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畫片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2.語句完整、連貫,用詞生動、恰當,具有一定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
3.能自主的選擇不同的方式表達與表現(xiàn)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課件-動畫片:你見過海豚嗎?
活動過程
一、播放動畫片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動畫片好看嗎?你們還想看一遍嗎?
。ㄖ貜褪湛,讓幼兒記住動畫情節(jié))
二、講述動畫內容
1.動畫片里有誰?
。▎l(fā)幼兒完整說出動畫片里的人物、動物)
2.海豚在干什么?
。ü膭钣變河猛暾恼Z句表述海豚的表演)
3.說一說海豚是怎樣表演的?
。ㄒ龑в變合胂笳f出海豚的心理活動)
4.海豚有哪些漂亮的表演動作?
。ü膭钣變杭由蟿幼鬏o助語言講述)
5.小海龜是怎樣看表演的?
它對海豚說了寫什么?
。ü膭钣變河懻摚ハ鄦l(fā),說出海龜想說的話)
三、創(chuàng)編故事
1.誰想為小海豚再組織一場表演活動呀?
2.你想讓小海豚表演哪些節(jié)目?
3.你想讓觀看表演的人們做些什么?
幼兒結伴討論,編出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結伴講述《海豚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因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實物之間的左右、遠近、遮擋關系不同。
2.用擺貼組畫的方法練習將空間關系轉化為平面關系。
活動準備:
每兩個孩子一張桌子,將桌子排成一個圓圈,中間擺一張圓桌,臺布一塊(以便擺放觀察實物)。三只大小、顏色不同的花瓶,兩只顏色不同的蘋果,一只有柄和嘴的水壺,幼兒入手一份擺貼材料(要塑封,以便調整和多次使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水壺,通過交流,知道因各自坐的位置不同,看到水壺柄、嘴的左右、遮擋情況和圖案是不同的。
二、組織孩子們遷移以上經驗,仔細觀察兩只花瓶的左右、遮擋、遠近關系,并嘗試用擺貼的辦法來展示自己觀察的情況。
1.老師換上兩只花瓶,提示孩子仔細觀察,鼓勵孩子把自己看到的情況與大家交流,主要請三種情況的孩子交流:a.大花瓶在我的左(右)邊,小花瓶在我的右(左)邊。b.大花瓶遮掉了小花瓶,或小花瓶遮掉了大花瓶的一部分。c.小花瓶離我近(遠),大花瓶離我遠(近)。
2.請小朋友嘗試用擺貼的辦法將自己看到兩只花瓶的左右、遮擋、遠近情況展示出來(老師提示在他們面前材料盤里取一份擺貼材料)。
3.幼兒操作,老師觀察孩子們擺貼的情況。
三、引導幼兒運用以上經驗,對五樣實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合理擺貼,組合一幅美麗的寫生畫。
四、組織孩子相互檢查評價和調整,在展示和欣賞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2、學著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對故事復述有興趣。
教學準備:
。ㄕJ知準備)已經開始《我是中國人》的主題
(材料準備)故事圖書、錄音
教學過程:
一、翻閱圖書,師生共同閱讀圖書: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出示圖書),引導幼兒閱讀圖書封面,了解故事名稱,引發(fā)興趣。
2、師生共同翻閱圖書:·你看到了什么?
·它在講述一件什么事情?
二、聽賞故事《盤古開天辟地》:
提問:1、傳說中地和天是怎么會分開的?
2、盤古讓自己呼出的氣變成什么?讓自己的聲音變成什么?
3、太陽和月亮又是他的什么部分變的呢?
4、還有哪些地方也是盤古變成的?
三、再次聽賞故事,記住故事的主要內容:
·討論:究竟有沒有盤古?(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 小結:這個故事是古代人們想象的神話故事,但是,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喜愛這個神話故事,把勇敢的人稱作頂天立地的英雄漢。
四、跟著老師學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五、延伸活動:
區(qū)角活動中提供錄音、故事書、圖片,繼續(xù)學習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師幼共同收集秋天的農作物,布置主題墻;在活動室一角水平拉一些縱橫交錯的彩帶,請幼兒將收集的落葉以及自己制作的葉子、花朵系在繩子上,讓秋天走進活動室,為幼兒營造秋天的氛圍。
2、將主題墻換為“奇妙的樹葉”主題墻,張貼幼兒制作的樹葉拼圖。
3、在活動室張貼動物們自我保護方法,種子的傳播方式以及動植物之間食物鏈的圖片,供幼兒欣賞。
【活動目標】
1.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體驗豐收的喜悅。
2.認識幾種常見的農作物,水果和菊花,知道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
3.能用優(yōu)美的詞句描述秋天的田野,果園豐收和菊花盛開的景象。
4.體驗明顯的秋天特征。
5.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生活活動】
1、天氣干燥,能主動飲用白開水,飲水要適量。
2、利用散步的時間,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中動植物的變化,并及時交流和記錄。
3、提醒幼兒外出活動出汗較多時,不直接脫衣服,等到消汗后再脫衣服。
【家園共育】
1、請家長利用帶孩子外出的時間,提示幼兒觀察周邊的樹,判斷常綠樹和落葉樹,并收集樹葉制作成標本。
2、提示幼兒根據天氣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穿合適的鞋子。
3、請家長提醒幼兒尊敬老人,對不住在一起的老人要經?赐⒋螂娫拞柡。
【教學活動】
主題一:“樹真好”“秋天的樹”“秋天多么美”“葉片上的毛毛蟲”“我是天氣預報員”,幼兒懂得愛護樹木和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了解天氣預報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學會關注天氣。
主題二:“秋葉飛舞”“幸福一家人”“蘋果豐收”“梨子小提琴”“樹葉分類”五個教學活動,幼兒能根據葉子的外形想象,進行粘貼,能夠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了解長輩,能夠尊重、孝敬老人。
主題三:“快樂的小鼴鼠”“動物保護色”“種子的旅行”“秋游”“動物法庭”“有規(guī)律排序”,幼兒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其傳播方式的直接關系;簡單了解食物鏈,知道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葉子拓印”“葉子標本”“毛線粘貼”“果殼大變身”“蔬菜水果大變樣”,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葉子,學習用樹葉拓印的技能。
益智區(qū):“撒花片”“斗獸棋”,幼兒復習數的組成,理解部分數和整體數之間的關系。
科學區(qū):“天氣預報員”“誰吃誰”“喂養(yǎng)小蟲”,幼兒了解動、植物的食物鏈關系,能持續(xù)觀察小蟲的生活習性。
閱讀區(qū):“閱讀與樹有關的書”“閱讀與長輩有關的書”“動植物畫冊”,幼兒通過閱讀書,懂得樹木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更美好的道理。
表演區(qū):“樹葉裝扮”“蘋果豐收”,幼兒能用樹葉組合裝扮自己,體驗樹葉裝扮的樂趣。
角色區(qū):“農產品展覽會”“秋天的集市”,幼兒會給農產品分類,了解家鄉(xiāng)特產的多樣性,輪流扮演服務員和顧客,體驗表演的樂趣。
建構區(qū):“小動物的家”,幼兒能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搭建舒適的家,提高立體建構的能力。
【活動反思】
1.在幼兒園里,大班的孩子要比小班、中班的孩子的學習能力要強,在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些方面只需要老師稍微的'指點一下,他們就能很快的接受了。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都能主動積極的參與,甚至主動幫助老師完成活動。他們的討論,判斷能力,游戲活動能力使得這個活動能很好的開展下去。幼兒的語言表達,判決斷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熱鬧的掌聲培訓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得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
4.如果讓我重新來上這個活動,我會帶著孩子們親自去參觀附近的田地和果園,并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并學會用“—×—×”正確表達實物的數量。
2、借助拍節(jié)奏、輪流解說兒歌等形式,進一步感知兒歌重復對稱的句式結構,并嘗試仿編兒歌。
3、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并積極參與組詞和仿編活動。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花燈圖片。
2、游戲音樂磁帶《火車開了》、《大家來看燈》。
3、火車頭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兒歌導入:《數花燈》冬冬鏘,鏘鏘冬,正月十五鬧花燈。雞娃燈,鴨娃燈,一蹦一跳青蛙燈;荷花燈,蓮蓬燈,一盞一盞牡丹燈;谷穗燈,麥穗燈,一盞一盞豐收燈;獅子燈,繡球燈,一條一條長龍燈。一二三四五六七,寶寶數燈數不清。爺爺奶奶幫他數,一數數到大天明。
教師:小朋友,正月十五鬧花燈,寶寶數燈數不清,小朋友,你們能數出一共有多少花燈嗎?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坐上花車去看燈。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坐上花車看花燈,激發(fā)幼兒學習序數的興趣。
方法:
(1)教師將小椅子分成7組,縱向椅子排列,每組7把椅子組成一列火車,貼有火車頭的標志。
。2)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幼兒各自坐下。
教師請3—5名幼兒說出自己是在第幾車廂的第幾個座位上。之后請幼兒相互說出自己是在第幾車廂的第幾個座位上。游戲做兩遍。
2、看花燈。引導幼兒學習從不同方向辨別7以內的序數。
(1) 分別出示7盞花燈圖片,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盞燈?
(2)然后啟發(fā)幼兒說出“第一盞燈是XX燈,第二盞燈是XX燈,直到第七盞燈是XX燈”。
(3)教師隨機提問“金魚等排第幾”“荷花燈排第幾”等。
(4)幼兒掌握后,教師把燈的圖片交換一下,在啟發(fā)幼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說出每盞燈的位置。
3、小動物看燈,進一步提高幼兒準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排列次序的能力。教師:小朋友,小動物們也趕來看燈了。
。ń處煶鍪九抨犠邅淼钠叻N動物玩具)提問:一共有幾個小動物?從左邊數第幾個小動物有翅膀?從右邊數,第三個小動物和誰拉著手?從不同方向數,從第一到第七分別是什么小動物?
三、結束部分。
幼兒隨音樂《大家來看燈》做“坐上花車去看燈”的游戲,根據幼兒的情緒決定游戲的次數。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續(xù)編兒歌《數花燈》。
剛開始我出示了一些花燈的圖片,請他們來說說這些花燈是什么樣的。
在中間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幼兒找出相似的句型,并根據這些句型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我最喜歡組織的是故事類的,兒歌我覺得要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于里面的文學語言比較不能理解,對于兒歌的意境也比較難體會。所以每次在組織兒歌活動的時候我都盡量找一些圖片或用一些動作等來幫幼兒理解,讓幼兒更好的體會兒歌、理解兒歌。
今天所學的兒歌“數花燈”,所表現(xiàn)的情景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視頻,讓孩子來觀看元宵鬧燈會的情景,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了比較多的經驗,再幫助他們分類花燈來鞏固記憶,所以,課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孩子們在學習兒歌的同時也鞏固了數量的知識。
小百科: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qū),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一:語言:小豬變形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豬通過改變自己形態(tài),尋找快樂幸福的過程。
2、發(fā)揮想象,大膽講述小豬變形的有趣經歷。
3、有閱讀圖書的興趣,從中體驗:做自己,最幸福。
活動準備:
1、自制大書《小豬變形記》、相應圖片
2、裝扮動物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猜會是誰呀?
幼:小豬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豬?
幼:胖胖的
師:關于這只小豬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導讀故事:
1、變長頸鹿
師:小豬跑到路邊他遇見了誰?
幼:長頸鹿
師:小豬會想到一個什么好主意呢?
幼:想變長頸鹿
師:你的主意都不錯,小豬也有自己的辦法,看,小豬來了。他怎樣讓自己變成了長頸鹿的?
幼:做了一對高蹺
師:小豬站在高蹺上走啊,走啊,心里美極了。路上他又遇見了誰呢?
幼:斑馬
師:小豬怎么跟斑馬打招呼?
幼:它對斑馬說:“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可以看見好幾里遠的地方。”
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可以看見好幾里遠的地方。斑馬哈哈大笑說:“你不是長頸鹿,你是一只踩著高蹺的小豬!
師:小豬聽了氣呼呼地走開了,但是沒走多遠……(聲音)
師;猜猜小豬怎么啦?
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幼:“哎,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
2、變斑馬
看ppt一起唱: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我要變成美麗的斑馬。
師:大象會對小豬做什么?
幼:用水把小豬身上的斑馬紋沖得一干二凈,
師:還沒等身上的水全干,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我們猜——(他想變成什么)
3、變大象
師:如果你們是小豬,你會怎么變?
師:看,小豬是怎么變大象的?
幼:它在自己的鼻子上綁了一根長長的塑料管,在兩只耳朵上綁了兩片大樹葉,把自己變成了小豬大象,
師:小豬和袋鼠之間是怎樣說的?
幼:遇見袋鼠和它打招呼說:“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能用鼻子噴水。”袋鼠笑著說:“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裝了塑料管的小豬!
師:小豬正想爭辯,突然一聲“啊——嚏——”,結果……
4、變袋鼠
師:小豬還要變,變只袋鼠跳呀跳。(師生互動:腳上綁彈簧,我跳!我跳!我跳得高……)
師:(出示小豬倒掛圖)鸚鵡真沒禮貌,小豬氣壞了,一心想跳給鸚鵡看。他越跳越高,越來越高……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小豬……(怎么啦?觀察畫面)
幼:用力一跳,蹦到了一棵樹上,倒掛在了樹枝上!
5、做回自己
師:掛在了樹上,小豬拼命的掙扎,哎呀,掉到哪里去了,
幼:一頭栽進泥潭里
師:小豬說:“真倒霉!事情都搞砸了,當只小豬一點樂趣也沒有!
師:剛才小豬還說一點樂趣沒有,現(xiàn)在怎么又快樂了 ?(引導幼兒說出學別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6、回顧小豬變形過程(出示文字“可愛”“苦惱”“快樂”)
小結:這只可愛的小豬一會兒變成長頸鹿,一會兒變成斑馬。一會兒變成。。。但是不管變什么,請記。鹤龊米约,最幸福。
三、經驗遷移:
師:在平常的生活中,小朋友們,你有沒有刻意去模仿別人這種行為呢?
師:今天我們通過閱讀繪本《小豬變形記》,讓我們感受到去模仿別人的動作、語言是一件很累的事,做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保護身邊環(huán)境
活動目標:
1、保護身邊環(huán)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3、使幼兒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活動過程: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紀小,站在山坡來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報,情報緊急很重要。
雞毛信,不一般,三根雞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趕著羊群過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搶糧的鬼子在搗蛋。
遇見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東西也沒見。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闖過一關又一關。
翻山越嶺不怕累,把信交給了游擊隊。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說一說
1、 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xiàn)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薄靶『颖焕廴玖,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薄奥返膬蓚扔欣廴经h(huán)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薄扒f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三、看一看、說一說
。ㄒ唬、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這些垃圾會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葉),掩埋一段時間就會腐爛;但有些垃圾是很難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東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ǘ┤绾卫美
1、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薄昂韧甑娘嬃瞎蘅梢曰厥铡!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
“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三)、師:知道垃圾有這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四、德育滲透
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周邊的環(huán)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huán)境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保護環(huán)境的大行動中呢?
“我們可以去告訴身邊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huán)境!
五、學一學、背一背
1、教幼兒學背兒歌:
《亂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樹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亂扔,不講衛(wèi)生真糟糕。
小花貓,喵喵叫,吃完小魚胡子翹,
魚刺扔進垃圾筒,講究衛(wèi)生妙妙妙。
我們所有小朋友,良好習慣要記牢,
清潔衛(wèi)生人人愛,亂扔垃圾可不好。
六、小結
小朋友,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jiān)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點子圖,列出相應算式。
2、能用準確的語言講述算式含意。
3、復習8的組成及8的加減。
4、能學習新內容并參加多組活動。
活動準備
1、課件-點子圖兩張,算式卡片
2、學具六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復習
1、復習8的組成----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
2、復習8的加減----游戲:開火車
二、看點子圖列算式
1、觀察點子圖:
圖上有幾個點子,合起來是多少?
2、用算式記錄并講述。
(1)誰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圖上的意思?
(2)這道算式是怎樣表示圖上意思的?”(例:3+5=8)
(3)讀算式一遍
3、觀察點子圖:
(1)圖上有幾個點子,表示什么意思?
(2)用算式記錄并講述。(方法同上)
三、小組活動
1、算式卡片接龍。(請一位幼兒說說這組要求。)
2、看圖編應用題列算式
3、涂色記錄
4、分隔點圖記錄
5、看點圖列算式
(1)看看紙上的點子表示什么意思,用算式記錄,再說說算式表示圖上的什么意思,最后把算式讀一遍。
(2)今天的新活動每位小朋友都要爭取完成,再看看誰完成的活動最多。
四、活動
讓幼兒繼續(xù)感受一道算式表示不同中的相同數量關系
1、請個別幼兒講述看圖編應用題列算式及看點圖列算式活動。
2、編應用題:8-4=4還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事情?
3、了解幼兒完成新活動和活動數量的情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孩子們對于恐龍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會看到他們帶著有關恐龍的書和玩具來與同伴分享,在行為上也會模仿恐龍的叫聲、動作……于是 “我來研究恐龍”這一主題活動產生了,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如“共同收集恐龍資料”、“恐龍大進行”――分類記錄,“畫畫我最喜歡的恐龍”等一系列的活動。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對恐龍已有了基本認識,一些常見的恐龍都能叫出它們的名稱和特征。“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是怎樣生活的?”這個話題逐漸成為孩子們議論的熱點。游戲“恐龍大聚會”正是讓他們運用各種各樣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只大恐龍,進入 “侏羅紀”時期,從而體驗感知想象中的恐龍生活。
活動目標
1、能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將自己裝扮成一只恐龍,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能團結協(xié)作,解決困難,達到目的。
3、體驗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和游戲的樂趣。
環(huán)境材料
1、室內:與幼兒共同布置一片侏羅紀的樹林。
2、室外: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在大操場的山上布置“侏羅紀公園”。
3、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恐龍真好玩,你能給大家說說你喜歡哪些恐龍呀?”幼:我喜歡的恐龍有三角龍、雷龍、翼龍、長頸龍、劍龍。幼:我喜歡的恐龍有馬門溪龍、迅猛龍、雙冠龍。(評:孩子們經過較長的認識階段,對恐龍已有一定的經驗,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認知,因此,從幼兒需要出發(fā),讓幼兒自由充分的講述,一方面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幼兒間實現(xiàn)資源共享。)“你們看,這邊有我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材料,我們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漂亮的恐龍,好嗎?”
2、幼兒裝扮自己。
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恐龍。(《綱要》指出,應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這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各種材料,自己動手,按自己的意愿打扮成心目中的恐龍形象,“我是唯一的,我是特別的”,幼兒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得到了滿足。)
3、游戲:“穿越侏羅紀”。
老師和孩子們一同來到“侏羅紀公園”,唱唱跳跳,發(fā)現(xiàn)來了一只兇狠的霸王龍,大家團結在一起把霸王龍趕走了,然后一起快樂地跳起舞來。(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我們把我園特有的小山坡布置成“侏羅紀公園”,讓小朋友與特定的環(huán)境產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他們完全溶入了游戲的角色中。)
4、討論、評價,結束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知道鐘面上的結構。
2.初步認識整點,知道整點的記錄方式。
3.能較專注地參與活動,積極動腦思考。
活動準備:
大鐘面一個,整點的時間記錄卡若干,幼兒用書第3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
1.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2.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教師出示時鐘) "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時鐘的?""時鐘有什么用途?"(總結: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它和人們關系密切)
二、觀察認識鐘面。
(教師手指鐘面)"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字,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仔細看,鐘面上三根針一樣長嗎?"(數字是按1~12的順序排列在鐘面上,12在上面,6在下面,3和9分別在兩邊;指針有三根,它們的長短不同,最短的是時針,長一點的是分針,不停地在走動的是秒針。)
三、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1.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賽跑,現(xiàn)在他們都踩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提問:⑴誰跑得快?(分針)
2.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3.總結: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練習撥整點。
1.教師:那么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字時,分針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整"。
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十二點鐘"
2.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講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停住,老狼看撥對了就不吃小羊,撥錯的小羊就要被吃掉。
五、幼兒操作。
打開幼兒用書,請幼兒將貼紙上的數字正確地貼在鐘面上,并根據畫面左邊的時間記錄卡,將制卡上的時針和分針擺在正確的位置上。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沉浮教案08-23
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果》08-22
幼兒園大班教案《蠟燭》08-22
幼兒園大班教案《電》08-22
幼兒園大班教案《云》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