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線描畫是兒童最簡便、最直接用于表現(xiàn)事物形象和內(nèi)心思想的繪畫手段。它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游戲性、形象性和裝飾性,備受幼兒喜愛。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為基礎,進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現(xiàn),開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能力,但如何通過線描畫教學,開發(fā)幼兒思維,真正挖掘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是我的微型課題研究所要探索和研究的內(nèi)容。
我本次執(zhí)教的教學活動是大班線描畫《魚》,在生活中孩子們對魚都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班的孩子,經(jīng)過中班一學年的線描畫學習,對于線描畫的基本造型元素:線條、點、面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對于線條,孩子們基本上能說出各種線條的名稱,對各種線條的畫法也已經(jīng)掌握。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線描畫的實際水平,我在活動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線描畫的三大造型元素,并把點、線、面的不同組合方式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解決這個難點,我設想運用表格記錄的形式幫助幼兒梳理知識,拓展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分割的方法進行畫面分割,用不同的點、線、面組成漂亮的圖案裝飾畫面。
2.感受線描畫的樂趣,培養(yǎng)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態(tài)的空白的魚人手一條。
2.勾線筆人手一支。
3.教師的范例一幅。
4.大幅海底背景。
5.表格。
活動重點:掌握線描畫的基本技能,能用流暢的線條、圖形表現(xiàn)魚身上的花紋。
活動難點:用點、線、面的組合裝飾畫面。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師:今天,海洋里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魚兒們都接到了邀請,它們都想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去參加舞會,所以請我們的小朋友幫它們設計一件與眾不同的美麗衣裳去參加舞會,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
( 分析: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景化的語言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對魚的興趣,所以在活動中我以幫助小魚設計參加舞會的漂亮服裝為情感主線貫穿整個活動。)二.觀看范例,引導幼兒了解線描畫中點、線、面的組合和排列。
1.出示范例。
(1)引導幼兒講述圖上有哪些線,教師在表格中進行示范記錄。
師:老師幫它們設計了一件衣服,你們看看,漂亮嗎?為什么你覺得很漂亮呢?你找到了哪些美麗的線條?
(2)引導幼兒拓展經(jīng)驗師:除了這些線條,你還知道有哪些線條?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示范,幫助幼兒回憶已經(jīng)認識的各類基本線條。
(3)引導幼兒講述圖上有哪些點,教師在表格中進行示范、歸納整理。
除了這些漂亮的線條,你還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各種不同的點,并進行講解示范。
(4)小結(jié):原來呀不同的點和線可以組成許多一塊塊漂亮的圖案。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范例,發(fā)現(xiàn)構(gòu)成魚身上美麗花紋的各種線條和點,喚起了幼兒對于以往經(jīng)驗的回憶,也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為沒有太大的難度,所以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感受成功的愉悅。)2.引導幼兒觀察點、線、面的不同組合方式出示局部圖案,引導幼兒觀察(1)圖案一:線條相同,粗細不同。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相同的線條,只要粗細不同就能使畫面不單調(diào)。
師:這一塊是怎樣裝飾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除了波浪線還有什么線也可以變化?教師引導孩子把可以進行相同變化的線條記錄在表格中。
(分析:孩子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同一塊里,用了相同的線條,但是粗細有變化。第二個問題,使孩子們發(fā)現(xiàn)直線、螺旋線、弧線都可以進行這樣的變化,這樣就做到了舉一反三,而記錄表幫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經(jīng)驗,形成了規(guī)律性的認識。)(2)圖案二:線條不同。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線條進行組合,能使畫面變得豐富。
師:這一塊里用了哪些不同的線?
(分析: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孩子了解線條與線條也可以進行組合,變成美麗的圖案。)(3)圖案三、四:點和線組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點、線的組合使畫面的裝飾效果更好。
師:這一塊是用什么來裝飾的?
師:剛才每一塊的圖案都一樣嗎?
(4)圖案四:點、線、面的組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點、線、面可以同時出現(xiàn),使畫面更具裝飾感更有層次。
教師小結(jié):原來不同的方法可以組成一塊塊不同的漂亮圖案,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有層次感。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引導幼兒了解可以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進行組合,可以用點和線條進行組合,也可以用點、線、面組合,使畫面變得豐富,更有美感。)三,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進行畫面分割出示未經(jīng)裝飾的魚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線條進行畫面分割,并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線條進行分割,重點提醒幼兒掌握分割畫面分割要領,在魚身上進行分割時,一定要從魚身的一側(cè)畫到另一側(cè),不能只在身體中間進行分割。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對于線條,孩子們已經(jīng)相當熟悉,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線條進行畫面分割,而不局限于對教師范例的模仿,或者只是用某一種線條進行分割;還有就是進行分割時,一定要從魚身的這一側(cè)畫到另一側(cè),不能只畫在中間部分。)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1.教師提出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魚的花紋。
(2)注意運用不同的點和線進行裝飾。
(3)提醒幼兒進行畫面分割時一定要把線條從魚身的一邊畫到另一邊。
2.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要求能力強的幼兒注意點、線、面組合時畫面的美觀和組合的多樣性;幫助能力弱的孩子大膽作畫,按照要求進行畫面的分割和裝飾。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注意到了兼顧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巡回指導時,對不同能力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進行了不同的輔導。)五.作品展示及講評1.將作品展示在海底背景上,請幼兒欣賞作品。
2.引導幼兒進行評價:你最喜歡哪條魚?為什么?這一塊上它運用了哪些花紋(點、線、面的組合)?
3.教師小結(jié)(分析:孩子們的作品相當豐富,對于畫面的分割,都能掌握要領,畫面的裝飾,很多孩子兼顧到了點、線、面的組合)活動反思:
從這次的"線描畫"活動中,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孩子是非常喜歡這個活動的,大部分幼兒對線描畫較感興趣,對于線描畫中的造型元素:點、線、面的組合方式有了初步了解,也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對各種組合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
本次活動的亮點是對于表格的設計和使用,活動之前對于表格的設計,我是進行了反復推敲的,考慮到造型元素的多種組合方式,利用表格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歸納整理,會更有利于他們的創(chuàng)作,所以我把表格的記錄貫穿在活動的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記錄了不同的線條,更相應地進行了排列方式的整理和記錄,幫助孩子們進行了經(jīng)驗的梳理,形成了規(guī)律性的認識。
活動中,我沒有簡單直接地把經(jīng)驗灌輸給孩子,而是通過啟發(fā)式的語言,引導幼兒自己探索線描畫造型元素的組合方式,使孩子們知道了線描畫不僅可以由不同類型的線條組成,還可以用點、線、面進行組合,勾勒出美麗的圖畫。線描畫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是,不同的構(gòu)圖方式,一樣可以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比彩色的圖畫更有韻味。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奔馬的強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動態(tài)。
2.引導幼兒欣賞側(cè)鋒、中鋒所表現(xiàn)的奔馬的造型美,培養(yǎng)幼兒對水墨畫的欣賞能力。
3.啟發(fā)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shù)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徐悲鴻《奔馬》圖和他的自畫像。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放錄音: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幼兒回答,教師總結(jié)。這是奔跑的馬蹄聲,小朋友有沒有看到過馬奔跑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
2.引導幼兒欣賞、感受馬的強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動態(tài)。
教師出示圖:請看一看,畫面上這些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樣?
3.引導幼兒欣賞畫家用中鋒、側(cè)鋒所表現(xiàn)的奔馬造型美。
看一看,這幅畫是用什么工具畫成的?筆鋒看上去怎么樣?墨的濃淡看上去怎么樣?
幼兒觀察、欣賞、討論、回答,教師總結(jié):這幅畫是用水墨和毛筆畫成的水墨畫。畫面上奔馬的整體輪廓是用中鋒圓厚有力的線條畫成,馬尾、馬鬃是用側(cè)鋒銳利多變的線條畫成的。而且這些水墨又是濃淡的變化,使得這些馬看上去變化多樣,各有不同,立體感很強,遠遠看上去,這些馬好像要從畫面上奔跑下來了。
4.引導幼兒欣賞《奔馬》的構(gòu)圖美。
老師:大家能不能從畫面上看出馬在什么地方?畫面上只畫了幾匹馬,沒有畫什么背景,但我們從馬奔跑的姿態(tài)上可以聯(lián)想到,馬是從一個很大很遠的地方向我們飛奔而來的。
5.簡要介紹畫家。
這幅畫的名字叫《奔馬》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畫的?出示徐悲鴻自畫像:這幅畫是由我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爺爺畫的,他畫過很多很多的畫,其中,他畫的馬是人們最喜歡的,也是最有名的。我們大家要向徐爺爺學習,練好本領,畫出美麗的畫。
6.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馬奔跑的動態(tài)。
老師:請大家再認真看一看畫面上馬奔跑的動作是怎樣的,然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老師和幼兒在錄音伴隨下做馬奔跑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是美術(shù)鑒賞活動。本來我是想通過放音樂來導入本次活動的,但是小朋友們很細心,看到我準備好的墨汁和毛筆,他們都很好奇,問我這些東西是要來干嘛的,有的學畫畫的小朋友說:“我知道,我上次用這個畫過臘梅,叫水墨畫!笨吹剿麄兊淖⒁饬Χ急还P墨給吸引了,沒有人注意到音樂,我只好順水推舟,給小朋友講了一下水墨畫,然后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奔馬圖》,讓小朋友們觀察圖中馬的姿態(tài),然后讓小朋友講述下他們觀察到了什么,小朋友們觀察很仔細,可以看出馬在奔跑,從馬飛揚的尾巴和彎曲的腳里看出來,然后他們還更細心的通過對墨的濃淡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馬的毛和小腿顏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點淡。還有地上的小草被馬撥動了以后在輕輕的吹動,這都是淡淡的墨,濃濃的墨給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給人輕柔和飄逸感。接著我們又欣賞了很多關于馬的畫,還欣賞了馬的局部圖,讓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細的觀賞下徐悲鴻是如何畫馬的,同時為小朋友講了關于徐悲鴻的人物介紹和小故事,讓小朋友知道徐悲鴻為什么可以把馬畫的這么好,是因為他很用心的觀察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筆墨紙硯通過對馬的觀察,讓小朋友嘗試畫一下馬。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制作面具并參加表演的興趣,感受節(jié)日氛圍。
2.引導幼兒用剪、畫等方法制作各種動物面具。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物面具(打。,幼兒每人一張。
2.音樂:動物狂歡節(jié)
2、范例面具、皮筋若干。
趣味練習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p>
1.通過引導幼兒模仿動物表演,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新年就要到了,小動物們也要舉辦迎新年狂歡會了。
你們想去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動物面具,等會兒一起去參加迎新年狂歡會,好不好呀?
二、討論示范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教師現(xiàn)場示范制作。
師:到底怎么做呢?請小朋友先來看一看!
2.出示動物頭飾畫紙
。1)請小朋友先看一看自己的畫紙上是哪一種小動物,
想一想這種小動物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涂色。
。2)然后,沿著動物頭的外輪廓線剪下來,重點指導幼兒怎樣剪。
采用邊提問題邊引導幼兒討論邊示范的方法制作鳥面具。
2.重點示范,怎樣在面具的眼睛處剪洞,強調(diào)挖洞方法:
現(xiàn)在眼睛的邊線上剪開一個小口,然后沿著線剪出兩個圓形。
三、幼兒實踐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觀看幼兒涂色后剪面具的輪廓線,以及能夠圓滑的剪出眼睛的圓孔。
2.幫助制作有困難的幼兒完成面具的制作。
四、表演展示
互相觀看,互相欣賞,分享快樂
1.通過播放“動物狂歡節(jié)”樂曲,幼兒帶上自制面具隨音樂表演展示。
2.小朋友們,動物迎新年狂歡會開始了,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要求幼兒知道什么是線條想象畫;
2.要求幼兒正確說出四邊種線條的名稱,并知道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
3.讓幼兒想象構(gòu)思隨意畫出來的亂線,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什么是線條想像畫,根據(jù)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聽音樂用線條作畫 難點:根據(jù)自己的線條想象構(gòu)思,使它變成一個或多個物體的的形象
教學準備: 錄相帶、錄相機、投影機、幻燈片、錄音機、磁帶、龍頭飾一個,紙、筆、油畫棒若干,各種小樂器,四個線條娃娃,兩幅幻燈范畫。
教學過程:
。1)看錄相引出舞龍燈,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讓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錄相,請看吧!”幼兒看過錄相后,引導幼兒說出錄相里人們舞龍,老師講一些關于舞龍方面的知識,然后帶領幼兒根據(jù)錄相也來舞龍。
。2)線條娃娃舞龍燈,教師示范強調(diào) “剛才,小朋友舞龍燈時無意中已經(jīng)走成了許多美麗的線條,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1)利用不同小樂器的聲音引出四位線條娃娃,使幼兒知道各種線條的名稱及所代表的意義。例如:聽到大鼓的聲音,折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折線和鼓聲一樣粗壯有力。聽到小鈴聲的聲音波浪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波浪線和鈴聲一樣優(yōu)美、婉轉(zhuǎn)。
。2)利用線條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龍的形式引出教師聽音樂示范講解,并強調(diào):a 線條娃娃舞龍的時候,要不斷地改變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個地方不動 線條不允許斷;c根據(jù)音樂的不同用不同的線條作畫。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想象
1.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線條娃娃舞龍走的路線,看它能變出一個什么有趣的圖案,并用完整的語言講出來。
2.老師總結(jié):象這幅畫一樣,由各種線條組成并且又經(jīng)過小朋友的想象,把它變成許多種有趣的圖案,這樣的畫叫做線和條想象畫,明確線條想象畫的定義。
3.引導幼兒欣賞兩幅線條想象畫,從而總結(jié)出線條想象畫有的可以從整體來想象,有的可以從其中一部分來想象。
。4)幼兒進行線條想象畫的創(chuàng)作活動
1.幼兒聽音樂作畫,要求幼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而運用各種線條來作畫。
2.幼兒繪畫涂顏色。
。5)評講作品,游戲結(jié)束
1.老師自評
2.幼兒自評
3.幼兒互評
4.和四位線條娃娃一起舞龍出教室。
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樂器聲音去表現(xiàn)不同線條的特點;
2.幼兒依據(jù)對線條的理解,在繪畫時將它表現(xiàn)出來,訓練了運筆的能力。
情況分析: 針對幼兒作畫時畫面內(nèi)容比較單一的情況,我設計了線條想象畫,以此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鍛煉他們的表現(xiàn)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濕畫法中用鹽進行作畫,感受其所產(chǎn)生的奇妙效果。
2、讓幼兒用油畫棒想象作畫,體驗玩色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熟悉海洋中生活的動物,豐富幼兒對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外觀上的認識。
2、油畫棒、排筆、水粉顏料、鹽、紙、盛水桶、抹布、范例一副、吹風機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上午老師和你們一起欣賞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漂亮的圖片,你們喜歡它們嗎?那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呢?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它的樣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特征)
2、你們想不想和你喜歡的海洋中的動物一起來玩?zhèn)游戲呢?
但在玩游戲之前,請小朋友先把你喜歡的動物畫下來,而且老師呀要給你提一個要求,要先用油畫棒畫出它的輪廓,好嗎?
3、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畫完后,幼兒到老師跟前來。
二、講解師范、幼兒作畫:
1、待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輪廓時出示范畫。(簡單的油畫棒形象)
瞧!老師呀,最喜歡海豚,所以就畫了一只海豚,看,我的海豚在海里玩得多開心呀!你們看,我的海豚還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呀,要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可是,穿衣服之前,必須先給它洗一個澡。(強調(diào),必須要先洗澡,用排筆蘸清水打濕畫紙,教幼兒怎樣拿排筆)
2、洗完澡可得趕緊幫海豚穿上衣服,我最喜歡綠色,就給它穿一件綠顏色的衣服吧!
3、穿衣服時動作要快,不然海豚會著涼感冒的!(上色)
4、剛洗完澡、穿好衣服,調(diào)皮的海豚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這時候天空下起了雪,海豚高興得跳起來喊:“下雪啦,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完成后
5、提問:
孩子們,我來看看誰小眼睛最亮,你們看見剛才老師下的雪是什么呀?
對了,是鹽,(如果,有的幼兒說糖,可讓他品嘗一下)原來我們?nèi)粘I钪谐床说柠}也可以拿來作畫,這種用鹽作畫的方法,就是撒鹽法。
6、向幼兒介紹撒鹽法:要求用三個手指抓起少量的鹽,均勻地撒在畫面上。
那撒鹽法的效果怎么樣呢?會發(fā)生什么事兒呢?你們很快就知道了。
7、出示一副完成的撒鹽畫:
孩子們看,這就是一幅漂亮的撒鹽畫,引導幼兒觀察“鹽撒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像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而且,畫面亮晶晶的。(鹽會吸水,被鹽吸過的地方就留下了雪花、蒲公英狀的痕跡)。
孩子們,你們呀,已經(jīng)畫了自己喜歡的動物,你們也用撒鹽法給它們穿上亮晶晶的衣服好嗎?(向幼兒強調(diào)穿衣服之前,必須先洗一個澡,然后給它穿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衣服)
8、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正確使用排筆,控制好水分。
上色動作要快,注重色彩的銜接。
撒鹽要均勻且少量。
三、欣賞交流作品:
1、把做得快的幼兒的畫,用吹風機吹干,
2、把幼兒作品平鋪在一塊大kt板上展示。
3、請幼兒自己來評價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動物?為什么?
4、咱們今天畫的畫真漂亮,咱們把它送到大五班,也教教大五班的小朋友怎樣用鹽畫畫吧。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美術(shù)活動《樹》
教學目標:
1. 學習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guī)則地裝飾樹。
2. 萌發(fā)對黑白畫的興趣和美感。
教學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范畫兩幅;線描畫作品若干。
2.《幼兒畫冊》、勾線筆。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guī)則地裝飾樹。
難點:萌發(fā)黑白畫意識。
教學手段與方法:
示范法、觀察法、操作法等。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特別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中的樹和我們以前畫的樹有什么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講解示范,引導幼兒學習作畫過程。
出示范作,提問:
這兩幅畫美嗎?是怎樣裝飾的呢?用到了哪些圖案?
除了這些圖案可以裝飾外,你覺得還能用哪些圖案進行裝飾?
2. 提出作畫要求。
今天,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個小小設計家,把樹打扮得漂亮些。
。1)畫的時候要先畫一棵樹的樹干,再畫上樹杈。樹干可以畫得大一些,粗一些,這樣可以有地方進行裝飾。
(2)然后在樹干、樹杈、樹葉部位,分別用圓點、短線及各種幾何圖案進行裝飾,裝飾的要密一點。
3. 組織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
。2)根據(jù)個別幼兒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幫助。
三、結(jié)束部分
1. 欣賞作品,相互評價。
2. 提問:你做喜歡誰的作品呢?他是怎樣進行裝飾的?
教學反思:
冬天的樹葉子掉了,于是活動采取線描畫的形式來組織幼兒繪畫冬天的樹。雖然沒有色彩,但是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使幼兒從黑白線描畫中體會到:沒有其他顏色,黑白也可以這么美,從而了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在活動開始前,我下載了許多孩子的線描作品,有靜物、人物、植物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幼兒感受到了線描畫與眾不同的美感,激發(fā)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感到線描畫是如此有趣,也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因為之前接觸得很少,很多小朋友對于線描畫還不是很了解,在作品的反應中可以看到,還要平時多加練習。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6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8篇02-12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報紙》教案02-14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設計》02-14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模板五篇02-16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匯總8篇02-15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十篇02-14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5篇02-13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匯總五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