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幼兒發(fā)展情況
上學期我班幼兒參加了常州市的子課題《在學習性區(qū)角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主體性》研究,班級開展了美工區(qū)活動。通過一學期的活動下來,幼兒對于美工活動的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游戲中幼兒變得更加主動積極,并能依自身的興趣、需要、能力去自主地選擇參與活動。幼兒的美工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與提高。幼兒在動手方面表現(xiàn)出敢想、敢說、敢做、敢創(chuàng)造、敢大膽表現(xiàn)的特點。
二、活動背景條件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許多廢棄的大小紙箱(盒),如電視機、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包裝紙箱;飲料、酒類等包裝紙盒。巧妙地運用這些紙箱(盒)并且稍稍美化一下,就能成為幼兒動手制作的好材料!凹埾渫鯂钡拈_發(fā)和利用體現(xiàn)了一種觀念――周圍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及半成品,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利用它們,就能變廢為寶。
在這個自制游戲中,我們和幼兒一起收集了許多顏色鮮艷、材料各異的美工材料。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進行選擇、設計、裝飾、制作,將平時美工區(qū)的技能、技巧運用到這個制作中。這樣,既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又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做得有趣、玩得開心。
三、游戲活動目標
1、學習綜合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和美工技能技法進行制作裝飾玩具。如:會熟練地使用手工工具;會用點狀、線狀、面狀等材料拼貼;會用目測的方法分塊、剪貼等等。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積極參與活動,大膽進行操作。
3、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游戲,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游戲的情趣。
四、環(huán)境材料的準備
環(huán)境:空闊的活動場地一塊,紙箱按照大小分別放在幼兒視線所及的兩邊,輔助材料放在幼兒的后面。
材料:幼兒收集:大小紙箱(盒)(如:大的電視機箱、冰箱、微波爐箱子等;小的:餅干盒、鞋盒、水果盒等)樹葉、瓜子殼、碎布、掛歷紙等。
教師提供的材料:美工工具、顏料、毛筆、雙面膠、皺紋紙等。
五、活動組織指導
1、引導幼兒討論大(。┘埾洌ê校┛梢宰鍪裁矗吭鯓油?
2、幼兒自選紙箱開始制作。
3、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鼓勵幼兒與眾不同。對能力欠缺的幼兒及時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4、將制作好的成品拿到場地上分散游戲。
5、和同伴交流討論下次想制作的玩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經(jīng)過調(diào)配兩者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作畫方式,也稱中國畫;镜乃,僅有水與墨,黑與白兩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后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在上學期孩子們認識了濃墨與淡墨,今天我們來了解關于干墨與濕墨。
【活動目標】
1、知道水墨畫出了有濃墨淡墨的特點外還有干墨與濕墨的不同。
2、樂于嘗試表現(xiàn)干墨與濕墨。
【活動準備】
毛筆、墨、硯臺、水桶若干;山水畫作品一幅。
【活動重點】
知道水墨畫還有干墨與濕墨的不同。
【活動難點】
嘗試表現(xiàn)干墨與濕墨。
【活動過程】
一、什么是干墨和濕墨
1、出示筆和墨,討論什么是干墨?
2、小結:干墨是指用水比較少的墨色,水分少看上去有點干。
3、討論:那什么是濕墨?
4、濕墨是指用水比較多,顯得很水的墨色。
二、玩一玩
1、引導幼兒用筆蘸墨,表現(xiàn)干墨。
2、觀察作品,看看那些作品看上去像干墨哪些不像干墨,為什么?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作畫前毛筆上的水分多少也會影響墨色的呈現(xiàn)。
三、欣賞作品,了解干墨濕墨的不同意境所表現(xiàn)的事物
1、出示山水畫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哪些地方是干墨,哪些地方是濕墨?
2、小結:濕墨畫遠山、流水,干墨畫枯樹、老松、山石。
四、再次玩墨
1、引導幼兒用濕墨或干墨嘗試表現(xiàn)山水畫中的枯樹或遠山。
2、作品展示,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進行初步的即時演講的能力和水平進行情境表演的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的感情。
3、提高幼兒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并協(xié)助老師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1、事先用別班幼兒排練幾組情境表演:如:兩個幼兒爭搶玩具而打起來的情境,一個幼兒摔倒了而大哭的情境等。(因幼兒能力有限而不能很好完成得,也可請幾位老師表演。)
2、事先讓家長了解競選班長的信息,幼兒可在家長的幫助下,在家中準備好自己的競職演說。
3、從外班請來幾位小評委,對參選的幼兒進行評定。
活動過程:
一、教師宣布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是"競選小班長"。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們,我發(fā)現(xiàn)最近咱們班的每個小朋友都特別能干,所以呢,老師想從你們中間選幾個小班長,來幫老師的忙,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
老師:那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地報名哦,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ㄔu析:教師的鼓勵話語,具有很大的激勵性,孩子們都開始躍躍欲試了。)
二、幼兒進行選舉,并說明理由。
老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說說吧,你可以選別人,也可以選自己。但要說出為什么選他或者自己的原因啊。
幼兒自由發(fā)言,說出選別人或是自己的原因。
老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選別人或者自己的原因,現(xiàn)在我們請大家選出得小朋友和自己選自己的小朋友到前邊來。小朋友們歡迎!
。ǔ踹x出四位小朋友)(評析:通過幼兒選別人或者自己當小班長的過程,無形中提出了好多關于當好小班長的規(guī)條,比起老師明文規(guī)定的內(nèi)容,效果要好的多。)
三、教師請出外班的小評委們,對選舉出的幼兒進行"考核"。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當一個小班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但需要我們愛自己的班級,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我們還特意從大二班請來了幾個小評委,現(xiàn)在,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吧。
(幼兒鼓掌,小評委入席。)(評析:從外班請來了"小評委"這種形式對于孩子來說,真的很稀奇,不但外來的.小評委會很盡力,而本班的寶貝們也會更出色的表現(xiàn)的。而老師此時看起來似乎已不重要了,孩子們已融入到整個氣氛中了。)進行情境表演,讓競選的小選手們說說自己的看法,并融入到情境中,進行表演。老師也要鼓勵沒有參加競選的小朋友們也出謀劃策。
1、情境一:兩個幼兒玩玩具,玩著玩著,爭搶起來,還打了起來。
老師:不好啦,他們打起來了,可是老師現(xiàn)在也不在他們身邊,如果你看見了,你該怎么辦?
競選的幼兒說己的看法和做法。
2、情境二:一個小朋友摘我班種植園的花,被發(fā)現(xiàn)了。
老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護花草,這個小朋友摘了我們的花,怎么辦呢?
競選的幼兒說自己看法。
3、情境三:午睡時間,一個小朋友不但自己不睡覺,還和別的小朋友偷著說話,你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
競選的幼兒說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情境四:一個小朋友摔倒了,并且哭了。你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
競選的幼兒說自己的看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特征分解畫面,并能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學習編減法應用題,列減法算式。
2、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積極思維能力。
3、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 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5、 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活動準備:
實物圖(一棵大樹,樹上有7只鳥,一只大的、六只小的;兩只白色的、五只黃色的;三只停在樹上、四只剛起飛);算式題卡、粉筆、人手一套1-7的數(shù)字卡片,運算符號若干、毛毛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鳥來做客出示圖片,今天鳥媽媽帶著小鳥飛到我們班來做客,小朋友們?yōu)樗鼈儽硌菀粋節(jié)目吧!
二、為鳥兒們表演節(jié)目
1、 教師出示算式題卡(如5+2),幼兒快速從1-7的數(shù)字卡片中找出正確答案并舉起。
2、 游戲進行若干次。
三、鳥媽媽出難題小朋友真能干,現(xiàn)在鳥媽媽出難題要考考你們。
1、 引導幼兒仔細看圖,分解畫面。
問:圖上有誰?有幾只?它們一樣嗎?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顏色、動態(tài)不一樣)
2、 引導幼兒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編減法應用題。
、、幼兒相互討論小朋友都看見了樹上有1只大鳥、6只小鳥;有2只白色的鳥、5只黃色的鳥;有3只停在樹上、4只剛起飛;你能根據(jù)這些特征編出減法應用題嗎?(幼兒討論)
、、 集中討論。
①、教師根據(jù)鳥大小不同編減法應用題:樹上有7只鳥,有1只是大的,幾只是小的呢?然后請幼兒列式計算,并說說各數(shù)表示什么。
、、 誰能根據(jù)鳥顏色不同編減法應用題呢?(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編應用題,幼兒編出應用題后,集體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及各符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邸 用同樣方法根據(jù)鳥的動態(tài)編減法應用題,為什么要問還剩下多少只?
幼兒講述,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算式。
3、 帶領幼兒讀7的6種減法算式。
四、與鳥兒們玩捉迷藏鳥媽媽對我們小朋友的表現(xiàn)很滿意,它們想跟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愿意嗎?
1、 教師遮住若干只小鳥,讓幼兒看圖并列出減法算式。
2、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列的算式題中各數(shù)所表示的含義。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首先通過游戲復習7組成。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圖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擺一擺、議一議、說一說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雖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經(jīng)有了1-6的分成與計算初步感知,但要經(jīng)歷觀察、質(zhì)疑、自己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jié)課呈現(xiàn)內(nèi)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所以我設計了課件演示、花片、闖關游戲等形式,幼兒園的孩子比較沒接觸過用課件上的數(shù)學課,所以會更吸引孩子。
幼兒園與小學是相鄰的兩個階段,大班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小學一年級是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幼兒園大班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與提高,他們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緊密的聯(lián)系,幼兒園的課堂主要以育為主,以教為輔,注重的是玩中學,教學的形式是以游戲為主,靈活、自由、趣味性強,沒有嚴格的約束力和規(guī)范性。而小學的課堂,是以教為主,以育為輔,有較強的學習目的性,知識的密度相應增大,課堂的規(guī)則也比較多,行為上存在一定的約束力。這種教學形式上的“動”—“靜”,教師教法上的差異,許多孩子存在著不適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主題的由來:
三月的最后一天是幼兒園三月份的“月末大會餐”,小朋友們在會餐后紛紛在一起議論起來。有個孩子說:“南瓜餅最好吃,甜甜的、還炸得很脆、太好了”。另一個孩子說:“我最喜歡玉米炒豆,有營養(yǎng)”又有一些個孩子說:“我媽媽也會做…”…見孩子們談得那么開心,我也圍了過去、問:“你們知道幼兒園里這些好吃的東西是誰做出來的嗎?”孩子們搶著說:“我知道”“我見過…”“我去廚房拿過東西”“廚師穿著白衣服”“廚師還會做糕點”…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廚師”的話題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我決定捕捉住孩子們的這一“熱點話題”,開展一個“快樂的小廚師”的主題,和孩子們一起來討論關于“廚師”和“廚師勞動”的種種話題。
二、主題活動預設總目標:
1、通過參觀、感受,在生活中獲取有益的經(jīng)驗,體驗勞動的快樂。
2、喜歡參加欣賞活動,能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和情緒的變化。
3、愿意大膽地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體驗與感受。
4、自主地選擇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三、活動的開展:
活動一:音樂欣賞《快樂的小廚師》(一)
★活動目的:
通過欣賞樂曲,引導幼兒聽辨樂曲各段的節(jié)奏,感受節(jié)奏和情緒的變化。
★活動準備:
《快樂的小廚師》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方式:
1、引導幼兒充分欣賞音樂,聽辨樂曲各段的節(jié)奏,感受樂曲情緒的變化。
2、以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對各段音樂的感受。
。1)樂曲的節(jié)奏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2)這時聽起來心情怎么樣?
。3)誰能猜猜音樂快、慢的時候都像小廚師在做什么?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通過欣賞樂曲,能很好地聽辨《快樂的小廚師》各段的節(jié)奏,和樂曲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的節(jié)奏特點;并能很好地說出“最后一段聽起來的感覺是很開心,很高興的”等等。但當在我提出:“誰能猜猜音樂快、慢的時候都像小廚師在做些什么?”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對廚師勞動的了解)對每段樂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無法理解、分辨,更無法用語言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活動二:能干的廚師師傅
★活動目的:
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園的食堂,了解廚師及食堂其他工作人員的勞動;培養(yǎng)幼兒“尊重廚師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事先與食堂工作人員聯(lián)系參觀時間,照相機。
★活動方式:
1、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食堂,了解廚師及食堂其他工作人員工作時都在做哪些事情;教師為活動拍照,以幫助幼兒回憶。
2、參觀后的談話,鼓勵幼兒說說:
(1)你看到了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在做什么?廚師師傅在做什么?
(2)他們做哪些事情的時候動作是快的?做哪些事時動作是慢的?
。3)他們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在食堂參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廚師的勞動充滿了好奇,積極地參觀、討論著廚師的勞動;在談話中,孩子們對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在做什么?廚師師傅在做什么?表述得很清楚,能用動作加以模仿;還能說出:“廚師切菜時動作很快”“洗米時動作有點慢”“炸魚時、油很燙廚師的動作很慢”等等。但由于當天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只在做切西紅柿、腐竹,洗米,炸魚這幾項工作。孩子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廚師工作的多樣性,和步驟性。
活動三:能干的小廚師
★活動目的:
鼓勵幼兒親身嘗試體驗廚師的勞動,從中感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活動方式:
1、周末家庭親子活動《能干的小廚師》。
2、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討論,選擇一道簡單的自己能夠做的菜。
3、在爸爸媽媽的指導、幫助下學做這道菜,體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感受。
4、建議家長們拍下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
★活動反思與推進:
通過親身體驗廚師勞動,孩子們對烹飪的過程有了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對自己的烹飪成果充滿了信心和自豪感,急切盼望著與老師同伴分享。在周末里、有些孩子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打來電話說著自己做的菜是怎樣怎樣做的,吃起來怎樣怎樣好吃……;爸爸媽媽還給他們拍了照等等。
活動四:我會做的菜
★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2、能有序地表達自己的烹飪過程。
3、引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準備:
反映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的照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方式:
1、幼兒將帶來的照片按烹飪程序,有序地貼在指定的展示板上,布置成“我會做的菜”專欄。供幼兒相互觀賞、介紹。
2、談話活動:組織幼兒以分組、集中的形式相互介紹自己做的菜,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提問:“你做的菜名叫什么?”“它需要哪些材料?”“這道菜是怎樣做出來的?”
“吃起來味道怎樣?”“做菜時什么時候最開心?”
3、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做菜時最開心或最得意的時候。
重點指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通過談話,繪畫活動充分地與同伴分享了自己參與烹飪工作時興奮、快樂、得意的情緒體驗。并且、幼兒通過描述自己做菜的過程,再次體驗了烹飪過程的有序性。
活動五:音樂欣賞《快樂的小廚師》(三)
★活動目的:
愿意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地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袖套人手一副,廚師服,人手一件,長方盤人手一個。
★活動方式:
1、律動進場:《龜兔賽跑》。
要求:幼兒根據(jù)樂曲節(jié)奏的快慢,情緒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動物形象及不同的情緒的事件。
2、幼兒回憶自己的做菜經(jīng)歷,完整欣賞樂曲。
3、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求:聽聽、想想,每段音樂都像小廚師在做什么?
4、根據(jù)幼兒表演情況提出要求,幼兒再次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
5、游戲:《猜猜我做什么菜》
★活動反思與推進:
本次活動由于能夠讓幼兒在生活中地參觀、感受廚師的勞動,并親身嘗試烹飪一道簡單的家常菜,從而使幼兒很自然地體驗到了烹飪勞動給他們帶來的興奮、快樂、得意的心情;也了解到廚師烹飪工作的有序性及基本步驟,為幼兒更好地欣賞、理解樂曲提供了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遵循著傾聽入趣——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的藝術欣賞原則。但在本次活動中,在“把孩子所獲得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到樂曲欣賞”方面把握不夠好。幼兒欣賞后的肢體表現(xiàn),有單純?yōu)橐魳放鋭幼鞯膬A向;另外、當孩子在用肢體表現(xiàn)時,應更準確地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情況,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到表演中來。
活動應以欣賞為本,讓幼兒充分感受,真正理解樂曲后才能自然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肢體表現(xiàn)。當幼兒能夠很好地欣賞,理解,并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樂曲后,可以讓把曲子投放到表演、角色、美工、生活勞作等區(qū)域中,讓幼兒用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現(xiàn)樂曲。
活動六:綜合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活動目的:
鼓勵幼兒自主、大膽地選擇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袖套,廚師服,幼兒自備各種廚具若干,圖畫紙,水彩筆等。
★活動方式:
1、幼兒分組自由選擇玩具、材料,自主、大膽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幼兒在角色,表演,生活勞作等區(qū)域中邊開展活動,邊跟著音樂節(jié)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禁煙教案04-17
傳球幼兒園大班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Safety教案03-22
幼兒園大班教案《夢》03-18
幼兒園大班教案《排序》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