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

時間:2022-12-27 17:53:0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nèi)。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并嘗試設計有規(guī)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迷宮圖 各種水果圖片 空白迷宮圖 課件 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重溫走迷宮經(jīng)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jié)。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么走的?

  小結:不管什么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guī)則。

  2、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guī)則。

  (2)初步嘗試按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guī)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3、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jù)路線規(guī)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里,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guī)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4、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zhàn)——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

  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3

  一、設計意圖

  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要升入小學了,要離開喜歡的老師、同伴,不免有不舍之情,為了緩解幼兒的這種情緒,特設計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團結協(xié)作、關注他人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3、復習鞏固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培養(yǎng)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難點是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四、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數(shù)字卡片;題卡三份、每人一盒彩筆、名片紙若干、電話機一部。

  五、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玩“補數(shù)”的游戲,復習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給孩子每人一套1——10的數(shù)字卡片,提問:“小朋友,我問你,?的補數(shù)在哪里?”孩子回答:“老師老師告訴你,?的補數(shù)在這里。”孩子說的同時,舉起自己手中的卡片。

  2、組織幼兒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擺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有的孩子卡片不夠用的情況,這時候請孩子之間自己解決,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互相幫助。

  3、交流討論:

 。1)在別的什么地方還看見有數(shù)字?

 。2)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引出“110、119、120”.

  4、分組做題,得出幼兒園電話號碼。

  每組一套設計好的題卡,7道題的得數(shù),放到一塊就是我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做題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

  5、分組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寫出一組電話號碼,讓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設計得數(shù)是號碼的小。

  6、引導幼兒自己設計名片。

  要求:名片要漂亮,要有電話,姓名。

  7、玩打電話的游戲。

  幼兒交換名片,互相玩打電話的游戲。

  8、游戲結束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4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nèi)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nèi)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shù)字概念。因此本節(jié)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shù)比相鄰兩數(shù)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guī)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shù)。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shù)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shù)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二、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shù)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shù)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shù)比,再與后面一個數(shù)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shù)叫相鄰數(shù)。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shù)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shù)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shù)是誰和誰?啟發(fā)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shù),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nèi)的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三、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shù)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shù)卡。教師請數(shù)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xù)。)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fā)給幼兒110的數(shù)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shù)字,讓幼兒找出該數(shù)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nèi)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四、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shù)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在數(shù)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shù)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說出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理解10以內(nèi)各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钴S。

  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nèi)的相鄰數(shù),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5

  數(shù)學活動:

  蠶豆

  活動目標:

  1、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2、能根據(jù)蠶豆的不同特征學習5的組成,并作特征標記。

  3、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細心作業(yè)。

  活動準備:

  1、課件:蠶豆;

  2、排序卡5份;

  3、蠶豆5籃;

  4、作業(yè)卡5種;

  5、點、數(shù)牌每人一張;

  6、音樂:“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動程序:

  (一)蠶豆一生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過渡語:軟軟的泥土里睡著一粒種子寶寶,你認識它嗎?

  1、看課件提問:小蠶豆是怎樣長大的?

  2、小組合作進行蠶豆生長過程的排序。

  3、看課件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4、用動作隨音樂表現(xiàn)蠶豆的生長過程。

  5、用歌曲演唱蠶豆的一生。

  評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課件、身體動作、圖片排序、歌詞演唱等多種形式使幼兒清晰地掌握了蠶豆的生長過程。

  (二)蠶豆分家學習5的分成。

  過渡語:小蠶豆長大后變老了,變成了蠶豆的種子,農(nóng)民伯伯就把它們采下來,剝出來。

  1、比較觀察:蠶豆種子有什么不一樣嗎?

  2、分類記錄:幫助蠶豆寶寶來分家。

 。1)請幼兒介紹和猜測作業(yè)紙的做法。

  (2)幼兒自選作業(yè):

  難度一:看圖分類并記錄和作標記。

  難度二:根據(jù)特征標記把蠶豆寶寶送回家。

  難度三:分類盒分類記數(shù)。

  難度四:分類粘貼記數(shù)。

  難度五:分類記數(shù)并做標記。

  3、講評作業(yè)。

  評析:各種難度和做法給了各種層次和能力的幼兒以選擇的機會,他們還根據(jù)蠶豆的許多不同進行分類,無形中又學習了5的組成,又學習了制作特征標記,幼兒的收獲很多。

 。ㄈ┬Q豆游戲復習5的組成。

  過渡語:我們幫助了蠶豆分了家,它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

  1、游戲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貼在胸前,隨音樂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應的卡片合起來是5,然后一起玩炒蠶豆的娛樂游戲。

  2、交換牌子再進行游戲。

  3、老師出示炒熟的蠶豆:蠶豆炒熟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蠶豆吧!

  總評:首先整個活動圍繞蠶豆,把科學和數(shù)學巧妙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了領域內(nèi)的有機

  整合;其次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自主性、主動性,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另外,活動還體現(xiàn)了趣味性、游戲化的教學風格,使幼兒學習得自然、輕松。

  活動延伸:

  1、根據(jù)作業(yè)情況進行糾正或交換作業(yè)卡進行活動。

  2、在自然角繼續(xù)觀察蠶豆的生長過程,并學習照顧蠶豆。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6

  活動目標:

  能初步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在小組活動中能邊做邊講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紅圓片5片,貼絨數(shù)字1—10。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認識單、雙數(shù)。

  “貼絨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幾個紅圓片,誰會用數(shù)字表示?”請幼兒在每行圓片下放在相應的數(shù)字。“你怎么數(shù)得這么快?”“我們一起來說說每排圓片的數(shù)目!睅ьI幼兒依次說出每排圓片的數(shù)目!靶A片要出去散步了,我們讓每行的圓片兩個兩個手拉手,排好隊!苯處熓痉秲蓛膳帕。方法是把最上面一個圓片拿下來與最下面的一個配對,如果單數(shù)會有一個不能成對!艾F(xiàn)在1、2、3、4、5的圓片已經(jīng)兩個兩個排整齊了,誰來為后面每行的圓片兩兩排隊?”“看看哪些數(shù)兩個兩個配對后有一個是單的,哪些數(shù)兩個兩個配對后沒有單的?”“兩兩配對后,有一個單的就叫單數(shù),兩兩配對以后沒有單的叫雙數(shù)!

  1、區(qū)別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分別指單數(shù)和雙數(shù)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可任指某一數(shù),引導幼兒觀察!八菐?排成什么樣子?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2、小組活動第一組:區(qū)別單、雙數(shù)。看看每行的圓片是幾,在單數(shù)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講講哪些是單數(shù)?”

  第二組:區(qū)別單、雙數(shù),在雙數(shù)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組:小動物住第幾層樓。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較清楚,初步認識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這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很好。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shù)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2.幼兒學習投擲技能,并在運動中感受樂趣。

  3.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能力。

  活動準備:

  1-10的數(shù)字卡、計算符號、幼兒用書、小老鼠圖片、貓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1)數(shù)接龍玩法:請每個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并持有一張數(shù)字卡,當老師發(fā)出接龍指令時,幼兒要按自己數(shù)字卡的排序跳出來。

  (2)游戲可變更接龍的方式。

  2.復習5以內(nèi)的組成和分解。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聽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當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時,教師發(fā)出總數(shù)指令,幼兒根據(jù)總數(shù)抱一起并回打“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1)出示小老鼠和貓圖片。

  (2)教師演示:今天貓發(fā)現(xiàn)有小老鼠偷吃,原來有5只小老鼠,貓捉走了2只,還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導幼兒理解:捉走了,表示減少了,會用:還剩下多少提問)

 。2)出示不同數(shù)量的小老鼠圖卡,請幼兒按圖繼續(xù)編題,可個人編、分組、集體進行。

  3.列式解答應用題。

  (1)出示計算符號,理解減法算式中各種符號的意義

  (2)教師演示:上題的應用題中講到小老鼠數(shù)是多了還是少了?數(shù)量減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計算呢?幾減幾?請(幼兒學習列減法算式)

  (3)認識算式中不同數(shù)字符號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書寫減法算式。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減法計算的。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8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力。

  2、學習動物的叫聲。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五種動物的圖片、掛件。

  2、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

  3、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放動物錄音,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澳銈兿肴ド掷锿鎲?”那我們就坐著火車一起去吧。幼兒坐到位置!吧殖康男游锫牭叫∨笥褋硗,非常高興,聽,它們來歡迎我們了!狈配浺粢槐椤!澳懵犚娪心男┬游飦須g迎我嗎?”幼兒自由說。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聽出來了,它們是小貓,小狗,小鴨,公雞,青蛙。

  二、學小動物的叫聲。小動物的叫聲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放錄音“你聽到是誰的聲音呢?”“那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出示圖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吧。”“誰愿意把你學的叫聲,來叫給大家聽一聽呢?”每次叫四五個幼兒。

  2)依次學習以下幾種動物的叫聲。

  三、游戲

  1)、幼兒自由選掛件。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了,那你們喜歡誰呢?你可以自己去選小動物,但是小動物要我告訴大家,你們?nèi)ミx它們時,要一邊學著佗們的動作,一邊學著它們的叫聲,如果小動物沒有聽到你學它們的動作,你學它們的叫聲,那小動物就不請你了,知道了嗎?

  2)、開始游戲現(xiàn)在你們都到了小動物家里了,都成了動物寶寶了,老師就請動物寶寶們來做游戲,當你聽到錄音機里是誰的叫聲,就請這個小動物站起來把你好聽的叫聲叫給大家聽好嗎?一種聲音一次。放錄音,游戲一遍,F(xiàn)在,小動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站起來,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回錄音機里放的是誰的聲音,聽到是誰的聲音,就請這個小動物一邊發(fā)出聲音一邊做動作,坐回自己的家。放錄音游戲一遍。

  四、看圖譜,學兒歌森林里的其它動物看到你們今天這么能干,它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老師念兒歌一遍。

  ②引發(fā)興趣,這首兒歌里有五種小動物的叫聲,是不是有和你一樣的動物呢?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幼兒跟念兒歌一遍。

  小結:今天,動物寶寶學會了自己的叫聲,又學會了好聽的兒歌,現(xiàn)在,請被請到的動物寶寶跟我們到外面去做游戲。但是請到的小動物要一邊學叫聲一做動作到我們這邊來,聽到了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很感興趣,通過節(jié)奏圖譜的出示和指揮,幼兒大多一開始就能夠基本會唱小動物的叫聲。在掌握了叫聲的節(jié)奏后自然地引入之后的小動物,學習唱出小動物的叫聲來。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活動,對序數(shù)活動感興趣。

  2.掌握1-10以內(nèi)的序數(shù),能夠使用第幾名來表示小動物的登山排名。

  3.能夠積極主動分享自己的作業(yè)單,并收納好工具。

  二、活動準備

  水彩筆、作業(yè)單、展板、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烏龜動物的卡片若干、膠棒、PPT課件、序數(shù)卡、輕音樂。

  三、活動重點難點

  1、掌握1-10以內(nèi)的序數(shù),能夠使用第幾名來表示小動物的登山排名。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出活動主題,教師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有位新朋友告訴了我一個小秘密,它說動物園今天要登山,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示ppt

  1.教師提問:都有那些小動登山了?

  2.教師小結:原來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烏龜?shù)榷紒淼巧搅?/p>

  3.教師提問:小狗在第幾個教師與幼兒一同數(shù)小狗在第幾名。出示ppt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正確的找到了小狗的排在哪。原來它在排在最后面。兔子的身后。那兔子排在第幾名呢

 。ㄈ┙處煶鍪緋pt,掌握1-10以內(nèi)的序數(shù)。

 。1)教師提問:哪位小朋友想試一試找一找小猴子的排名?

 。2)教師小結:我們先要從上往下數(shù)出小猴子的排名,再從下往上面數(shù)出它排在第幾,就能夠知道小猴子的排名了。

  (3)鼓勵幼兒數(shù)一數(shù)其他小動物的排名。

 。ㄋ模┯變和瓿勺鳂I(yè)單,并進行分享

  (1)先完成的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與同伴共同分享作品。

  (五)游戲我的新座位,活動自然結束

  教師:小動物的排名都找好了。那現(xiàn)在我們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找找你們自己的新座位吧!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能較熟練的掌握6的分合規(guī)律,進行數(shù)學和游戲活動。

  四、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個小盒、、6個雪花片、6的分合式需要的數(shù)字、撲克牌6張,雪花片若干,印有6的分合式的作業(yè)紙每個小朋友一張。

  五、活動過程

  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分解組成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孫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4和1

  教師:我問你,4和1合起來就是幾?

  幼兒:孫老師,我告訴你,4和1合起來就是5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幾片雪花片?(和幼兒一同點數(shù)共六片)出示“6”的數(shù)字卡。

  師:孫老師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兩個小盒里,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來幫我分分。

  二、學習并掌握6的5種分法

  1、請幼兒來分雪花片。

  幼兒將6片雪花片分在兩個小盒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幼兒每分一次的結果用數(shù)字記錄下來。

  2、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出6的5種分法,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幼兒進行調整,總結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有序分解式。

  3、引導幼兒了解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三、通過游戲,練習6的分解組成

  游戲猜猜看:

  1、教師出示6張撲克牌,分在兩只手上,請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撲克牌數(shù),猜出另一只手有幾張牌,猜出后點數(shù)驗證。

  2、幼兒兩兩結對,玩猜雪花片的游戲,方法同上。

  四、完成作業(yè)

  幼兒人手一張作業(yè)紙,進行填寫,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策略:

  1、對于有困難的.幼兒提供雪花片,讓幼兒操作填寫

  2、完成快的幼兒,教師準備另一張6的加減法作業(yè)紙供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接著進行復習鞏固,并利用撲克牌開展游戲,根據(jù)6的分解組成學習6的加減法。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實物:餅干

  3、數(shù)學練習冊

  活動過程 :

  一、集體活動

  1、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魔術師,現(xiàn)在請魔術師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

  2、教師出示一根繩子。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繩子)多少根繩子?(一根)小朋友想學魔術師變魔術嗎?

  師:魔術師可以將一根繩子變成四根,你們信嗎?

  (1)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先將一根繩子變?yōu)閮筛粯娱L的繩子。

  (2)再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由兩根繩子變?yōu)樗母粯娱L的繩子。并說說你是怎樣變來的?你是怎么知道它們是一樣長?

  3、教師示范圓形的四等分。

  教師繼續(xù)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紙,請幼兒示范。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4、幼兒操作,請幼兒探索各種圖形的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

  5、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用筆將圖形四等分。

  二、個別活動

  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43、44頁。

  師講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組圖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嗎?把正確的圈起來。

  2、將下列圖形四等分,有幾種方法?用筆畫線。

  三、活動評價

  師:請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幼兒交流)

  師:真會動腦筋,講得真不錯。

  四、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課后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可以玩一玩《賣餅干》的游戲。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2

  教案欄目每天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語言、音樂、美術、游戲等多個全面的類別,是幼師們的充電加油站,更多名師公開課視頻、高清PPT課件、配套資料等你來學習交流。通過猴子媽媽買水果的情境活動,引導幼兒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nèi)加減法。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喜歡數(shù)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小猴子和猴媽媽、桃子、香蕉及5以內(nèi)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題pp圖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得數(shù)是0的減法?

  師:猴子媽媽買回來2顆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誘惑,小猴子饞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還是先吃桃子吧,它一會就把2顆桃子吃光了。

 。1)師:你們可以根據(jù)將小猴子吃桃子過程列一道算式嗎?(2-2=0?)

  師:為什么是0?你們?yōu)槭裁从脺p法計算?

  (2)師: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師:請你們再將小猴子吃香蕉的過程列一道算式。(3-3=0)

 。4)總結規(guī)律?

  師:2-2=0 和3-3=0這兩道算式,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結:兩個相同的數(shù)相減得0。

  2.擴展練習

  (1)森林里要舉行化妝舞會了,小猴子和猴媽媽高興地去參加。門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對了才能進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題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題是: -4=0.猴媽媽和小猴子都順利拿到了門票。

  (3)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猴媽媽的算式中,那個框該填數(shù)字幾?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個框又該填數(shù)字幾?

  4.小猴子和猴媽媽玩累了,猴媽媽說小猴子表現(xiàn)好,準備給它網(wǎng)購禮物。你們一起看看快遞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幫它數(shù)數(shù)有多少快遞要郵寄的。(幼兒完成幼兒用書p13頁作業(yè))

  活動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內(nèi)的減法計算。?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

  2、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

  教學準備:

  小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手指游戲《看看誰的小手反應快》

  二、進入課題今天老師要小朋友來比一比,看看哪一個的面積大呢?

  三、過程

  1、提出疑問師: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兩張紙,你們認為它們是一樣大的嗎?為什么?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驗證哪一張大哪一張小嗎?

  師:那如果老師給小朋友一些小長方形,你們能利用這些小長方形比較出大和小嗎?

  2、利用小長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積守恒概念

  1)師:誰來用小長方形試一下?這張紙你用幾個小長方形鋪滿的?然后在試一下另外一張紙,需要多少個小長方形呢?

  2)小結:如果兩張紙都用了相同的數(shù)量的小長方形,說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3、幼兒操作,鞏固概念。

  1)請兩位位小朋友拿5塊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案,老師把圖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這兩位小朋友拼出來的圖案,他們都是用了幾塊小長方形呢?(5塊)那說明它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嗎?(一樣)

  四、游戲《數(shù)格子》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畫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畫有不同形狀的圖案,請幼兒來觀察,看看哪一個圖案占用的面積最大。

  五、課堂小結

  六、課后延伸請幼兒完成生活數(shù)學p16-17頁的內(nèi)容。

  七、活動結束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4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前、后、左、右等方位,進一步積累方位認知的相關經(jīng)驗。

  2、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塑料圈若干、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初次體驗“小蛇出洞”的游戲(目的:學習辨別左右方位)

  理解兒歌:小蛇出洞

  提問:聽到了什么?你覺得小蛇怎樣才能“出洞”?

  體驗游戲

  玩法:小朋友扮演小蛇蹲在洞里,老師念兒歌,小蛇必須根據(jù)兒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確才能出山洞;如果方向搞錯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里重新再玩一次。

  規(guī)則:

  A小蛇必須聽清楚請你“往什么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確表示順利出“山洞”,方向搞錯必須在“洞”里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馬上回到位置上。

  幼兒嘗試

  重點觀察:幼兒能否根據(jù)兒歌指令正確辨別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互動討論: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小蛇分清左邊和右邊?

  二、競賽:哪隊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兒分兩隊(紅黃)輪流扮小蛇玩游戲,紅隊扮小蛇在規(guī)定的點子上蹲下,由黃隊隊員念兒歌并檢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確,兒歌念完后,數(shù)數(shù)幾條小蛇爬出山洞;交換游戲,黃隊幼兒扮小蛇爬呀爬,紅隊念兒歌并檢查,最后比比哪隊小蛇出洞數(shù)量多為贏,并得一分。

  幼兒分組比賽(2-3次)

  第一輪游戲:幼兒發(fā)指令

  第二輪游戲:教師快速發(fā)指令

  三、活動延伸(引出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第三輪游戲:教師快速發(fā)指令,各隊派3名隊員相對而立開展游戲……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從畫面中,對應出每個人釣魚的數(shù)量,并轉換成數(shù)字。

  2、讓幼兒練習多少關系的比較以及10以內(nèi)的減法列式計算。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畫紙、回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海報紙、筆、大水盆。

  2、1—5數(shù)字卡三份,減法卡、等于卡。

  活動過程:

  ㈠引起興趣

  1、問幼兒有沒有看過釣魚?告訴幼兒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這樣就可以準備進行釣魚比賽了。

  2、教師示范一次釣魚道具的制作:

  ⑴用圖畫紙畫魚,并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只魚就完成了,鼓勵幼兒制作不同種類的魚。

  ⑵接著,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制作釣竿: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如果擔心不牢,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鎴F體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水盆里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但同時要告訴幼兒,現(xiàn)實生活中釣魚,不能釣太多,夠吃就好。

  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后,請幼兒收竿,帶著釣到的魚,請教師幫忙把數(shù)量記錄在海報紙上。

  3、教師回收所有的釣魚道具,請幼兒集合,讓幼兒專心于學習數(shù)學活動。

  4、教師隨意舉兩個人為例,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問幼兒怎么判斷多多少?少多少?

  5、引導幼兒以算式表達數(shù)學概念,教師用數(shù)字卡、減法卡、等于卡,進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圖卡排出表達式,并用口語表達,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幼兒可能會以手指頭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師可加入表達式,讓幼兒學習抽象符號,并說明,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只魚,五減二等于三:5—2=3

  7、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同伴釣魚的數(shù)量做比較。

  8、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11-25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5篇12-09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15篇)11-30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7篇12-13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精選11篇)11-27

幼兒園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精選15篇)12-27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15篇11-25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15篇)11-25

乌拉特中旗| 汽车| 汝阳县| 长岛县| 湘阴县| 剑阁县| 宾阳县| 定陶县| 正定县| 南通市| 辽源市| 无极县| 黑河市| 昂仁县| 霍山县| 万荣县| 屏南县| 祥云县| 进贤县| 遵义县| 泗洪县| 衡阳市| 永昌县| 敖汉旗| 沙洋县| 开封市| 德庆县| 西乡县| 龙川县| 玉溪市| 当阳市| 鄄城县| 东宁县| 新民市| 福鼎市| 遂平县| 昭平县| 桐庐县| 锡林浩特市| 淳化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