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欣賞《國慶好日子》了解南音的曲風特色,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音樂文化的情感。
2、感受樂曲所營造的熱鬧,歡快的氛圍,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音樂作品。
3、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4、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南音的各種樂器及相關資料,收集有關泉州音樂文化的資料,陳列在活動室內(nèi)。
2、材料準備:演奏南音的各種樂器—洞簫、南音二弦、琵琶、南音三弦、拍板、狗叫(小鏜鑼)、木魚、四寶、銅鈴、扁鼓、響盞、扇子、獅子等。
3、邀請南音演奏樂隊。
活動過程:
1、展示自己收集到有關南音的材料,交流相關知識,同時激發(fā)幼兒欣賞南音《國慶好日子》的興趣。
2、邀請老人協(xié)會南音演奏隊完整演奏《國慶好日子》,感受樂曲的曲風特色及音樂性質(zhì)。
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jié):這首《國慶好日子》它是一首非常熱鬧、歡快的曲子。
3、再次欣賞,引導幼兒了解演奏《國慶好日子》的樂器名稱,體會其音色特征,進一步感受樂曲的音樂性質(zhì)。
。1)幼兒欣賞音樂
要求:
、倌憧吹侥男菲髟谘葑嗄?
、谶@些樂器是怎么演奏的,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2)幼兒自由探究
要求:
、傧胫朗裁,大膽請教爺爺奶奶。
、趷圩o樂器。
。3)分享探究成果
、倌憧吹降臉菲髀犉饋砀杏X怎么樣?它叫什么名字?
、谒窃趺窗l(fā)出聲音的呢?
4、欣賞音樂,再次完整感知樂曲中所有樂器的音色,感受合奏的旋律美,懂得合作配合演奏的重要性。
師小結(jié):這首好聽的南音就是由爺爺奶奶手中這么多的樂器,互相配合共同的演奏出來的,就像小朋友一樣,如果大家都表現(xiàn)好了,我們班就是最棒、最歷害的。
5、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這首喜慶、熱鬧的《國慶好日子》。
引導幼兒嘗試演奏自己喜歡的樂器(請爺爺奶奶教),啟發(fā)幼兒表演舞獅、跳舞等。
6、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南音的樂曲,引導幼兒繼續(xù)感受南音的曲風特色,鼓勵幼兒在舞臺上表演,以激發(fā)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勇氣和興趣。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2
游戲目標:
1、通過小組討論設計圖紙,并能采用合理的圖紙進行建構(gòu)。
2、能正確評價他人的建構(gòu)作品。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xiàn)的形式,大膽表演。
游戲準備:
1、編織積木,花邊積木
2、已有建構(gòu)輪船、飛機、汽車的經(jīng)驗。
游戲過程:
1、導入: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我是三軍總司令》嗎?那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教師提問:在空中除了飛機還有什么?在陸地上除了坦克還有……在空中的呢?
教師:哇,我們小朋友可想的真多呀?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就要來建構(gòu)海陸空大集合,要把我們剛才想的全都建構(gòu)出來,好不好?
教師提問:首先我們要來設計一下圖紙。
2、引導幼兒分組設計圖紙,并選出設計的比較好的圖紙作為建構(gòu)圖。
教師:剛才我們設計圖紙中,你們覺得哪一張更好呢?
3、幼兒分組進行建構(gòu)第一組:海上交通工具。
第二組:天上交通工具。
第三組:陸上交通工具。
第四組:場地的圍墻
第五組:花燈
第六組:馬路教師巡回指導,并將作品展示出來,組合成海陸空大集合。
4、展示主題建構(gòu),評講建構(gòu)作品:
教師:今天的我們搭的海陸空大集合,你能一個人完成嗎?
教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教師:好棒呀,我們的海陸空大集合完成了,那我要請小朋友來說說看,在今天的建構(gòu)的海陸空大集合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呢?
教師:剛才請小朋友說了,你喜歡的作品,那現(xiàn)在要請你們來說,哪些作品在下次的建構(gòu)中我們得改正的?哪些地方我們還需要加強的?
教師:在下次的建構(gòu)活動中,我們還要添加什么東西,讓我們的海陸空大集合看起來看好看些呢?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培養(yǎng)探索木制品的興趣。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由討論,了解木頭在生活中的用處
策略:出示一小截的木頭,讓孩子進行觀察。
指導語:
1.這是什么?
2.木頭可以做成什么東西?
3.小結(jié):原來木頭可以做成那么多的東西,所有用木頭做的東西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木制品。
二、認識各類木制品,并嘗試給木制品進行分類
策略:
1.出示木制品圖片(六大類各一張),以散放形式張貼在黑板上。
2.出示分類表和標記:生活用品類、家具類、玩具類、建筑類、交通工具類、樂器類,在黑板上依次排列。
3.孩子人手一張木制品圖片,讓孩子進行觀察后進行分類。
指導語:
1.老師這里也有許多木制品的圖片,你們認識它們嗎?
2.我們來這些木制品分分類?
3.老師在每個小朋友的凳子底下也放了一張木制品的圖片,請你們拿出來仔細地看一看,你所拿到的圖片上是什么木制品,它屬于哪一類,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相互討論一下。
4.小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周圍處處都有木制品,這些木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用途。
三、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木制品的特征
策略:
1.出示木頭圖片和小紅花,引導孩子討論為木頭貼小紅花
2.實物的對比:
(1)可塑性強——借用已出示的裝飾品圖片
。2)輕便——鐵和木頭的比較
。3)牢固、不易碎——玻璃碗和木頭碗的比較
指導語:
1.那你們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木頭做東西呢?
2.木制品有什么優(yōu)點呢?看看木頭都能得到幾朵小紅花?
3.小結(jié):因為木頭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所以大家都喜歡用木頭來做各種東西。
四、延伸活動
策略: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找生活中的木制品。
指導語:我們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再找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還有哪些木制品。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線,體驗線帶來的樂趣。
2、能找出各種線的差異,并根據(jù)線的特征進行分類。
3、認識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初步了解線的作用。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用各種線制作一幅范畫。(畫面有小房子,花、草等)
2、分組材料:各種各樣的線(毛線、電線、藝術(shù)線、棉線、尼龍線等)
3、樂器:二胡、吉他各一把。
4、課件
活動過程
導語:"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环衿娴漠,小朋友想不想看?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我數(shù)一、二、三,你們再睜開眼睛,好嗎?"
一、展示范畫,認識范畫中的各種線
師:小朋友,請仔細觀察這幅畫,它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不同?這上面的線你認識嗎?它們都用來做什么?
二、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1、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講講自己在生活中知道的線。
師:小朋友,除了這幅畫上的線,你還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線?都有什么作用呢?
2、請幼兒分組自由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線,請小朋友們分組,自由地去觀察探索,可以拉一拉、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
3、幼兒交流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
師:小朋友,你們能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樣的線?你覺得有什么用途?(同伴之間可相互補充)
4、師利用課件并結(jié)合實物,小結(jié)各種線的名稱、特點和用途毛線:色澤鮮艷、柔軟,可以織成毛衣。電線:導電、輸入圖像、聲音等等、包括:電纜線、閉路線、耳機線等等。藝術(shù)線:用來編織各種工藝品、藝術(shù)品的線,如:中國結(jié)。棉線:用來織布、縫衣服等等樂器線:可彈撥出動聽的聲音。如:二胡、吉他、古箏(師隨機演奏一首二胡和吉他的曲子,請幼兒欣賞)尼龍線:做袋子用的手提繩、魚線、捆綁線等等
三、為線分類
1、師:"今天,各種各樣的線都集中在一起了,線的大家族真的很大,族長說,這么多的孩子太多了,又擠又吵,趕快給我們分分家吧!小朋友,我們來幫幫他吧,把這些線分分類,相同特征的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幾類,好嗎?"
2、幼兒分組為線分類,師巡視指導。
3、每組推出一名代表,交流自己分類的方法,師小結(jié)。
四、結(jié)束部分
1、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線,我們還沒有
全部認識呢。請小朋友回家后,繼續(xù)和爸爸媽媽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線,看看誰了解的線的線的知識最多,好嗎?
2、玩繩
師:小朋友,老師手里有兩根很粗很長的線,又叫繩子,這根繩子是用很多很多的棉線組成,現(xiàn)在我們一起玩繩吧。
師領幼兒到戶外玩繩,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線的連接”是我在“做中學”的思想指導下預設的一個科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孩子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討論與實踐并在探究中獲得快樂與成長。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不僅能用打結(jié)的方法將線進行連接,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打結(jié)后出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而且能夠想出各種辦法記錄出實驗結(jié)果,基本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注意貫徹“做中學”的思想,引導孩子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并且互相交流使得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雖是簡簡單單的一些線,卻也折射出了孩子們思維創(chuàng)新的n次方!在整個活動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意外的情況。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共同去面對臨時出現(xiàn)的問題,也就是有一個良好的教態(tài)。孩子們出現(xiàn)的不同狀況也給了我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當然在一些細微之處也值得我去深深地去思考,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不僅是要在教學上不斷改進,同時我更希望與孩子們像朋友一樣共同成長!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5
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jù)特征進行嘗試擺放;發(fā)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準備
《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個1張(NO.86—87),幼兒每人相同內(nèi)容練習紙2張(見練習冊NO.4—5)
過程
(一)觀察
1、出示《水果》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nèi)分別有什么?各有幾個?
。2)左圈內(nèi)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
。3)右圈內(nèi)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且有梗子)
2、出示《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nèi)分別有什么特征?各有一個?
。2)左圈內(nèi)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
(3)右圈內(nèi)的東西有什么特征?(個數(shù)是5個)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且個數(shù)是5個)
。ǘ﹨^(qū)分
讓幼兒思考:依據(jù)特征,如把右邊的水果或左邊的娃娃臉擺放到圈內(nèi),該分別放在哪里?
(三)粘貼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左(右)邊的各圖示物一一撕下,分別粘貼在兩個圈中的相對位置。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正確粘貼)
建議
。ㄒ唬┍净顒釉O計內(nèi)容亦可分兩次進行。
。ǘ┮嗫捎脤嵨锊牧显诩蠑[放圈中進行分類擺放,見《兒童數(shù)形寶盒》說明圖29。觀察記錄與評估。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階段,我班開展了“從頭到腳”的主題活動,在“我的身體”這一版塊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一個階段的資料收集,師生共同分享交流經(jīng)驗、探討問題,孩子們對自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不僅對身體各部的.名稱及功能、用途,以及對身體怎樣進行自身的保護有了具體的認識。而且對畫人特感興趣,尤其是畫各種姿態(tài)的人、各種多變的臉,非常開心。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用開化裝舞會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來。我又結(jié)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貼貼的過程中,認讀動物的名稱,進行配對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發(fā)揮想象,使得語言方面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橢圓形紙上畫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等,從而做成面具。
2、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聲音響亮。
3、繼續(xù)學習著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種構(gòu)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要求顏色鮮艷、畫面對稱。
活動準備:
橢圓形紙、繪畫工具、老虎、獅、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帶等。一老師扮演小老虎。
活動過程:
放音樂
一、放生日歌:
師:問幼兒這是什么歌曲?(生日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慶祝小朋友的生日,吹蠟燭時許了一個什么愿……看看今天的小壽星是誰(請一老師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舉行一個舞會,請小朋友參加,好嗎”?赡銈冎绬,今天真正的壽星是誰,(老師脫下面具)原來是高老師,我們給高老師說一句祝福的話。老師謝謝小朋友,想請大家參加她的舞會,有一個條件,一定要化裝……
二、講解示范
師:(一)出示獅子面具(正確的)
1、探索各種構(gòu)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畫面對稱。
2、繼續(xù)學習著色、接色等技能,強調(diào)顏色鮮艷。探索各種構(gòu)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
(二)出示小熊面具(不正確的)
讓幼兒指出不對的地方,講出怎樣畫才對。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幫助幼兒掌握防止踩踏及發(fā)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護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有關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
教學流程
1、觀看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ㄒ唬┩ㄟ^短片讓孩子們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過大,過于擁擠發(fā)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呢?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引導:因為他受的傷太過嚴重了,如果不能及時被送到醫(yī)院救治,有可能會導致殘疾甚至死亡哦。
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火災發(fā)生時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方法?
。ㄈ┬∨笥眩绻恍⌒陌l(fā)生了踩踏事故,我們該怎么做呢?
。ㄋ模┙處煂φ_的做法進行小結(jié):
。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3)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mào)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4)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常
2、出現(xiàn)混亂局面后怎么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
。3)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5)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時刻如何保持心理鎮(zhèn)定。
。1)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qū)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更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
(2)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
4、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該怎么辦?
。1)如果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應及時報警、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999或120等。
。2)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圓和連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兒人手一份)
2、用雪碧瓶等材料圍合制作的"泥人娃娃樂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猜一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泥人,引起幼兒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它嗎?
2、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泥人?
教師邊提問邊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泥人的頭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泥人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體上有什么?
3、想一想,怎樣將泥人的頭和身體連在一起?
4、步驟:
(1)將黃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準備一點,取黃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團圓,作為人的頭;
。2)用另一半黃色橡皮泥中的一點,作為人的兩只耳朵,連在人的頭上;用黑色橡皮泥搓兩個小圓壓扁,作為眼睛放在臉上,再用黃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3)再用紅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4)用粉紅色橡皮泥搓成橢圓形,作為人的身體;將黃色分成四份,搓長連在身體上,作為人的四肢;
。5)最后再用火柴棒將頭部與身體連起來。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
教師:泥人娃娃,一個人感到很孤獨,沒有朋友玩,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許多泥人娃娃好嗎?
三、結(jié)束部分:
展示幼兒的作品,建立娃娃樂園。
教師:我們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樂園吧!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娃娃樂園,請幼兒像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師對幼兒的制作活動表示贊賞。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以及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jié)物品,萌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chǎn)生崇敬之情。
3.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jié)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jié)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叫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欣賞故事——《端午節(jié)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因此確定這一天為端午節(jié)。
(2)交流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xiàn)這些習俗。
二、了解端午節(jié)有關物品
1.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
師: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2.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jié)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jié)的經(jīng)驗。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啊,和我國一位著名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
教學反思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但對于幼兒來講還比較陌生,傳統(tǒng)節(jié)日凝結(jié)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尊重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尊重和熱愛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現(xiàn)。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濃厚的節(jié)日內(nèi)涵,初步激發(fā)幼兒愛國主義情感,我設計了以上活動內(nèi)容。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交通工具的不同類型及其功能。
2、通過比較、討論及分類活動,找出它們的不同點,并初步認識相應的漢字"水中、地面、天空。"
3、通過模仿交通工具的活動,進一步產(chǎn)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人手一把剪刀
活動過程:
一、師生閱讀幼兒用書,講述故事《胡蘿卜火箭》
二、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上的實物圖片,然后分組討論,了解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不同點。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圖上有哪些交通工具?它們有什么用處?有什么不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教師總結(jié)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不同點,并啟發(fā)幼兒認讀相應的漢字。
四、游戲:"給圖片找家"教師在黑板上寫漢字:"水中、地面、天空",請個別和全體幼兒讀一讀。
引導幼兒按照交通工具行駛的地點對它們進行分類。
五、游戲活動:"我是xx地方的交通工具。"教師請幼兒任意拿一張圖片在手中,教師出示一張漢字卡片。幼兒根據(jù)漢字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反應。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集合09-13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09-16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15篇)07-12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15篇)07-1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集合09-2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09-11
幼兒園大班《日歷》教案(集合10篇)08-12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集合15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