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下雨天教案(通用1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下雨天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了解雨是如何形成的,雨的特性,下雨前有什么征兆,以及下雨后周圍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2、幼兒能在享受雨水帶來的歡樂,能愛小伙伴,樂于幫助小伙伴。
3、幼兒能在下雨時學會怎樣正確避雨,怎樣減輕或者避免雨水帶來的不便。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雨水的形成原因對幼兒來說過于深奧。因為被家長保護的太好,很多幼兒對雨的類型,大小等特性了解甚少。
活動準備
臉盆一個廢舊注射器兩只水杯一個小澆水噴壺教學掛圖(下雨前動物帶來的征兆)雨傘一把雨衣一個。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謎語引出話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道具,注射器,小噴壺,水杯以及臉盆,請幾名幼兒上來分別利用他們制造小雨,中雨暴雨的狀態(tài)及效果,讓幼兒感受其大小,形狀,聲音以及觸感的不同。
2、幼兒在感受到雨水的神奇時,提問讓幼兒思考雨是從哪兒來的,怎么來的?(教師詳解,利用圖花花的方式具體講解)
3、讓幼兒思考雨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不便之處,哪些益處。(幼兒本辦法大膽發(fā)散思維,提出種種可能)
4、幼兒在了解雨水帶來的不便之后,繼續(xù)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受雨淋,怎樣盡自己的力量減少雨水帶來的不便,利用雨水的便利。怎樣看出小動物帶給我們下雨的警示。
5、引導幼兒學會如何正確打傘以及穿雨衣。
結束環(huán)節(jié):教師總結整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與幼兒進行互動共同回憶重點。
延伸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在圖畫紙上畫出小雨,中雨大雨以及被封吹的雨,或者畫出自己打傘,爸爸媽媽穿雨衣等等與雨相關的事物,進一步鞏固幼兒對雨水的認知。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一個和千千萬萬喜歡幻想的孩子一樣的小朋友在下雨天,開始了一段美麗、神奇、夢幻的七彩旅経她在用多彩的心跟這個多彩的世界交談、做游戲,這不是天真的胡思亂想,而是對美麗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也是送給所有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想象的人的心靈禮物。你看見過七色彩虹雨嗎?不管是咿呀學語的娃娃,還是朝氣蓬勃的少男少女,甚至兩鬢斑白的長者們,在這一刻,請靜下心來,屏住呼吸,張開心靈的眼睛,一起去感受一場天真爛漫、五彩繽紛的七色雨吧!比彩虹更絢麗的是想象。
活動目標:
1、自主閱讀繪本,嘗試創(chuàng)編用“如果下起XX雨,·······”來講述下雨帶來的優(yōu)美意境。
2、能根據經驗大膽想象,用繪畫方式記錄表達下雨天的情景。
3、感受色彩帶來的樂趣,體驗想象的美好。
活動重點:
自主閱讀繪本,嘗試創(chuàng)編用“如果下起XX雨,·······”來講述下雨帶來的優(yōu)美意境。
活動難點:
能根據經驗大膽想象,用繪畫方式記錄表達想象中下雨天的情景。
活動準備:
幼兒對顏色聯想的經驗準備,彩色水,畫紙,油畫棒,貼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聲音(下雨聲)
教師提問:“你聽到了什么?(下雨的聲音)那你知道雨是什么顏色的嗎?(透明)。那雨又是什么形狀?”(圓形、水滴形)
2、有個叫姜香英的小朋友大家都叫他香香,她有一個想法?出示PPT第5頁,如果下起彩虹色的雨,會是什么樣的?人們會怎么想,動物們會怎么樣呢。幼兒猜測回答。
3、觀看書的前環(huán)襯和后環(huán)襯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煞鶊D是一樣的,上面都有誰。)教師:開著飛機撐著傘往前開會遇到什么呢?請小朋友們自己翻開書,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4、幼兒自主閱讀圖書翻閱。教師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讓幼兒從后背拿出圖書,放在腿上翻閱。閱讀結束放回原處)
5、發(fā)放便簽,請把你喜歡的那一頁或者沒有看懂的貼上便簽。(教師請孩子上來說,引導幼兒說出句式,如果下起紅色雨,就像身上都起了紅點點一樣,好嚇人。)
6、如果沒有小朋友貼最后一頁(提示最后一頁和前面有什么聯系嗎?)誰能發(fā)現?王老師喜歡最后一頁,上面所有的彩色都是和他想的彩色的雨有關。
7、教師把繪本完整讀一遍給孩子聽(播放PPT)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把她欣賞一遍吧,請小朋友們仔細傾聽喲。
8、小朋友們,如果給你一次機會,你想下一場怎樣的雨呢?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說三個作為示范,如果下起綠色的雨,就像從天空上下草一樣,小兔子小羊就會每天吃的飽飽的)王老師已經把彩色的雨準備好了,選一個你喜歡的,你想象一下如果下起你選擇的顏色,大自然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請你用油畫棒畫下來,完成后再給大家分享你的下雨天好嗎?
9、幼兒分組繪畫:放鋼琴曲《雨的印記》(提示幼兒音樂播放完停止操作)
10、兩位教師拉住橫幅展示,請幼兒逐個表達。注意要用“如果下起橙色的雨,就像好多果汁從天上倒下來,酸酸甜甜的!
11、你們的《七彩下雨天》可真美啊,讓我們吧它帶回美工區(qū),一起去制造更多的《七彩下雨天》吧。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按順序大膽講出圖片中發(fā)生的故事。
2、 學習詞語:滑倒、扶。
3、 懂得小伙伴之間要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1、 準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語言。下雨天》(投放在語言區(qū)中)、學習包《語言。講述活動。下雨天》、親子手冊《語言。下雨天》。
2、 事先請一組幼兒練習表演掛圖上的內容。
活動過程:
1、 在語言區(qū)中先出示教育掛圖1、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掛圖,說說:掛圖中是什么天氣?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豬看見小羊滑倒了,是怎樣做的?
2、 接著出示教育掛圖3、4、5,引導幼兒講講小豬滑倒后的事情。
3、 請幼兒自由講述教育掛圖的內容,引導幼兒運用 恰當的詞語。
4、 觀看一組幼兒的表演,請其他幼兒邊看表演邊大聲講出表演的內容。
5、 組織幼兒議一議:小豬做得對不對?小羊做的對不對?你喜歡誰?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幫助小豬改正錯誤,分組表演掛圖的內容。
2、請幼兒將教育掛圖內容編成故事將給家長聽,請予指導。
活動反思:
幼兒很喜歡《下雨天》這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小朋友們知道小豬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并紛紛表示要幫小豬改正錯誤,讓小豬成為一個好孩子。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讓幼兒用油畫棒與水粉顏料相結合,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2. 在幼兒想象畫出人物動態(tài)情景的基礎上通過有趣的玩色游戲,學習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對比。
教學準備:
1.色彩大拼盤圖一張,
2.幼兒用紙、筆、顏料、卡紙 、每人一份。各組棉簽、棉線、擦布若干 。
教學過程:
一.認識色彩明度對比討論。(出示色彩大拼盤)
1.你們看到了這色彩大拼盤有什么感覺?
2.上面有那些顏色?(有了這些顏色產生強力 對比)
3.那些顏色最亮?那些顏色最暗?那些顏色最深?那些顏色最淺?
4.怎樣使顏色變淺呢?(一種原色加白)
二.講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們來玩色彩冷暖對比,明度變化的游戲 。
1、色彩冷暖對比: 如畫雨點,我們可用五彩繽紛的顏色來畫。比如 色調畫彩雨時,首先要考慮畫紙底色的對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紙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藍、紫色、黑色)等。
。ㄔ囈辉嚕簬熒黄鹪谧约旱募埳嫌妹蘧蘸以暖色為主的顏料拖畫雨點或用棉簽點畫。)
2.色彩明度變化:如畫水花,我們可用筆蘸普藍或深藍色加上白色再加點水的顏料畫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請幼兒試畫)
你們看這樣玩色有趣嗎?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操作、探索
1、我們在玩色前,先用蠟筆勾畫下雨天發(fā)生的許多趣事的情景,然后用顏料在畫面上用棉線拖、棉簽點等方法進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去畫,去感覺色彩的對比,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賞、交流
1、讓幼兒互相欣賞玩色中又發(fā)現了什么?
2、講一講,我畫的雨天人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那些”趣事“?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下雨帶來的優(yōu)美意境,體驗想象的美好。
2.能關注畫面細節(jié),并用連貫、清晰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內容。
3.自主閱讀畫面,嘗試用“如果下起XX的雨,……”來講述繪本內容。
活動準備
《七彩下雨天》20本、PPT圖片。
活動重點
關注畫面細節(jié),能用連貫、清晰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內容。
活動難點
能用“如果下起XX的雨,……”的句型來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圖片,描述自己對雨的感覺
師:1.你見過的雨是怎么樣的?下雨會發(fā)出什么聲音?摸摸雨滴是什么樣的感覺?雨是什么顏色的?你有沒有見過彩虹色的雨?如果下起彩虹色的雨,你覺得會怎么樣?
2.有一個小姑娘認為雨是彩虹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書,名字叫《七彩下雨天》。
(二)觀察封面,嘗試用“如果下起XX的雨,……”來進行猜想
師:仔細觀察封面,說一說封面上有什么?你數一數彩虹色的雨有幾種顏色?我們一起來猜一下,如果下起紅色的雨,你覺得人們會怎么想?動物們會怎么樣?(分別猜想其他顏色的雨)
師:書中的小女孩和你們想得是不是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自主閱讀,嘗試用連貫、清晰的語言描述畫面內容。
師:說一說你最喜歡書中什么顏色的雨?小女孩把這個顏色的雨想象成了什么?人們在做什么?動物又在做什么?(分享三個幼兒最喜歡的畫面)
(四)集體閱讀,感受書中的優(yōu)美意境
師: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這本優(yōu)美的圖畫書《七彩下雨天》吧!
師:小女孩真的見到彩虹色的雨了嗎?(沒有)她是怎么見到的?(幻想)其實彩虹色的雨就是什么?你知道彩虹什么時候才會出來嗎?
小結: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就會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常見的彩虹會在下雨后出現。形狀彎曲,通常為半圓狀,而且色彩艷麗。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制造彩虹。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勾線、暈染相結合的形式表現下雨天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動態(tài)
2、能用冷色、灰色表現下雨天的色彩。
活動準備
1、在下雨天有意識地帶領幼兒觀察人們的.衣著特征以及雨滴從天上掉下來時形成的線條;幼兒體驗過自己撐著雨傘或穿著雨披在雨中行走的感受。
2、各種雨具(雨傘、雨披、雨鞋)。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表演避雨的情景。
教師:下雨天,你會怎么辦?
2、引導幼兒回憶下雨天人們的衣著特征和動態(tài)。
(1)教師:人們在下雨天怎樣讓自己不淋濕?打傘時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穿上雨披時,我們能看見的是哪些部位?
(2)教師:雨從天上落下來時像什么? (像一根根的線)想一想下雨的時候,天空是什么顏色? (灰白色)
(3)幼兒表演有的穿雨衣、雨鞋,有的兩人共撐一把傘,有的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3、師幼共同討論創(chuàng)作方法,嘗試畫出下雨天的景象。
(1)教師:要畫出下雨天人們在干什么,他們臉上的表情怎幺樣,天空是什么顏色。
(2)教師:穿雨披和打傘的人都可以用先勾線再染色的方法進行繪畫,天空可以用大號筆刷上淡淡的墨。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集體欣賞、交流幼兒作品。
(1)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是下雨天的?
(2)引導幼兒側重從下雨天人們不同的避雨方式、人物動態(tài)、色彩和構圖等方面來評價作品。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
3、知道雨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4、懂得雨水形成的奧秘。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1個、玻璃板1個、玻璃紙1張、50-60℃熱水(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吸水布、溫度計1個、A3紙及展示板1個、油性筆1支、籃子1個、實驗方桌1個。
2、故事《小雨點旅行記》動畫片。
3、雨點、浪花、冰雹、雪花、霧、雷、露珠、太陽和風等圖片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談論:雨中出門的感受(5’)
1、說一說:各自喜歡或不喜歡下雨天的理由。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雨天嗎?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是什么?(3-4位幼兒回答)
(喜歡:天氣變得涼爽、空氣清新;不喜歡:出行不方便、空氣潮濕陰冷。)
追問:雨天可以做哪些事情?(1-2位幼兒回答)(室內活動、觀賞雨景、陣雨后看彩虹。)
2、思考:雨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3-4位幼兒回答)
追問:為什么人們會說春雨貴如油(就是春天下的雨就像油一樣寶貴)?(1-2位幼兒回答)
(春天種子要發(fā)芽需要雨水,小樹長大、開花也需要雨水。另外,春雨下得少。)
小結:雨天雖然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小樹在雨水中長大,種子在雨水中發(fā)芽,小動物要靠著雨水來解渴;雨水使空氣清新,連馬路也會被雨水沖洗得干干凈凈…自然界萬物都不能缺少了雨水。
二、實驗:雨從哪里來(15’)
1、猜測(2’) (1-2位幼兒回答)
師:既然雨水是這么重要,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雨水是從哪里來的嗎?(幼:水蒸氣升到空中后變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氣后會變成雨點掉下來。)
2、實驗驗證(10’)
師: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來發(fā)現雨水形成的奧秘吧!
教師操作:(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全部過程由教師操作。)
第一步:教師將熱水倒進杯子里,讓幼兒觀察上升的水蒸氣。并拿出玻璃紙和玻璃板,讓幼兒先看,再觸摸,感受兩個都是透明的,并且玻璃板比玻璃紙的溫度低。
第二步:先用玻璃紙蓋住杯口1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紙上發(fā)生的現象(水霧,實際是很多微小的水珠形成的,在顯微鏡下就看得清楚)。
師:你們看這一塊不透明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云彩啊!
第三步:再改用玻璃板蓋住杯口2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板上發(fā)生的現象(小水珠,并且慢慢變大,如果時間夠長會看到水珠最后會掉下去)。
提問:為什么玻璃紙上只形成一層很微小的水珠,而玻璃板上會形成大水珠?
(水蒸氣在玻璃紙和玻璃板上都凝結成小水珠。但由于玻璃紙上的溫度高,玻璃板上的溫度低,小水珠只有遇到冷的東西時才會凝結成大水珠。)
3、解釋實驗,思考雨的形成過程(3’)
實驗記錄:教師邊解釋邊在展示板上畫圖。我們開始把熱水倒進杯子就是模擬太陽光照射海水,使海水經過太陽光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會往上升,碰到玻璃紙后就變成很小的水珠,這些水珠就像云朵一樣。因為玻璃紙的溫度也是比較高的,杯子里面的水珠就不會再變大了。只有當我們換成玻璃板后,玻璃板的溫度很低,小水珠就會變成大水珠,最后就變成雨點落下來了。
小結:雨水形成的過程是地面上的水經過陽光照射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溫度降低就變成云朵,云朵遇到冷空氣又凝結成雨點落下來。
三、欣賞故事《小雨點旅行記》(10’)
1、欣賞多媒體故亊《小雨點旅行記》(7’)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在看的過程中要注意,小雨點在旅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親戚”?
2、從投影片“小雨點的親戚”里,為小雨點找“親戚”。(3’)
提問:請你們去圖片中找找誰是小雨點的“親戚”?(集體回答)
追問:說說你們的理由。為什么浪花(表哥)、冰雹(表弟)、雪花(表姐)和小雨點是“親戚”?(因為它們都是水變的)
小結:水有不同的形態(tài):氣體、液體和固體,還有不同的樣子:水珠、雪花、冰雹。
思考:小雨點的其他“親戚”(云、霧、霜、露珠等)(1-2位幼兒回答)
(結束前可以把玻璃板拿起來,讓幼兒觀看上面的水珠掉下來的過程,就像下雨一樣。)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跟爸爸媽媽一起尋找小雨點的其他“親戚”。然后寫在記錄本上明天帶給老師看。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優(yōu)美的意境。
2、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的情境中,學習散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3、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動、植物間相互關愛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音樂《雨中漫步》。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背景導入活動。
這是一座美麗的森林。我們走在森林的小路上,用鼻子聞一聞新鮮的空氣,再用眼睛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下雨的聲音。
聽!什么聲音,原來是森林里突然下起雨來了。一群小動物急忙跑到到森林里躲雨,雨中的森林可熱鬧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觀看課件,理解散文
。ㄒ唬┯^看課件,理解第一段。
1、提問:下雨了,哪些小動物到森林里來躲雨了?(用有……有……還有的句式)
2、小結:下雨了,有七星瓢蟲、有小鳥、有小刺猬、還有小青蛙都到森林里躲雨了。寂靜的森林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
(二)觀看課件,理解第二段。
1、教師邊演示課件,逐句理解。
。1)看!七星瓢蟲來躲雨了,它躲在哪里?——小樹葉下面。小樹葉就像小帳篷,七星瓢蟲在小帳篷里淋不到雨了。
(2)小鳥來躲雨了,躲在哪里呢?——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小松鼠為了讓小鳥躲雨,是怎么做的?——張開了大尾巴?磮D,或者表演。
過渡:小樹葉變成小帳篷,歡迎七星瓢蟲來避雨。小松鼠張開大尾巴,歡迎小鳥來避雨。七星瓢蟲和小鳥都不怕淋到雨了。還有一些小動物卻不怕下雨,它們來到雨中的森林里是怎么做的?(幼兒看圖講述)
小結:小刺猬打了個滾,扎了一身漿果給朋友。
。3)除了小刺猬在雨中玩,還有誰也來了呢?(幼兒看圖講述)
小結:一片片花瓣被風吹落,引來了小青蛙翩翩起舞。(學一學翩翩起舞)
(4)雨不停地下著,小雨點落在了地上,會有什么變化呢?
變成了一個個小蘑菇,動物們都來采蘑菇。
小結:下雨了,小動物們都到森林里來躲雨了。七星瓢蟲和小鳥來避雨,小青蛙和小刺猬在雨中快樂地玩,連小雨點也一起快樂地玩起來。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雨中森林的美景吧!
2、教師帶領幼兒朗誦第二段。(演示課件)
。ㄈ┯^看課件,理解第三段。
過渡:雨停了,天晴了,小動物們又會怎么做了呢?
。ㄐ游飩兛缟喜屎绺吲d的回家了)
小結:在他們玩得開心的時候,天晴了,一道彩虹通向森林外面,小動物們跨上彩虹,各自高興的回家了。
。ㄋ模┩暾收b
過渡:雨中的森林可真美,老師把雨中森林里發(fā)生的開心的事變成了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1、教師配樂完整朗誦。
過渡:請你也來說一說這雨中森林里的美麗景色。
2、師幼共同朗誦散文詩。
三、總結提示,遷移經驗。
1、雖然下雨了,給小動物帶來了一點點麻煩,但是他們在森林里卻得到了快樂。為什么這些小動物們都很快樂呢?
小結:小動物在朋友的幫助下不再害怕下雨,他們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在這片雨中的森林里玩起了游戲,自己快樂的同時也帶給別人快樂,一起感受在雨中的快樂體驗。
2、你和朋友有快樂的事情嗎?一起和小朋友分享一下。
四、拓展延伸,結束活動。
小結:小動物和朋友們在雨中發(fā)生了很多快樂的事情,你和朋友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現在請你和朋友一起到外面尋找更多的快樂體驗吧。
散文詩:雨中的森林
下雨了,一群小動物到森林里躲雨。
寂靜的森林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小樹葉變成小帳篷,歡迎七星瓢蟲來避雨。
小松鼠張開大尾巴,歡迎小鳥來避雨。
小刺猬打了個滾兒,扎了一身漿果,送給朋友,
一片片花辨被風吹落,引來小青蛙翩翩起舞。
雨點兒落在地上,變成一個個小蘑菇,小動物都來采蘑菇。
天晴了,一道彩虹通向樹林外面。
小動物們跨上彩虹,各自高興的回家了。
教學反思
《雨中的森林》這篇散文講的是下雨的時候在森林里發(fā)生的事情,本次活動我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在整個多媒體課件中利用不停地下雨貫穿整個活動,首先播放雨聲激起孩子們的興趣,然后用動態(tài)的動物形象展示了動物在森林里躲雨,游戲的情境。以這樣動態(tài)的動物形象充分激發(fā)了幼兒觀察、講述的欲望,為此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始終圍繞下雨后的森林展開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經驗向同伴講述森林那種和諧、快樂的情感,從而帶給大家一種美好的向往。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用油畫棒與水粉顏料相結合,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2、在幼兒想象畫出人物動態(tài)情景的基礎上通過有趣的玩色游戲,學習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對比。
活動準備
1、圖片-雨天
2、畫紙-彩色的雨
3、色彩大拼盤圖一張。
4、幼兒用紙、筆、顏料、卡紙、每人一份。各組棉簽、棉線、擦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色彩明度對比討論。
。ǔ鍪旧蚀笃幢P)
1、教師:你們看到了這色彩大拼盤有什么感覺?
上面有那些顏色?
。ㄓ辛诉@些顏色產生強力對比)
2、提問:哪些顏色最亮?哪些顏色最暗?哪些顏色最深?哪些顏色最淺?
3、討論:怎樣使顏色變淺呢?(一種原色加白)
二、講解玩色方法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色彩冷暖對比,明度變化的游戲。
1、色彩冷暖對比:如畫雨點,我們可用五彩繽紛的顏色來畫。
。1)比如,色調畫彩雨時,首先要考慮畫紙底色的對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紙作雨天的背景(深藍、紫色、黑色)等。
。2)試一試:師生一起在自己的紙上用棉線蘸以暖色為主的顏料拖畫雨點或用棉簽點畫。
2、色彩明度變化:如畫水花,我們可用筆蘸普藍或深藍色加上白色再加點水的顏料畫出有透明度的水花。
。ㄕ堄變涸嚠嫞
3、教師:你們看這樣玩色有趣嗎?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操作、探索
1、教師:我們在玩色前,先用蠟筆勾畫下雨天發(fā)生的許多趣事的情景,然后用顏料在畫面上
用棉線拖、棉簽點等方法進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去畫,去感覺色彩的對比,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賞、交流
1、讓幼兒互相欣賞玩色中又發(fā)現了什么?
2、講一講:我畫的雨天人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那些“趣事”?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作品描繪的"七彩下雨天"的美。
2.學習有表情地朗讀散文中的詩句,嘗試創(chuàng)編。
二、活動準備
1.PPT(演示文稿)。
2.教師大的記錄表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下雨情景
師:(用多媒體播放下雨的圖片和雨聲)嘩啦啦,嘩啦啦,下雨了!如果下雨了你會想到一些什么事情呢?(趕快躲到房子里去:可以穿上雨衣和雨鞋去雨里踏水;可以撐著雨傘和雨滴一起做游戲……)
師(小結):下雨天可以讓我們想到做那么多的事情。
二、欣賞散文詩
1.大膽猜測講述下起彩色雨的感受
師: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雨,一個小女孩坐在窗前,看著雨想了很多。我們來聽聽她想到了什么?
(1)師:小女孩想到了什么?你們看見過彩虹色的雨嗎?
。2)師:那如果天空下起紅色的雨,你會怎樣,小動物們會怎么樣?如果天空下起橙色的雨呢,你又感覺怎么樣?如果天空下起藍色的雨呢?
2.完整欣賞,初步感受散文詩的意境。
(1)師:我們來聽聽小女孩看到彩虹色的雨想到了什么?
(教師邊演示PPT邊配樂朗誦。)
。2)師:你聽到了什么?都有什么顏色的雨?
3.再次欣賞,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詩句。
師:我們再來仔細聽一遍。聽聽你最喜歡哪一種顏色的雨?
師:你最喜歡哪一種雨,為什么?
三、理解朗誦
1.在教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讀。
2.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段落朗誦。
3.再次集體跟讀。
四、創(chuàng)編散文詩
1.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2.交流、分享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句。
五、介紹繪本
師:其實,這么好聽的散文詩就藏在這本好看的繪本里,繪本的名字就叫《七彩下雨天》,我們回教室一起去看一看吧。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名稱、主要角色及對話。
2、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下雨天》FLASH動畫;頭飾小白兔,小雞,小貓和葉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葉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么呀?幼兒:葉子。
教師:你們知道葉子有什么用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朋友都很棒,知道葉子有這么多的作用。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葉子有什么用?
。ㄔu析:在活動中,我準備了一張大葉子,讓幼兒猜猜它的作用,因為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一開始就紛紛猜測葉子的作用,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幼兒欣賞FLASH動畫。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結合圖片)
1、老師講述第一段
教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誰在草地上玩呀?故事中的葉子有什么用呀?幼兒回答。
2、過渡語:小白兔把葉子當作雨傘,繼續(xù)向前走,它會遇到誰呢?(看動畫)
教師:它遇到了誰?幼兒:小雞。
教師:小雞被雨淋的怎么叫?(學一學)小白兔看見小雞被雨淋得嘰嘰直叫的時候,它是怎么做的?幼兒回答。我們和小白兔一起來叫。
教師:小雞又是怎么說的?幼兒回答。小雞還真有禮貌,還會說謝謝你,我們也和小雞一起來說一說。
(老師當小兔子,你們當小雞,小雞小雞快到葉子底下來吧?你們怎么回答我呀?)
3、過渡語:小白兔和小雞一起頂著葉子, 繼續(xù)向前走,它們又會碰到了誰呢?
教師:后來小白兔和小雞又碰到誰了?那看到小貓的時候,小貓被雨淋得怎么叫?(學一學)(2)小兔子和小雞看見小貓被雨淋得“喵喵”直叫時,它們是怎么做的呢?小貓是怎么回答的?(你們當小兔子和小雞,老師當小貓,你們對我說什么呀?)
4、過渡語:后來又怎樣了呢?
教師:后來雨停了,三個好朋友在做什么呢?他們玩的開心嗎?
。ㄔu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細心的觀察畫面來講一講看到的畫面內容。并讓幼兒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情語言、口頭語言來表達角色間的對話。在活動中,我為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我說:“我們一起大聲一點說,否則小雞聽不到我們的叫聲!庇變涸谖业墓膭钕,都能積極參與,且能大聲連貫的講出角色間的對話。我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模仿能力。)
三、幼兒完整欣賞FLASH。
教師:這個故事真精彩,老師想請小朋友再認真的看一次,想想這個故事里一共有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
過渡語:故事看完了,小朋友,你知道故事里有哪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小動物呀?為什么呢?(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小白兔會關心、幫助同伴。)
教師:老師也很喜歡小白兔,因為小白兔會關心、幫助它的好朋友。 那你們在幼兒園里是怎樣關心幫助你的好朋友的呢?
過渡語:好,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把這個故事表演給大家看。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活動中的難點,就是讓幼兒遷移感情,明白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首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說說他們喜歡的小動物,為什么會喜歡它。然后讓幼兒明白只有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最后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講講自己在幼兒園里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從而讓幼兒達到情感的遷移。)
四、嘗試角色表演。
第一遍:老師戴小白兔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第二遍: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過渡語:小朋友們表演的真精彩!
評析: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幼兒進行角色游戲表演,在游戲中不僅學會了互相合作表演,而且還能用邊貫的語言把角色間的對話說出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五、結束部分。
我們回去表演給其它小朋友看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下雨天》這個故事的內容非常生動、有趣,我通過設置懸念,讓幼兒猜猜葉子的作用,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外,盡管在活動中有時幼兒表達的意思不一定正確,但他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對幼兒的回答都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和表揚。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運用課件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動態(tài)語言環(huán)境,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問,幼兒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動中來。
小百科:下雨是一種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后,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fā)到空氣中去了。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創(chuàng)造下雨情景,感受想像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提供一些供幼兒制造降雨的材料如:瓶蓋有孔的可樂瓶、灑水瓶、樹葉、奶粉勺、海綿、塑料袋、針筒等放在材料筐內。
2、“種子生長過程”的活動教具一套。
3、音樂《小手歌》、《小雨沙沙》、《大雨和小雨》。
4、室外有花園的場地,準備桌子、幾盆清水,每人一塊毛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音樂《小手歌》導入
2、出示活動教具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在幼兒園的花園里藏著很多小的種子,瞧這里就有一顆小樹的種子,種子們好像嘗一嘗春雨的味道,你們有沒有辦法把雨變出來呢?
3、幼兒討論——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二、幼兒操作
1、初次探索
為幼兒提供灑水壺、瓶蓋有孔的可樂瓶,讓幼兒用這兩種材料進行人工降雨。第一次操作,老師觀察,不加使用上的指導,讓幼兒獨立自主完成裝水、擰瓶蓋、灑水的過程。提醒幼兒注意別把水灑在自己身上和小朋友的身上。
2、教師小結
誰能告訴我,這兩個寶貝為什么能把水變成雨?——瓶蓋和上壺口有洞出示活動教具2,我們來看種子有什么變化?——發(fā)芽。
3、第二次探索
這一回在老師準備了很多不同的寶貝,你們還能把水變成雨嗎嗎?(材料針筒管、樹葉、海綿、塑料袋、奶粉勺)請你們自己選擇幾種不同的寶貝用不同的方法來變雨。教師巡回觀察,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恰當的指導,仍然提醒幼兒別把水弄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上。
4、出示活動教具3
教師小結:
快來看,小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成了小樹。多虧小朋友把水變成了雨小芽才能長大,誰愿意介紹一下你是用什么寶貝把水變成雨的?
(1)針筒小雨,用針筒抽水,然后把針管往前推就下雨啦;
(2)樹葉雨,用樹葉舀水,向上一灑就有雨啦;
(3)海綿雨,把海綿放在水里,然后拿出來一擠,就下雨啦;
(4)塑料袋雨,用塑料袋裝水,然后拉出來就下雨啦。
(5)勺子雨,用勺子舀水,向往下一灑就有雨啦。(下面有小孔,我們拿著也會下雨);
5、第三次探索
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工具也能把水變成雨?你們覺得小手可以嗎?
請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大雨和小雨。
6、出示活動教具,
教師小結:
小樹又長大啦!變成了大樹。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用小手變雨的。
(用小手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就大雨了。)
三、放松活動
音樂《大雨和小雨》,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自由展現下雨的樣子。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感受雨天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2.學會使用雨傘并進行雨傘
游戲準備:
掛圖錄有下雨聲音的磁帶雨傘人手一把
活動過程:
一.說說雨天
1.聽,這是什么聲音?
2.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
請你們來說說看,為什么你喜歡下雨天,為什么你不喜歡下雨天?
二.聽聽故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里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寶寶,他叫多多。你們猜猜看多多喜不喜歡下雨天。
到底多多喜歡還是不喜歡下雨天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故事。
1.聽故事錄音
2.提問
、胚@個故事叫什么?
、贫喽嘞矚g下雨嗎?
⑶ 多多的小伙伴們喜歡下雨天嗎?
、榷喽嗪托』锇閭兿肓耸裁崔k法使自己淋不到雨又可以玩游戲/
3.結合圖片生動講述故事第2遍
、拍銈冃∨笥阎蓝喽嗪托』锇閭兿氲霓k法了嗎?
⑵你們喜歡傘樹嗎?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種傘樹
三.雨傘游戲
1、教師為幼兒準備好雨傘,帶他們到室外空地
2、和教師一起嘗試打開雨傘,教師及時給予幫助,提醒幼兒不要將傘尖對準同伴我們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把漂亮的小傘,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傘寶寶打開
3、進行游戲
⑴小朋友都把傘打開了嗎?我們把傘放地上當傘樹,我們小朋友老當小老鼠,把自己躲在傘樹里面,傘樹是我們小老鼠的家
、菩±鲜髠兾覀內淞掷锩嫱嫒チ,去小老虎家作客
、切±鲜髠兿掠炅,快回家,快躲到傘樹下去
⑷雨越下于大了,傘樹越長越高了,看誰的傘樹長得最高
、晌覀儼褌銟浏B起來變成一棵大傘樹
4、共同慶祝傘樹誕生小老鼠們,我們的傘樹誕生了,大家一起來慶祝吧。
活動反思:
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運用課件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動態(tài)語言環(huán)境,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問,幼兒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動中來。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雨天為動物找傘的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2.感受雨天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雨天為動物找傘的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學過兒歌〈小雨點〉、觀察過雨天的情景、認識各種雨具。
2.背景圖、雨具圖卡、雨聲磁帶、舞蹈音樂、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小雨點》
1. 聽雨聲(錄音)
2. 表演兒歌《小雨點》
二、 討論喜歡小雨的植物
提問:
1.現在你也來做小雨點,你還想跳到哪里去呢?
。ǜ鶕變旱幕卮鸾處熢诒尘皥D上出示相應的圖片)。
2.那小花、小草、小樹,蔬菜寶寶都喜不喜歡小雨呀?為什么?
三、給小動物找傘
1.用雨具擋雨
2.找圖片上的東西做雨傘
3.找其他東西做雨傘(擴展幼兒思維)
四、游戲:下雨天,找雨傘
活動延伸:
師:今天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因為它們找到了一頂喜歡的雨傘,如果哪天下雨,你忘了帶雨傘,你會想什么辦法躲雨呢?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了解春天會下雨的天氣特征和人們的應對方法。
了解各種雨具的用途。
利用美工材料制作和裝飾小雨傘,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雨具,例如雨衣、雨傘等。
紙盤、絨毛條、彩筆、透明膠帶。
教師事先做好一把美工小雨傘。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小組
1、出示雨衣和雨傘,提出問題:
這是什么?
它們是做什么用的?
2、讓幼兒了解春天經常會下雨的天氣特征。
3、與幼兒一起欣賞不同款式的雨具,觀察它們的特征,并請幼兒試用這些雨具。
4、出示教師制作的小雨傘,請幼兒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又用什么材料和圖案作了裝飾。
5、向幼兒介紹準備好的美工材料,請幼兒利用紙盤和絨毛條制作一把小雨傘。
6、請幼兒在紙盤上設計圖案,教師協助幼兒從紙盤邊向中心點剪一刀,然后把紙盤折成圓錐體,用透明膠帶固定。請幼兒把絨毛條插進圓錐體的頂部。固定位置后,再把絨毛條的末端向上扭,便成了一把小雨傘。
活動評價
能說出雨具的用途。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小雨傘的制作。
能愉快地參與美工活動。
備注
活動建議:
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圖案。
如果幼兒是第一次使用膠帶架,要先向幼兒示范正確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結構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體悟主旨
3、體會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人情美及傳統的中庸之美
教學重點:
1、掌握文章結構特點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
3、強調學生與文本、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對話,真正實現師生互動
教學難點:
1、掌握文章結構特點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
3、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
教學方法:討論研討相結合,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教學用具:PPT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冬天嗎?暖暖的曬太陽,我覺得而是一種情趣,尤其在下雪天,那情趣更多。在生活中,其實富有情趣的事情很多,關鍵要看我們的心緒。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琦君的那溫暖的雨天世界。
二、預習檢查
。ㄒ唬┪艺J識她
。▽W生先簡介,課件補充)
琦君: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臺灣,后定居美國。她享譽文壇已近半個世紀,作品包括散文、小說、評論和兒童文學,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她擅長懷舊抒情,在人與事的敘寫中,自然流露溫柔敦厚的情感。
琦君堪稱以真善美的視角寫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等30余種,包括《煙愁》、《細紗燈》(獲中山文藝創(chuàng)作獎)、《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她是著名電視連續(xù)劇《橘子紅了》的作者。
。ǘ┱l來試試?——我來。ㄗ衷~檢測)
三、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一)與課文對話——整體感知,自主學習
快速閱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法指導:本文寫了什么人在什么時期的什么事(或者怎樣的感情等)
1. 主要寫“我”。
2. 寫了“我”從童年到青年時期
3. 所寫雨天的事很多,我們用“雨天情趣”來概括。
(二)同學對話--品味故事,感受雨趣
1 、讀(3——9)段,前后桌為一小組,邊讀邊歸納文中的故事,并試著給歸納的故事擬一個小標題。
2、你覺得作者借回憶雨中的這些小事來表達什么樣的雨天情趣?
。ㄈ⿲W習活動之一:朗讀——--說“理解”的話
活動內容: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下雨天好在哪里?
活動要求:
1.一名同學讀相關語句。
2.一名同學嘗試用“下雨天真好,可以________,”句式說話。
3.一名同學擬小標題。
。ㄋ谀赣H的手臂彎里聽故事→在水溝里漂小木船→雨天逃學在家→雨夜家中聽鼓兒詞→雨天自己在家揀谷曲)
雨天聽故事、雨天玩耍、雨天逃學、雨天聽曲、雨天揀谷曲
。ò鍟簻嘏⒂H切、動人、自由歡樂)
。ㄋ模┓磸鸵髟,細細品味
少時不懂事,在雨天貪于玩耍;而人事漸長,后來在杭州讀書,在西子湖上雨中徜徉,感受卻又不同,請同學們讀(10——15)段,作者又有什么感受?(以舒緩,輕柔的語調誦讀文)
。ㄓ晏煸诮∩矸亢笙爰摇暌箍础都t樓夢》→想念風雨聲中父親的音容→細雨西湖賞梅聽笛)
雨天想家雨夜看書雨中憶父雨中賞梅聽笛
學生回答:寂寞傷感思古幽情
(五)情感對比,點明主旨
3—9段中所有這些情趣,在作者心底留下的溫暖、親切、動人和自由歡樂,無不在訴說著“下雨天,真好”。
10——15段中作者卻表現出了淡淡的寂寞、傷感、思古幽情,那么,“下雨天,還好嗎?”(不管這些思念帶著凄涼,卻在這凄涼中給外甜蜜深情)
溫暖、親切、動人、自由歡樂
身在家鄉(xiāng)的溫情美寂寞傷感思古幽情遠離故土的悵然美
。⿲W習活動之二:演讀——說“感悟”的話
。ㄆ撸┡c作者對話體悟感情
1.作者為什么喜歡下雨天?(引導學生讀1—2段概括)
有歡樂的童年,有親情相守,有魂牽夢縈的日子,有優(yōu)游自在的歲月,總的就是自由、歡樂、親情(母愛父愛等)、真情。
2. 雨天把自己帶到“離這紛紛擾擾的世界很遠很遠”的處所,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的就是對這人間自由、至性歡樂、至愛親情、人世真情的肯定、懷念和向往。這正是文章的主旨。
(八)跨越空間——與古今中外的文學家、藝術家對話
歷經坎坷的詩人,憂國憂民的詩人,多愁善感的詩人,將他們漂泊異地的惆悵和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愁苦寄寓于綿綿雨絲。于是,他們的詩篇如雨絲般纏綿悱惻,似月光般光耀千古,撥動著后人的心弦。
請將你平時積累的有關“雨”的古詩名句或文學作品拿來與同學們分享一下。
。▽W生相互交流思鄉(xiāng)名句或名作)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毛澤東)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7
設計意圖
開展了《七彩下雨天》的教學后,我問孩子們:如果你是龍王,你要下什么樣的雨呢?孩子們立馬開始了五花八門的想象!藝術是幼兒表達自我的另一種方式!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樂趣”。于是我挖掘繪本中的語言規(guī)律,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象的空間,在幼兒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設計了美術活動《七彩下雨天》。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使用繪畫材料去創(chuàng)造“雨”,去感受“雨”,從而繪制新的繪本故事。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經驗大膽想象,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喜歡的下雨天的情景。
2、能較合理的安排畫面,體驗自制圖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我喜歡下雨天》、鋼琴曲《雨的印記》,
2、報紙、畫紙、油性筆、油畫棒2盒、繩子2根、編了號的夾子、記錄紙、盤子8個
活動過程
一、閱讀圖書,關注細節(jié)部分,萌發(fā)創(chuàng)編故事的愿望。
(1)教師出示圖書,引導幼兒回憶書名后提出看書的要求:仔細觀察書中以前沒有注意看的地方,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2)幼兒自主閱讀。
(3)幼兒集中交流,介紹自己發(fā)現的細節(jié)。
(4)教師小結:小女孩的想象可真有意思。如果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你想下一場怎樣的雨呢?
(5)分組討論,嘗試創(chuàng)編自己的“七彩下雨天”故事。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鋼琴曲《雨的印記》。
1、現在請小朋友們嘗試把你喜歡的下雨天畫下來,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工具來作畫,四人為一組。
2、在作畫時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安排,突出主題,給所畫的東西用點、線、面進行裝飾,保持畫面的干凈。
三、作品展示。
1、請小朋友們把畫夾在繩子上。
2、請你們來說說你喜歡幾號作品?為什么?
四、延伸活動
師幼合作設計圖書封面,將作品裝訂成冊,投放到圖書角,供幼兒反復欣賞。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8
活動設計背景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基本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的寵愛、家庭的安逸生活易使孩子形成唯我獨尊,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做人,我特地設計了一個故事《下雨的時候》。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學說故事對話,表現故事情節(jié)。
3.體驗團結友愛、幫助他人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學說故事對話,表現故事情節(jié)。體驗團結友愛、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大的荷葉1把。
2.小兔、小貓、小雞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組織幼兒談話,請幼兒說一說下雨時候的情景,以及下雨的時候自己在做什么。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二、傾聽故事。
1、教師完整地講故事《下雨的時候》,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
2、教師再次講故事,根據故事內容依次提問:“小白兔在草地上是怎么玩的?”“下雨了,小白兔是怎么避雨的?”“小白兔碰到了誰,他是怎么做的?”“小白兔和小雞又碰到了誰,他們又是怎么說的?”“故事結尾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子來回答。
3、鼓勵幼兒跟著教師講故事1~2遍。教幼兒學說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幫助幼兒熟悉故事情節(jié)。
4、把幼兒分成三組,讓幼兒自由選擇扮演故事的角色,教師講述旁白,幼兒表演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人物對話。
三、教師簡單小結、評價幼兒的表演。
四、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像小白兔、小雞、小貓一樣做個熱心人、做個有禮貌的人。幫助幼兒體驗團結友愛、幫助他人的快樂。
教學反思
1、畢竟是農村孩子,當表演時,就沒有大膽地去表演它,而是小心翼翼地,感覺不是很自然,可能自己在指導當中不夠到位。
2、孩子在聽講故事時,還沒做到用心去傾聽,還要多加訓練。
3、表演的環(huán)境氛圍準備還不夠,如能配上“下雨時侯”的風雨聲出來,給孩子似一個較為真實的場景,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用連貫語言表達動物間的對話。學習詞:頂、避雨、蹦蹦跳跳。
2.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自制PPT
活動過程:
一、演示PPT,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圖上怎么了?(幼:下雨了)
2.師:哇,這雨下的可真大!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幼:躲起來,往家跑……)這就叫“避雨”。(學習“避雨”這個詞)師:我們該怎樣避雨呢?要用到什么呢?(可以鼓勵幼兒發(fā)散性的思維)
3.師:我們小朋友可以用雨傘、雨衣避雨(出示打雨傘、穿雨衣的圖片)?墒切“淄迷趺崔k呀?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故事,名字叫“下雨的時候”。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場景定格在小兔子在雨中走
師:小白兔在草地上干什么的呀?(蹦蹦跳跳,小朋友用動作表現一下)
師:小白兔在草地上看看花,采采蘑菇。后來天氣怎么樣了?小白兔會用什么辦法避雨呢?
2.出示小兔用樹葉當傘遮雨的畫面
小兔用什么當傘?小兔子把荷葉傘放在那里避雨?用一個好聽的詞是“頂”,學一學怎樣是“頂”(學習詞:頂,體驗頂的感覺)
3.場景定格在小兔子在雨中看見小雞
問:小白兔往前走遇見了誰?小雞被雨淋濕了,它的心情怎么樣呢?(著急,難過)
師:小雞著急了就會怎么樣。浚ㄓ變簢L試學習小雞著急、難過的叫聲)
師:看到小雞被淋濕了,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它是怎么說的?小雞又是怎么回答的?
4.演示課件,場景定格在小雞躲到葉子底下
小雞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后,淋不到雨了心情會怎樣?它會對小兔說什么?
5.場景定格在小兔子、小雞在雨中看見小貓
師:小白兔和小雞頂著樹葉一起往前走,又看見了誰?小貓怎么了?它的心情會怎樣?它會怎樣叫?(幼兒學習小貓的叫聲)小白兔和小雞對小貓說了什么?小貓是怎么回答的?
6.演示課件,場景定格在小貓躲到葉子底下
小貓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后,淋不到雨了心情會怎樣?小兔在幫助別人后心情會怎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遷移生活經驗
1.提問:小兔是用什么避雨的?小雞、小貓在得到小兔的幫助后,心情會怎樣?小兔幫助別人后心情怎樣?這是一只怎樣的小兔?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師小結:當遇到困難時,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學會關心、幫助別人,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被別人幫助后要道謝。受到別人的幫助是一件快樂事情,幫助別人更是快樂的!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經驗,他們觀察分析畫面,想像一些故事情節(jié),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了解圖片中的含義,大概說出圖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不明白所要表達的意義: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互相幫助,應該隨時抓住機會告訴孩子們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如:有小朋友沒帶餐巾紙的時候,要給予幫助等。
活動后,我反思這個問題:在閱讀活動中,孩子們所理解的故事情節(jié)遠離文學作品原意時,教師應該如何作出反應,是去順應孩子,呵護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提升他們的經驗呢?還是按部就班地追求原定的教學目標,把孩子的思路引向作品的主題呢?
我想,我們所追求的應是“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不僅要關注教育目標的實現,更要考慮實現這個目標是否有價值,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和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的發(fā)展。我們不要太在意活動的結果是不是符合作品本身,而應更多關注活動是否能激活孩子的思維,孩子的發(fā)言有沒有自己的理由,在交流中能否擦出火花,產生共鳴?文學作品本身也是作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家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
【幼兒園下雨天教案(通用19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秋游教案(通用15篇)04-14
幼兒園游戲教案通用15篇04-08
幼兒園小班立夏教案(通用5篇)04-12
幼兒園防溺水教案(通用8篇)04-09
我上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04-15
《數字寶寶》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04-15
幼兒園防溺水教案(通用5篇)04-14
幼兒園社會環(huán)保教案通用13篇04-08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媽媽》(通用12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