心情。
活動反思:
在這個社會活動中,孩子們在和同伴的互動中增進了與同伴間的感情。也通過接觸活動體驗到了肢體接觸帶來的快樂。有些內向孩子通過這個活動也開心活潑了不少。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7
活動時間:
延中環(huán)保日
活動要求:
1、讓幼兒了解保護地球資源的意義,初步懂得節(jié)約資源的方法,使用環(huán)保材料,資源循環(huán)使用等。
2、積極參加節(jié)約資源的.大行動,為學校提供一個馬夾袋讓資源循環(huán)使用。
活動準備:
馬甲袋
活動過程:
一、了解世界地球日,知道其中的含義。
師幼互動:(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教師: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世界地球日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梳理: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從小保護地球,節(jié)約資源,循環(huán)使用各種資源。
二、了解循環(huán)使用各資源的方法。
幼兒交流分享:哪些物品可以循環(huán)使用?各有哪些好方法?
幼兒:一次性的盤子可以再利用做娃娃的臉、碗可以再利用做成娃娃的帽子等,廢舊的光盤也可以制作各種動物;爸爸媽媽超市買來裝物品的馬甲袋,我看見大人用做裝垃圾……。
三、區(qū)分各種袋袋,節(jié)約使用馬甲袋
游戲:猜猜它是誰?( 教師出示各種口袋,有裝米的米袋、布袋、紙袋等,幼兒辨認)。說說他們還可以派什么用處?
教師梳理:幫助幼兒知道哪些是環(huán)保材料袋,哪些不是環(huán)保材料袋,并向幼兒宣傳正確使用環(huán)保材料袋。
四、參加我愛地球大行動。
每個人帶一個馬夾袋到學校丟垃圾,起到資源循環(huán)使用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8
活動目標:
1、知道滿足,不挑剔。
2、通過欣賞情境表演、討論,懂得知足長樂的道理。
3、感受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美滿。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獾挑食發(fā)脾氣的圖片、視頻《邊無山區(qū)的留守兒童艱苦生活》
重難點:
通過欣賞情境表演、討論,懂得知足長樂的道理。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情境,并討論。
1、 幼兒欣賞情境表演。(班上存在的挑食、和挑衣服現(xiàn)象)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你對這種現(xiàn)象怎么看的?請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幼兒自主回答。
二、欣賞視頻《邊遠山區(qū)的留守兒童艱苦生活》后,與自己的生活相對比。
今天,我這準備了一個錄像,請我們小朋友來看一看,看的時候要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進行比較?(幼兒觀看錄像)
提問:錄像上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回答。
三、結合童話劇《獾的美餐》,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出示獾挑食發(fā)脾氣的'圖片,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提問:獾做的對不對呀?為什么?
幼:自主回答。
師小結:我們班上以前也有挑食、挑衣服的現(xiàn)象,這些小朋友,就不懂得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想想看錄像上的小朋友的生活多么的艱苦呀!那么,我們今后要怎么做呢?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洗毛巾、曬毛巾的方法,知道“五月一日”是勞動節(jié)。
2、在洗洗擦擦中,讓孩子們體驗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抹布或小毛巾;毛巾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老師扮演獅子大王,孩子們扮演各種動物:小動物們,五月一日是勞動節(jié),讓我們大家一起勞動起來,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讓我們的家園(活動室)變得干凈又漂亮吧!
二、勞動第一步:洗洗擦擦活動室
1、交待使用小毛巾(小抹布)的方法:先開水龍頭,把水開小點,打濕小毛巾,最后擰擰干。
2、教師分組請小動物們打掃,引導他們合作勞動:小鳥組擦桌子;小魚組擦門;小羊組擦瓷磚;毛毛蟲組擦小椅子。
教師小結:擦之前要把小抹布里的.水都擰干,擦的時候要同一方向,有規(guī)律地擦;小抹布臟了,就去洗一洗,然后小手搓一搓,把它擰干。
三、勞動第二步:戶外曬曬小抹布
曬小抹布時要把它攤開,讓太陽公公每個地方都能曬到。小抹布被太陽公公曬過之后,就會起到殺菌的作用,下次又可以使用了。
四、勞動第三步:評評哪里最干凈
獅子大王和小動物們一起看看,摸摸活動室里的各個地方,評評哪里最干凈。同時,讓小動物們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五、勞動結束語。
小動物們,我們今后要講衛(wèi)生,愛勞動。同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比誰最勤勞哦!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0
活動目標:
1、 幼兒通過看看說說的活動,認識生活中常見幾種車。
2、 初步感知和了解不同車輛的外形及用途。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各種車輛的卡片、幾種特殊車輛發(fā)出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請幼兒觀看視頻錄像“大街上的車輛”。
2、提問:小朋友們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
這么多的車都是一個樣子的嗎?
二、 認識不同車輛的名稱
1、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認識的車輛的名稱(如:卡車、出租車、摩托車、轎車、公交車等)
2、 出示特殊車輛的圖片(消防車、救護車、警車),教師向幼兒介紹車輛的`名稱和外形。
3、 幼兒通過觀看視屏錄像“車兒本領大”,了解消防車、救護車、警車三種車的不同用途。
4、 游戲活動:這是什么車(播放車輛發(fā)出的聲音,請幼兒說出是什么車)
5、 引導幼兒認識:110、119、120三種特殊電話號碼的用途,并告知幼兒這些號碼不能隨便撥打。
6、 情景表演:“著火啦” “抓小偷” “有人暈倒了”,讓幼兒加深對三種特殊車輛的了解。
7、 鞏固活動:教師出示各種車輛卡片,指名幼兒說出車的名稱。
三、 游戲活動:我是小司機(教師與全體幼兒一起模仿司機開車的姿勢在室內“開車”)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現(xiàn)在請和老師一起開車到教師外面玩游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1、品嘗年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2、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3、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二、活動準備
1、年糕、牙簽若干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年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告訴幼兒這是年糕)這是年糕,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介紹為什么要吃年糕?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長輩的?
4、幼兒對長輩說一句祝賀的`話。
。ǘ┢穱L年糕,感覺年糕香、甜、糯。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年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年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嘗完后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年糕,你知道年糕是用什么做的嗎?年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年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年糕。
1、年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范做年糕。
3、幼兒用橡皮泥制作年糕。
(四)結束
小朋友,年糕做好了,我們等會兒把它帶回家,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好嗎?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了解抵御寒冷的不同方法,產生冬天不怕冷的情感。
2、初步萌發(fā)對冬季在戶外工作人員的敬佩之情。
二、活動重點和難點:
1、活動重點:使幼兒了解一些抵御寒冷的不同方法。
2、活動難點:萌發(fā)幼兒對戶外工作人員的敬佩之情,愿意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對冬天已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
2、ppt的制作。
四、活動流程:
冬天來了————冬天別凍著————寒風中的人
五、活動過程:
。ㄒ唬⒍靵砹
1、播放ppt:畫面上是雪花飛舞、白雪皚皚的景色,老師用語言、畫面引導幼兒進入活動。
2、請幼兒發(fā)表自己對冬天的態(tài)度。教師用兩個交集的圈(喜歡、不喜歡)將幼兒喜歡、不喜歡冬天的`原因記錄下來。
(二)、冬天別凍著。
1、幼兒討論他們所了解的冬天各種事物是怎樣抵御寒冷的?并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出來,介紹給大家。(可以是唱、說、表演)
2、播放ppt:出示四張照片:
。1)大樹身上裹著稻草。
(2)灑水車為防止結冰叔叔正在水中放鹽;
。3)小動物冬眠;
。4)人們跑步。
。ㄖ攸c引導幼兒討論第二張和第四張的畫面內容)
。ㄈ⒑L中的人
1、播放ppt:在寒風中站崗的警察、清潔工人等,觀看中,引發(fā)幼兒思考:他們是不是真的不怕冷?
2、鼓勵幼兒簡單地向這些人說說心中感激的話。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3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愿意和同伴一起看看說說故事圖片內容。
2、喜歡親近媽媽,樂意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自己對媽媽的關心。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1、師:圖片上是誰?你們認識嗎?(小熊和熊媽媽)
2、師:他們在干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進行大膽表述)
二、完整欣賞故事師:小熊和熊媽媽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快樂的`夢》,到底是一個怎樣快樂的夢呢,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三、討論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師提問:
1、小熊的媽媽怎么啦?
2、小熊為媽媽做了哪些事?
3、媽媽做了一個怎樣快樂的夢?
四、看圖再次欣賞故事
1、師:你們說小熊乖不乖?為什么?
2、師:小熊為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媽媽心里覺得怎么樣?
五、回憶、討論
1、師:小朋友回憶一下,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2、師:如果媽媽生病了,我們應該對媽媽說什么?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3、教師總結: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們要安慰媽媽,請媽媽不要擔心,要讓她多休息,小朋友可以自己安靜的游戲。如果媽媽病的很重,家里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打“120”電話,把地址告訴醫(yī)生……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4
。ㄒ唬┗顒幽繕
1、了解豆寶寶的外形特征,培養(yǎng)幼兒種植的興趣。
2、種植并管理豆寶寶,培養(yǎng)幼兒愛護農作物的`情感。
。ǘ┗顒訙蕚
罐子、豆寶寶(綠豆、赤豆、黃豆、蠶豆、白扁豆、玉米)、種植盆、種植工具、觀察記錄
。ㄈ┗顒舆^程
1、引導觀察豆寶寶的特征
。1)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2)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3)打開蓋子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罐子里是什么?
。4)豆寶寶什么顏色?長得怎么樣?叫什么名字?豆寶寶從哪里來?這些豆寶寶有些什么用?除了吃還可以干什么?(還可以種下去,長出更多的豆寶寶)
2、種植豆寶寶
。1)豆寶寶種在哪里?怎么種豆寶寶?(引導幼兒講出種植豆寶寶的方法)
。2)教師示范種植方法。
。3)豆寶寶種入泥土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引導幼兒討論。
(1)幼兒種植。
(2)選擇自己喜歡的豆寶寶進行種植。
4、引發(fā)幼兒討論
。1)怎么才能讓豆寶寶長得好?
。2)要豆寶寶長得好,還需要什么?
。3)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豆寶寶?
5、觀察記錄
(1)記錄:你種下了什么豆寶寶?種下了幾顆豆寶寶?
。2)你們知道豆寶寶是怎樣長大的嗎?
。3)我們小朋友以后每天要多關心,多去看一看豆寶寶,把它長大的過程記錄下來。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會朗誦兒歌。
2、使幼兒知道走路、坐姿要保持正確的姿勢。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兒歌《學好樣》相關課件一套、小貓、白鵝螃蟹、蝦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行進律動《走路》進入活動場地,圍坐半圓。
2、教師提問:我們剛才是學什么動物走路的?
小貓、兔子是怎樣走路的?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小貓、螃蟹、大白鵝、青蝦課件,在和孩子談話的過程中,說出兒歌內容。
清幼兒完整的欣賞內容并告訴兒歌的名字。
清幼兒邊看課件便學說兒歌。
教育幼兒走路、座姿要養(yǎng)成正確的姿勢。
幼兒戴頭飾分句朗誦兒歌。
三、結束部分:出示課件:請幼兒學蝴蝶飛、馬跑、青蛙跳等動作。
活動反思:
孩子年齡尚小,并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怎樣做才是最好。要讓孩子明白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好的榜樣。為此我設計了《學好樣》這一活動。
首先提問導入,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其次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而形象生動的課件幫助幼兒更容易的了解了兒歌,播放課件同時也學習了重點字詞“靜悄悄”“橫沖直撞”“糟糕”“美妙”等,使幼兒對兒歌的內容基本掌握并理解了;最后輔助動作讓幼兒重復念兒歌,來加深對兒歌的印象。通過學習兒歌萌發(fā)幼兒向好樣學習,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規(guī)則意識。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6
活動目標:
1、認識魚,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喂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導游的動態(tài))。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提問: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么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魚兒游自己的小腳嗎?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么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游。小朋友對于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于參與其中。環(huán)節(jié)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為他們的對于這方面的經(jīng)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后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性。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7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時候的生活樂趣以及自己在逐漸長大。
2、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一些小時候的用品(衣服、奶瓶)
2、收集一些幼兒小時候有趣的照片(喝奶、做學步車)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一些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
難點:讓幼兒知道現(xiàn)在用的物品和小時候用的物品有什么不一樣。
【活動過程】
1、直觀感知:
出示幼兒小時候用品。
“這些是什么東西?”
“你們用過嗎?”
“什么時候用的?”
注釋:幼兒小時候的有關照片,直觀感知這些東西是小時候的用品。
“猜猜照片上是誰?”
“他(她)在干什么?”
讓幼兒試試小時候的用品。
“這些東西你們現(xiàn)在還能用嗎?”
“為什么不能用了?”
2、比較區(qū)別:
比比說說現(xiàn)在用的用品和小時候用的用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如:比一比穿著的用品(小大),說一說吃、玩的用品(奶瓶杯子、搖鈴圖書等)
3、情感體驗:
了解有關用品保存的簡單意義。
“雖然,這些用品現(xiàn)在你們用不著了,為什么爸爸媽媽還把你們小時候的用品保存起來?”
“那么,你覺得你最想保存小時候的什么東西,為什么要保存呢?”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 18
活動目標:
1、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愿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交流。
3、教育幼兒從我做起,注意保護環(huán)境,增強幼兒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情況有大致了解
2、塑料制品的東西若干
3、減少白色污染的宣傳單若干
4、筐籃五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由小松鼠搬家引出課題
師:前段時間小松鼠搬家啦!可是正好碰到下雨天,所以有些東西就存放在我們華蓋山上了。今天天氣很好,小松鼠想請我小菲老師和你們一起幫忙把它落在山上的東西去送到它家里,你們愿不愿意幫忙。
二、上山,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分類,知道塑料制品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好處
1、好,那讓我們出發(fā)吧。去看看小松鼠把東西落在那了!
2、你們看,小松鼠把東西落在這了,那我們分工一下吧。把這些東西都帶回去。
3、我們分5組,3人合作去撿,看看那一組合作的最好。
4、幼兒分散撿東西,教師巡視。
5、你看我們的`小朋友多能干,來來來,辛苦啦,到小菲老師這休息一下。看看你們都幫小松鼠撿回來什么?
6、幼兒一一介紹,并說出這些都是塑料制品
三、白色污染給我們帶的危害
1、組織幼兒討論:
(1)白色垃圾好不好,為什么?
。2)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環(huán)境變漂亮呢?我們該怎么樣做呢?
。3)怎樣使更多人知道減少白色垃圾,要保護環(huán)境呢?
2、老師小結。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探討。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12篇01-12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12篇)01-12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13篇)02-11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案08-26
幼兒園社會領域感恩教案11-1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