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嘗試用手作畫,嘗試用手的各個部位去點、蘸、拍、抓、拉、滾。
2、體驗用手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的樂趣,感受作品圖案特別的美感。
二、活動準備。
1、教具:
范畫三幅——第一幅:用手掌各個部位滾、印、拉出來的圖案:第二幅——用手掌畫的海底世界:第三幅——花園。
2、學具:
水粉顏料每人一盒,A3白紙,8開黑色卡紙每人一張,水盆,毛巾、圍裙每人一條,袖套每人一雙,廢舊報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氕h(huán)節(jié):了解用手作畫的部位和方法。
1、出示第一幅范畫,讓幼兒猜出作畫工具。
2、猜想用手作畫的方法,個別幼兒示范用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法去作畫。
3、總結:小朋友們的手可真能干,能用手指、手心、手背、手指甲,點、捶、拍、抓、拉、滾等方法作畫,并且用手的部位不一樣就能畫出不一樣的圖案。
(二)全體幼兒初步練習用手的各個部位,運用不同的方法畫出圖案(只用一種顏色)。
(三)幼兒比較、想象、討論如何運用已有方法形成完整豐富的畫面。
1、提問:你們覺得這樣畫出來的畫面漂亮嗎?
2、出示第二幅和第三幅范畫:海底世界、美麗的花園。
為什么我的這兩幅畫要漂亮一些呢?(請幼兒說)(對了,我們還要用一些細細的線條去添畫,用不同的顏色去裝飾,把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完整,這樣看起來才更加漂亮。)
3、教師示范花的畫法和海馬的畫法。
。ㄋ模┤w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自由造型,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用多種顏色)。
1、提供黑色的卡紙讓幼兒再次創(chuàng)作。
2、引導幼兒運用手的各種方法畫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ㄎ澹┰u價。
1、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作品。
2、說說自己的好方法和色彩的使用。
3、給自己的作品取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三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變化。
2.能安靜傾聽故事,并理解故事內容。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冰塊、干、濕毛巾、水杯、水、電水壺、小水滴變化過程幻燈片等。
知識準備:小朋友對于水的三態(tài)有一點點了解。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1.教師出示一杯水(透明的杯子裝的),并提問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是一杯水。
師:恩。那水會變成什么呢?
幼:水會變成冰。
2.教師出示冰塊師:那水是怎么變成冰的呢?
(幼兒自由舉手回答)
3.前些天,天上一直下雨,你們知道雨是從哪兒來的嗎?
(幼兒自由舉手回答)
4.教師出示干、濕毛巾師:王老師這有兩條毛巾,請你來摸一摸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幼:一條是濕的,一條是干的。
師:你們說,濕毛巾怎么讓它變干呢?
幼:放在太陽底下曬曬。
幼:放在火上烤。
師:濕毛巾變干了,原來濕毛巾上的水上哪去了?
5.小結。
剛才我們小朋友說了一些有關水的變化,水一會變成冰,一會變成水蒸氣,它到底是怎么變化的呢,為什么會變化,現在請小朋友來聽聽這個《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聽完以后你也許會明白了。
(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了解水是會變化的,并根據經驗講述水的變化形式。)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初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安靜傾聽師:故事聽完了,告訴我小水滴是怎樣旅行的?
2.教師提問,幫助理解故事師:一開始,小水滴們想做什么?它們是怎么對大海媽媽說的?
師:太陽公公是怎樣幫助小水滴的?小水滴變成了什么?
師:小水滴飛啊飛啊,感覺冷了,它們三個一伙,五個一群抱在一起,變成了什么?
師:小水滴的身體變沉了,它又變成了什么?為什么會變成雪花?
師: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一共經歷了幾次變化?
3.看小水滴變化幻燈片。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吧4.總結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小朋友知道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發(fā)生變化,也就是水的三態(tài)變化過程。可是對于水到底在什么條件下變什么,具體應該還很模糊,老師來做幾個實驗,讓你們更清楚的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故事來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三、做實驗,讓幼兒直觀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1.教師做實驗, 幼兒仔細觀察。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看看水到底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把一塊冰塊投進一杯開水中,幼兒發(fā)現冰塊很快就沒了,杯子里的水上升了。然后再把那杯水再放進電水壺燒,水燒開時有熱氣冒出來,熱氣遇到冷玻璃,又變成了小水滴。再把水放進冷凍室,水又會變成冰。
2.師:小朋友,你們剛才看清楚水的變化過程了嗎?
3.教師小結:
水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它原來的樣子,水在很冷的時候會結成冰,冰遇熱又變成了水,水再加熱,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又會變成水。
活動反思:
剛開始時,我把這個活動主要定位在語言領域,而且想以自主閱讀的形式來讓幼兒學習這個故事,后來聽了一位老師的這節(jié)課,她也把這活動定位在了語言、科學,聽完后,我總覺得小朋友應該對故事內容理解的不透徹,而且對于水的三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過這個故事來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也有老師也說別的班級就這節(jié)課也用的自主閱讀的形式來上,但是效果不理想,而且要把它定位在科學領域來上是相當困難,要對幼兒做大量的知識鋪墊。他們建議我主要定位在語言領域。我左思右想,想挖掘一下故事,語言也不優(yōu)美,也算不上經典,也難上。后來經師傅提點,說還是定位在科學、語言,因為這個活動本身就屬于"我身邊的科學"這一大主題,還是上成科學為主比較順當,于是我才決心以科學為主,師傅給了我一些建議后,自己設計教案,把每一句要說的話,小朋友可能產生的反應都想了一下,有的都寫下來了。尤其是那些引導語和過渡語,我想了很多,總覺得不太好,寫了改,改了又改,就想使自己的課堂語言簡練又能讓幼兒聽明白。
在一開始,我先出示一杯水,讓小朋友想水會變成什么,然后順著他們說到的展開我早已準備好的問題,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時,幼兒發(fā)言不積極,可能和我引導語、設計的問題有關。接著引出故事《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安靜傾聽。然后通過回答我提的問題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因為我的問題有些不好回答,幼兒沒反應,所以我當時把準備好的一個問題分解成了幾個,于是就給人很啰嗦的感覺,語言就不精煉了。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我就是預測到幼兒可能還不理解小水滴在故事中的幾次變化過程,所以根據故事我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幻燈片。幼兒在欣賞幻燈片時很開心,可是不知他們是否真的通過看幻燈片理解小水滴旅行過程中的變化了。所以我設計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再次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通過看老師做實驗的方式,讓他們更直觀、更清楚理解。在做實驗時,幼兒很興奮,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們的求知欲全釋放出來了,四十多雙明亮的眼睛都盯著我。
我想孩子們通過這個活動,應該對于水的三態(tài)變化有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一開始他們對于這個《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內容應該沒能好好了解。因為一開始他們還不太明白水的三態(tài)變化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小弟淘氣、可愛的形象,產生學念詩歌的興趣。
2、能根據詩歌內容找到相對應的圖片內容,學習新詞“淘氣”、“害臊”。
3、懂得愛清潔、講衛(wèi)生。
二、活動準備
1、分別反映詩歌各段落內容的圖片共五張。
2、詩歌錄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幼兒欣賞教師朗誦詩歌,并回答問題:詩歌中有誰?這首詩歌主要講的是誰的事情?
2、教師按順序分段朗誦,幼兒找出相關圖片。
教師分段朗誦詩歌,請幼兒找出相應圖片。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表述,并用詩歌句子小結,引導幼兒學習新詞“害臊”、“淘氣”。
3、討論分析,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設計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如:小弟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為什么你認為他是個淘氣的孩子?詩歌里哪些話能說明他很淘氣?小花貓為什么一見小弟,就連忙往后跳?小花貓說了些什么?小弟聽了怎么樣?他為什么會感到“真害臊”?最后,小弟說了句什么話?教師可請幼兒集體用詩歌原文回答。
4.完整欣賞詩歌錄音,激起學念、表演的興趣。
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后,先問幼兒:“你喜歡小弟嗎?為什么?”再做小結:小弟是一個聰明又淘氣的孩子。他知道自己錯了就愿意改正,F在,小弟懂得了只有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大家才喜歡。
小結后,教師接著引導幼兒:“我們一邊念詩歌―起學做可愛的小弟,好嗎?”
四、活動延伸
教師在區(qū)域提供道具,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內化,學習詩歌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孩子們馬上要離開幼兒園了,心中總有一種依依不舍的離別,三年來的活動情景歷歷在目,為使孩子更好地珍惜在幼兒園的時光,認識自己的進步與成長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活動幫助孩子回憶幼兒園的生活,體會自己已經長大,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讓孩子在活動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活動準備
1、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體檢表,幼兒小班時的衣物等。
2、幼兒園活動和場景的系列圖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游戲“猜猜看”
教師和幼兒一起看照片,體檢表,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請幼兒找找自己的變化。
。1)對比小時候和現在的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2)通過量身高、稱體重了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3)試穿自己小時候的小衣服、小鞋子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4)想想現在除了身體上有變化,還有別的什么變化沒有?(會自己走路、穿衣、會說話、還會幫媽媽做事等等)
3、回憶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的成長。
集體討論:說說我的前后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我們?yōu)槭裁茨軐W會這么多的本領呢?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是老師的呵護,自己的努力,認真仔細,堅持、耐心、刻苦……在討論中感受自己的長大的經歷及自身的成長過程。
4、我們最想做的事情。
。1)出示幼兒園活動和場景的系列圖片,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請幼兒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記憶中最難忘的幼兒園生活。
(2)說說在幼兒園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5、以繪畫的方式請孩子們留住這美好的瞬間,交換聯系號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會" sh "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1、順序背誦學過的17個聲母。
2、讀6個單韻母。
3、帶調的單韻母。
二、借助插圖學習聲母"sh"的音形1、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聲母的音形:
2、問誰能結合圖的意思試著讀一讀字母的音?
3、根據圖中所畫的 "大獅子"的"獅"來試讀字母"sh"的發(fā)音,如果學生讀對了一定給予表揚,如果讀錯了也不要批評,可以請別的同學試讀。
4、字母的音試讀后,教師要進行范讀后告訴學生"sh"這個聲母都是翹舌音。發(fā)音時,舌頭都要翹起,但要注意舌頭不要卷得過于往后,不能頂在上腭正中,應當把舌頭頂在上牙床靠上一點的部位。讀的時候要注意輕短。
5、教示范讀,學生練習讀,教師及時糾正。
6、出示"s sh "對比練讀,讓學生區(qū)別比較,對發(fā)音有困難的同學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
7、問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的形呀?學生說說即可。
三、 正確書寫"sh"聲母1、讓學生自己觀察"sh"的占格位置:
2、引導學生觀察"sh"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要靠攏,不能分開3、教師范寫"sh",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sh",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對于姿勢合格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表揚。
6、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邊寫邊發(fā)音記憶字形。教師個別輔導。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書寫好的、進步的,進行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1個聲母朋友,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特別值得表揚的是你們能運用以前學習字母的方法自己學習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以次為驕傲。進入大班后,一天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漢字是怎么來的?”我接住這個球后,就把這個拋給全班孩子。這一下有個別孩子回家詢問,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及時給了孩子,還拿出兩個象形字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蔓延,并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
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兒童大膽地用語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
2、激發(fā)兒童對漢字的興趣。
準備:漢字(現代、象形字)若干
過程:
一、導入語,激發(fā)兒童說的興趣
師:最近,我們小朋友對字寶寶特別感興趣,收集了許多字寶寶,張老師把你們的字寶寶集合在一起,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說說我們的字寶寶
師:1誰愿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
(在兒童說的過程中,老師隨機引導,鼓勵兒童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2師:你們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三、設疑
你們有沒有發(fā)現這些字寶寶有個秘密?
。ü膭顑和屑氂^察,并積極參與討論)
四、延伸活動
根據兒童的熱點繼續(xù)對文字進行探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7篇02-0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8篇01-22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6篇02-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2-01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9篇01-29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1-29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1-28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1-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8篇01-2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