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對寶寶進行安全防衛(wèi)知識訓練,提高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
【活動過程】
1、主教師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
寶貝,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問了爸爸、媽媽的電話、單位等情況,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小寶貝了,看哪個寶寶最聰明。(逐一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包括寶寶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回答后,教師總結:寶貝外出時要認識回家的路,無論什么情況不要接受陌生的禮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試試寶寶的反應。
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寶寶跟前,用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哄寶寶說:“寶貝,我給你帶來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喜歡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嗎?”
4、主教師小結:寶貝,不管陌生人給你什么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千萬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活動延伸】
叮囑家長:以后帶寶寶外出回家時,啟發(fā)寶寶領著家長回家。
【活動反思】
通過觀看直觀的錄像,小朋友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不安全的行為,再進行錄像對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識也更濃,老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的多種安全行為,可以總結成兒歌,教幼兒朗誦,加深對安全的認識,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行為,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上下床、上廁所、排隊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jù)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jù)各種實物圖片的內(nèi)容列出算式。
3.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若干張
2.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復習順數(shù),按要求數(shù)數(shù)。
。◤4―13、17―29、56―65)
2.碰球游戲
復習9的分解組成。
二、展開
1.依次出示圖片
教師啟發(fā)幼兒逐幅觀察圖片,并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
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讀兩遍。
5-2=3
3.幼兒分組活動
。1)看花瓣顏色記錄。
。2)看算式寫答案。
(3)圓點涂色記錄。
。4)看圖填算式。
。5)看圖編應用題。
三、結束
1、請各組幼兒講述活動結果。
2、活動評價
表揚活動時遵守規(guī)則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相關知識:
善于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多喜群居,食肉。棲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除南極洲和大部分海島外,分布于全世界。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預測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講述。
2、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模仿文明行為,積極大方地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灰狼家的小飯桶(介紹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認識故事的主角。)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小飯桶?”
2、小結:吃了不會做事情(好吃懶做的),這樣的小飯桶是不受人歡迎的。
3、“今天我就要與大家一起去看看跟小飯桶有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二、不受歡迎的小飯桶
1、講述故事ppt2—ppt6,并提問
、拧澳憧吹搅藙游飩,誰在埋怨?他們在埋怨什么呢?”
⑵ “動物們?yōu)槭裁床缓退鼈円黄鸪燥、玩游戲了?如果你是灰狼,你會怎樣改變自己??/p>
⑶教師小結。
三、認真努力的小飯桶
1、講述ppt8,提問
、拧澳憧吹匠抢锏哪男﹦游锱笥眩麄兪窃趺瓷畹?”
⑵教師小結。
2、講述故事ppt9,提問
⑴“小灰狼們模仿了哪些文明禮貌的行為?”
、平處熜〗Y。
3、老師示范動作,讓幼兒看懂并模仿。
、拧八鼈冞學會了一個這樣的動作,你看……”
、啤拔易隽藗什么動作,誰來模仿一下?”“這是受人歡迎的行為嗎?”
、 教師小結。
4、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幼兒想象模仿。
、盘釂枺骸靶∨笥眩氵見過哪些文明禮貌的動作?和旁邊小朋友說一說,并且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看,讓大家猜一猜!
、平處熜〗Y。
四、討人喜歡的小灰狼。
1、講述故事ppt10—ppt12。
2、“小飯桶們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3、教師小結。
五、再次欣賞故事。
六、拍照留念。
附故事:
圓圓的月亮掛在高空中,看,大家都穿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他們好像是要照相了,可又像是在等待著誰的到來,這時攝影師說: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錯過著銀色的月光了,那樣拍出來的照片會很暗的呢!”正在這時來了一群家伙,只聽“哐”、“嘭”“沖啊”,他們稀里嘩啦地撞倒了相機、攝影師,還有正在拍照的動物們。
第二天,大家聚在一起看到的照片是這樣的動物們聚在一起,生氣極了,他們在一起埋怨著……
鹿說:這群家伙真是一團糟,橫沖直撞的把我的手都給弄傷了。
熊說:別提了,他們吃飯的時候,拍來打去的,還咬餐巾紙呢。
豬說:就是呢,就是呢,吃飯時,他們身上那鼓味道臭烘烘的,連我都吃不下了。
動物們生氣極了,它們決定再也不跟灰狼家的小飯桶們一起吃飯、一起玩游戲了;依莻兏杏X到了沒有禮貌,不愛清潔,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點都不受歡迎。于是,他們決定要去城里看看,那里的動物們是怎么生活,怎么受人歡迎的?
白天,灰狼家的小飯桶們瞪著眼睛滴溜溜地到處偵察……
到了晚上,他們就抓緊時間模仿、練習。
他們認真的看,認真的練。終于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群朋友,他們打扮的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而且說話彬彬有禮,做得端端正正的。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在奇怪這些是哪里來的客人呢?哦,原來是灰狼家的小飯桶們,現(xiàn)在他們是動物們受尊敬、受歡迎的小灰狼了。你們看,又是一個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高高掛著,小動物們約定今晚一起拍個全家福。小灰狼們也早早的來到了。隨著一聲招喊:1、2、3茄子。大家都露初了甜美的笑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讓孩子認識到亂丟垃圾破壞環(huán)境這些不良行為的嚴重性
二、通過視頻,圖片、故事,實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壞環(huán)境是不好的行為,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另舉如何做才是保護環(huán)境等等。
四、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五、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認識破壞環(huán)境的嚴重性,愛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明確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聽兒歌《我是小畫家》贊美小畫家的勤勞,讓環(huán)境變得美麗,引導孩子想想:我們小伙伴怎么才能讓環(huán)境變樣、、、、出示優(yōu)美環(huán)境的圖片(讓孩子對優(yōu)美環(huán)境有個基本認識。接下來給孩子們出示另一組圖片,滿地垃圾,墻上胡亂踩腳印,樹枝被折等。
并提出問題:那組圖片讓你滿意?滿意的在哪?
另外的為什么不滿意,從哪看得出來?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聽故事,同時結合圖片,影視片段,對優(yōu)美環(huán)境做初步認識,通過教師圖片影視片段的進一步解釋說明,使孩子更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動交流自己對以上優(yōu)美環(huán)境的認識,感受。從內(nèi)心感覺環(huán)境的優(yōu)美。
轉到教學重點:可是近日里,我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的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為的圖像,讓孩子們說說不好在哪,他們是怎么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破壞我們身邊環(huán)境的。從觀察,發(fā)現(xiàn)到說說自己的看法,已經(jīng)對這些現(xiàn)象有初步的認識,我從中做進一步解釋說明,引導說出不好的行為對環(huán)境的影響。重點想想:我們面對這些現(xiàn)象該如何做?說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保護環(huán)境 從我做起)并逐一讓孩子們接受愛護環(huán)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護環(huán)境。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少數(shù)孩子因為是獨子,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保護環(huán)境意識認識不夠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讓孩子回味優(yōu)美景色,同時請小朋友課后認真觀察周圍發(fā)生的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想想我們該怎樣制止,并如何使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更美。
教學反思
1.首先,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根據(jù)孩子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從視覺的角度來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讓孩子們從認識,觀察,評論等步驟進行教學。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huán)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爭取把愛護環(huán)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 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xiàn)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nèi)心感知,從周圍發(fā)生的種種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茖處煂I(yè)發(fā)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采用圖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菍熡谆拥姆此迹虒W過程中,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jù)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跟孩子們互動交流是我課堂中較為滿意的環(huán)節(jié),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從孩子的表現(xiàn)中看出,從而轉變教學技巧達到教學目標。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想方設法把上次課堂里活動中沒能很好參與的孩子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活動面向弱勢。同時聽取有更多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的意見提升自己的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多樣化。
小百科:保護環(huán)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huán)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huán)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chuàng)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連接的方法塑造立體小泥熊。
2、通過觀看泥塑過程圖片、討論、嘗試等方法學習鑲嵌連接的方法。
3、體會制作立體泥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a.已經(jīng)掌握分泥、搓條、壓扁等基本泥工技能,有進行平面泥貼畫的經(jīng)驗。
b.認識并了解熊的外部特征。
2、物質(zhì)材料準備:
a.材料包。
b.面人工藝品一個,教師自制小泥熊若干,小泥熊制作步驟圖。
c.民間藝人捏面人的視頻。
活動過程:
1、欣賞面人工藝品,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經(jīng)驗進行討論,激發(fā)幼兒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件神奇的禮物。(出示面人)瞧,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2、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捏面人這一傳統(tǒng)民間工藝。
教師:漂亮的小面人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讓我們一看吧。
(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3、欣賞教師自制作品,討論小泥熊的制作方法。
。1)師:這是老師做的小泥熊,漂亮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知不知道老師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2)展示小泥熊制作步驟圖,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制作泥塑小熊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泥熊身體各部分是怎樣連接組合的,幫助幼兒了解小熊是怎樣站在木棒上的。
4、介紹操作材料,嘗試捏塑小熊,鞏固學習連接的方法。
。1)師:這里有兩種顏色的紙黏土、木棒,還有活動眼睛,誰愿意來試一試?
。2)師:先將一種顏色的紙黏土分成兩份,團圓,分別插入木棒中,做小熊的身體和頭;
再從另一種顏色的泥土中揪出一小部分做成小熊的兩只耳朵和鼻子、尾巴,分別貼在頭上的兩邊和下方中間;
剩下的泥分成四份,分別錯長條,做小熊的四肢;
最后把活動眼睛壓貼在小熊臉上,可愛的小泥熊就做好了。
5、幼兒自由進行立體泥工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根據(jù)小熊身體各部分的大小,進行分泥。
(2)提醒幼兒不要將小熊的四肢搓的過長過細,并能嘗試比較適合的連接方法。
。3)在進行造型時,建議幼兒將小熊的四肢擺出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
6、展覽欣賞與結束活動。
。1)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小泥熊,給自己的小熊字并試著說說它在做什么。
。2)欣賞同伴的小熊,有自己的小熊和它們的小熊游戲一起創(chuàng)編故事。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制作好的小熊帶回家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并制作出小熊的一家,裝飾成一件泥塑工藝品,帶到幼兒園的手工展展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策略、有規(guī)劃地解決問題,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運乒乓球的多種方法。
2.引導幼兒初步嘗試小組統(tǒng)計記錄法。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探究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乒乓球、記錄卡、紙杯、鉛絲、繩子、小剪刀、筆、吸管、泥工、牙膏盒、勺子、乒乓板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實驗設想。
1.提出問題:怎樣在不移動盤子又不用手直接碰到乒乓球的情況下,把球從這個盤子運到另一個盤子里呢?
2.請幼兒將實驗設想記錄在“我的辦法”一欄,然后與同伴相互交流。
二、充分利用材料,動手實驗操作。
1.幼兒實驗并記錄:
“活動室里有許多材料,你們可以先根據(jù)剛才想的辦法去找一找,試一試,把結果記錄在‘實驗結果’這一欄。其它的材料你也可以試一試,同樣把它記錄下來!
教師適時指導幼兒實驗,并提醒幼兒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2.交流實驗情況。
、儆變褐v一講:“你用了哪些方法?你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
、诮處熡涗浻變涸趯嶒炛杏龅降膯栴},請其
12后1頁它幼兒幫助解決。
、垡龑в變喊l(fā)現(xiàn):
兩個材料協(xié)作可以運球;
改變材料形狀可以運球。
三、初步嘗試小組統(tǒng)計記錄法。
怎樣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們一組一共用了哪些方法呢?啟發(fā)幼兒嘗試小組統(tǒng)計記錄。提出小組統(tǒng)計要求:①統(tǒng)計要全面清楚;②相同的方法只要記一次。
四、游戲:“運球比賽”
1.引導每組幼兒在統(tǒng)計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既快又方便的運球方法。
2.每組推選1名選手運用選擇的方法進行運球比賽。
活動反思:
大家都知道,課程改革后的科學教育已不再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情感、態(tài)度和探索,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毒V要》的科學教育目標也強調(diào)要讓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恫挥檬忠残小愤@節(jié)課就是讓幼兒想辦法解決在周圍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怎樣不直接用手碰到球,把球從一個地點到運到另一個地點。整個過程沒有蘊藏深奧的科學道理,而是讓幼兒在問題中通過實驗設想、實驗驗證、記錄結果等環(huán)節(jié)積極尋求答案,利用身邊的事物和材料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充分激發(fā)起他們的探索欲望,使幼兒獲得真正內(nèi)化的知識和經(jīng)驗,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活動中,孩子們使用的材料都是他們身邊較常見的日用品或學習用品,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但卻暗含著有價值的教育內(nèi)容。稍加觀察,你就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材料是有層次的,有些材料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能直接運球,像杯子、夾子等,能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實驗的成功。另外我們也提供了一些需要孩子動腦思考才能實驗成功的材料,像繩子、鉛絲等,這樣就滿足了不同層次孩子的發(fā)展需求。
在材料方面我還有一點感觸比較深的是: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孩子,他們往往比我們更善于發(fā)現(xiàn),像有的孩子想到把鞋子脫下舀;還有的孩子用嘴巴吸。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我們的“做中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就應該鼓勵他們?nèi)ゴ竽憞L試,主動探索,孩子們想到了脫鞋、用嘴吸,雖然從衛(wèi)生的角度講并不符合要求,但這都是他們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他們情不自禁的表現(xiàn)。
孩子會從自己的身上尋找游戲材料,我們老師也要善于從環(huán)境中尋找教育資源。“做中學”非常注重孩子對自己實驗過程的表述。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會讓每個孩子向大家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今天,各位老師的到來就是我們非常難得的寶貴的教育資源。因此,我讓小朋友向客人老師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不僅發(fā)展了孩子的語言能力,還發(fā)展了他們大膽交往的能力。
除了講述,記錄也是孩子表達實驗過程的一個重要方式,它能培養(yǎng)孩子尊重科學事實,系統(tǒng)地獲得科學知識和經(jīng)驗,讓他們自己找出規(guī)律,得出結論。小組統(tǒng)計是新授,我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相應要求,記錄要既全面又清楚,從小朋友的操作情況來看,孩子們基本上合作的還不錯,初步掌握了統(tǒng)計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著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故事能為其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我選擇的這個故事《珍珍的小黃傘》,這是一個可愛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對話簡潔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從故事中能讓幼兒知道下雨前的天氣變化。
活動目標
1、能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試著講述故事情節(jié)。
2、會用簡單的語句講述自己對下雨天的感覺。
3、能夠知道下雨前的一些天氣特征。
活動準備
小黃傘、天氣圖片、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出示事物“小黃傘”
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小朋友用過傘嗎?什么時候用的?除了用到雨傘外,還會用到什么呢?
幼兒回答:這是傘,是黃色的,用過傘,雨天用的,除了用到雨傘外,還會用到雨衣,草帽等。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對下雨天的感覺: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么?
。ㄏ矚g,下雨時可以撐著雨傘穿著雨衣雨鞋,到戶外去拜訪小雨點,聽聽雨點打在窗戶、樹葉、屋頂上的聲音,踩踩水坑,是快樂的事。)
2、下雨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
。ù蛑陚阍谟曛猩⒉剑炔人拥龋
三、教師引導幼兒分段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理解故事第一段,提問:為什么珍珍盼
望下雨呢?媽媽說天空出現(xiàn)什么就表示快要下雨了呢?
。ㄐ↑S傘和小雨鞋是奶奶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她很喜歡。媽媽說天空出現(xiàn)烏云就表示快要下了。)
2、理解故事第二段,提問:珍珍看到天上有一道白光閃過那是什么呢?當珍珍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時,她以為打雷了,結果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聲音呢?
(天上有一道白光閃過,那是閃電。結果是一輛
大卡車發(fā)出來的聲音。)
3、理解故事第三段,提問:當珍珍到院子里
澆花的時候,院子里的小花、小草變成了什么樣子了?
為什么?
(一朵朵小花都垂著頭,小草也都軟趴趴地躺著。
他們也在等下雨。)
4、理解故事最后一段,提問:珍珍等了好久的
雨,最后下了嗎?珍珍打開黃色的小雨傘在雨中做了什么事?她開心嗎?
。ㄏ掠炅。珍珍在小水塘上踩來踩去,踩得噗嗤噗嗤響,雨水四處亂濺。她玩得好開心。)
四、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五、出示圖片,讓幼兒知道下雨前的一些特征。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下雨前會有那些天氣
變化呢?(烏云→閃電→打雷→下雨)
六、結束
教師通過提問小結安全教育,下大雨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事?
(讓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小結。如:不敢淋雨,預防滑倒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教案《運球》06-29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06-30
幼兒園大班教案:《電梯》07-01
幼兒園大班教案《乘車》07-01
幼兒園大班蔬菜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