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繪本是用圖文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的合奏。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繪本閱讀在把孩子帶入美好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方格子老虎》這個繪本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是爸爸媽媽心里最特別的人,讓自己找到自信,快樂成長。
教學目標:
1、能聽懂繪本故事,知道老虎的經歷,知道自己是特別的人,自信快樂的成長。
2、感受方格子老虎帶給大家的快樂以及方格子老虎的情感。
3、能夠讓幼兒聽懂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從而學會續(xù)編故事。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能聽懂繪本故事,知道老虎的經歷,知道自己是特別的人,自信快樂的成長。
教學難點:
能夠讓幼兒聽懂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從而學會續(xù)編故事。
教學方法:
口授法、直觀教學法、觀察法等
教學形式:
1、集體形式2、小組形式3、個人形式
教學準備:
1、繪本《方格子老虎》2、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采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看看老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請幼兒自由討論,再請幼兒起來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以生動的語言指導讀封面、環(huán)襯、扉頁
(1)故事的名字叫《方格子老虎》,瞧,這是我們進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門——封面:是一只老虎,你們看它的花紋是什么樣的?你們看它的旁邊還有什么?
�。�2)翻下去就進入了故事的第二道大門——環(huán)襯:你們看這一頁是什么樣的呀?哇,它像老虎身上的花紋,你們仔細看看是什么形狀的呀?
(3)快點兒進入故事吧!��?還沒進入。別急,這是第三道大門叫扉頁:千萬不要錯過它哦!它會告訴我們許多信息呢!(俄羅斯)安德雷·烏薩切夫文(德)亞歷山大·容格圖,還有裴瑩譯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
(4)你們看,這是我們的主人公方格子老虎,這還有一位數學家在他的方格子花紋上算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為什么會有方格子花紋吧,跟著老師一起打開書吧,我們一起去瞧瞧都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吧。
2、師生一起講故事
�。�1)教師出示課件,講述故事: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老虎家庭里,有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老虎出生了。
老虎爸爸可高興了!他興沖沖地跑出去,買了一罐最好的黑色油漆。原來,小老虎剛出生時,身上是沒有花紋的,必須由爸爸媽媽幫忙畫上黑色的條紋。這只小老虎也不例外哦。
老虎爸爸好想讓兒子變成一只與眾不同的老虎,所以他決定,給小老虎畫上豎條的花紋。
可是,老虎媽媽不樂意了,她嚷嚷著說:"我的兒子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在花紋上與眾不同,就畫橫條紋的!"誰也不愿意讓步。
老虎爸爸說:"畫豎條的!"老虎媽媽說:"畫橫條的!"爸爸大聲喊:"豎條!"媽媽使勁吼:"橫條!"他們倆吵架了,就各自氣呼呼地爬上床去,老虎爸爸豎著睡,老虎媽媽橫著睡。
小老虎好難過哦!他想:我才生下來,爸爸媽媽就這樣大吵大鬧,往后可怎么辦�。�
提問:小朋友們,在你們家里,會有人吵架嗎,你們心里會難受嗎?你們會怎么做呢?
我們在一起來看看小老虎怎么做的吧
�。�2)教師出示ppt,繼續(xù)講故事:小老虎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到了晚上,他偷偷爬下床,在自己身上畫起了花紋:先替爸爸畫上一道豎條紋,又為媽媽畫上一道橫條紋……第二天早上,爸爸媽媽看到小老虎時,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咦?小家伙身上怎么變成方格子的了?
"噢!我的天��!"媽媽說。
"噢!太神奇了!"爸爸說。
他們很快就和好了。
小老虎真的是一只與眾不同的老虎呢!他脾氣溫和,也從來不欺負別的小朋友。在學校里,同學們都喜歡趴在他的背上玩五子棋,甚至還在他身上舉辦象棋比賽呢。
有時候,數學家們也會用小老虎身上的方格子演算數學題。所以,小老虎兩歲的時候就學會了兩位數的乘法,還獲得了兒童象棋比賽的冠軍呢!
"這只方格子小老虎真是個不尋常的孩子呀!"人們驚訝地說,"他簡直就是神童耶!"一天傍晚,小老虎像往常一樣出去散步,不料遇上了一場傾盆大雨。
提問:小朋友們猜猜它淋了雨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爸爸媽媽還會喜歡它嗎?它的好朋友們還會喜歡它嗎?
當他濕淋淋地回到家時,身上的豎條紋全都不見了—看上去和別的老虎一模一樣了!
不過,這一點關系也沒有,因為在爸爸媽媽心中,在所有人的心中,他還是原來的他:一只方格子老虎!
�。�3)教師帶領幼兒續(xù)編故事:
提問:小朋友覺得當方格子老虎回到學校,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三、結束部分
1、分組進行討論,談讀后體會,歸納繪本的主旨。
�。�1)你喜歡這個故事么?最喜歡里面的誰��?結合圖畫說說吧。
�。ń處煱牙L本給幼兒翻閱,并請幼兒起來回答)
2、總結,提升主題:
提問:為什么這個故事叫做方格子老虎?他的朋友喜歡它的方格子嗎?它們在一起做什么?后來它為什么沒有方格子了?它的爸爸媽媽小朋友們還喜歡它嗎?
教師總結故事:小老虎的方格子沒有了在爸爸媽媽的心中,他還是原來的他:一只方格子老虎。故事中的虎爸爸和虎媽媽,不管小老虎變什么樣他們都很愛他,其實你們的爸爸媽媽也一樣,不管你們變什么樣,他們永遠是最愛你們的。所以我們也要好好對他們,幫他們做做家務,自己玩了玩具要自己收。
活動延伸:
閱讀區(qū)——閱讀教師推薦的各種精彩繪本表演區(qū)——表演故事《方格子老虎》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
2、大膽想象,嘗試講述故事的不同發(fā)展。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試著面對。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片
2、彩色卡片若干
3、各色油畫棒、沒有顏色的小房子人手一張。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
難點:能用連貫、完整、清晰的語言大膽表達故事的不同發(fā)展
小百科:用水果、糖及酸度調節(jié)劑混合凝膠物質,制作果醬是長時間保存水果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來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上食用。不論草莓、藍莓、葡萄、玫瑰等小型果實,或李、橙、蘋果、桃等大型果實切小后,同樣可制成果醬,不過調制同一時間通常只使用一種果實。無糖果醬、平價果醬或特別果醬(如:榴蓮、菠蘿),便會使用膠體。果醬常使用的'膠體包括:果膠、豆膠及三仙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向我反應: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擺弄西瓜皮,還一個勁地問半圓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訴家長這證明孩子有較強的創(chuàng)造欲望,應該為孩子積極的提供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孩子動手、動腦。邊向家長介紹就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產生:結合童話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童話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適合這個設想。這篇童話通過老鼠種西瓜——想辦法吃西瓜——請動物們來喝西瓜汁的情節(jié),塑造了兩個活潑有趣、熱愛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證明了一個真理:愛勞動、愛動腦筋和愛同伴的人是快樂的。在幼兒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時自己動手將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將操作過程編入故事結尾中。
作品中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產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問題,老師將問題投給幼兒,讓孩子們尋找解決的辦法。以生動有趣的內容給幼兒極大的啟示,幼兒可以從中體會到勞動與收獲的快樂,意識到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快樂,還可以感受友愛和分享的快樂�?傊�,此活動立志引導幼兒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于創(chuàng)新。
二、活動目標
1、感知童話故事結構,嘗試在認識和想象的基礎上,改編故事結尾,并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愛動腦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種西瓜》
2、西瓜四個、車輪、風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等。
四、活動過程
�。ㄒ唬┬蕾p故事
1、教師以提問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稱,引起幼兒注意。
2、講述第一遍故事,邊講邊播放課件。(出現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
3、講述第二遍故事,邊講述邊播放。(動畫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內容)
4、提問:
白老鼠種的西瓜怎么樣?白老鼠怎么想辦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樣吃西瓜的?它請了什么人來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樣的白鼠?你喜歡嗎?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個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樣的辦法。)
5、教師引導幼兒歸納:白老鼠種西瓜——是愛過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愛動腦筋的白老鼠;免費供應西瓜汁——是關心別人的白老鼠。
�。ǘ┯霉掀ぷ鍪裁矗�
1、向幼兒提供一定工具與材料,鼓勵幼兒想象和操作。(小車輪、風帆、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
2、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與能力,興趣特點分組活動。
�、僬迟N活動。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幼兒完成想象和添畫過程。
�、趯嵨锊僮骰顒�,教師參與活動給幼兒提示、啟發(fā)教師可啟發(fā)幼兒用西瓜做汽車、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兒在操作中想象發(fā)展簡單情節(jié)。
(三)想象講述
在前面階段活動基礎上,要求幼兒為故事想象一個新的故事結尾,并在集體面前講述。
1、向幼兒提問: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2、引導幼兒運用個人操作活動的經驗編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動物們一起做了一樣有用的東西,請你幫他們想一下,然后編入故事。
五、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種西瓜》,感受體驗老鼠勞動收獲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體會兒歌段落停頓與押韻的感覺。
知道一年中有12個月的含義,初步獲得年和月的概念。動知道自己的年齡,并能用相似的數來表征。
設計生日蠟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
兒歌:《我?guī)讱q》(請參見幼兒用書)。
1—12月份的生日蛋糕圖卡【附1】;紙張、畫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請幼兒看“兒歌:《我?guī)讱q》”圖頁,有沒有發(fā)現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動作(五根指頭排排站)。
用輕快的語調念“兒歌:《我?guī)讱q》”【附2】給幼兒聽。
問問幼兒幾歲。學念兒歌時,根據各自的年齡做出手勢。
大家一起念兒歌,把手舉高,看看大家是幾歲(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內容)。
問幼兒過生日時有沒有許愿。邀請幼兒玩“生日許愿”的游戲:
——老師將制作好的1—12個月的生日蛋糕圖卡貼在展示區(qū)的墻面上。
——請幼兒運用美工材料畫一根代表自己生日的蠟燭,并試著在蠟燭上標出代表自己的符號(亦可請老師幫忙寫上姓名、生日)。
畫好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生日愿望,老師用簡單的文字將幼兒的愿望記錄在畫有生日蠟燭的紙上。
請幼兒輪流將自己的“生日蠟燭”貼在蛋糕上,班上就有一面“生日許愿墻”了。
活動評價:
能畫出代表自己的生日蠟燭。
能說出自己的生日愿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yōu)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中班語言《紙》教案01-07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中班幼兒園語言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語言《秋天》教案07-22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天教案06-14
幼兒園中班語言《搖籃》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