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白故事梗概,在熟悉舞蹈與游戲的基本流程的基礎上學會隨樂而舞,并學習根據(jù)音樂的結構、情緒、和形象創(chuàng)造性的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xiàn)。
2、知道手腕花在舞蹈動作轉換和交換舞伴時對方向、方位的提示作用。
3、體驗集體舞中交換舞伴的快樂及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手腕花幼兒每人在右手上佩戴一個手腕花,分為兩種不同的顏色,且兩種顏色的人數(shù)相同,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分組并辨識行走的方向。
2、音效和輔助音樂在主音樂"瑞典狂想曲"之后,添加適當?shù)?敲門聲"、"開門…腳步聲"等音效以及。水族館,音樂,將故事的游戲性推向高潮,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完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很久以前在一個王國里有一位漂亮而又善良的公主,但是有一個巫婆總是想要害死她,一位英俊的王子救了她,后來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今天,公主要舉行盛大的皇宮舞會,邀請在座的每一位小公主和小王子都去參加,你們想去嗎?
二、欣賞A段樂曲,學習圓圈舞
1、學習基本動作,用動作感知音樂。
、儆變鹤,模仿老師做上肢動作,用動作感知音樂。(拍手、左右看、點頭、走一走)
、趩l(fā)幼兒創(chuàng)編王子和公主相互邀請時的行禮動作。(遇到你喜歡的公主或王子,你要怎樣邀請他和你跳舞呢?)
、廴w幼兒模仿行禮的動作,提示幼兒動作要到位。
④幼兒站在凳子前,隨音樂節(jié)拍做行禮的動作,再次用動作感知音樂。
2、學習圓圈舞
、俳處熝堃晃"王子"進行示范表演。
②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分析兩人配合表演時的動作特征,如兩人的站位、動作的順序和方向以及公主移位的方向。
、壅垺獂t"王子和公主"嘗試示范表演。(教師可用語言提示)
④王子和公主們站成單圈雙圓的隊形,王子在內,公主在外,兩人面對面嘗試表演。(不加音樂,教師用語言提示,適當放慢節(jié)奏)
、菀槐閯幼骱,公主移位,發(fā)現(xiàn)換了新舞伴,引導幼兒繼續(xù)表演。
⑥聽音樂,按音樂的節(jié)奏完成圓圈舞,茌每段音樂的最后一句交換舞伴。(2遍)
三、欣賞B段樂曲,學習音樂游戲。
1、大家正在舞蹈時,音樂突然中斷,播放敲門、開門及腳步聲的聲效,啟發(fā)幼兒么了?誰來了?"引出巫婆這一角色。
2、第一遍游戲,交代要求:聽到敲門聲時,兩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教師扮巫婆)
3、第二遍游戲,交代要求:聽到敲門聲時,三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教師扮巫婆)提前引導幼兒:如果落單了,要如何躲避巫婆。(如:在"木頭人'之間躲避等)
4、第三遍游戲,選定一位幼兒來扮巫婆,聽到敲門聲時,三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落單的公主或王子則被巫婆帶出教室。
四、解救公主(王子),結束活動。
師:公主(王子)被可惡的巫婆抓走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激發(fā)幼兒的責任心、凝聚力,啟發(fā)幼兒進行營救公主的行動,播放進行曲,幼兒聽音樂,"武裝"自己,去解救公主,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目標:
1.欣賞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2.通過現(xiàn)場欣賞葫蘆絲等樂器演奏及隨音樂舞蹈,多通道感受樂曲柔美、流暢等特點。
3.積累合作舞蹈的智慧,體驗其中的樂趣。
準備:
1.樂器(葫蘆絲、笛子、陶塤),錄音帶。
2.教師用的少數(shù)民族服裝,幼兒用的自制羽毛腕飾。
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完整欣賞錄音樂曲第一遍,感受樂曲的美妙、動聽。
2.幼兒欣賞樂曲第二遍,教師引發(fā)幼兒注意聽辨主奏樂器——葫蘆絲。
3.教師現(xiàn)場用笛子、陶塤、葫蘆絲分別演奏,請幼兒分辨樂曲中的主奏樂器。
4.教師用葫蘆絲現(xiàn)場完整演奏樂曲。
5.教師與幼兒討論樂曲的相關信息,如云南、傣族、鳳尾竹以及曲名等。
6.教師穿上傣族服裝,合作舞蹈。
7.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帶上腕飾參與表演,分別進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蘆絲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跟隨音樂旋律、節(jié)奏做不同動作。
8.幼兒分角色兩兩組合隨音樂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動以音樂欣賞為主線,用整合的手段營造了一個審美的藝術氛圍,借助葫蘆絲、陶塤、笛子、少數(shù)民族服裝、孔雀舞、教師現(xiàn)場演奏等多種與樂曲相關的要素,幫助幼兒全面感受、理解樂曲。幼兒通過多通道的參與,發(fā)展審美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歡快、風趣的特點。
2.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感應每句末“蛀牙”次數(shù)。
3.體驗歌曲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蛀牙的危害。
2.材料準備:音樂《大蛀牙》、鼓、故事圖片
三、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了解歌曲內容,并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等感應每個句末的“蛀牙”次數(shù)。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聽辨每句末尾木魚聲的次數(shù)。
四、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教師敲擊鼓面, 幼兒走各種步伐感應拍子。(指導幼兒根據(jù)鼓聲的快慢變化,走出各種步伐如跑、跳、蹲走、彎腰走等。)
(2)教師敲擊鼓邊,幼兒原地拍手或兩人互拍出教師敲揍的節(jié)拍。
2.觀察圖片,故事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故事圖片,自由講述圖片內容。
師:你看見了誰?它們在做什么?
故事講述
3.欣賞歌曲:
(1)完整傾聽,感受歌曲的歡快與風趣。
(2)再次傾聽,肢體感應歌曲節(jié)拍。(教師按三段歌詞,隨拍子拍肢體的三個部位,引導幼兒聽蛀牙的次數(shù)。)
4.進行道具游戲,感應每句末“蛀牙”的次數(shù)。
(1)打棒敲擊次數(shù)。(引導幼兒聽辨句末的木魚聲,并用掌聲拍出來。)
(2)點手心游戲,感應次數(shù)。
玩法:幼兒手一只手攤開,當唱到“有一顆大蛀牙”時用另外一只手在手心點一點,兩顆,三顆大蛀牙則依照歌曲節(jié)奏快慢點上兩點或三點。(注意提醒幼兒邊唱邊玩。)
5.做肢體造型,感應句末“蛀牙”次數(shù)。
(1)教師伴隨音樂,在句末木魚處做肢體造型。(注意提醒幼兒兩人合作,一人創(chuàng)作,另一個模仿,合拍做造型。)
(2)幼兒兩個人合作玩肢體造型游戲。(提醒幼兒隨“蛀牙”的次數(shù)做肢體造型,之后請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請幾個幼兒站在中間按歌曲節(jié)拍做動作,其余幼兒模仿,每段間奏時換人)
6.小結評價。
提問:怎樣保護牙齒?
小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護牙齒身體好!
附:
【音樂分析】
1.句式。
前奏(一個八拍)-----念詞一遍(有一顆大蛀牙)------間奏(一個8拍)------唱歌一遍(有兩顆大蛀牙)-------間奏(1個8拍)-------唱歌一遍(有三顆大蛀牙)。
2.歌詞。
小朋友乖乖,小蟲子壞壞,把嘴巴開開。
有一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兩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三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為樂曲匹配歌詞并表演。
2.通過欣賞和演唱進一步了解民間對歌唱的形式,感受民間歌曲熱鬧歡暢的場景。
3.積極參與演唱會,體驗對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劉三姐》影像資料、《什么水面打跟斗》音樂,動物大圖,兒歌圖譜,四字動物方格。
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美麗的地方——云南。哪里的人們喜歡做一件有趣的事兒,叫做“對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欣賞影片《劉三姐》片段“對歌”。
第一次觀看后:這首歌和小朋友平時演唱的歌有什么不同?(一問一答,輪流唱)他們在對歌中猜了哪些東西?(出示歌曲中的四種圖形)小結:孩子們多么有趣的唱歌方式呀!邊勞動邊唱歌多開心,廣西壯族的人們肯定會越唱越聰明的。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快樂歌會吧!
第二次觀看:孩子們讓我們輕輕的跟著叔叔阿姨們唱唱吧~
二、學習對歌《什么水面打跟斗》。
1、幼兒看圖譜學唱對歌。
提問:你從歌曲中學到了什么?我剛才聽到一個很有趣的聲音“誒~~”為什么唱歌之前要“誒”一下呢?(原來是要告訴對方要開始唱了!)中間還有一些有趣的聲音“黑溜溜羅”,這個是什么意思啊?原來加上這些語氣詞會更好聽的,讓我們也來哼一下~那我來唱,你們來給我配這個語氣詞吧!(激發(fā)孩子回憶歌詞,教師邊唱邊組織圖譜)我們一起來把答案唱出來吧.
結:真好,我們又學會了一種新的唱歌方式,就像猜謎一樣的一問一答。你們想一想平時有接觸過一問一答的歌曲和詩歌嗎?(若能說出:那就念給我聽聽吧~沒有嗎?哈,我來幫你們回憶一下,并出示《圓圓歌》圖譜)
三、練習對唱
1、看圖譜回憶《圓圓歌》。
2、用對歌的方式把《圓圓歌》唱出來。(陸老師,給我們來點音樂吧,那樣會更好聽。
教師和幼兒對歌---個別幼兒之間對歌---分組對歌
四、創(chuàng)編動物謎語并對歌。
剛剛的對歌都是其他叔叔阿姨們編的,想不想來編一首我們自己的對歌呢?
1、出示大幅動物圖,請幼兒自行選擇創(chuàng)編的動物四個,并將集體進行創(chuàng)編。(抓住動物的主要特征)
你們想創(chuàng)編那幾個動物?這首歌曲需要四種小動物哦~(幼兒邊說邊將動物圖片取出)(并請小朋友說出自己想編它的那一部分~)這個動物你想編它的哪個部位?哪個部位最有趣?(幫助幼兒創(chuàng)編)那現(xiàn)在我們來對歌吧~你們來問我來答!
2、幼兒分組選擇數(shù)字方格區(qū)的動物卡片,進行創(chuàng)編,并與對方組進行對歌。
孩子們,讓我們來一場對歌比賽吧。ǔ鍪居成郊t幼兒園對歌賽橫幅)獲勝的孩子就可以得到我為你們準備的勝利花環(huán)。誰來問誰來答?好!請選擇~交換場地,現(xiàn)在你們問,他們答!
3、我也來參加吧,選擇一個方格,
孩子們,我們的方格區(qū)里面還剩下最后一個數(shù)字,誰有勇氣來和全體客人老師對對歌?我也來加入你們,吳老師,來給我們主持一下吧~
結束活動:
客人老師唱的好聽嗎?現(xiàn)在,我們去和教室里的其他小朋友玩這個對歌游戲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雄壯有力地演唱進行曲,在無伴奏的情況下獨立歌唱。
2、根據(jù)提供的不同情境,用斷頓、中強、漸慢、漸弱等方法演唱歌曲。
3、通過活動,體驗和逐步形成大膽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活動準備:
1、海軍帽一頂。
2、認識海軍,了解海軍的特征與他們所承擔的任務。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看大橋》。
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劃船和結伴劃船等動作。
齊唱歌曲,唱準節(jié)拍,唱清歌詞。
2、感受雄壯有力的《小海軍》歌曲旋律。
傾聽音樂,簡單說出感受。如:很有力、很有精神……等。
在座位上隨樂拍手,輕輕踏步等體會歌曲的節(jié)拍及力度。
3、學唱新歌。
教師出示海軍帽,并提問:“這是誰戴的帽子?”以此導入歌曲。
教師范唱。
組織幼兒說出聽到的歌詞內容,并集體朗誦。
完整學唱,并用全班唱、分組唱、男女生唱等方式進行練習。
4、有表情地歌唱。
唱出進行曲行進的感覺。“怎樣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斷頓、中強音量)創(chuàng)設情境!靶『\姷呐谕那拇┻^敵人的封鎖線,應怎樣唱?” (斷頓、緊張、中弱音量)“小炮艇越來越遠地駛向遠方,又應怎樣唱?”(漸慢、漸弱)提供一系列情境,幼兒用相應的聲音表情歌唱。
“小海軍勇敢地起航出發(fā)”,“悄悄穿過敵人封鎖線”,“小海軍繼續(xù)前進,駛向遠方”。
5、無伴奏歌唱,幼兒在沒有琴聲伴奏的情況下獨立演唱,以便更好地唱準音,并邊唱邊聽旁邊同伴的歌聲,學習與他人的歌聲整齊協(xié)調。
6、歌表演。
幼兒用小椅子當做炮艇,邊唱歌邊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秧歌步跳綢帶舞,表現(xiàn)綢帶舞歡樂、熱烈的氣氛,基本做到舞蹈動作協(xié)調、合拍。
2、借助兒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動作。
3、根據(jù)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人手兩根綢帶,錄音機、磁帶, 巧虎布偶一個,巧虎笑臉小貼紙若干、老師扮巧虎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巧虎手偶,與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巧虎。很高興見到你們,我最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唱唱跳跳吧!
一、復習唱游《巧虎之歌》
二、學習韻律活動:《擁軍秧歌》
今天巧虎我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禮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磁帶:這里面會是什么呢?豎起小耳朵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地聽一聽。
2、欣賞《擁軍秧歌》音樂一遍。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怎樣?(很熱鬧、高興)
我還會聽著這段音樂跳舞呢!你們想看嗎?(想)
三、學習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腳向前跨一步,右腳向前交叉,左腳再向后分開踏一步,右腳向后收回。
。2)這種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們想不想也來跳一跳?(想)
四、幼兒學跳秧歌十字步
(1)組織幼兒站在凳子前面跟著老師的兒歌進行練習(向前交叉,向后分開)
。2)教師提出舞步姿態(tài)要求:腳跨出時要輕,兩手在身體兩側自由擺動。
。3)組織幼兒分組反復練習。(熟練后聽著巧虎哼的音樂有節(jié)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樂,幼兒拿著綢帶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5)聽錄音機里的音樂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兒表演
請舞步動作優(yōu)美的小朋友到臺前來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并評選出姿態(tài)最優(yōu)美的幼兒進行獎勵。
小百科:《擁軍秧歌》也稱《擁軍花鼓》或《擁護八路軍》,是一首陜北民歌。該歌曲表達了陜北人民對八路軍和朱總司令的擁護和愛戴。表達了對對八路軍以及朱德總司令發(fā)起的南泥灣等大生產運動的贊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運用身體動作感受2/4音樂的漸慢與漸快。
2、學習傳帽游戲,根據(jù)漸快的音樂節(jié)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戲,體現(xiàn)集體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音樂帽子若干
2、大鼓
三、活動過程:
。ㄒ唬┯變河蒙眢w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
1、向老師問好。
導語:今天,來了許多老師,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個最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師問個好。(老師好)真實無聲勝有聲。
2、玩送帽子的游戲,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節(jié)奏。
導語:今天我想和你們玩帽子的游戲,現(xiàn)在帽子在我手里,一會你們就聽音樂的節(jié)奏運用學過的動作跳舞,我就看看誰跳的最好最有創(chuàng)意就送他一頂帽子。
3、引導幼兒欣賞和區(qū)分漸快和漸慢的音樂節(jié)奏。
導語:都拿到帽子了嗎?過來戴給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樣子真漂亮。你們知道剛才跳舞的那段音樂是幾拍子的?(二拍子)喜歡這段音樂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我也很喜歡。為什么喜歡呢?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跳躍,激烈`````)現(xiàn)在我們再來聽一次這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變化?
有些什么變化呀?看誰長著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前面是越來越慢,后面是越來越快)對拉,越來越慢我們叫漸慢,越來越快叫什么啊?(漸快)真聰明。
4、聽兒歌玩游戲,學習圍親密的小圓圈。
導語:來來來我要考考你們,我閉上眼睛數(shù)五聲請你們圍一個大圓圈,圍好了嗎?現(xiàn)在我又想請小朋友圍一個小圓圈,對啦,不用太擁擠,很舒服的,這就叫親密的小圓圈。聽兒歌做游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快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復做幾次)
5、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會聽漸慢的音樂圍圓圈。
導語:現(xiàn)在我們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一個親密的小圓圈,會不會?
6、學習玩?zhèn)髅庇螒?/p>
導語:現(xiàn)在我拿三頂帽子,送你一頂,你一頂還有你一頂。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請你們舉起右手,摸一摸右邊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嗎?沒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裝摸的動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沒有的又要怎樣?(假裝拿假裝戴)對啦,再來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頭上)哦,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原來我們正在玩?zhèn)髅弊拥挠螒蜓,好玩嗎?那一起聽我讀兒歌玩?zhèn)髅弊拥挠螒虬。(傳帽子,戴帽子````````越讀越快)
7、聽漸快的音樂節(jié)奏玩?zhèn)髅庇螒颉?/p>
導語: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著漸快的音樂節(jié)奏玩?zhèn)髅庇螒虬桑⒁庖牅蕽u快的音樂。
。ㄍ鎯纱,增加幾頂帽子)
8、完整的做傳帽游戲。
導語: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戲。磕切∨笥丫吐犚魳氛遗笥烟,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親密的小圓圈,最后聽漸快的音樂玩?zhèn)髅庇螒,會不會玩。我又增加幾頂帽子?/p>
9、邀請老師玩?zhèn)髅庇螒颉?/p>
導語:這么好玩的游戲邀請老師一起玩好嗎?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節(jié)奏傳帽子啊。
。ㄑ埨蠋熗鎯纱危粩嘣黾用弊樱
10、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一個什么游戲。炕厝タ梢越棠愕陌謰,弟弟妹妹們玩。我們出去玩游戲吧,和老師再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樂,能隨音樂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2、能由淺入深地認識歌曲的結構,通過感觀和體驗,認識到樂曲的特點。
3、享受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準備:
1、 已熟悉碰鈴、串鈴和哨子三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樂器(碰鈴、串鈴、哨子)。
3、電腦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賞歌曲。
導入語:今天梁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聽完后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這首歌曲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結:原來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
3、演示課件,第二遍完整欣賞歌曲。
提出要求:“這次我們來聽聽蒙語版的歌曲,請你們聽聽歌曲里共有幾段?到底是不是有問有答的?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
4、小結: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幼兒自由講述,老師作總結)
二、分段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為歌曲伴奏。
――“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第一段,請小朋友用不同的動作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來打節(jié)奏。”
2、能做出代表動作的幼兒示范。(大家學著做)
3、激發(fā)幼兒做出女兒和爸爸同時出現(xiàn)的動作。
――“女兒來了(拍手),爸爸來了(跺腳),那么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怎么辦呢?”
4、欣賞第二段,創(chuàng)編不同角色的動作。
――“第二段又是誰問誰答的呢?那么媽媽聲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
5、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6、邊看課件,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jié)拍演奏這首歌曲。
三、選擇樂器進行節(jié)奏樂演奏。
1、樂器與歌曲的角色配對。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幫助誰就選擇對應的樂器,但是音樂沒開始,我們的小樂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揮,幼兒進行分角色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引導幼兒每人使用三種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邊看圖譜邊操控樂器。
2、初步嘗試看圖譜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夠好的地方。
4、再次進行演奏。
五、結束部分:
小結:剛才的游戲好玩嗎?今天你們都表現(xiàn)得非常棒,有許多小朋友的反映相當?shù)拿艚,表揚小朋友。那我們把這么好玩的游戲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講講中熟悉歌詞。
2、根據(jù)音樂和歌詞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的感受。
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
2、音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魚游》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魚吧!
二、練聲:和小魚問好。
師: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好象在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吧!
1=C—F 3/4拍1— 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一、 活動目標
1、 在多種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了解樂曲的性質(歡快、抒情、歡快)及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2、 培養(yǎng)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及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3、 在感受過程中,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二、 活動準備
1、 律動《可愛的小精靈》
(1)“今天楊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教師穿著魔法師的衣服出場)
。2)“哈哈,親愛的小朋友們,我是一位魔法師,今天,我?guī)砹擞心ЯΦ奶撬徒o你們每一位小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張開嘴巴!保ń處煼痔牵
。3)“現(xiàn)在你們吃下了我的魔糖,就變成了我的精靈,只要聽到我的琴聲,魔糖就會在你們的身體里滾動起來。聽到低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腳上。聽到高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手上。聽到中音時,魔糖就會滾到你的全身。聽到‘!宦暷蔷屯A讼聛怼N业木`,我要開始彈琴了!”
。4)“魔糖、魔糖,滾起來,精靈、精靈,變變變!”
。5)教師彈奏高音、低音和中音,幼兒按照不同的音高創(chuàng)編動作。
2、音樂欣賞《鐘表店》
。1)“可是,有一天,魔法師和精靈們發(fā)生了一件事,讓我們來聽聽音樂。”
。2)完整地欣賞音樂,提問:你覺得他們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音樂,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4)“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音樂,然后告訴我音樂的前面、中間、后面一樣嗎?啟發(fā)幼兒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感知音樂的性質(前面很歡快,有點快;中間的音樂很像在跳舞,有點慢;后面和前面是一樣的。)
。5)分段欣賞
l 第一樂段
A、 小精靈們趁魔法師不在家,偷偷地溜了出去,每一個小精靈走路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B、 聽第一樂段幼兒做動作。老師及時評價有創(chuàng)造性的并符合節(jié)奏的幼兒的動作。
l 第二樂段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老師》教案12-23
《下雨了》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4-07
《開心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3-29
賽馬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1-2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賽馬》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