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四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以下是我們設計酌三次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每次活動孩子們總是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皠(chuàng)想”——這一藝術靈魂賦予了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一種強大酌生命力,同時也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孩子就是天生酌藝術家”!
(一)圓物造型
◎活動目標:
1.初步開展圓形物體的聯(lián)想活動,嘗試用各種圓形物體來進行藝術造型活動。
2.建立合作小組,大膽嘗試合作造型。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場地上擺放各種大的圓形物體(蛋糕盒蓋、塑料盤、塑料圈等)。
2.各種輔助材料(吸管、塑料夾、卷紙筒等)、背景音樂、小紅旗、照相機、投影屏幕、電腦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時間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內(nèi)的各種圓形物品。
2.教師變魔術。
教師隨手取一個圓形物品:“這是什么?”一邊和幼兒聊天,一邊快速做出簡單的人頭造型!翱!這到底是什么呢?”
3.引發(fā)創(chuàng)作
師:“還可以用這個變成什么呢?”‘想不想試一試?”(出示小紅旗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
二、創(chuàng)意時間
1.個體創(chuàng)意。
1)自由創(chuàng)意
師:”請每人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大的圓形物體,想一想可以把它變成什么?然后選擇合適的材料完成它。”(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命題創(chuàng)意
師:“大家做得很棒!有娃娃,有小鳥,還有太陽,F(xiàn)在老師給你們出一個題目,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動物吧!”
2.小組創(chuàng)意。
1)建立合作小組
師:“大家喜歡合作嗎?我們來成立合作小組吧!”(幼兒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
師:‘你們的小組叫什么名字呢?”(幼兒商討小組的名稱)
2)小組操作
教師鼓勵幼兒一起商量創(chuàng)作內(nèi)容,一起選擇合適的材料,一起大膽創(chuàng)新。
三、欣賞時間
(舒緩的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做身體的放松活動,圍坐在屏幕前,鼓勵幼兒相互觀摩和學習好的創(chuàng)意,激發(fā)幼兒再次活動的興趣。
(二)紙盒猜想
活動目標:
1.在圓物造型的基礎上學習運用紙盒與圓形物體拼接聯(lián)想與造型。
2.鞏固合作意識和合作常規(guī),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紙盒,各種圓形物體及輔助材料(吸管、塑料夾等),四面小紅旗,背景音樂,四個小組的標記牌。
2.活動場地上事先擺好四個大的紙盒連接造型——長條形、半圓弧形、金字塔形、長方形。
活動過程:
一、導入時間
1.教師引導幼兒先觀察輔助材料區(qū)。
師:“還記得我們上次玩過的東西嗎?都有些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地上的紙盒連接造型,并引發(fā)幼兒的猜想。
二、創(chuàng)意時間
1.合作創(chuàng)意。
1)商討時間
師:“還記得我們上次玩的時候分成了幾個小組?和誰一組?還記得自己是哪個組的嗎?”(教師出示小組標記牌,并將標記牌放在一個紙盒的造型區(qū))
師:“請大家先分組討論一下,把地上的圓形變成什么?怎么變?”
2)操作時間
教師鼓勵幼兒在商討的基礎上,團結互助,共同完成作品,引導幼兒多觀察材料和選用合適的材料。
3)欣賞時間
(舒緩的音樂)教師引導幼兒集中做放松動作,師生共同欣賞、對話。
教師表揚和鼓勵幼兒良好的創(chuàng)意和合作的精神。
2.自由創(chuàng)意。
(三)百變衣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學習借物想象,并嘗試將各種衣物變形來進行藝術造型活動。
2.體驗合作和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成人長袖上衣及帽子、圍巾等堆放在場地的中央。
2.各種輔助材料(如紙盤、瓶蓋、吸管、廢舊紙盒、卷紙筒等),大窗簾兩三塊,小組標記牌(放在四個討論區(qū)),背景音樂,照相機、電腦、投影屏幕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時間
(教師將需要展示的衣物及輔助材料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衣物小山前)
師:“看!今天我們玩什么?”
師:“這些都是我們爸爸媽媽的衣服,衣服可以變成什么呢?老師這里也有件漂亮的衣服,看看我把它變成了什么?”
(教師為幼兒展示兩種簡單的衣物造型,如蝸牛、小姑娘的臉等。)
師:“衣服還可以變成什么呢?想不想自己試試看?”
二、創(chuàng)意時間
1.個體創(chuàng)意。
師:“請每個小朋友先選一件喜歡的衣服,在地上擺擺看,像什么?然后再用一些材料完成它!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激烈的背景音樂)
2.小組創(chuàng)意。
師:“你們真棒!我非常喜歡你們做的‘花朵’‘小鳥’‘房子’!現(xiàn)在想不想合作一下?”
師:“請大家按照小組在標記牌前集中,先討論一下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然后合作創(chuàng)意!
三、欣賞時間
(舒緩的背景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圍坐在屏幕前,做一些放松的身體動作。)
師:“剛才老師幫大家把漂亮的作品拍了照,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四、集體創(chuàng)想
師:“太棒了!大家想不想再來一次?這次有些不一樣,請大家先把材料趕快收回原位,然后到我身邊來,看看哪組收得又快又整齊!”
(幼兒收拾操作材料歸位)
師:“這次我們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想不想四個小組團結起來做一個超大的創(chuàng)想?”
(教師出示大窗簾,隨意擺放出“山”的造型。)
師:“這像什么?我們可以為這座大山再做什么呢?”(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想不同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了解不同的創(chuàng)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目標:
1、創(chuàng)設情景,在跟隨春娃娃"串門"的過程中學說故事中的話,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
2、鼓勵幼兒在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與認識。
二、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要求把課程內(nèi)容視為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重視幼兒原有的學習經(jīng)驗,是幼兒能夠理解和體驗到的.,強調(diào)幼兒已有興趣、需要及知識經(jīng)驗。
這次我們的主題是"春天來了",為了讓孩子儲備春天的經(jīng)驗,我們前期就通過親子活動游《長風公園》,讓家長根據(jù)調(diào)查表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游公園。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柳樹長葉子了、小草長出來了,公園里好多花開了,并能講出一些花的名稱,如:桃花、茶花、郁金香等,他們覺得長風公園很美,這是孩子們對春天的第一個感覺。在幼兒園里,我們利用戶外活動、餐后散步時帶領幼兒找找幼兒園里的春天。在教室里我們通過提供材料、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幼兒在區(qū)角操作和自由活動中進行觀察和了解,同時又通過談話、歌曲、兒歌等預設性的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秘密。孩子們對春天的花呀、草呀、小動物呀都是非常的感興趣,有時他們會問:春天還有什么呢?小蝸牛在哪里,我們怎么找不到?等問題。針對我班孩子的興趣、需要和經(jīng)驗,我選擇了故事《春娃娃》。
開始部分,角色導入直奔主題,引起孩子們想跟隨春娃娃去串門的興趣。第二部分,我創(chuàng)設親身體驗的活動環(huán)境,通過請孩子們?nèi)ゲ脊萨B家、柳樹家、桃花家串門,鼓勵孩子們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最后通過歌曲小結內(nèi)容、提升經(jīng)驗。第三部分遷移想象,嘗試結合自己已有經(jīng)驗說說春天的變化。
三、活動準備:
創(chuàng)設布谷鳥、柳樹、桃花的家;幼兒扮演布谷鳥、柳樹、桃花;草地故事內(nèi)容創(chuàng)編的歌曲錄音四、 教材分析:
重點: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
難點:愿意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五、活動過程
(一)角色導入(激發(fā)興趣、理解"串門")
1、(老師扮演春娃娃)"孩子們你們好,我是春娃娃,你們知道春娃娃來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今天春娃娃帶你們?nèi)?串門"。(理解"串門")
。ǘ┯螒蝮w驗(感知理解春天動植物的變化,愿意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1、春娃娃帶著孩子們來到布谷鳥的家:"這是誰的家?布谷鳥在干什么?啊呀!布谷鳥在睡覺,她不知道我們來了怎么辦呢?(想辦法、學說故事中的話)
2、你們知道布谷鳥為什么一直"布谷、布谷"的叫。
3、孩子們和春娃娃一起邀請布谷鳥去柳樹姐姐家"串門"。
4、請一孩子去告訴柳樹姐姐春娃娃來了。(柳樹姐姐快出來,春娃娃來了)5、春娃娃幫柳樹姐姐梳頭發(fā)(幫助孩子理解由短變長)。
6、同樣方法去桃花家"串門"。
7、春娃娃:"孩子們我累了和我一起到草地上休息一會吧!"
8、播放故事歌曲:"誰在唱歌,他們唱了什么?"
9、跟春娃娃一起念兩遍,跟唱兩遍。
。ㄈ┻w移想象(嘗試結合自己已有經(jīng)驗說說春天的變化)
1、你們還想跟春娃娃一起去"串門"嗎?
2、到誰家去呢?(自由交流)孩子們走吧,"串門"去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五、六歲的幼兒是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尤其渴望與同伴、朋友的交往,但是在交往的過程中又會遇到許多問題,容易挫傷幼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豐富幼兒對新朋友的認識,積極的與伙伴交往,合作并與幫助他人,是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和積極的社會性情感的重要途徑。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交朋友,能和同伴互相幫助、友好相處,感受與人交往的樂趣。
2、能主動、喜歡和新朋友交流,并大膽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新朋友。
3、發(fā)展交往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之間相互的幫助與協(xié)調(diào)配合。
[活動準備]
1、動物胸卡4套(每套8種動物)
2、錄音機、歌曲《找朋友》《幸福拍手歌》錄音帶[活動過程]
3、做《找朋友》音樂游戲:引導幼兒尋找自己胸卡一樣的朋友(如胸前佩戴小鴨胸卡的幼兒尋找同樣佩帶小鴨的幼兒)找到后可以做一些友好的動作如握手,擁抱,微笑等。
4、和新朋友互相交流:
初步了解新朋友并和新朋友說句悄悄話。
本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能夠大膽地去和自己結實的新朋友進行一些簡單交流,通過交流使自己能過初步獲取自己交的新朋友的一些小資料。
5、說說我的新朋友:
。1)交流自己新朋友的名字:"你有沒有新朋友?你的新朋友是誰?"(2)邀請一對對新朋友互相介紹自己新朋友的外貌特征:"你的新朋友長得什么樣兒?穿什么樣的衣服?"
6、邀新朋友跳《幸福拍手歌》舞:引導幼兒根據(jù)胸卡上的動物特征做動作,比比哪組合作的最好,評出"新星組合"稱號并當小老師教其他的小朋友。
通過玩此音樂游戲,讓幼兒知道和新朋友一起合作是多么快樂的,也要知道在做一些事的時候都要互相配合的
7、和新朋友一起做游戲:
游戲《二個和尚抬水喝》,規(guī)則:教師把幼兒分成2隊每隊16組,和自己的新朋友一起摟住一個皮球,蹦著往終點蹦,繞過中間的障礙物,鉆過山洞共同完成運球,運球速度快的組為"最佳拍檔"稱號。
這個游戲是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也使幼兒對新朋友更進一步的了解既認識。
[活動延伸]
邀請我的新朋友在休息時間去自己家中做客;邀請我的新朋友在放學后一起去玩幼兒園里的公共玩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重量。
2、 知道輕與重的概念以及數(shù)量和重量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天平,膠水,彩色泡沫紙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唱“蹺蹺板”這首兒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蹺蹺板,真好玩
你上天時我落地
小小朋友不淘氣
蹺蹺板,真好玩
你落地時我上天
小小朋友不煩厭
[展開]
1、向孩子們介紹并研究一下天平。
- 這個是什么?
- 天平長得像什么?
- 用天平可以干什么?
2、比較各種物品的重量。
① 準備好不同重量的物品。
、 先看一下它們的大小再比較一下重量。
、 直接用手稱一稱物品的重量,說說它們有什么差異。
④ 用天平稱一下再比較它們的重量。
3、 觀察活動紙。
- 它畫的是什么呢?
- 我們來一起畫葡萄怎么樣?
4、用準備的材料表現(xiàn)出葡萄的樣子。
、 把泡沫紙剪成圓形。
、 在大的葡萄串兒上盡可能多的粘上剪好的泡沫紙。
、 在小的葡萄串兒上粘上3個泡沫紙。
5、討論一下哪串兒葡萄更沉。
6、對于同樣的一個物品,討論一下數(shù)量和重量的關系。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蚯蚓幼兒園大班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優(yōu)質(zhì)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版畫教案12-15
關于幼兒園的大班教案12-14
國旗幼兒園大班教案12-08
幼兒園大班其他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