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集錦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會念兒歌的基礎上學唱A段歌曲,用歌聲表現歌曲優(yōu)美溫馨的情緒。
2、理解歌詞,嘗試創(chuàng)編A段歌詞,大膽表達對身邊人的情感。
3、感受和表現歌曲中"愛"的情感,體驗師幼、同伴之間互動交往的快樂。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圖譜、幼兒自制的愛心卡;幼兒已學會兒歌。
【活動過程】
1、幼兒安靜(閉上眼睛)欣賞鋼琴演奏,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按節(jié)奏復習朗誦兒歌(前半段歌詞),體驗隨樂朗誦詩歌溫馨的意境。
3、出示圖譜,教師范唱歌曲前半部分,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中溫馨的意境。
4、學唱歌曲前半部分。
5、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我愛你"。再次演唱前半段,并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我愛你"。
6、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理解后半部分歌詞。
7、幼兒唱前半段、教師唱后半段接唱歌曲。
8、嘗試創(chuàng)編前半段歌詞,并將同伴的名字編進歌曲,幼兒倆倆相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歌聲、表情、動作大膽表達自己身邊人的愛。
9、出示愛心,以傳遞愛心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對身邊人愛的情感。
。1)這是我們市一幼小朋友制作的愛心,他們讓我把他們的愛傳給你們。(強調:每一句唱到我愛你的時候傳遞愛心)
。2)小朋友邊唱邊傳遞愛心。
(3)寫現場老師對唱,并傳遞愛心。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師我愛您》,讓幼兒在輕柔的音樂中,請孩子們回答這首歌的名字,經過老師的引導和提示,讓孩子們回顧剛剛聽過的歌,觀看圖片,慢慢體會,回答出歌的名字。讓孩子們記住教師節(jié)。接著,通過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老師我愛您》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的工作。通過孩子們的平時觀察,發(fā)揮孩子們的總結及其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兒在傾聽過程中產生共鳴,從而準確的理解了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內容,這個過程也是音樂欣賞的過程。教師邊彈旋律,邊說歌詞,幼兒跟教師一起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通過歌曲的學唱,培養(yǎng)幼兒的表現力和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本次活動的重點應放在通過對優(yōu)美樂曲的感受,讓孩子加深對教師節(jié)的認識,同時讓幼兒發(fā)自內心的對老師的熱愛和敬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戲性較強的歌曲,旋律輕松明快,歌詞簡單易懂。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記住歌詞、學會演唱并不是難事。因此,活動設計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演唱這首歌曲,還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唱好,讓幼兒既體驗到歌唱的快樂又掌握一些簡單的歌唱技能,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歌唱表現力,激發(fā)幼兒喜愛音樂的情感。
活動以帶"小兔"去樹林玩這一情境為主線,在游戲化的輕松氛圍中從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詞,從學會演唱到多形式表現。前后呼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和情境設置,意在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活動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導,意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活潑歡快,學會演唱歌曲。
2.學習用襯詞的方法為歌曲的部分樂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4.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伴奏音樂,大灰狼頭飾一個,表現歌詞大意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表演,感受旋律
1.談話引出活動主角,學習用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的方法。
2.在《小兔跳跳跳》的音樂旋律中,幼兒隨教師做簡單的韻律動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過肢體動作和跟旋律說襯詞這兩種形式的結合,既達到熟悉旋律、感受樂曲結構的目的,又讓幼兒的聲音得到了很好的預熱,為接下來的演唱做好鋪墊。同時,學習有彈性地說襯詞還為接下來的演唱埋下伏筆。)
二、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聽到了什么?又會碰到誰?
2.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并引導幼兒一一學唱相應的樂句。
3.幼兒集體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從完整欣賞到逐句學唱再到完整表現,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便于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層層遞進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習更有序和有效。)
三、練習襯詞,演繹歌曲
1.出示小兔腳印圖譜,引導幼兒學習第一句配襯詞演唱的方法。
2.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襯詞用以上方法表現第二樂句。
3.將幼兒分成兩組,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現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合理處理好自己的聲音,注意兩種聲音的和諧與美感。
(通過圖譜這一有效支架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兩個樂句不同的表現形式,為幼兒會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傾聽、發(fā)現、提問等,引導幼兒去發(fā)現和解決演唱的困難,培養(yǎng)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讓幼兒不僅學會演唱這首歌曲,而且能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為今后的歌唱打下基礎。)
四、游戲表現,寓歌于樂
告訴幼兒游戲名稱,交待游戲玩法,師生共同玩游戲若干遍。
(在有趣的游戲中檢測和鞏固幼兒對歌曲演唱的成效,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歌唱的美好和快樂,寓學于境,寓歌于樂,寓樂于情。)
附歌曲:小兔跳跳跳
關于情趣音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情趣音樂教學"是教師依據音樂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征,選擇、設計和組織實施趣味性的音樂教學活動,通過游戲化、情境化的活動引導,借助語言、圖譜、故事、情境等載體,師生共同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從而引導幼兒獲得愉悅的音樂情感體驗和良好的技能發(fā)展。我所倡導的情趣音樂教學中的"情"和"趣"分別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情"主要體現在:
(1)選擇能引發(fā)幼兒情緒情感的音樂作品--即作品的'情、內容的情;
(2)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引發(fā)、調動幼兒的情緒情感,即教師的情;
(3)通過作品的情和教師的情去激發(fā)幼兒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也就是幼兒的情。
"趣"主要表現在:
(1)根據幼兒發(fā)展需要選擇幼兒喜歡的、能充分激發(fā)幼兒情感的、有趣味的作品--作品的趣和內容的趣;
(2)趣味化的活動過程;
(3)教學方法的激趣。
在實踐中,我這樣讓音樂教學凸顯情感,突出趣味。
1."設境"--設境激趣。即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的游戲化情境,在好玩的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和體驗音樂,激發(fā)其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一步,是活動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如在上面的這個歌唱活動中,教師結合歌詞,通過簡單的語言讓幼兒置身于小兔去森林游玩的情境中,先玩一玩小兔跳蹦蹦床的游戲,然后聽一聽小兔到了哪里、碰到了什么?學一學歌曲,再玩一玩碰到大灰狼的游戲,這樣好玩而有意思的活動孩子們肯定喜歡。但在實踐中我們也要切記,一切情境都是為目標和內容服務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穎、好玩、有趣。
2."導學"--支架導學。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二步,是活動的路徑和支架。教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些適合的教學圖譜、兒歌、動作等直觀、具體的表現形式,以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作品內容,從而更好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在上面的歌唱活動中,我選擇了圖譜作為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和學習兩部分聲音合作表現的支架。教師首先通過幼兒的傾聽呈現不同樂句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然后再呈現表現小兔跳躍的腳印以幫助幼兒很好地掌握每個襯詞出現的地方以及它的節(jié)拍。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不僅非常方便幼兒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它能很好地解決兩個聲音同時演唱時的速度和節(jié)拍,教師只需要提醒幼兒看著自己演唱的部分跟著教師的指揮唱就行了,這樣簡潔明了的方式,讓兩個部分的聲音在表現時更和諧,讓教學更有序、有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能以小朋友喜愛的小白兔形象創(chuàng)設一個故事情景,兔媽媽帶孩子到草地學本領、玩游戲為線索組織活動,將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模仿動作中,輕松愉快地進行鍛煉;顒又校變悍e極活躍,雙腳夾物跳的方法掌握得很好。在第一次嘗試活動中,很多幼兒想出了與眾不同的運送辦法,我都能加以肯定,再次雙腳夾球跳那個部位更穩(wěn)嘗試活動中,我讓幼兒充分嘗試,然后總結方法,孩子非常踴躍參與,并很快掌握了方法。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都能用雙腳夾物跳的方法運蔬菜,來回路線分開,幼兒秩序整然。本節(jié)課我雖然注意了游戲化、注意了給孩子適度自由空間、注意了小結、但還是有所不足,如游戲環(huán)節(jié),第一輪孩子掌握了方法,第二輪我沒有讓能力強的孩子嘗試一次運送兩個或三個蔬菜,讓能力強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注意個體差異,還將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大班音樂優(yōu)質課教案《欣賞猴!愤m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tài),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質課《欣賞猴!方贪赴。
活動目標:
1、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tài)。
2、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
3、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猴!芬魳反艓В『镒拥念^飾每人一個,關于猴子的視頻。
活動過程:
1、圖片——“花果山”導入。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花果山(多媒體展現花果山)
2、(1)多媒體展示視頻——《動物世界-聰明的猴子》
(2)師幼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見小猴子在干什么?
幼兒:撓癢癢……
師:請小朋友來學一學小猴子的動作。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猴!
(1)師:聽了這個音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師:音樂里的小猴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2)教師拍手感受音樂ABA式音樂結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快拍手,中間部分慢拍手)
4、教師根據猴耍音樂完整的示范動作。
(1)師幼談話。
師:老師表演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動作?
師:老是做得最多的一個動作就是——單腳吸腿跳。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學習一下這個動作吧。
5、幼兒跟隨教師做律動兩遍。
6、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師: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做什么動作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猴子撓癢癢、爬樹、摘果子!膭幼鳎堰@些動作加入到我們的音樂活動中來。
7、游戲——猴寶寶和猴媽媽一起做游戲捉迷藏。
8、結束部分。我們小朋友去動物園的時候可要離動物遠一點,保護好自己的安全,F在天色已晚,我們坐車回家吧。
小百科: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fā)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動畫片《貓和老鼠》是一部深受幼兒喜愛的片子。故事講述了黑貓湯姆受盡老鼠杰利欺負的事情,詼諧、幽默。幼兒對于老鼠那種不畏強大、機智勇敢、聰明幽默的表現非常喜歡。因此我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了一首情節(jié)幽默、詼諧的歌曲——《老鼠畫貓》,讓幼兒感受歌曲的不同風格,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并嘗試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能自然、輕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動中會控制自己的歌聲。
3、嘗試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準備】
1、大老鼠頭飾一個,小老鼠胸飾與幼兒相等。
2、紙、筆與幼兒人數相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chuàng)設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燈臺》,引出新歌曲。
1、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寶寶們,前幾天,媽媽發(fā)現了一個地方有好多油,我們現在去弄點來吃吃吧。(播放音樂《小老鼠上燈臺》,幼兒律動)
2、遇到了一只兇狠的大野貓(播放課件),使老鼠們的覓食行動受到了阻礙,貓趾高氣昂地走了。(貓來了,趕緊躲起來呀!)
。ㄔu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探索的一種動力和成功的誘因。所以,活動一開始,我采用了游戲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興趣,我做鼠媽媽,孩子們做鼠寶寶,夸張的語調再配以隨樂的律動,迅速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集中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把孩子們帶進我預設的情景。很好的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做好了全方位的鋪墊。)
3、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該死的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fā)現我們了,看,這是被貓爪子抓的,好疼呀!要是貓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ㄔu析:隨著游戲的進一步深入,我通過受傷來讓孩子們提煉出歌詞的相關內容:眼睛小,爪子少…。為下面的理解歌詞做準備)
二、學習新歌曲《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
。1)鼠媽媽:看來這兒并不安全,咱們還是回家吧。S著歌曲旋律,鼠媽媽帶著鼠寶寶回到座位上。)
。2)鼠媽媽:寶貝們,咱們折騰了一天,很累了。趕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吧!
(3)(睡眠曲響起,眾鼠作睡覺的樣子,其間鼠媽媽不斷發(fā)出笑聲。)"哈哈,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有只能干的小老鼠把討厭的大野貓變得不厲害了,你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么樣子呢?"(小老鼠"們議論紛紛,鼠媽媽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ㄔu析:提出問題,引導"鼠寶寶"們自由交流討論,如何讓野貓變得不厲害?在這里我融入了語言領域的教育;《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4)鼠媽媽:乖寶寶,你們的想法和能干的小老鼠是一樣的,都想讓野貓的眼睛變得小小的,爪子變短,牙齒也沒有了…我們來看看夢中的小老鼠是怎么畫貓的。ń處熯吢俪柽厡⒇埖臉幼咏o畫出來)
。ㄔu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邊慢速唱歌邊按歌詞順序把貓的滑稽樣子畫出來,以悄然滲透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熟悉歌詞,并為后面的孩子邊唱邊畫打下基礎。)
2、理解、熟悉歌詞:
(1)鼠媽媽:小老鼠畫的貓和大野貓一樣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眼睛要變得小小的,腿變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翹(讓他們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小老鼠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引導幼兒熟悉歌詞,逐步出示課件上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評析:在充分分析、理解教材后,我覺得這首歌曲中,幼兒對老鼠畫貓的順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把歌詞顛亂,于是,我在讓鼠寶寶觀察、比較夢中的野貓和現實中的野貓的區(qū)別以后,教學時嘗試運用歌詞記憶圖來記憶歌詞。)
。3)"寶寶們,一起跟著媽媽來說說小老鼠是怎樣畫貓的。"(指著課件上的圖片隨著歌曲旋律按節(jié)奏讀歌詞。)
。4)"看著這樣的貓,小老鼠的心情會怎樣?"(很高興、很得意、很開心??)你們從哪里看出來的?"(圖片上小老鼠的眼神、尾巴、姿態(tài)等)請幼兒學學小老鼠得意的樣子。
(5)"我的寶寶們真能干,那我們一起學著小老鼠來得意地唱一唱。
(6)我的寶貝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為什么?(有趣、滑稽??)那我們再來唱一遍,要把小老鼠的得意和歌曲的滑稽味兒唱出來。
。ㄔu析:本環(huán)節(jié)提高了難度,要求幼兒將歌曲詼諧有趣的情緒通過聲音和動作表現出來。對于滑音的處理,我設計了一個箭頭向上的標記;說白的一句要求幼兒正確表達并得意地演唱;唱到"胡子要畫翹"的"翹"字時提醒幼兒語言要突出。對于這些細節(jié),由于處理得當,幼兒掌握較好。)
。7)鼠媽媽:寶貝們,你們想不想也畫一只這樣的貓?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畫吧!(音樂旋律起,幼兒根據音樂歌詞畫貓。)
(評析: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讓幼兒一邊聽歌曲,一邊來畫畫。在唱唱、畫畫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8)"小寶貝,你們的貓畫好了嗎?讓我們用歌聲來檢查一遍。"(拿著自己的畫,隨音樂一起表演唱)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課件上的貓出現,眾鼠蹲下)鼠媽媽:看來,我們夢想的貓是不存在的,真的貓還是要來的,我們還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聲中結束)
。ㄔu析:《老鼠畫貓》整首歌曲幽默、詼諧,所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也運用了游戲的形式:一聲貓叫后,眾鼠隨樂一起跳起來,活動結束。和整首歌曲的風格相呼應。)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中最后樂句的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2、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用指偶根據演唱內容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友好、真誠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演唱。
2、難點: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ㄒ唬┮魳酚螒颉墩遗笥选芬}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
1、幼兒隨音樂做游戲《找朋友》,然后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ú捎糜變菏煜さ挠螒驅胝n題,為學唱歌曲做好兩個準備:一是情緒上的準備,通過游戲讓幼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去和好朋友一起活動。二是節(jié)拍及動作上的準備,《找朋友》和《一對好朋友》兩首歌曲都是2/4拍,同時歌詞和動作有些類似,比如"你好""再見"等等,這樣容易調動起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學習新知識。)
(二)欣賞歌曲
師:找到了好朋友真開心,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1、幼兒兩兩自由交流。
。ㄔ谶@里,給幼兒時間讓他們自由的交流,比如孩子們會說說悄悄話、拉拉勾、眨眨眼、拍拍手等等,充分給孩子交流的機會和自由。)
師:你們真是一對好朋友!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對好朋友》。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這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心里是怎么樣的?
3、再次完整傾聽樂曲。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并沒有直接讓幼兒欣賞歌曲記憶歌詞,而是先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和好朋友充分交流,其實,孩子們的交流也正是歌里唱到的,然后讓孩子們帶著同樣的體驗去欣賞歌曲,更能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
。ㄈ⿲W習歌曲
師:一對好朋友在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做一做。
1、老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說歌詞。
2、隨伴奏音樂說歌詞。
3、隨伴奏音樂輕聲跟唱歌曲。
4、好朋友面對面一起演唱歌曲。
。ū经h(huán)節(jié)從朗誦歌詞到輕聲歌唱再到有感情的演唱,老師沒有過多的提示語言,而是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以幼兒的感受為主,引導孩子逐步提高,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強調的:以幼兒為主體。)
。ㄋ模┍硌莞枨
1、讓幼兒和好朋友隨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2、請一對好朋友表演創(chuàng)編的動作
3、集體隨音樂表演歌曲
4、交換朋友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ㄍㄟ^自由創(chuàng)編、分組表演、集體表演、交換朋友表演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去交流,更好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ㄎ澹┱勗
小結:和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讓我們和更多的好朋友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創(chuàng)編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
3、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其中?4個,小雨點4種各2個,彩虹2個。
2、音樂《小白船》。
3、三個大薯片盒子,四個小瓶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小白船》做律動。
二、練聲:
師:剛才我們跳的小白船非常美,誰知道它是幾拍子的歌曲?——三拍子。
師:誰告訴我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強弱弱。一起告訴我吧。
出示道具薯片盒子、小瓶子,按強弱弱,強弱弱規(guī)律排列。
1、教師示范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一遍)
2、示意孩子們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兩遍)
3、提示幼兒聽鋼琴練音階練聲。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教師按強弱規(guī)律指揮。
師:這一遍我們注意聽鋼琴的高和低。(鋼琴伴奏發(fā)生音階一遍到G調上、下行)
三、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師:大家唱的真好聽,今天啊,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藘晌缓门笥,我們來看看是誰呀。
1、(出示彩虹和綠雨點圖片)彩虹——“彩虹會唱歌”。還有呢小雨點——“小雨點會跳舞”。
2、教師邊指圖邊范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彩虹是怎么唱歌的,請你仔細聽。
(教師范唱:466.6︱466-︱355.5︱355-︱)(鋼琴伴奏一遍)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一起來(幼兒隨樂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唱的很好聽,彩虹坐滑梯是連續(xù)的,所以我們的聲音要連貫。彩虹還想再做一次滑梯,我們再來一次好不好。
(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并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師:剛才小雨點在干什么啊,那一個小雨點跳舞多孤單呀。我還請來了紅雨點,黃雨點和藍雨點(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小朋友在跳舞的時候都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小雨點在跳舞的時候也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滴答滴答)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范唱: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ㄤ撉侔樽嘁槐椋
師:一起來。幼兒隨伴奏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提問1、我們發(fā)現了,這些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
2、那什么顏色的雨點跟他們的聲音不一樣。(綠色)
3、你感覺哪里不一樣?(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節(jié)奏不一樣。
師:那你們會不會為小雨點伴奏?請你們一起來。(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演唱歌曲后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會不會呀。
師:我們唱彩虹唱歌的聲音要怎么樣啊——連貫。那小雨點跳舞的聲音要怎么樣——跳躍,那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要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
幼兒隨鋼琴伴奏演唱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ㄤ撉侔樽嘁槐椋
師:小朋友唱的很好聽,這一次小雨下的又大了一點,我們應該怎么表現自己的聲音呢?(聲音大一些)。
5、再次隨音樂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四、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并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許多小圖片,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教師隨前半段音樂把圖譜貼在黑板上(一個?一個綠色雨點)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呀?他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你們知道小問號在問什么嗎,請你來聽一聽(教師隨音樂范唱前段歌曲)
。ㄤ撉侔樽嘁槐椋
師:小問號在問什么——小雨點在哪里跳舞,你們會不會問。我們一起來試試。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鋼琴伴奏一遍)
4、師:這一次小指揮不指揮了,你們自己來可不可以。幼兒隨音樂完整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五、嘗試用動作創(chuàng)編前四句歌詞,探索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發(fā)出的聲音
1、師:小雨點究竟會在什么地方里跳舞呢。下雨的時候小雨點會落在哪里,想一想。
。ㄓ變夯卮穑
2、教師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雨點會在哪里跳舞,自己想讓小雨點在哪里跳舞就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孩子根據示范動作把歌詞替換掉。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六、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剛才小問號我們沒有唱到,這一次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你們來回答我,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后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3、把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小朋友來問,第二組小朋友來答,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唱歌的時候我們要站直了,聲音才會非常好聽。教師指揮。(鋼琴伴奏一遍)
4、反過來演唱,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歌唱的表情最好,不僅要歌唱的好,表情也要好看。(鋼琴伴奏一遍)
5、今天我們來跟爸爸媽媽比一比,是我們唱的好聽還是爸爸媽媽唱的好聽,你們來問,爸爸媽媽來回答。爸爸媽媽唱的好不好聽啊,給他們鼓鼓掌吧。(請家長參與音樂活動結束)(鋼琴伴奏一遍)
《會跳舞的小雨點》
1=C3∕4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結構,初步培養(yǎng)幼兒聽辨、分析樂曲的能力。
2、能運用不同的動作大膽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水族館音樂 、圖譜 、小魚道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變弘S音樂律動入室,初步感受音樂
師:“孩子們,讓我們都來做快樂的小魚,盡情地在這片大海里游一游吧!”
。ǘ┮怨适聻檩d體,感受理解音樂
1、仔細傾聽,欣賞樂曲
師:“在這片美麗的大海里,有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今天,老師帶來的這段音樂會告訴大家故事里都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播放音樂,幼兒完整欣賞樂曲)
提問:你覺得音樂里可能有誰?它在干什么?
2、結合圖譜,分段理解樂曲
師:傳說在海底深處,有一顆神奇、美麗的寶石,小魚們都想找到寶石,有一天,它們唱著歌快樂地出發(fā)了——
教師分別學小魚和大鯊魚的聲音唱歌:“我是一條小魚,我要找到寶石,我在水里游來游去,游得多快樂”“我是一條鯊魚,我要吃掉小魚,左邊找找,右邊找找,沒有找到。”
提問:小魚和鯊魚是怎樣唱歌的?它們唱了幾次?(幼兒學唱)
3、幼兒用手指模仿小魚,隨音樂表演。
提問:這段音樂中到底有哪些小動物?大鯊魚想吃掉小魚,小魚該怎樣避險?
4、幼兒帶小魚、鯊魚道具分角色隨音樂表演。
幼兒聽音樂做小魚動作,大鯊魚出來后,小魚立即停止不動。
5、交換角色,再次隨音樂表演。
。ㄈ﹩l(fā)想象,大膽表現
提問:大海里還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做的?
1、幼兒模仿大海各種小動物隨音樂表演。如:“我是一只螃蟹,我要找到寶石……”
2、分角色扮演鯊魚和其他小動物隨音樂表演。
四、活動結束
孩子們,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樂曲名字叫《水族館》,它是由法國著名的音樂家圣桑作曲,回家以后,希望你們從電腦上查一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欣賞這首樂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在音樂響起的時候,幼兒可簡單做動作,小毛驢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動作。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樂意隨音樂表演,體驗韻律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較豐富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用漢語說出兒歌,并大膽的唱出來。注意重點學習詞語,摔、皮鞭、得意等詞語。
活動準備
1、歌曲《小毛驢》教學光盤 。
2、掛圖
3、可以讓幼兒提前熟悉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毛驢》歌曲掛圖。
教師;"今天,我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誰,聽一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驢》。
請幼兒隨音樂打節(jié)奏,感知歌曲歡快詼諧的曲調,說一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師示范表演?《小毛驢》(邊唱邊做動作)。
4、學習創(chuàng)編動作。
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可啟發(fā)幼兒:“騎小毛驢的動作可以怎樣做?”“怎樣表現很得意的樣子?”
5、請幼兒聽音樂,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連起來,完整地表演。
6、請某個幼兒帶領全體幼兒隨音樂表演。
7、請幼兒兩人一組相互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更有趣。
8、請全體幼兒欣賞個別小組表演。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可簡單的聽到兒歌里的漢語詞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嘗試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來表現煮面條的情景。
2、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 圍裙 白紙 圖片 磁鐵 記號筆 勺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二、觀看視頻,掌握煮面條時面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tài)。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面條嗎?誰能告訴我煮面條時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視頻,說一說面條的變化。
——老師這里有一段關于煮面條的小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邊請小朋友思考一個問題:面條在煮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沒有煮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放到鍋里后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教師總結面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段落,區(qū)分面條的三個不同時期。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段落。
——小面條在鍋里扭動,翻滾,就像是在跳舞,為了讓小面條舞動地更加優(yōu)美,老師給它配上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共分了幾段?
2、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教師用線條畫出音樂段落。
3、教師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將圖片與音樂一一對應。
——老師這里有三碗面條,分別對應上面的三段音樂,誰能幫我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音樂下邊去?
四、嘗試創(chuàng)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變化。
1、請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面條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動作。
——現在我們把自己都變成一根根面條,我們要來煮面條了,誰能用動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面條是怎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面條煮軟時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表現面條煮好時的動作。
4、請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
五、游戲:我是快樂的小面條。
1、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小面條,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小朋友們看,我們的教室中間有一個大圓,就是一口大鍋,旁邊有兩個小圓,是盤子,現在我來扮演廚師,你們就是小面條,第一段音樂面條沒有下鍋的時候,小面條都在鍋邊站著;第二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小面條都要跳進鍋里跳舞;當我關火拍手說“面條煮好了”的時候,小面條們就要像木頭人一樣擺個造型一動也不能動了。我看哪根小面條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點他一下,這根小面條就要跳到旁邊的盤子里去,好不好?
2、師生共同游戲。
3、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重新游戲。
4、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這么普通的面條被你們表演的這么好,看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現在請小面條們排好隊,我們要去其他班的小伙伴們煮面條吃嘍!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教案07-28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冬》08-22
《郊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