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感知油水分離畫的奇妙效果。
2.能畫出夜空中五彩絢麗的煙花,體驗節(jié)日夜空的美景。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畫紙、彩色油畫棒、黑色顏料、水粉筆。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中燃放煙花的情景,引導幼兒說說:夜空中的禮花是什么樣的?
2.引導幼兒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感受油水分離的作品美,體驗用不同方式繪畫的樂趣。
3.作品欣賞。
請幼兒欣賞運用“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畫出的新年圖片,讓幼兒講講:畫面上有什么?夜空是什么顏色的?用什么工具畫的?禮花是什么顏色的?用什么工具畫的?
4.游戲“變魔術”。
教師出示畫有鮮艷禮花的畫紙,然后用黑色顏料粉刷在禮花上面,請幼兒討論:為什么禮花還在呢?與我們平時的作畫有什么不一樣?從而感受油水分離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離是蠟筆與水粉的作畫方式。
5.幼兒選擇材料作畫,提醒幼兒先用油畫棒畫禮花,顏色越鮮艷越好,再用黑色水粉刷出夜空。
6.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并互相講講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繪畫區(qū)用油水分離法創(chuàng)作其他作品。
活動反思
《節(jié)日禮花》是一個美術活動。意在通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放煙花的習俗,表現煙花燦爛輝煌的瞬間。培養(yǎng)幼兒作畫能力和養(yǎng)成觀察表現美好事物的良好習慣。活動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幼兒圍繞目標自主選 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幼兒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幼兒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幼兒探索的自由,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讓藝術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兒年齡及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繪畫方面,幼兒基礎水平差,不會畫,不敢畫。通過本次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并能大膽,自由作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體會手的運動方向的變化帶來的線條變化,學習有控制的地用筆。
2、嘗試用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練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3、激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感受繪畫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尺毛線 記號筆 水彩筆 作業(yè)紙 白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甩線條
用游戲引入:1、手指游戲 2、毛線跳舞
(1) 教師用毛線甩出各種線條,幼兒觀察并感受手的運動帶來的線條的變化。
(2) 幼兒用手指書空畫一畫。
(3) 幼兒和老師一起甩毛線。
(4) 師小結:線條隨手的運動而變化。
二、基本部分——畫線條、變線條
1、教師出示“神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幼兒比較后說說不同的線條像什么,給人的感受是什么?
2、請幼兒拿出“神筆”在紙上隨意畫線條,體會手、筆、紙之間的關系。注意指導幼兒的握筆姿勢及坐姿。
3、幼兒對筆和紙有所熟悉之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4、鼓勵幼兒發(fā)明創(chuàng)造新的線條表現各種物像。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增加創(chuàng)作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說線條
請幾名幼兒展示作品,談自己的想法,大家評價,看誰畫的線條種類多,肯定與眾不同的有趣線條。
四、延伸活動——體游“會跳舞的毛線”
教師甩毛線,幼兒扮“毛線”在我的指揮下“跳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愿望,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嘗試了繪畫教學的新思路——教師樂教,幼兒樂學。本活動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深入了解我國的民間工藝,認識“泥猴張”。
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點,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驟及方法,大膽想象、設計猴子的動態(tài)及表。隋。
3.能小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泥猴張”工作室視頻。
2.動物園各種動態(tài)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紙作品多幅,幼兒陶猴作品若干。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通過視頻,參觀、了解“泥猴張”工作室,欣賞名作。
●視頻的欣賞,給幼兒以動態(tài)的感受,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民間工藝之美。
2.通過看看、說說、學學、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
(1)欣賞猴子的照片。
教師:說一說,猴子有哪些特點?
(2)欣賞猴子的剪紙作品。
教師:說一說,剪紙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蘿卜、打傘、爬樹、釣魚等)
(3)表演與設計。
教師:演一演,你準備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動作。
3.欣賞幼兒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驟。
(1)欣賞以前幼兒制作的陶猴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些陶猴是怎樣做的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小組討論并總結討論結果。
要點提示:
1)讓幼兒觀察、總結制作的方法,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索。
2)制作步驟:①捏頭部和身體。②設計劫態(tài),添加四肢。添加細節(jié)(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
4.集體觀看制作過程錄像,討論、解決具體問題。
(1)捏塑整體造型:可以將頭部和身體一起捏出來。先做一個圓柱體,再將頸部捏細些,區(qū)分出頭與身體。頭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來更可愛。
●捏塑法是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雙手變得更加靈活,能夠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2)粘貼四肢:粘貼前要構思好猴子的動態(tài)。粘貼四肢時,想辦法使猴子坐穩(wěn)、站穩(wěn)。 (可參考“泥猴張”創(chuàng)作的“喜猴”、 “怒猴”、 “抽煙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
(3)刻畫表情:“泥猴張”注重表現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來表達人的喜怒哀樂,以猴來表現人的思維活動。
5.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www.chinajiaoan.cn兩只動態(tài)各異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組成“小猴的一家”。
教師: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誰是爸爸?誰是媽媽?編個故事說一說。
●由幼兒身邊熟悉的人物啟發(fā)創(chuàng)作“小猴的一家”,使幼兒創(chuàng)作的內容更為生活化。
(2)指導要點:啟發(fā)想象,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合作。
6.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將幼兒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藝區(qū),利用游戲時間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并鼓勵幼兒編編、說說“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收集有關“泥猴張”的圖片、猴子的圖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內容:《秋游》(繪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聯(lián)想出簡單的花朵。(難點)
2.學習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重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家長帶幼兒出游,觀察秋天萬物的變化和人們的活動。
2.課件、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們看看這幅畫上畫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這幅畫是怎么畫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幾何圖形?
。ǘ┯變河懻摵螅瑤煟哼@幅畫是用幾何圖形拼畫上去的,看看幾何圖形象什么,再添畫而成的。
。ㄈ┮龑в變焊鶕䦷缀螆D形聯(lián)想
1.出示貼有幾何圖形的圖畫紙: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圖形象什么?
2.幼兒回答后師。
。ㄋ模┏鍪菊n件幼兒觀察花朵的形狀、顏色與幾何圖形對比進行聯(lián)想。
二、幼兒作畫,師指導
。ㄒ唬┻x擇一種幾何圖形進行繪畫,想想它象什么,畫于適當位置,根據想象添畫。
(二)涂色時注意顏色的搭配,添畫時主次分明。
。ㄈ⿴煄椭芰θ醯挠變哼M行想象添畫。
三、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請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對畫面顏色鮮艷、聯(lián)想豐富、創(chuàng)作新穎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美麗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fā)幼兒的藝術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yè)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嘗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么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里表現的是什么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美麗的大自然》吧!老師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分組巡回指導。尊重幼兒意愿,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chuàng)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眾,一起參觀《美麗的大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里是多么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fā)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為藝術大師。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fā)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兒眼前,后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fā)了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愿望?傊净顒舆\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tǒng)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感知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畫面構圖。
2、學習畫主題背景和角色,大膽地想象和表現龜兔賽跑的情節(jié)。
3、嘗試從背景和角色兩個方面評價作品。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人手一張,彩色油畫棒人手一盒,幼兒會唱京劇《龜兔賽跑》,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龜兔賽跑。
——播放前奏,請小朋友聽聽:這是誰要進行比賽啦?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京歌的音樂,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龜兔賽跑》。
——教師:烏龜和兔子比賽跑,兔子和烏龜誰贏了?
2、 閱讀畫面,感知龜兔賽跑的故事畫面。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3、 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想象故事畫的背景和情節(jié)。
——教師可用邊提問邊示范的方式,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小兔子和烏龜的基本形象,讓幼兒直觀感受兔子和烏龜的特征,從而把握繪畫的重難點。
4、 幼兒進行想象畫《龜兔賽跑》創(chuàng)作活動。
——提醒幼兒先畫出背景和輔助景物,再畫出兔子和烏龜的比賽情景。
——鼓勵幼兒細心地給背景和其他輔助形象涂色,充實畫面背景。
5、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重點從背景色彩和動物形象兩個方面去評價作品。
6、音樂活動:加油跑。
7、體育游戲:龜兔賽跑。
在課前,我就讓幼兒欣賞過、畫過了烏龜和兔子的形象,把本次活動的繪畫難點提前,以求在上課時突破重難點。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藝術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充分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表現,在一開始,就運用提問:“如果現在讓你當裁判,你覺得烏龜和兔子會是誰贏呢?”“你會把比賽的終點定在什么地方呢?”我的開放性的問題給了幼兒啟發(fā)與創(chuàng)造,給了幼兒繪畫的主題與背景的提示,因此在繪畫過程中,他們就能把自己的想象充分發(fā)揮,注重背景(比賽的終點)和動物的特征,好多孩子畫的背景各不相同:草地、山頂、小橋、河邊、公園……在活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每組的第一名,并說說理由,展示作品。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讓幼兒把畫放在語言區(qū),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故事《龜兔賽跑》。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
2、會用學過的或想象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3、充分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
活動難點:會用學過的或想象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三、活動準備:
1、看電視報道,讓幼兒了解地震后滿目瘡痍的家園,以激發(fā)幼兒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
2、人手一份繪畫紙和油畫棒。
3,教師范畫《我的家》一幅。
四、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
師:"孩子們,地震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遭受了巨大的災難,人們都佷難過,災區(qū)的小朋友也沒有了家,好可憐,小朋友想不想幫他們建造一個美麗的家?……''(通過談話,讓小朋友了解災區(qū)受災情況,同時喚起幼兒對災區(qū)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將同情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對災區(qū)人們的無限愛心。)
2、引導幼兒討論:《我夢中的家》。
(1)師:那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夢中的家園是什么樣子的?
。 夢中的家園在太空中,那里遠離災害,沒有污染; 夢中的家園沒有難聞的氣味,河水是清澈的,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我夢中的家園空氣清新,藍天白云,綠草地,還有許多小動物一起玩。)
(2)激發(fā)幼兒說出自己想象中的家的樣子。
。ㄍㄟ^討論《我夢中的家》,為幼兒展示一個神秘夢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兒的思路)。
3、自主性繪畫活動--"我的家",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師:老師也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畫出來了,想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小朋友們說一說,房子上是用什么裝飾的?房子前面、后面及后上面是怎么裝飾的?(引導幼兒說出房子的基本畫法,并給予想象力弱的幼兒基礎的思維開拓)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作畫。
師: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畫出來呢?
(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繪畫表現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適時指導,使幼兒設計出的畫面內容豐富、新穎獨特。)
(3)邊播放輕音樂邊引導幼兒繪畫。
4、展示幼兒作品,傾聽幼兒的構思。
。1)幼兒相互介紹,講述作品內容。
(2)請部分幼兒進行交流,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
(3)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總結,并對幼兒提出希望。
5、活動延伸。
與爸爸媽媽一起用簡單的折紙折出房子或粘貼房子,與同伴一起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運用剪、貼、卷的技能在紙杯上制作木偶。
2、鼓勵幼兒克服制作中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好木偶。
3、體驗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紙杯、彩色臘光紙、布頭20cm×20cm、剪刀、水彩筆、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ㄒ唬┏鍪炯埍九迹鹩變号d趣。
。ǘ┙榻B制作材料:布——做衣裳;紙杯——做頭;臘光紙——做頭發(fā)等。并觀察由教師提供的半成品所表現紙杯木偶制作的步驟。
。ㄈ┨岢鲋谱饕螅
1、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好紙杯木偶。
2、遇到困難時能自己動腦筋或與同伴商量解決。
3、要和老師做的不一樣:表情、年齡特征等。
。ㄋ模┯變簞邮种谱鳎
1、教師進行觀察,看幼兒是怎樣解決遇到的困難。
2、對能力差的鼓勵他想辦法完成。
。ㄎ澹┙Y束活動:將做好的作品展出,進行評價:
1、哪個木偶最漂亮?
2、你做的時候覺得哪里最難做?后來你是怎想辦法的?
3、表揚做得又快又好的幼兒,鼓勵沒做完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能多想幾種辦法,這樣就能動作較快地做好木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領會畫面中所呈現的自然風光之美,體驗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寧靜。
2、在音樂與環(huán)境的藝術氛圍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與人物的情感。
3、能對盲女的處境產生深切的同情,愿意給予生活中的盲人關心與幫助。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柔美的音樂(最好是關于大自然),眼罩人手1副。
2、油畫棒、白紙、記號筆、教學掛圖:《盲女》。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學掛圖《盲女》,播放音樂,師幼共同欣賞。
1、引導幼兒觀察整體畫面。
師: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幅圖畫,看看圖上有什么?(兩個小女孩、彩虹、原野、牛羊、飛鳥、鮮花、蝴蝶)地上有什么?(草)遠處是什么?(村莊)
2、師:這幅畫的顏色怎么樣?你看到這幅畫有什么感覺?
3、引導幼兒討論畫中人物的關系。
師:圖上的兩個女孩是誰?為什么有個小女孩閉著眼睛呢?
4、師:這個小女孩眼睛看不見,我們叫她盲女。
請你們猜猜坐在盲女邊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
5、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表情,體驗盲女的用心感受。
師: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感覺到這些美麗的風景嗎?(可以,眼睛看不見,可以用耳朵聽)
6、師:除了聽,她還可以怎么感受呢?她會摸到什么?她會聞到什么?
二、教師創(chuàng)設有藝術氛圍的環(huán)境,引導幼兒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與人物的情感。
師:你們見過盲人嗎?盲人是什么樣子的?(有的戴著眼鏡,有的眼鏡睜開一點點等)
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靜靜聽老師講述畫面中美麗的自然風光吧。úシ湃崦赖谋尘耙魳罚
師:親愛的盲姑娘,輕輕地坐到這里來,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覺到柔軟的草地嗎?用你的鼻子去聞一聞,你聞到清新的空氣了嗎?你聞到花香了嗎?用你的耳朵去聽一聽,你聽到小鳥的歌唱了嗎?你聽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聲音了嗎?你聽到……還有,我要告訴你,天空很藍,還有一道絢麗的彩虹,草地很美……(教師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表現畫面意境的文字朗誦)
三、讓幼兒閉著眼睛感受周圍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愛心。
師:閉上眼睛以后你有什么感覺?
師:盲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嗎?你會怎么樣幫助盲人呢?
四、戶外寫生。
1、準備好繪畫材料,組織幼兒去戶外寫生,進一步感受自認風光之美。
2、幼兒自由寫生,教師巡回指導。
五、回活動室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師:你在畫面上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這幅畫?你覺得哪里美?
【活動反思】
作品《盲女》是一幅表現鄉(xiāng)村現實生活的油畫。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欣賞《盲女》,領會畫面中所呈現的自然風光之美,體驗盲女用心去感受沉靜的自然之美,以此產生對比,從而萌發(fā)幼兒對盲女的境遇產生同情、關愛盲人的情感。
在活動的選材上,盲人,可以說是幼兒所熟悉的。無論是在街上,或是在電視中,幼兒或多或少都了解過盲人,知道他們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是多么向往光明。因此,給幼兒欣賞《盲人》,并沒有脫離幼兒的生活經驗,反而在活動中便于引導幼兒與作品中的盲女感同身受,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帶來的啟示。
《盲女》這個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有逐步深入觀察畫面的探討,有用心想象、感受的體會,有幼兒蒙眼睛做盲人活動的游戲。整個活動教師都在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欣賞方法和途徑,從而讓幼兒不斷地變化角色去感知、體會,這比教師單純而又有限的講述生動有趣多了。同時,通過欣賞,還能讓幼兒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之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對幼兒的繪畫能力也有所幫助。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教師用舒緩的語氣描述著畫面中大自然的美,讓孩子們感受盲人向往光明的意境。我認為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欣賞的形式比較特別,用優(yōu)美的語言帶領幼兒與盲女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也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幼兒的高尚情操。
但是,遺憾的是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原本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讓幼兒進一步的感受盲人在生活中的許多不便之處,以此對盲女產生深切的同情。但在活動過程中,有些孩子似乎覺得蒙著眼睛做盲人很好玩,帶著好玩的心態(tài)去體驗,沒有真正感受到盲人的無奈心情。
通過活動我也意識到了自己在此方面的諸多不足之處,需要繼續(xù)提高自己的美術欣賞的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組織幼兒的美術欣賞活動,更好地成為幼兒欣賞的引導者。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的美術教案07-06
美術幼兒園大班教案07-01
大班美術幼兒園教案08-0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4-22
【熱】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8-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熱門】08-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精】08-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熱】08-27
幼兒園大班《恐龍》美術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