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1
設計意圖:
體育活動室內(nèi)有一根拔河用的繩子,這是當年為親子運動會購置的。孩子們對這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很好奇,經(jīng)常上前拉拉、摸摸。后來,我們將繩子放到操場上,孩子們開心極了,圍著繩子跳來跳去,創(chuàng)造了許多不同的玩法。根據(jù)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樂意接受挑戰(zhàn)的特點,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繩子設計了體育活動“過河”,讓幼兒在運動和游戲中愉悅身心,鍛煉體能。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鍛煉體能,發(fā)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游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zhàn)自我。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只。
2·活動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小蝌蚪變變變
1·我們一起把繩子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圓的池塘,來做“小蝌蚪變變變”的游戲吧。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這一熱身運動的動作,幼兒觀察并跟隨教師模仿練習。動作如下:
(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2)蝌蚪長出兩條后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xù)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
。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4)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現(xiàn)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大家一起來學學青蛙跳田埂。
2·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ㄒ粔K一塊間隔、兩塊兩塊間隔等),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難度。幼兒可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教師指導要點如下:
(1)要求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也可根據(jù)情況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給幼兒增加難度。注意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蛶椭?/p>
(3)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時間。(通過本環(huán)節(jié),全體幼兒熟練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巡回觀察,通過增加難度和語言指導(如“看看別人是怎么跳的”“怎樣跳才正確”“現(xiàn)在步道變寬了,你怎樣跳過去”等),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地由立定跳遠轉變?yōu)橹芸缣。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和安全保護知識,在重點部分示范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三、青蛙過小河
1·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對面田里有許多害蟲,現(xiàn)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里跳過去。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
2·教師將繩子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寬窄不等的小河,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活動能力跳過小河,鞏固前面游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并利用所學動作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鍛煉體能。
第一次活動:幼兒自由跳過小河,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是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教師通過增設下雨、河面變寬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難度。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做鱷魚,雙膝微屈仰臥河中,幼兒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到指定的筐里。
3·幼兒依次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能力,通過改變自己膝蓋的高度來調(diào)節(jié)幼兒跳躍的難度。
四、青蛙回池塘
1·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干,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大家累了吧,我們再把繩子圍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樂伴奏下在池塘里游一游,用繩子模擬水波晃動,并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3·簡單點評活動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
4·師幼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評析:
王老師是一個男教師,他結合中班幼兒體育鍛煉的目標要求,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注重幼兒爬、跑、跳等運動技能和體能的培養(yǎng),重點練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興趣盎然,自主參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該活動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
1、情境性和游戲性
整個活動由系列連貫的情景游戲組成:小蝌蚪在池塘里變變變――青蛙跳田埂――青蛙過小河――青蛙回池塘。動態(tài)變化的情境能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其原有經(jīng)驗,挑戰(zhàn)幼兒的新經(jīng)驗和學習的愿望。把長繩圈起來變成池塘,讓幼兒到池塘里做“小蝌蚪變變變”的游戲;把繩子拉成一個長圓變成一條小河,讓幼兒學習跨跳過“小河”;用平衡步道作田埂,自己仰臥在河里做鱷魚等,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情趣。
2、差異性和挑戰(zhàn)性
每個幼兒在發(fā)展過程中是存在差異的,王老師在組織教學時特別注重幼兒的發(fā)展差異,并據(jù)此確定了活動的目標層次和遞進策略。如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從活動情況來看,全體幼兒基本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又如,教師將繩子對折圍成一條寬窄不同的小河,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地練習跳小河。第一次,讓幼兒自由跳;第二次,讓幼兒增加寬度跳;第三次,讓幼兒增加高度和障礙跳,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把幼兒的學習推向了高潮。
3、自主性和有效性
該活動組織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教師用簡單的道具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情境,把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練習置于有趣的游戲情境中,使幼兒主動參與,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表現(xiàn)出自主學習、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在活動中,教師還有意通過穿插輪流活動和讓幼兒間隔休息的方式來調(diào)節(jié)運動量。適宜的練習密度、梯度,小青蛙的角色體驗帶來的興趣和情趣,使活動有序、高效,達成了鍛煉體能和發(fā)展動作技能的目標要求。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2
學習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促進跳躍能力和肢體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2、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大膽,敢于挑戰(zhàn)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頭飾一個、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
2、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圖:
活動過程:
。ㄒ唬┣榫秤螒颍骸俺靥痢崩锏男◎蝌。
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躺在“池塘”里做“小蝌蚪”。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動作,幼兒觀察并跟隨模仿練習,使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身心得到充分舒展,為開展下面的活動創(chuàng)造積極、愉悅的氛圍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幼兒做蝌蚪跟隨教師在“池塘”中游動(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蝌蚪長出兩條后腿(動作方法: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xù)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動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變成青蛙跳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ǘ┻\動游戲:青蛙跳“田埂”
游戲方式: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活動。
通過本環(huán)節(jié),使全體幼兒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一定遠度的距離。
規(guī)則要求:
。1)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也可根據(jù)情況運用肢體動作來給幼兒增加難度。
。3)教師要注意難度增加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情況,適當?shù)倪M行鼓勵和幫助。
。4)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選擇休息。
場地一變化一變化二變化三
幼兒在教師布置的場地上進行自由活動,教師巡回觀察,通過難度的增加,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的由立定跳遠轉變?yōu)橹芸缣。過程中注意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講解動作要求和保護知識,教師示范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進行練習。
。ㄈ└叱庇螒颍呵嗤苓^“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jù)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鞏固前面游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并利用所學的動作方法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鍛煉身心的效果。
第一次活動:小青蛙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增加難度,通過下雨,河水變寬的形式,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
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增加游戲色彩:河里游來了鱷魚(教師做鱷魚坐在河中)、對面田里有害蟲(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從鱷魚的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兒依次進行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能力,通過提高自己身體的高度來調(diào)節(jié)幼兒跳躍的難度。
。ㄋ模┓潘捎螒颍嚎鞓非嗤芑亍俺靥痢
1、害蟲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休息嬉戲。
2、教師簡單點評活動中的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和大膽。
3、幫助教師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3
活動目標:
1. 發(fā)展幼兒的平衡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2. 提高幼兒的.模仿能力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活動準備:
1. 器材:梅花樁16個、軟性棍25~30個(平均每人1個)、軟性環(huán)50~60個(平均每人2個)、秒表、竹扁擔及塑料瓶。
2. 練習場地布置:設置兩條跑道,將梅花樁分別布置在兩個跑道上,間距為25cm,均勻排列。
運動形式及動作要領:
1. 樁上行走:幼兒身體直立,保持平衡從梅花樁上通過。
2. 挑水行走:幼兒需要將“水”(塑料瓶)挑著,通過梅花樁。
運動過程:
1. 準備活動:徒手熱身操。
2. 分項練習:
平地挑“水”前進,每名幼兒1~2次。
身體直立、兩臂展開保持平衡通過梅花樁,每名幼兒1~2次。
挑“水”通過梅花樁,每名幼兒1~2次。
3. 游戲:幼兒按總人數(shù)分成兩組,站在各自跑道的兩邊,每個跑道有8個梅花樁。游戲開始后,每隊的第一名幼兒挑好水要踩過8個梅花樁到達對面把水交給第二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如果軟性環(huán)掉了或者幼兒從梅花樁上掉下來都算違規(guī),需要在原地把環(huán)挑好迅速踩上梅花樁繼續(xù)進行游戲。
注意事項:
1. 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對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保護和引導。
2. 游戲從簡到難,提高幼兒的自主性和克服困難的意識。
3. 幼兒在自由練習挑水過程中注意不要相互推擠。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
2. 提高幼兒爬、跑、跳躍運動的能力,鍛煉體能,發(fā)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3. 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zhàn)自我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1. 器材: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舒緩愉悅的音樂帶。
2. 場地布置: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用繩子或標記在地上畫出池塘和小河。
活動過程:
1. 情境游戲:池塘里的小蝌蚪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進“池塘”做“小蝌蚪”(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蝌蚪長出兩條后腿(動作方法: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xù)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
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動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
變成青蛙起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2. 運動游戲:青蛙學本領,跳田埂
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
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使全體幼兒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
3. 高潮游戲:青蛙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jù)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
幼兒依次嘗試跳過小河,第一次活動讓幼兒自由跳;第二次增加寬度跳;第三次以教師或其他幼兒做障礙增加難度跳。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并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調(diào)整。
4. 放松游戲:快樂青蛙回池塘
幼兒完成跳躍活動后,教師引導幼兒放松身心,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活動反思:
1. 教師應注重幼兒運動技能和體能的鍛煉,結合中班幼兒體育鍛煉的目標要求,利用本園現(xiàn)有的條件資源,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
2.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差異,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蛶椭,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3. 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體資源,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發(fā)展。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5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
2. 提高幼兒爬、跑、跳躍運動的能力,鍛煉體能,發(fā)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3. 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zhàn)自我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1. 器材:大繩一根、鱷魚頭飾一個、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舒緩愉悅的音樂帶。
2. 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 情境游戲:“池塘”里的小蝌蚪。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進“池塘”做“小蝌蚪”。
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蝌蚪長出兩條后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xù)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蝌蚪長出兩條前腿);變成青蛙起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2. 運動游戲:青蛙學本領,跳“田埂”。
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
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并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
3. 高潮游戲:青蛙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jù)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
第一次活動:小青蛙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增加難度,通過“下雨,河水變寬”的形式,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
第三次活動:增加游戲色彩,河里游來了“鱷魚”(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頭朝幼兒仰臥在河中雙膝稍稍彎曲躬起),對面田里有害蟲(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的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4. 放松游戲:快樂青蛙回池塘。
害蟲捉完了,小青蛙到河里去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
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教學反思:
1. 情境性和游戲性:創(chuàng)設必要的情境能激活幼兒學習情緒,調(diào)動其原有經(jīng)驗,變化的情境也能挑戰(zhàn)新的經(jīng)驗和學習的愿望。
2. 差異性和挑戰(zhàn)性:幼兒體育活動要注重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并循序漸進,注重兒童的發(fā)展差異、教學的目標層次和遞進策略。
3. 自主性和有效性:教師組織成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幼兒會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嘗試,不成功的話會自我調(diào)整,教師把挑戰(zhàn)性的練習難度放置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躍躍欲試,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03-04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11篇03-04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11篇)03-04
幼兒園體育中班教案06-26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1-07
幼兒園過河教案06-26
幼兒園過河教案03-01
椅子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1-08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教案09-24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優(yōu)秀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