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dǎo)幼兒獨立設(shè)計記錄符號在記錄表中記錄,嘗試統(tǒng)計的方法,使用恰當?shù)恼Z言與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過程。
2、鼓勵幼兒運用原有經(jīng)驗,猜想并嘗試,發(fā)現(xiàn)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體驗思考、發(fā)現(xiàn)、探索與成功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學準備:
1、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工具,并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稱。
2、核桃肉若干,放在一個方盤里;核桃若干;記錄表;筆;紙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1、集體品嘗,激發(fā)幼兒砸開核桃的欲望
(1)出示核桃,幼兒品嘗核桃仁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位小伙伴,快來看看它是誰?”(出示核桃)
核桃:“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核桃,我有一件硬殼做的外衣,肚子里有香香的果肉,你們吃了我的果肉,會變得更聰明、更健康的,今天我就請你們來品嘗我的果肉,好嗎?”(請幼兒品嘗核桃仁,每人一塊)
核桃:“小朋友,你們一定沒吃夠吧,那好,我把伙伴們請來,讓你們吃個夠!但是,這次你們要自己想辦法吃到香香的果肉,你們能做到嗎?”
(2)出現(xiàn)核桃的伙伴們(完整核桃),幼兒討論怎樣吃到核桃仁?(充分討論、爭議、辯論,漫畫演示各種辦法的結(jié)果)
師:“快來說說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幼:“用腳踩”、“用牙咬”、“用拳頭砸”、“用錘子(或其他工具)砸”……(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內(nèi)容請幼兒分別示范不同的辦法)。
2、說工具
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
師:“那你們都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呢?”
二、猜想與嘗試
1、成功的設(shè)想
(1)示范講解記錄表格的使用方法。(工具下第一欄填預(yù)想哪種工具會成功,第二欄記錄實踐后的結(jié)果。)
師:“這是核桃?guī)淼挠涗浛ǎ涗浛ǖ谝恍挟嫷亩际鞘裁囱?”
師:“第二行的前面有一個問號,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猜一猜、想一想,哪些工具能砸開核桃;第三行的前面有一只手,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把結(jié)果記在這里!
(表格中選擇了八種工具,分別是剪刀、錘子、鉗子、鑷子、螺絲刀、木棒、扳子、鎖頭。)
(2)幼兒設(shè)計記錄符號,記錄猜想結(jié)果。
師:“在記錄之前,你要先選擇一種符號,然后在第二行認為能成功的工具下面畫上符號!
2、實驗與驗證
(1)請幼兒自由使用各種工具實驗,并記錄結(jié)果。教師注意引導(dǎo)幼兒邊實驗邊記錄,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幼兒間交流實驗結(jié)果,引導(dǎo)幼兒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結(jié)果。
三、探索與發(fā)現(xiàn)
1、統(tǒng)計與排除
經(jīng)過小組統(tǒng)計與集中統(tǒng)計,確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師:“現(xiàn)在我給每組發(fā)一張大統(tǒng)計卡,請每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嘗試結(jié)果記在上面,你使用哪種工具成功了,就在這種工具的下面畫個1,每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要記錄!(各組統(tǒng)計)
師:“現(xiàn)在請每組派一名代表,把你們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說一說!
2、交流新發(fā)現(xiàn)
(1)交流工具的恰當使用方法
師:“請大家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哪種工具怎樣使用容易成功?”
(2)交流砸核桃的適合部位
師:“砸核桃的哪個地方容易成功呢?”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師:“我們要怎樣砸容易砸開核桃?”
四、激勵與創(chuàng)造
欣賞成型的藝術(shù)作品,激發(fā)幼兒用核桃殼創(chuàng)造的欲望。(在收集核桃殼的同時整理活動室)
師:“核桃肉可以吃,核桃殼能干什么呢?小朋友快來看一看吧!”(展示核桃殼制作的作品)
師:“我們回去后,也用核桃殼做一些漂亮的作品,好嗎?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活動室整理干凈吧!”
活動反思:
對于這節(jié)活動,我想先從活動的亮點來說。一是整個活動就是一個探索用不同的工具砸開核桃的活動,同時含有教師預(yù)設(shè)的活動任務(wù)——用表格記錄子自己的探索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自主性和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二是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家園共育精神,活動前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核桃夾、扳手、鉗子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并了解這些工具的作用,我這節(jié)活動只是作為整個大活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對此充滿了期待,積極性很高。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繪本中的語言復(fù)述故事,激發(fā)閱讀繪本的興趣。
2、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溫情,體驗家的幸福。
3、能細致觀察圖畫,借助圖畫豐富想象力,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搖籃曲》音樂、熊爸爸和熊寶寶的頭飾每人一個,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dǎo)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音樂(播放音樂《搖籃曲》),人們一般喜歡什么時候來播放這首音樂?
2、《搖籃曲》一般在睡覺前播放的,那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會做些什么?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小熊睡覺前的故事。
二、幼兒自由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看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讀出來,并出示字卡“吻”。
2、幼兒拿己的書,自由閱讀,教師講清注意事項。
3、幼兒讀完之后,教師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猜一猜它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小朋友覺得小熊最后乖乖的睡覺了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們一看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與幼兒共同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1、2頁)猜一猜這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之后教師進行講述。
2、(出示第3頁)你啊猜一猜小熊會說什么?
3、(出示第4頁)爸爸也想得到小熊的吻,可是小熊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4、小朋友猜一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熊爸爸沒有得到吻,心情怎么樣?(看第4、5頁)熊爸爸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教師出示長頸鹿的圖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熊為什么這么高興還不讓爸爸吻呢?(因為他還想跟爸爸一起玩)
5、(出示第5頁)教師講并進行提問:熊爸爸想讓小熊學哪種動物吻自己?(出示小考拉圖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
6、(出示第6頁)讀前半部分教師提問:熊爸爸又想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出示小鱷魚圖片)那猜一猜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猜測故事)那小熊為什么還說“才不要呢”。小熊和巴巴爸爸邊說邊吻已經(jīng)洗完了澡
7、(出示第7—10頁)分別出示小蝙蝠、小老虎、小猴子、小老鼠的圖片讓幼兒猜測:熊爸爸是怎么說的?熊寶寶是怎么說的?為什么每次都說“才不要呢”
8、(出示第11頁)熊爸爸正要出去,小熊叫住了爸爸,你猜小熊會對爸爸說什么?
9、咱們剛剛說小熊為什么總是說“才不要呢”?
教師:因為他還不想睡覺,想跟爸爸玩一會兒,爸爸也很了解孩子,在游戲和玩鬧鐘完成了洗澡、刷牙、穿衣服等一系列的事情。
四、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帶領(lǐng)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小朋友表現(xiàn)的很棒,很多地方不用老是講就能猜出來了。那小朋友咱們一起再來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小故事吧。
五、分角色朗誦故事
教師為幼兒準備頭飾讓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組扮演熊爸爸,一組表演熊寶寶。
六、請小朋友拿著自己到頭飾,咱們一起到操場上接著表演吧。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孕育過程,知道寶寶是由精子和卵子結(jié)合發(fā)育而成的。
2、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萌生熱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3、能完整表述觀察結(jié)果,并能用各種形式大膽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孕婦照片、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形成、生長過程)、電腦。
2、小的貼絨圖片,輕松的胎教音樂。
3、向爸爸媽媽了解自己的出生情況。
4、人手一份米袋,用于系在腰間上。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dǎo)入,激發(fā)孩子探索興趣。
1、幼兒自由闡述自己向父母那了解的出生情況。
2、設(shè)疑:誰知道自己是怎么來的嗎?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么長大的?
。ǘ┓侄涡蕾p課件,初步了解胚胎的孕育過程。
1、賞課件一(受精卵的形成過程)。提問:
(1)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
。2)你覺得它們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3)豐富知識:精子,卵子,受精卵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教師按順序出示小圖片,師幼共同梳理:爸爸和媽媽結(jié)婚后,就打算孕育寶寶。于是爸爸媽媽會一起合作,爸爸把許多像小蝌蚪一樣的叫做“精子”的種子放在媽媽的肚子里,精子在去媽媽肚子的路上,遇到了許多像小圓球叫做“卵子”的種子,只要他們擁抱在一起成為好朋友,就會變成受精卵,長大了就變成了小寶寶。
2、欣賞課件二(胚胎的孕育過程)。提問:
。1)受精卵又變成了什么?它住在哪里?(豐富知識:胚胎)
。2)媽媽肚子里象宮殿一樣的又叫什么?它有什么用?(豐富知識:子宮)
。3)胚胎怎樣在媽媽的肚子里成長?有一樣重要的東西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豐富知識:臍帶)
(4)教師出示小圖片,與幼兒共同梳理孕育過程:媽媽的肚子里還有一個神秘的宮殿叫子宮,受精卵變成了胚胎就在子宮里安了家,子宮壁上有一層膜就是胎盤。胎盤上有一根臍帶,連著小寶寶的肚臍,通過這個臍帶,媽媽把大量的豐富的營養(yǎng)不斷地送給胚胎,胚胎越長越大,慢慢地長出了小腦袋、小手、小腳。
(5)幼兒尋找自己的肚臍,摸摸與看看。
3、欣賞課件三(成長中的胎兒)。提問:
。1)這時候的小寶寶叫做什么?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寶寶會在子宮里做些什么事呢?請幼兒大膽想象,用動作表示。
(3)媽媽的肚子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到了近10個月后寶寶又去了哪里?
4、教師完整播放課件,幼兒隨課件內(nèi)容在背景音樂中用動作展現(xiàn)整個過程。
(三)通過游戲“今天我來扮媽媽”,感受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
1、每個孩子在媽媽的肚子里都要待上多長時間呢?那么我們的媽媽在上班生活中會感到怎么樣呢?
2、寶寶出生以后媽媽又要做些什么呢?
3、游戲,請幼兒扮成孕婦做各種動作。(慢慢走路、彎腰撿東西、抬腿上樓梯、彎腰系鞋帶等)以及照顧出生的寶寶等等。
4、情感交流:如何關(guān)心自己的媽媽。
(四)延伸活動。
閱讀繪本《小威向前沖》,能與父母或老師一起繪制一本關(guān)于《成長的軌跡》的或圖書,記錄自己成長道路中的真實寫照。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大膽地參與討論小手和小腳,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引導(dǎo)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
2.剛才我們一起做游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游戲:認識小手
1.師:看看我們手上都什么?有幾個手指啊,來數(shù)一數(shù)?
2.你認識他們嗎?
指導(dǎo):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里啊?你們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給我看看,風琴在哪里、電燈在哪里……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3.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jié)合。(邊說邊出示字)
三、游戲“變魔術(shù)”
教師引導(dǎo)幼兒用小手會變魔術(shù)——小手小手變魔術(shù),變出小雞嘰嘰嘰……
四、能干的小手
1.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shù)外,還可以干嗎?
2.我們的小手本領(lǐng)真大。今天,我們回家后,要給爸爸媽媽剝橘子吃,好嗎?
反思:
由于小手與小腳是小孩們最熟識的身體部位,平日里教師、爸爸媽媽們常常在講孩子用小手,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孩子用小腳自個兒走路,自個兒來到幼兒園內(nèi)去。因此孩子學習差不多領(lǐng)會,教學效果相對較好。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養(yǎng)成打招呼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打招呼的方式又哪些。
活動準備
各種打招呼的圖片,教學用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老師和小朋友們問好。
1、教師上前和每個小朋友握手進行問候“妮妮好、皮皮好、樂樂好……!”
2、教師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在做什么呀?”(握手)
3、教師“嗯,握手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握手不能亂握,要用自己的右手握對方的右手,動作要輕,不能攥的太緊,時間不能太長,而且一般都是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能先主動握女士的手,這樣不禮貌!
4、教師“那你們知道人們之間為什么要打招呼嗎?”
5、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6、教師小結(jié):打招呼是為了表達感情,表示禮貌。這樣人們就會快樂,愿意在一起,可以說話聊天,一起吃飯,學習等等。
7、中國人除了喜歡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老北京人們見面時用膝蓋碰對方的膝蓋,表示問好。首先兩個教師進行演示。
8、請幼兒兩個人一組,對中國打招呼的方式進行討論和表演。
二、教師出示外國人打招呼的圖片。
1、教師出示:兩個英國人一男一女以吻手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在做什么?”(叔叔在親阿姨的手)
3、教師“那你們知道叔叔問什么要親阿姨的手嗎?”
4、幼兒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5、教師“你們看他們是中國人嗎?”(不是,是外國人)
6、教師“恩,他們是英國人。他們國家在男士碰到女士的時候,打招呼的方法,就是要求男士要吻女士的手被,吻一下,輕輕拿起女士的手還要輕輕的放下。這是英國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
7、教師邀請幼兒上前表演英國人打招呼的方式。
8、教師出示:兩個毛利人一男一女在以碰鼻子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9、教師:“這是兩個毛利人,小朋友知道他們他們?yōu)槭裁匆@樣了吧?”(在打招呼)
10、教師“恩,這個國家的人和英國人又不一樣了,他們喜歡在打招呼的時候,相互碰碰對方的鼻子,但同樣要輕,不然鼻子就要出血了!
三、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象、創(chuàng)造還有那些可以打招呼的方式。
1、教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就請你們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有趣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不好!
2、幼兒兩兩一組互動交流,教師邊參與邊觀察。
3、小結(jié):請小朋友說說你創(chuàng)造了哪些打招呼的方法?
四、播放音樂伴奏《找朋友》。
教師“讓我們一起邊唱邊來找朋友,到了“敬個禮”的地方我們要把詞改掉,換成其它打招呼的方式,每次都不能一樣哦!看誰變得多,朋友認識的多!
五、活動延伸:了解一些國家和民族飲食方面和中國有什么不同?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提高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活動準備:
一塊浴巾、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寶寶與媽媽(爸爸)分別拉浴巾的二個角,把皮球扔到拉好的浴巾上,喊1、2、3,一起把球往上拋,當球下落時,又合力用浴巾接住球。
可以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通過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增進彼此感情。
游戲2:放鞭炮玩法:寶寶蹲下,雙手抱住雙腿,把頭低下。媽媽拍手說兒歌,用手撫摸寶寶的頭,并做點鞭炮的動作。等媽媽做完動作,寶寶用力向上跳,并發(fā)出"嘭"的聲音。
附兒歌:
放鞭炮,放鞭炮,嘭嘭一響真熱鬧。
媽媽趕快點一點,嘭嘭寶寶跳得高。
不需要道具,隨時可以進行,既鍛煉了寶寶的身體,又學習了兒歌。建議寶寶熟悉游戲過程后,試著和家長互換角色。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鼓勵幼兒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體驗、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不以大欺小。
活動準備:
PPT、相關(guān)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dǎo)入,了解擁抱,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老師想和小朋友們擁抱一下,誰愿意?誰知道擁抱是什么意思?
2、解釋擁抱3、師小結(jié):和誰擁抱就表示愿意和誰做好朋友。讓我們聽著音樂和好朋友抱一抱。
4.提問:你和誰擁抱的?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jié),大熊也來了,大熊在擁抱節(jié)里過的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大熊的擁抱節(jié)
二、欣賞PPT《大熊的擁抱節(jié)》。
1.傾聽故事內(nèi)容,了解大熊為什么傷心。
師:"故事里大熊遇到了誰?他們擁抱了嗎?為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2.復(fù)述故事第一段,引導(dǎo)幼兒理解、表達故事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三、引導(dǎo)幼兒講述故事第二段,并嘗試說出大熊的想法。
1.傾聽故事第二段(悲傷背景音樂)師:"大熊為什么難過呢?難過的時候他會怎么想?怎么做呢?(先和旁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師:"如果是你做錯了事,你心里會怎么想?會怎么做呢?"2.師:"做了錯事,除了道歉,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事情讓別人喜歡你呢?"(老師引導(dǎo)幼兒自由講述)四、引導(dǎo)幼兒復(fù)述第三段故事內(nèi)容。
師:"大熊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道歉了以后小動物會怎么做呢?聽一聽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師:"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才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那是為什么呢?"師:"你有沒有和朋友發(fā)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么互相原諒的?朋友原諒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五、跟老師一起完整復(fù)述故事。
師:"這是一個讓人聽了很感動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六、在《快樂擁抱節(jié)》的音樂聲中自然結(jié)束。
師:"你們喜歡大熊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大熊你覺得以后怎么做會讓更多的小動物成為你的好朋友?"師:"相信有了你們的建議,大熊一定會有更多的好朋友,那你們愿意成為大熊的好朋友嗎?讓我們也來給大熊一個擁抱吧!"附故事:
大熊的擁抱節(jié)第一段:
今天是森林城的擁抱節(jié),和誰擁抱就表示愿意和誰做朋友。一大早,大熊就出門了,他遠遠的看見小山羊慢悠悠地走過來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山羊,今天是擁抱節(jié),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山羊轉(zhuǎn)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老是揪我的.胡須。"大熊往前走,他看見小兔一蹦一跳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兔,今天是擁抱節(jié),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兔子轉(zhuǎn)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蘿卜全都拔光了。"大熊繼續(xù)往前走,他看見紅狐貍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紅狐貍,今天是擁抱節(jié),我們擁抱一下好嗎?"紅狐貍轉(zhuǎn)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仗著力氣大,老是欺負小動物。"第二段:
大熊繼續(xù)往前走,沒有一個朋友愿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邊,眼淚一滴又一滴地落在泥土里。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床上,這時候大熊心里好難過。
第三段:
聽,咚咚,是誰在敲門呀?大熊打開們一看,他驚呆了,小動物們?nèi)珌砹耍麄冊陂T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微笑著看著大熊,一個接著一個跟大熊擁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才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大熊真的感動了,他在心里對自己說,"我以后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大熊,讓小動物都喜歡我。"月光的銀光輕輕地灑在森林城,灑在擁抱著的小動物們身上,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擁抱節(jié)!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8
設(shè)計意圖:
“大貓小貓”是小班教材中的一節(jié)音樂活動,音樂表現(xiàn)了大貓和小貓這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結(jié)構(gòu)簡單,節(jié)奏工整,是一個很有趣的音樂活動。小班的幼兒,在傾聽音樂方面是有一定經(jīng)驗的,但感受音樂,特別是表現(xiàn)音樂才剛剛起步,其經(jīng)驗是缺乏的,音樂節(jié)奏的敏感性也不強,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進行了同教材不同教法的嘗試,我們借助有趣的動物形象,來引導(dǎo)幼兒嘗試通過創(chuàng)編歌曲來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音樂,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不但感受到音樂作品優(yōu)美的旋律,同時,體驗到了作品的有趣和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游戲的快樂。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yīng)的動作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盒帶。
活動過程
1.話題導(dǎo)入。
“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lǐng)幼兒學說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1)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2)你是怎么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又怎么樣?
(3)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1)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只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边@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
(2)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么樣?
(3)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jù)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后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游戲“找小貓”。
游戲規(guī)則:
大家跟著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演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jié)束后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
活動反思:
由于歌曲的結(jié)構(gòu)形象比較鮮明,孩子能夠一下子就理解歌曲,我用大貓和小貓的玩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有興趣去學習表演小貓和大貓,并且能夠表現(xiàn)出大貓和小貓的不同。在歌唱力度上能夠做出明顯的區(qū)別。幼兒很快地就學會了歌曲,在我的提示下開始探索與歌曲匹配的樂器,很快就找到了比較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不足的是一些孩子在演奏秩序方面還有待加強。不喜歡聽節(jié)奏,愛自己玩樂器。在以后的時間我會注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演奏秩序。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譜來理解并學做動詞:跳、飛、溜、游。
2.學習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準備:
1.ppt(森林背景圖,各種聲音音效)。
2.小動物:青蛙、布谷鳥、老鼠、蛇圖片 ,動詞圖譜,地點圖譜(樹、池塘、草叢、黑洞)。
3.四種動物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p>
1.師:今天嚴老師要邀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一玩,你們愿意嗎?那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吧。úシ抛呓加蔚囊魳罚
2.師(出示大幅森林背景圖):看,我們到哪兒了?森林的早晨多美呀!在這美麗的森林里會住著誰呢?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二、聽聲音猜動物
1.師:一大早,森林里就有動物出來活動啦。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呱呱"的聲音音效,幼兒猜測。)
2.師:學一學"呱呱"的聲音。(粘貼相對應(yīng)的動物圖片)
3.傾聽"咕咕""吱吱""絲絲"的聲音音效,并匹配相應(yīng)動物圖片。
、派掷镉謧鱽砹嗽S多聲音!聽聽這是誰?(布谷鳥、粘貼圖片)⑵大森林里可真熱鬧啊,聽聽誰又來了啊?(老鼠、蛇)⑶小結(jié):原來,大森林里住了這么多的小動物!
三、理解并學習動詞師:在這美麗的大森林里,一大早小動物們就都出現(xiàn)了,它們正準備一起做游戲的時候,突然,遠處傳來了奇怪的讓人害怕的聲音。聽聽是什么聲音?(播放穿皮靴走路的聲音。)1.提問:這是什么聲音?小動物們聽到這聲音感覺怎么樣?會怎么做呢?(躲起來、回家)(1)小青蛙會怎么回家?(跳)(2)讓幼兒學習小青蛙跳,然后用圖譜表示"跳"。
(3)提問:青蛙跳到哪里的?出示地點圖譜。用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2.同樣的方法,提問聽到巴喳巴喳聲,布谷鳥、老鼠、蛇是怎么回家的?
3.游戲:一問一答。
師:聽到巴喳巴喳聲,青蛙布谷鳥老鼠蛇是怎么回家的?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來回答。
4.看圖標學動作。
師: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動物們回去休息一下,待會兒當老師指到哪個動作圖標時,你就得告訴我這是哪個小動物做得什么動作?
5.總結(jié):今天我們又學會一個新本領(lǐng),看圖標知道動詞跳、飛、溜、游,這些字有一個共同的好聽的名字叫動詞。那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小動物是會跳飛溜游的?
四、表演游戲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表演游戲。
師:你們喜歡小動物們嗎?今天嚴老師要把你們變成你們喜歡的小動物。霹靂馬拉轟,變變變?茨銈兊男∫巫酉旅,帶上你們喜歡的胸飾,到老師的身邊來,我們一起跳舞吧!
2.教師扮演穿皮靴的陌生人,在布置好的森林場景中,師幼一起表演。
3.結(jié)束:我們也累了,也該回去休息了,請大家輕輕地排好隊伍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0
活動主題的選擇:
民間的傳統(tǒng)游戲簡單易學,這個游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一個集體游戲,但幼兒也可以分組進行游戲。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選擇了這個游戲規(guī)則性比較強,能夠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戲。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肢體的表現(xiàn)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行活動。
二、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參加游戲的幼兒一起說兒歌,并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路或做動作,當說到兒歌最后一句時幼兒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不動。如果誰動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戲。(兒歌:山連山,水連水,我們都是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兒歌來代替。)
三、游戲反復(fù)進行。
四、活動結(jié)束,幼兒散步做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著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對遵守規(guī)則、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給予關(guān)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guān)注孩子的造型,夸贊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為得不到關(guān)注而表現(xiàn)出混亂。
【【實用】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匯編十篇】相關(guān)文章: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十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合集十篇03-07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十篇03-01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匯編十篇02-27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匯編十篇03-06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3-06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