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白故事梗概,在熟悉舞蹈與游戲的基本流程的基礎上學會隨樂而舞,并學習根據音樂的結構、情緒、和形象創(chuàng)造性的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
2、知道手腕花在舞蹈動作轉換和交換舞伴時對方向、方位的提示作用。
3、體驗集體舞中交換舞伴的快樂及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手腕花幼兒每人在右手上佩戴一個手腕花,分為兩種不同的顏色,且兩種顏色的人數相同,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分組并辨識行走的方向。
2、音效和輔助音樂在主音樂"瑞典狂想曲"之后,添加適當的"敲門聲"、"開門…腳步聲"等音效以及。水族館,音樂,將故事的游戲性推向高潮,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完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很久以前在一個王國里有一位漂亮而又善良的公主,但是有一個巫婆總是想要害死她,一位英俊的王子救了她,后來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今天,公主要舉行盛大的皇宮舞會,邀請在座的每一位小公主和小王子都去參加,你們想去嗎?
二、欣賞A段樂曲,學習圓圈舞
1、學習基本動作,用動作感知音樂。
、儆變鹤,模仿老師做上肢動作,用動作感知音樂。(拍手、左右看、點頭、走一走)
、趩l(fā)幼兒創(chuàng)編王子和公主相互邀請時的行禮動作。(遇到你喜歡的公主或王子,你要怎樣邀請他和你跳舞呢?)
、廴w幼兒模仿行禮的動作,提示幼兒動作要到位。
、苡變赫驹诘首忧,隨音樂節(jié)拍做行禮的動作,再次用動作感知音樂。
2、學習圓圈舞
、俳處熝堃晃"王子"進行示范表演。
、趩l(fā)幼兒發(fā)現、分析兩人配合表演時的動作特征,如兩人的站位、動作的順序和方向以及公主移位的方向。
、壅垺獂t"王子和公主"嘗試示范表演。(教師可用語言提示)
④王子和公主們站成單圈雙圓的隊形,王子在內,公主在外,兩人面對面嘗試表演。(不加音樂,教師用語言提示,適當放慢節(jié)奏)
、菀槐閯幼骱,公主移位,發(fā)現換了新舞伴,引導幼兒繼續(xù)表演。
、蘼犚魳,按音樂的節(jié)奏完成圓圈舞,茌每段音樂的最后一句交換舞伴。(2遍)
三、欣賞B段樂曲,學習音樂游戲。
1、大家正在舞蹈時,音樂突然中斷,播放敲門、開門及腳步聲的聲效,啟發(fā)幼兒么了?誰來了?"引出巫婆這一角色。
2、第一遍游戲,交代要求:聽到敲門聲時,兩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教師扮巫婆)
3、第二遍游戲,交代要求:聽到敲門聲時,三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教師扮巫婆)提前引導幼兒:如果落單了,要如何躲避巫婆。(如:在"木頭人'之間躲避等)
4、第三遍游戲,選定一位幼兒來扮巫婆,聽到敲門聲時,三人抱在一起變成木頭人,可避免被抓。落單的公主或王子則被巫婆帶出教室。
四、解救公主(王子),結束活動。
師:公主(王子)被可惡的巫婆抓走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激發(fā)幼兒的責任心、凝聚力,啟發(fā)幼兒進行營救公主的行動,播放進行曲,幼兒聽音樂,"武裝"自己,去解救公主,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我的媽媽是中國》。
2、利用圖譜,幼兒能夠自己學習、記憶歌詞。
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祖國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畫有花兒、星星、小朋友的圖譜,三顆紅色的愛心。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幼兒有“祖國媽媽”的知識經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媽媽,誰愿意來和我們介紹一下他的媽媽呢?
請個別幼兒與大家分享他媽媽的一些情況。
2、學習歌詞。
剛剛有幾個小朋友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媽媽,說的很好。我一直有一個問題不明白,希望今天你們能給我一個答案。
⑴出示畫有“花兒”的圖譜,提問:
①花兒的媽媽是誰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如果幼兒不能一下子說出答案,引導幼兒思考“花兒”它是在誰的懷抱里面長大的呢?)
、谟變鹤孕锌偨Y答案:“花兒的媽媽是大地!
、劢處熢谠瓉淼膱D譜上畫出大地。
、瞥鍪井嬘小靶切恰钡膱D譜,提問:
、倌切切堑膵寢層袝r誰呢?
、诮處熃o予一定的引導,幼兒總結答案:“星星的媽媽是天空!
、劢處熢谛切菆D譜的基礎上,畫出天空。
、浅鍪井嬘行∨笥训膱D譜,提問:
① 下面這個問題最難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媽媽,既是你的媽媽,也是我的媽媽,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嗎?誰知道答案呢?
、谟變鹤杂砂l(fā)表觀點。
、劢處熆偨Y:聽了小朋友的話,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我們真的有一個共同的媽媽,她就是——中國!
⑷我們來看著圖,把你們自己剛剛創(chuàng)編的歌詞來水一說吧。
3、聽旋律,自己學習歌曲。
、挪シ糯艓т浺粢魳贰
、俳處焿旱蜕ひ粽f:“大家都別講話,現在只要你們靜靜的聽,靜靜的聽聽磁帶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唱這首歌的!保2遍)
②第三遍播放,幼兒可以輕輕的跟著旋律哼唱。
、鄣谒谋椴シ,幼兒可放開嗓音歌唱。
⑵教師彈琴,幼兒和著琴聲演唱歌曲。
4、學習第二段的歌曲。
、欧謩e在三幅圖譜上貼上紅色的愛心,在之前的基礎之上,學習第二段的歌詞。
、蒲莩诙蔚母枨
5、結束活動。
唱完了這首歌,我特別想對祖國媽媽說一句話,我先想聽聽你們想對祖國媽媽說什么?
。ㄓ變鹤杂蓪Α白鎳鴭寢尅闭f自己的心理話。)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恰逢國慶,所以在目標中,我提出“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祖國媽媽的感情”的要求。從課堂的前半部分教學情況來看,幼兒利用圖譜很快就記住了歌詞,并在熟悉的基礎之上,自己學習了歌曲。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讓幼兒又繼續(xù)學習了第二段歌詞,幼兒這時出現了混淆,第一段與第二段開始“打架”,所以,在一次活動中讓幼兒完整的學習歌曲是不科學的,安排在第二課時會更加的合理,幼兒的學習效果也將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我愛你》教學掛圖、歌曲《我愛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最愛的人是誰啊?為什么愛他?
小結: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們,很關心你們,所以小朋友們很愛他們。
2.那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而你們又很想他,怎么辦呢?
3.我們除了用打電話、畫畫、寫信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現在我們就來學這首《我愛你》的兒歌,把它送給爸爸媽媽。
(二)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請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指導幼兒朗誦兒歌。
(三)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自然地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兒傾聽教師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賞歌曲。
2.學唱歌曲。
(四)邊唱邊用體態(tài)表演
當唱到“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時雙手放在胸前輕拍;唱到“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的時候,雙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1.我們除了可以用“蜜蜂親吻鮮花說:“我愛你”來表示蜜蜂對鮮花的喜愛,還可以換成其他的詞來表示自己對別人的愛,如郭老師愛小朋友們,我就可以編成這么一句好聽的新歌詞“老師親吻小朋友說我愛你”。
2.現在誰來用xx對著xx說:“我愛你”這樣的句式來創(chuàng)編一句好聽的兒歌。
3.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來表現樂曲節(jié)奏。
2、能夠按樂曲的節(jié)拍進行整齊劃一的傳遞活動。
3、通過傳遞,感受節(jié)奏游戲帶來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積木、小樂器若干
場地:八字形、一字形
活動過程
1、完整欣賞樂曲,教師引導幼兒邊聽邊用多種方法拍節(jié)奏。
導入,老師請大家來聽一首好聽的曲子,聽完告訴老師它是什么曲子?
2、提問了解樂曲的風格特點。
。1)這是什么樂曲呀?
。2)是什么結構的?
。3)這首樂曲是什么風格的呀?
3、剛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動作來表現節(jié)拍,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幼兒發(fā)揮想像,用多種動作表現樂曲節(jié)拍)
4、介紹游戲規(guī)則。
。1)老師也有一種有趣的動作來表現節(jié)拍。(兩位教師動作示范傳遞積木表現A段音樂)
提問:有趣嗎?誰能告訴我,我的動作是怎么做的?
。2)剛才老師玩的叫“快樂的傳遞”,每個人手里拿一塊積木,傳給旁邊的人,再拿一塊,這樣跟著樂曲的節(jié)拍進行傳遞。
(3)這個游戲人多才有意思,請兩個小朋友 和 老師一起來試試。
教師空手邊示范邊介紹玩法,每人拿一塊積木,把積木傳給旁邊的小朋友時,嘴里輕輕地說“別人”,到自己跟前時就說“自己”。(教師帶領幼兒由慢到快空手練習。)
5、師幼手拿積木分組練習。
。1)每人拿一塊積木到八字形站好隊,拍一拍右邊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誰,注意要把積木放到他的前面,這樣他就好拿了。
。2)帶領幼兒不聽音樂嘗試游戲,要求邊玩邊輕聲說“別人”“自己”,教師強調要跟著老師的速度。(教師注意觀察,根據練習時出現的情況,適當調整,再次練習。)
。3)隨A段音樂集體練習快樂的傳遞,分組進行練習,及時表揚鼓勵。
6、現在我們把隊伍拉得長長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兒用兩手拿積木,看看右邊的小朋友是誰?(聽音樂進行練習傳遞)
7、傳遞小樂器
。1)聽完整音樂快樂的傳遞小樂器。
原來這些打擊樂器不僅能奏出好聽的聲音,還能用來玩快樂的傳遞。
。2)變換隊形進行游戲
剛才我們在玩快樂的傳遞的時候站的是什么隊形?還能站出什么樣的隊形?我們來試一試。(圓隊形聽音樂進行快樂的傳遞)
8、有小朋友著急了,說拿了小樂器怎么還不演奏呢?我們知道這首樂曲是ABA’段式的,我們A段就來傳遞,B段就來演奏,A’段再傳遞。(聽完整音樂進行節(jié)奏游戲2遍)
9、改變玩法進行游戲
A段音樂進行傳遞,B段音樂的時候站起來行走,A’段音樂再坐下進行傳遞。
10、延伸活動: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來玩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作為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教師,應該重點圍繞兩個方面,一是如何更好地拋好球: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能力、性格、讓孩子跑一跑,接到球;二是如何更好地接住球:它表現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根據孩子拋過來的球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或生成有意義的活動。幼兒在拋接球的時候要注意球的高度、難度和力度,并在其中形成自己的拋球經驗。并且能在下一次拋球的時候保留原有的經驗水準。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肢體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勞動時的歡快。
2、了解周圍人的各種勞動,萌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阿姨打掃衛(wèi)生的錄像、《勞動最光榮》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討論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武浵,我們一起來看看,錄像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觀看幼兒園阿姨打掃衛(wèi)生的錄像并交流。
3、你看到阿姨們在干什么?(擦窗、掃地、擦桌椅、拖地板)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阿姨打掃衛(wèi)生的各種動作。
4、錄像里阿姨們做的事兒都被你們找到了,細心的小朋友也一定會發(fā)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在勞動,你見過嗎?他們在做些什么呢?
5、幼兒想象人們的勞動,做出動作請大家猜:這是誰,他在做什么,發(fā)現身邊愛勞動的人們有許多。
二、跟隨音樂動作
1、聽賞音樂:老師也很愛勞動,我喜歡一邊勞動一邊聽音樂,這樣會讓我在做事的時候更有精神、更帶勁!
今天,我把小朋友勞動時最喜歡的一首音樂帶來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清潔工阿姨擦窗,幼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拍手,感受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
3、教師反復播放歌曲,請幼兒想象可能有誰也在勞動,試著用動作表示(教師適當提示,使動作更明顯,并能符合音樂的節(jié)奏)。
4、交流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共同選擇數個表示不同工人的勞動動作。
三、表演創(chuàng)造
1、自由結伴,分別扮作某一工種的工人,隨音樂共同練習。
2、輪換地為大家表演(教師可扮作主持人,分別介紹)。
3、欣賞教師的舞蹈表演“我們愛勞動”,跟著教師一起舞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根據旋律的特點創(chuàng)編歌詞及動作,體驗身體造型帶來的美。
2、初步感受音樂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在結伴表演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進一步練習肢體動作上的默契配合。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活動室(兩面墻裝有大鏡子);哈哈鏡3面;(凹面、凸面、波浪面各一)。
2、相關音樂CD及CD播放音響。
3、康加鼓一個;塑料盤(圓形、橢圓形、方形)8個;紙巾筒16個。
活動過程:
一、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小朋友發(fā)揮想象,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進入音樂活動室。
二、節(jié)奏游戲"哈哈鏡"。
1、請幼兒來到哈哈鏡前照一照,并說說哈哈鏡里自己變成了什么模樣,然后再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出來。
2、介紹游戲"哈哈鏡"的玩法:老師當哈哈鏡,幼兒邊自由走動邊拍手念兒歌:"大鏡子、小鏡子、圓鏡子、方鏡子。"接著老師念:"我是一面怪鏡子,把你變成大胖子(高個子、怪樣子)",幼兒停下來做出相應的表情和造型。
3、教師借助康加鼓的節(jié)奏和幼兒共同游戲。(啟發(fā)幼兒可自己造型,也可以兩人或多人造型,教師還可以變化自己念兒歌的聲音來增加幼兒游戲的興趣)
三、體態(tài)韻律活動"照鏡子"
1、照鏡子。
師:"剛才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鏡,那你們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么鏡子呢?"(梳妝鏡)。"請小朋友到鏡子前照一照,做一做各種表情和動作,看看鏡子里的你是怎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2、學唱歌曲。
教師當鏡子外面的人,邊唱邊做動作,請個別幼兒做鏡子里的人來模仿,然后再請幼兒集體模仿。
3、創(chuàng)編歌曲動作。
。1)當幼兒很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可更換動作再邀請幼兒模仿。然后提問:"誰來幫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可以做?"請出個別幼兒當鏡子外面的人,其他幼兒當鏡子里的人做動作模仿。
。2)請每位幼兒自由找一位伙伴玩"照鏡子"游戲,可以和教師教的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觀察。
。3)分別請出2-3組幼兒上來表演。
4、配合音樂"照鏡子"。
。1)播放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教師配合音樂做一些柔美、舒展、連貫的動作,幼兒集體模仿。
(2)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其他幼兒模仿。(啟發(fā)幼兒變換不同的動作和姿勢,可以站立、坐下、躺下、彎腰等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
(3)幼兒自由組合表演。(第二次交換角色)
四、節(jié)奏游戲"會唱歌的鏡子"。
幼兒兩人一組,A幼兒拿塑料盤子做鏡子,B幼兒手拿紙巾筒。音樂前奏做準備,第一個8拍按節(jié)奏自由走步,第二個8拍停下,A幼兒將"鏡子"擺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B幼兒用紙巾筒去敲擊"鏡子",可敲出不同的節(jié)奏。(反復數次)
活動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fā)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并比一比誰的發(fā)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為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及反思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聽1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安排1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云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