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9-07 11:23:0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大班語言活動——我快樂

  活動名稱:我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么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入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采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里,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guī)ッ烂畹母杪,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為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yōu)槭裁纯鞓费剑浚ㄒ来晤愅菩∏嗤、小狗。?/p>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師、阿姨是不是快樂的?”

  好,我們去采訪一下!

  三、現(xiàn)場采訪,了解別人的快樂:

 。薄⒉稍L問題:如: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病⒚课挥變鹤约阂彩潜徊稍L對象。

 。、幼兒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采訪結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采訪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進一步引發(fā)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情感”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手腳協(xié)調,及鉆爬、投擲的能力。

  2.在活動過程中,大班幼兒提醒小班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用合作、協(xié)商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

  3.萌發(fā)大帶小、大教小、小愛大的親情,體驗一起游戲的快樂。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工具包(7):內裝三塊泡沫板;信封(7):內裝動物拼圖3.7個動物玩偶,7個沙包,7套家庭胸卡4.場景布置:1條河、2個“山洞”、1只老虎

  活動過程:

  一、角色分配。

  結合《爸爸去哪兒》,大班哥哥做爸爸,小班幼兒做寶寶。

 。S音樂《爸爸去哪兒》進場)

  師:剛剛聽到的音樂小朋友們都熟悉嗎?幼兒:熟悉

  師:這個節(jié)目看過嗎?幼:看過。

  師:那里面都有誰呢?幼:石頭、kimi、angle

  師:哦,小朋友說的都是寶寶,那除了寶寶還有誰。坑祝哼有爸爸,還有村長。

  師:我們今天也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幼:好。

  師:誰來做爸爸?幼:大班的哥哥做爸爸。

  師:那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幼:做寶寶。

  師:那村長這個角色就由孫老師擔當,你們同意嗎?幼:同意。

  師:現(xiàn)在請小班的弟弟妹妹,你愿意誰做你的爸爸,就去拉拉他的手,叫一聲爸爸。幼:(大小自由搭配)

  師: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歡的爸爸的寶寶了嗎?讓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這里有幾個家庭。幼:1、2、3、4、5、6、7。

  師:村長為每個家庭準備了愛心標志。請每個家庭的爸爸到我這里來,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大的給爸爸,小的給你的寶寶貼上。幼:(選擇顏色貼在胸前)

  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一家人了,爸爸做游戲時要照顧好自己的寶寶,寶寶也呀跟著自己的爸爸。

  二、完成任務

  (情景交代及活動前準備)

  師:村長剛剛收到一條緊急的消息,今天動物園里的動物都被大老虎抓進它的山洞里了,咱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到山洞里救出小動物,你們愿意嗎?幼:愿意

  師:好,在去救小動物前我們先把身體練得棒棒的。(伸腿、彎腰......)幼:(幼兒跟做)

  師:我這里有三張任務卡,,如果你們能按照任務卡上的要求去做,就能救出小動物了。

  1.拼圖!皩殞殹逼磮D,“爸爸”進行指導。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個任務是什么?哦,是拼圖。村長這里有7個信封,每個信封里面都藏著我們要救的那個動物。要求寶寶們動手拼圖,爸爸們可以用嘴巴教寶寶,但是不可以動手拼圖,明白了嗎?幼:明白了。(寶寶挑選信封,進行拼圖,“爸爸”指導)

  師:寶寶們拼好之后告訴你的爸爸,你要救的是哪只小動物。幼:狗、馬......

  師:寶寶們真能干,爸爸快抱抱能干的寶寶吧。爸爸們將拼圖收好放進盒子里。幼:(按要求收好拼圖)

  2.帶寶寶過河。家庭合作討論,想辦法利用三塊泡沫過河。

  師:第一個任務已經(jīng)順利完成了,那接下來的任務又會是什么呢?哦,過河,F(xiàn)在我們面前有一條很寬的河,爸爸們需要帶著寶寶過河。村長給每個家庭準備了一個工具包,里面放了3塊墊板。要求爸爸和寶寶一起商量想辦法,用這3塊泡沫板過河。請爸爸們去拿工具包。幼:(大班幼兒拿工具包,回來后與小班幼兒商量討論,先想好的舉起了手)

  師:誰家想出了好辦法?可以試一試。幼:(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

 。ń處煴頁P合作較好的家庭,并要求收拾好墊板,放回工具包里)

  3.救救小動物。大小合作,“爸爸”扔包子喂老虎,“寶寶”鉆洞救小動物。

  師:恭喜大家已經(jīng)完成了2個任務,現(xiàn)在要完成第幾個呢?幼:第3個!

  師:哎呀!看看我們到了哪里,小動物們就子啊這個山洞里可是洞口有一只饑餓的大老虎,趕快讓我們打開最后一張任務卡。最后一關的任務就是喂老虎、救動物。要求爸爸們負責喂食大老虎,寶寶們乘機悄悄地救出拼圖上的小動物。最后把就出來的動物帶到爸爸身邊。明白了沒有?幼:明白了。

  師:爸爸干嘛?幼:(大班)喂老虎。

  師:寶寶干嘛?幼:救出小動物。

 。ㄟ^程中,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減少滯后現(xiàn)象)

  師:大家都救出小動物了嗎?小動物們一定受到了驚嚇,我們帶著它們離開這里吧。記得回去的時候我們也要過河,寶寶們抱好小動物跟著爸爸過河。

  三、總結

  師:今天我們每個家庭表現(xiàn)得都不錯,通過合作救出了我們的小動物,F(xiàn)在村長宣布任務順利完成。寶寶和爸爸互相抱一抱慶祝一下吧。幼:(幼兒擁抱)

  整理環(huán)境、幼兒離場(在音樂聲中,幼兒有序離場)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大班幼兒基本能夠進行投擲并體驗做“小爸爸”的自豪,小班幼兒也從中鍛煉了鉆爬的能力,體會與“爸爸”合作的快樂?傮w來說,目標基本達成。

  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由于接觸幼兒時間較短,對幼兒的實際個體經(jīng)驗把握得不夠充分,個別行為習慣較差的幼兒不能很好地帶入游戲。2.教師語言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在“救救小動物”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現(xiàn)讓幼兒排隊救動物的現(xiàn)象,顯得不夠精煉。3.在活動道具的準備上,“工具包”的使用反而變成了幼兒的負累,幼兒在過河的過程中始終要帶著他的“工具包”,幼兒甚至已經(jīng)丟掉了,教師必須反復強調,可以刪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在比較觀察不同的基礎上列出6的組成、加減算式。

  2、初步理解等量、互補和互換關系。

  3、學習書寫數(shù)字6。

  活動準備:

  1、掛圖:六個小朋友在做運動,其中一個戴帽子的5歌不戴的;2個女孩4個男孩;3個跳繩的3個踢球的。

  2、幼兒用書第1冊第26-27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在分類的基礎上學習6的組成和加減。(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掛途中小朋友的不同。(2)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小朋友的不同特點給小朋友分分組,將分組結果記錄下了。(3)教師組織幼兒交流討論,總結整理出6的分合式。(4)引導幼兒理解等量關系。根據(jù)需要可進行以下提問:6分成兩個部分數(shù),有幾種分法?這兩個部分數(shù),每一個數(shù)和總數(shù)6比,誰大?誰?為什么這兩個部分數(shù)比總數(shù)6小呢?6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都是幾?1和5,3和3,這兩組數(shù)誰多?誰小呢?為什么一樣多?引導幼兒理解一個數(shù)無論怎樣分,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較小數(shù)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數(shù),總數(shù)不變。

  2、請幼兒根據(jù)掛圖中小朋友的三個不同特征,寫出三組6的加減算式。

  3、引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進一步掌握互換、互補關系。

  4、指導幼兒書寫數(shù)字6。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音樂律動表演活動中,為了擴大活動空間,我讓幼兒排成一排,從一開始報數(shù),然后我請單數(shù)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們問我:“老師,什么事單數(shù)啊”?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還沒有單數(shù)這個概念。

  《剛要》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會到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我構思了本次認識單雙數(shù)的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化的教學,幼兒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歸納及探索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游戲活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理解并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2、難點:理解單雙數(shù)的含義,幼兒自己根據(jù)規(guī)律,歸納出20以內的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頭飾,歌曲《黑貓警長》。

  2.紙盒做的房子,房里裝有若干“雞蛋”

  3.1—10的數(shù)字卡片,幼兒人手一套1—20的數(shù)字卡片。骰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老鼠偷走了雞媽媽的蛋寶寶,被黑貓警長調查出來了。請小朋友來當黑貓警長,去小老鼠的家把蛋寶寶救出來。

  二,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shù)。

  1 老師把小朋友救出的蛋寶寶一排排粘貼在黑板上,在后面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2.請小朋友給雞蛋寶寶找朋友,兩個兩個的圈起來。

  3.請幼兒觀察思考,是不是每個雞蛋寶寶都有朋友呢?引導幼兒說出:

  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的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是單數(shù);2.4.6.8.10這樣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叫雙數(shù)。

  4.師小結:

  A,10以內有五個單數(shù),五個雙數(shù)。

  B,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它們手拉手,是好朋友。

  三,在游戲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shù)。

  2,扔骰子,幼兒說出自己扔的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3.集體游戲:找朋友。單數(shù)—抱抱自己,雙數(shù)—找一個朋友抱抱。

  四,拓展練習。

  要求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總結歸納的規(guī)律,找出老師為他們準備好的1—20的數(shù)字卡片中,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五,延伸活動。

  集體游戲:鉆山洞。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以游戲開始,在游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于一系列動靜交替的游戲中,并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shù),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shù)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單雙數(shù),并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游戲發(fā),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jīng)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jīng)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huán)節(jié),只有極少數(shù)幼兒能根據(jù)歸納出的單雙數(shù)規(guī)律,準確說出20以內的數(shù)字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shù)字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我們是聰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作為祖國未來的小朋友很有必要認識到這一點。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現(xiàn)代的衛(wèi)星發(fā)射、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多姿多采的人情風俗,會讓幼兒領略祖國山河的秀麗,知道祖國的地大物博,體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激起愛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2、引導幼兒關注祖國的發(fā)展,激發(fā)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幼兒團結互助、向往和平的良好品質;

  4、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在墻面上張貼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2、保留并增加“字寶寶樂園”的內容,讓幼兒了解漢字的演變歷史;

  3、收集相關圖片、實物,布置“祖國特產(chǎn)展”“民族服飾展”、“中國名勝攝影展”。

  【家園共育】

  1、家長有意識地通過電視、上網(wǎng)等形式,讓孩子了解各民族的風土人情;

  2、和孩子共同制作、品嘗1―2種民族小吃和不同國家的食品,體驗各民族、各國的飲食文化;

  3、收集祖國自然風光的圖片或書籍,和孩子一起欣賞;

  4、有條件的可帶孩子去有特色的地方旅行或參觀展覽和,擴展孩子視野;

  5、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民族大聯(lián)歡”活動。

  【區(qū)角活動】

  1、在“閱讀區(qū)”提供寓言故事書籍,供幼兒自主選擇閱讀;

  2、在“探索區(qū)”提供“四大發(fā)明”的圖片,提供指南針,供幼兒操作;

  3、在“動手區(qū)”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制作民族服飾、制作相框;

  4 、在“建筑區(qū)”提供積木、盒子、瓶子、沙土等材料,供幼兒搭建橋、天安門、長城等建筑名勝。

  【實施時間】

  三周

  【活動案例及反思】

  活動一:我是中國小娃娃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人與外國人在膚色、外貌及飲食上的不同;

  2、認識中國在世界地圖上的地理位置。

  活動準備: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幾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

  (1)引導幼兒找出中國小朋友

 。2)比較中外小朋友,說說不同之處

  2、了解中國人和外國人在語言、習慣、食物上的不同

  (1)學習美國、日本、韓國的問候語

 。2)認識西餐餐具

  3、在世界地圖上尋找中國的地理位置

 。1)找找中國的位置,知道其形狀像只大公雞

 。2)找找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地理位置,發(fā)現(xiàn)中國很大

 。3)把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圖片"送"到相應的大致位置

  活動二:我們小手拉小手(兩課時)

  活動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全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學習用折疊剪的方法表現(xiàn)全世界小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活動準備:剪刀、紙條、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學習詩歌《小手拉小手》

 。1)欣賞詩歌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理解詩歌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生活在哪里?

  他們的膚色相同嗎,有什么膚色?

  你會說外國話嗎?

 。3)朗誦詩歌

  2、剪紙:小手拉小手

  T:全世界小朋友相親相愛,小手拉小手。讓我們把不同膚色的小朋友都請到這兒來

  (1)討論:怎樣才能一下子剪出幾個小朋友,而且每個小朋友都能手拉手

 。2)總結方法,教師示范

 。3)幼兒操作

  3、共同布置作品

  詩歌:我們手拉手

  好大好大的地球,

  哪兒都有小朋友。

  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

  還有棕色皮膚的小朋友。

  地球上的小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好,哈羅,歐哈又,

  我們小手拉小手。

  活動三 :我們的祖國真大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地理的博大,在同一個時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氣候;

  2、認讀兒歌,學習相關漢字。

  活動準備:

  1、字卡、閱讀材料;

  2、天氣預報的錄音。

  活動過程:

  1、游戲“開火車”,知道中國很大,有很多城市。

  2、了解北方與南方幾個城市的地理位置

  T:火車開到了哪里?(昆明)找一找昆明在中國地圖的什么地方

  火車繼續(xù)開,現(xiàn)在開到了哪里?(哈爾濱)找一找哈爾濱在中國地圖的什么地方

  T:這兩個地方有什么不同?

  3、了解南方與北方氣候的區(qū)別

  T:現(xiàn)在這兒的天氣怎樣?其它地方是什么樣的天氣呢?

  (1)聽天氣預報錄音

 。2)討論:每個地方的天氣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T:零下20度是什么樣的天氣,20度是什么樣的天氣?(學習詞組“春姑娘”、“冬爺爺”

 。3)了解南方與北方因氣候不同而產(chǎn)生的不同情況和活動

  T:冬天,大雁為什么要往南飛?那兒有什么?那兒的人會干什么?北方呢?(學習詞組“雪花”“滑雪”、“游泳”等)

  4、認讀兒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有冬爺爺?shù)募遥?/p>

  十月就飄雪花。

  我們的祖國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開鮮花。

  !偉大的祖國媽媽,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們,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活動四:聰明的中國人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不同環(huán)境中選擇方向“南”,逐漸形成對指南針的認識。

  2、知道中國人很聰明,很早就有“四大發(fā)明”,萌發(fā)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每4人一個指南針

  活動過程:

  1、游戲:找"南"不難

  T:小朋友已經(jīng)認識了上下前后左右,那么東南西北在哪兒呢?今天我們先來找一找南面。

  2、出示指南針

  T:這個神奇的小東西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南"

  3、幼兒分組利用指南針尋找"南"

  鼓勵幼兒變換地方、變換方向

  4、討論

  你是怎么找到方向"南"的,為什么能這么快找到?

  什么時候需要用指南針?(航空、航海及迷路的時候等)

  是誰發(fā)明了指南針?

  5、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活動五:成語故事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成語故事感受中國的語言文化;

  2、培養(yǎng)幼兒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相關成語的字卡、木偶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2、理解故事

 。1)故事中的人是干什么的?

 。2)一天,他遇到了什么?

 。3)第二天,他就怎樣,結果怎么樣?

 。4)最后他的莊稼怎樣了?

  3、邊操縱木偶邊講述故事,學習成語"守株待兔"

  T:這個故事叫"守株待兔",它是一個成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什么道理?

  小結:有些事情只是巧合,要想獲得成功,或的到某樣東西,必須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不勞而獲 。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形象特點,體驗大熊和小動物之間的情感發(fā)展脈絡。

  2、通過質疑、想象、表演續(xù)編等多種方法拓展想象,大膽推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引導幼兒積極的交流,主動表述。

  3、理解擁抱的含義,懂得相互寬容與珍惜友情,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情感。

  二、活動準備

  1.ppt,動物頭飾

  2.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提問:你們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心里有什么感覺呢?

  2、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的第一部分

  提問:大熊今天的目標是?你覺得他能夠完成目標嗎?

 。2).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師:小朋友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問題嗎?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師:你覺得會是什么原因讓小動物們不愿意和他擁抱呢?

  師:沒有人愿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心里會是什么滋味呢?(說一說,動作表情體驗表達)

 。3)、欣賞故事的第三部分

  師:這下你們知道小動物們?yōu)槭裁床缓痛笮軗肀Я税?你們說說是為什么啊?

 。4)、欣賞故事第四部分

  師:你們猜小動物們到大熊家干嘛?

 。5)、欣賞故事第五部分

  提問:為什么小動物們又愿意和大熊擁抱了呢?為什么大熊哭的比沒人和它擁抱時還要多?大熊下了一個什么決定?

  四、完整的欣賞故事一遍。

  我們小朋友在相處中如果也遇到這種情況,這個小朋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你愿意原諒他嗎?

  五、幼兒佩戴頭飾進行表演。

  1師:小朋友們表演的真不錯,老師送給你們一個擁抱。

  2我們也來舉辦一個擁抱節(jié),不光和你的好朋友擁抱,也和其他小朋友們擁抱一下。好嗎?

  六、本次活動就幼兒社會情感性發(fā)展對合作意識的影響做了探討

  七、產(chǎn)生的效果及問題簡述

  本次活動的研討肯定了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發(fā)展對幼兒合作意識的提升有積極的作用

  八、下一步工作構想:向其他教師推廣研討經(jīng)驗

  九、課題研究反思,研究敘事

  這是一次以社會情感性發(fā)展為主題的語言活動,小熊因為一開始不懂得雨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所以一直沒有小動物愿意與它做朋友,也就更談不上與別人合作了。而小兔、小狗、小羊等小動物為什么不愿意與小熊做朋友呢?小朋友們在故事情節(jié)中也得到了答案。原因就是小熊從來不尊重小動物們,專門欺負他們。而當小熊明白這個道理后心情很糟,灰溜溜地回家大哭以后,善良的小動物們說好一起去看望小熊,小熊從此被感動,懂得了尊重小動物們,小動物們也很愿意和轉變后的小熊做朋友,他們一起合作幫小兔種好了蘿卜,幫山羊公公扶好了小樹苗,過上了開心的生活。

  這次活動使得孩子們正確認識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感官,積極動手動腦,感知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懂得人與動物都不能離開空氣。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紙 紙卷筒 盆 泡泡液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魔術形式引入主題

  師:魔術表演

  老師把一張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可以輕輕跑,可以隨意擺動胳膊,紙不落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一張紙,讓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不能讓紙落地。

  讓幼兒說一說誰的手掌吸住了紙,是怎么做到的?

  幼兒:把紙直接放在手掌上,跑起來

  2、師: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是用什么方法讓紙吸在手上的?

  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轉起來、擺動手臂

  3、為什么轉呀轉,跑呀跑……紙就不落地了呢?

  幼兒:空氣阻力……

  4、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幼兒:跑的時候,周圍的空氣也動起來了,空氣流動就會形成風。

  5、克里克里解答:

  把紙放在手掌上不動,手上的紙就會掉下來,當我們的手掌揮動起來的時候,空氣寶寶也會運動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手掌上,所以紙就牢牢的吸附在手掌上了。

  6、另一老師吹出泡泡,讓幼兒手掌吸紙去接泡泡,看誰接的泡泡多?(放音樂)

  7、師:剛才我們接的泡泡里面有什么?

  幼兒:空氣

  8、師:泡泡里面的空氣是怎樣進去的呢?

  幼兒:用嘴巴吹進去的

  三:出示泡泡液、直筒

 。1)師:直筒里面有什么?

  幼兒:空氣

  師:我們怎么感覺直筒里有空氣呢?(幼兒伸出手,老師通過直筒吹一吹,讓幼兒感受一下。)

 。2)讓幼兒手里拿一張紙,老師通過直筒,吹一吹,看幼兒手中的紙會有什么變化?(紙會動起來)

  四:動手操作(放音樂)

  幾個小朋友一組圍在桌子邊,桌子上有一個小盆,里面盛有泡泡液,每個小朋友一個圓筒,用嘴巴去吹泡泡液,吹出泡泡。

  師: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哪個幼兒能變出泡泡?

  師:告訴老師,你們是用什么好辦法讓紙卷筒吹出大大的泡泡的?

  幼兒:把紙卷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后,把紙卷筒倒過來放在盆里。

  幼兒:把紙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用手掌去拍另一端。

  幼兒:把紙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輕輕的向相反的方向甩紙卷筒,會看到一串得泡泡。

  師:為什么紙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倒過來之后,另一端會出現(xiàn)泡泡?

  克里克里解答:紙卷筒的一端蘸上肥皂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進水里,這時紙卷筒向下壓,水寶寶們進入紙卷筒內,紙卷筒里的空氣寶寶們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后觸動了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五:老師和幼兒一起用身體來表演:身體壓泡泡

  我是小小紙卷筒(蹲著轉一端),我的肚子裝著空氣(站起來,兩只手拍拍肚子),我是水寶寶,我來啦,我來啦(蹲下,慢慢起立),我是空氣寶寶,誰在擠我呀?真討厭,真討厭(兩手合并,左右擺動)。是我呀,是我呀,我是水寶寶(慢慢蹲下)。

  為什么擠我呀?為什么擠我呀?(兩手合并,左右擺動,蹲下)嘿嘿,這可是一個秘密,待會你就知道啦,好吧,我還是自己找答案吧!咚——泡泡寶寶出現(xiàn)啦,我是泡泡寶寶,我出生啦(挺挺肚子,兩手在肚子前做圓形狀,擺動)。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ò攵,轉一圈)

  六:活動延伸

  今天通過做小實驗,玩手掌吸紙,直筒壓泡泡,了解了空氣流動會產(chǎn)生壓力,空氣受擠壓也會產(chǎn)生壓力。

  讓幼兒課外體驗把紙卷筒的一端堵上或放在沙子里會怎么樣

井冈山市| 红桥区| 赞皇县| 拜泉县| 广宗县| 盖州市| 盐城市| 镇平县| 铁岭县| 拜城县| 天台县| 蓝山县| 陆川县| 廊坊市| 蕲春县| 新野县| 延安市| 莱西市| 漯河市| 临清市| 土默特右旗| 冀州市| 阿拉善左旗| 武宣县| 清新县| 长阳| 名山县| 师宗县| 德州市| 大冶市| 安康市| 四子王旗| 沅陵县| 原阳县| 扬中市| 临汾市| 临沭县| 五河县| 织金县| 嘉定区|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