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積累“勉強”等詞語。
。2)默讀課文,簡要地講講稻草人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拼讀生字詞然后教師檢查并指正,引導探索好的識字方法,幫助識字,達到掌握本課字詞的目的。
(2)聽錄音,談?wù)勛约旱恼鎸嵏惺,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脈絡(luò),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稻草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喚起學生對文中老太太的同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一個輕松快樂的暑假已經(jīng)過去,我們又聚在一起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了。這節(jié)課我就來學習第一單元的課文,請大家讀《導讀》。讀后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哪些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點撥:“童話”是一種文學體裁,那么文學體裁還有:散文、詩歌、劇本、小說、寓言、民間傳說等。童話的特征根據(jù)兒童的特點,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運用夸張手法編寫的故事。一般故事情節(jié)神
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采取擬人化的描寫,以適應(yīng)兒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知識教育、思想教育。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稻草人》,簡介作者:葉圣陶。
2、聯(lián)系生活談?wù)剬Φ静萑说牧私狻?/p>
3、聽錄音自己讀課文后同學們七嘴八舌說說課文中得內(nèi)容給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婦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指導學習本課生字
1、小黑板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自由拼讀等不同形式的認讀。
2、教師指名認讀,注意強調(diào)“穗、甸”的讀音。
3、激勵學生進行挑戰(zhàn)(我會組詞,我會擴詞,本課生字讀平舌音,翹舌音等內(nèi)容進行挑戰(zhàn))。
4、教師著重指出個別生字的書寫:“橘、、喉、穗”等生字。
四、指導讀文,理清脈絡(luò):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稻草人的一個什么故事。
2、全班反饋。
3、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給課文理清層次(文章共分為三部分,見課文標出)各段分別講什么,見板書。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導質(zhì)疑:葉圣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樣子,?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齊讀課文并反饋(盡職、善良)。
3、研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盡責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盡責任。
B、找出能體現(xiàn)盡責任的部分。
C、認識本段中破折號的作用。
六、小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閱讀,大膽猜測小兔連衣裙的變化,感受連衣裙的變化神奇。
2、嘗試利用塑料材料來粘貼連衣裙,培養(yǎng)幼兒專注力,鍛煉手指小肌肉。
3、體驗黏貼連衣裙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范畫三幅、粒子、吸管、編織袋做的小兔裙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老師給你們猜個謎語:耳朵長、尾巴短、光吃菜、不吃飯,這是什么動物?
今天就一起來分享一本有關(guān)小兔子的圖書。
二、講述繪本,欣賞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小兔連衣裙的變化。
1、講述故事:一塊雪白神奇的布,飄啊飄啊,從天上飄了下來。
問:你們猜猜小白兔會拿這塊布做什么呢?
小結(jié):你們的辦法真不錯,小兔它是怎么做的?
2、小白兔來到了花田里,哎呀!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了!
3、小白兔穿上花朵樣的連衣裙來到了麥田里,麥穗的味道好香啊!
問:你們猜小白兔的連衣裙發(fā)生什么變化?哎呀!連衣裙變成麥穗花樣了!
4、看!誰來了?小鳥們飛來干什么呀?小鳥,來吃麥穗了!這次小白兔的連衣裙又變成什么花樣了呢?
5、接下來更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小鳥們張翅高飛,把小兔帶到蕭江塑編廠。這回連衣裙變成什么花樣了呢?
三、 出示范畫,介紹材料,幼兒大膽制作。
1、 教師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認識材料。
小兔來到我們蕭江塑編廠,它的連衣裙會變成什么花樣呢?
2、提出制作常規(guī)要求,幼兒分組進行制作連衣裙。
3、教師巡回指導。
四、 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桿及樹葉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與表現(xiàn)。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fā)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范畫二幅
2、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
1、教師: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p>
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為什么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么幫助呢?
。ㄓ變河懻摶卮穑
2、小結(jié):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huán)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這么美麗舒服,
大家都很喜歡樹。
3、教師:如果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
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么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
1、討論一
。1)教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ㄊ痉懂嬕桓Q線)
提問:這是棵大樹嗎?為什么?(樹桿太細了,大樹樹桿粗粗的)
。2)教師:我來加加粗,現(xiàn)在這棵大樹的樹桿可粗啦!樹桿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
提問:樹桿上長著什么呀?樹枝比樹桿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么樣長的?
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往上長。
。◣熯吺痉哆呌懻摚渲υ酵祥L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
(1)提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么樣的葉子呢?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
。2)提問:樹身上還少了什么?我們給樹桿穿件什么花紋的新衣服?
。ㄓ變簲U散,師選一種示范)。
3、欣賞比較
。1)教師:森林里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
那我們接著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
。2)(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
提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么花樣的新衣服?
(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形狀,排列形式)。
。3)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么樣?象什么?(幼兒聯(lián)想)
三、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教師:未來森林里的樹真漂亮,我們接著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
2、提示
。1)未來的森林里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guī)卓貌灰粯拥臉洹?/p>
。3)在森林里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快找?guī)讉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里迷路的。
3、(出示范例2)
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鉆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里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shù)數(shù))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
。ㄓ變豪@場走)
3、教師引導幼兒看樹桿上的花紋,有些什么形狀葉子等。
五、結(jié)束:
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后學會各種本領(lǐng),
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打扮我們的環(huán)境。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4
設(shè)計思路:
這篇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設(shè)計——《海底世界—手擺魚》,向幼兒介紹了深藍色的海水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還生長著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同時這篇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設(shè)計還告訴孩子們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通過制作手擺魚,了解立體魚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設(shè)置海底世界情境,讓學生模仿魚兒在水中游動的各種動態(tài)變化。通過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設(shè)計——《海底世界—手擺魚》讓學生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感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學設(shè)計:
1.設(shè)置海底世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手擺魚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通過做游戲“我是一條魚”,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課前準備:
用上一節(jié)課剪刻的魚形,并剪貼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裝飾教室。課前把美術(shù)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讓學生一進來就能被這情境所感染,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我是一條魚》,學生聽著音樂進教室,分四組坐好。
2.語言導入新課 師: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到我們的海洋世界!
3.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帶,欣賞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樣的魚兒。
師:海底世界是個美麗的家,魚兒在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樂極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條魚遨游在我們教室里的這個海底世界呢?
4.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魚?各小組發(fā)表意見后,大家評一評誰的想法妙。
5.出示手擺魚:(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條美人魚,游啊游到你們身邊來,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來玩吧!孩子們這時熱情高漲, 巴不得馬上把手擺魚制作出來。
6.想一想,說一說,手擺魚是如何做成的?
7.教師講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過程)
、偌舫鰞蓮堃粯哟笮〉聂~形,注意魚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為什么?)
、诎阳~形四周粘合起來,注意留出魚尾部分。③給魚裝飾圖案。
8、學生制作手擺魚:
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學生進行手擺魚制作。(強調(diào)黑板是海洋的入口處,漂亮的魚兒可順利進入海洋,不夠漂亮的老師將會請他再回去打扮打扮)
9.游戲:
、偈謹[魚邀游大海比賽,請四名先制作好手擺魚的學生,把魚套在手上,到大海里來一試身手, 比—比誰的魚兒長得美,誰的魚兒游得好看,誰的魚兒游得快。
②邀游大海訓練,請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擺魚套在手上,排好隊,跟著老師這條美人魚在淺海區(qū)里學游水,強調(diào)游時盡量模仿魚兒的各種動態(tài)。
、垩未蠛#鹤寣W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強調(diào)注意紀律,在大海里邀游時應(yīng)注意靈活應(yīng)變,避免與其他魚兒相撞。
合理的設(shè)計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設(shè)計對于幼兒園美術(shù)老師很重要,優(yōu)秀的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設(shè)計可以引領(lǐng)我們在業(yè)務(wù)上更上一層樓,更加順利開展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活動。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用石頭進行滾畫,體驗滾畫的樂趣。
2.嘗試用語言描述出畫面內(nèi)容。
活動準備
紙盒每人一個,圓滑的小鵝卵石若干,各色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鵝卵石,讓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跳舞嗎?它們也喜歡跳舞,你想看看它們怎么跳舞嗎?
二、展開
1.觀察石頭跳舞
。1)老師將鵝卵石放進襯衣盒,隨著音樂,左右前后的滾動鵝卵石。
提問:鵝卵石是怎樣跳舞的?
(老師晃動盒子,讓鵝卵石跳舞,注意傾斜角度不要太大,以免鵝卵石掉出來。
小鵝卵石左右跳時,左右晃動;要前后跳時,就前后晃動盒子)。
(2)教師:鵝軟石不但會跳舞,還會畫畫呢。你想看看是怎樣畫的嗎?
2.教師示范石頭滾畫的方法:
把紙裙平放在紙盒內(nèi),用小鵝卵石在顏色里滾一滾,沾滿顏色,
放在紙盒內(nèi),晃動紙盒,讓鵝卵石上下左右任一滾動;
換個石頭放在另一種顏色里,多次進行,就為衣服滾出漂亮的圖案。
3.幼兒創(chuàng)作
請幼兒嘗試用石頭滾畫,注意晃動紙盒是左右前后,不要上下顛簸;
每一塊石頭只沾一種顏色;
每一次換顏色時,都要擦擦手指上的顏料。
三、結(jié)束
1.將作品進行展示,共同欣賞,相互交流,教師肯定并鼓勵幼兒。
2.師生一起探索,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滾動作畫。
。ㄍ婢咂囕、彈珠、紙團等)
中班美術(shù)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里,天氣很熱,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lǐng)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制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jù)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shù)數(shù),數(shù)出的'總數(shù)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中班美術(shù)教育活動《可愛的烏龜》
活動目標:
1.復(fù)習畫烏龜,鼓勵幼兒合理地布局畫面。
2.通過欣賞課件,感受畫面布局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制作《可愛的烏龜》
2.烏龜手偶。
3.畫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烏龜手偶。
“今天,我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來,你們知道是誰嗎?”
“烏龜不高興了,它迷路了,你們知道它住在哪里嗎?”
2.展示課件,幫助幼兒感知烏龜“住”不同的地方,畫面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圖,聽聽烏龜說了什么?(“謝謝你們給我找了一個家,可是我應(yīng)該住在哪里呢?”)
。2)讓烏龜分別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畫面中下部,請幼兒說說烏龜住在這里好不好?為什么?聽聽烏龜是怎么說的。(“不好不好,我的頭、腳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讓烏龜住在畫面中間,聽聽烏龜怎么說?(“太好了,我最喜歡在水中間游來游去的了。)
。4)出示一個小烏龜在中間,聽聽它怎么說?(“這么大的海,就我一個人。课液芄聠闻叮 保┱堄變合胂朕k法?
(5)增添許多個小烏龜(畫面較飽滿),聽聽烏龜怎么說?(“太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孤單了!保
。6)出示一個小烏龜,一個大烏龜,感受知畫面。
3.請幼兒也來給烏龜安一個家。(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給大烏龜安家還是給小烏龜安家,給1個還是給幾個烏龜安家,安在哪個地方,烏龜最高興呢?
。2)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幼兒照顧烏龜?shù)母惺埽春侠聿季之嬅妫?/p>
。3)作品展示。
幼兒互相欣賞、介紹作品,感受畫面布局的美。
反思:
畫面布局是幼兒比較難掌握的一個問題。以前,幼兒已有了畫烏龜?shù)慕?jīng)驗,但在繪畫過程中,總是會畫的太小或太偏了,畫面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太漂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shè)計了這個活動《可愛的烏龜》。
我改變了以往的繪畫模式:引起幼兒興趣→教師示范→幼兒繪畫→作品評價的方法,而是制作了課件,將整個布局的問題放在課件中來解決,并且運用了幼兒較易接受的擬人化的手法及音效,幫助幼兒感受烏龜住在海水里的不同地方畫面的感覺及烏龜?shù)母惺,烏龜說的話更能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布局的重要性,更易讓幼兒接受。
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顯得更形象了,以往要幼兒將物體畫中間,畫大一些,畫滿一些,總是用平直的語調(diào)說,總有些孩子只顧自己畫,不去理會老師的話,但這次通過展示課件后再畫,有的幼兒畫了一個烏龜,我便說:“你想想,這只烏龜一個人住,它會怎么想呢?”幼兒很自然的就會多畫幾只烏龜了。
幼兒在合理布局畫面的基礎(chǔ)上,也充分顯示出自己的想法與創(chuàng)造,有的幼兒畫了許多只小烏龜,在前面畫了一只大烏龜,他說:“大烏龜帶著小烏龜做操呢!”有的幼兒把小烏龜畫在大烏龜身上,他說:“這只小烏龜玩累了,在爸爸身上休息呢!”還有的幼兒畫了一個大烏龜、中間殼是空的,再在旁邊畫了只小烏龜:“媽媽剛把小烏龜生下來,正教它游泳呢!”可見幼兒的想象也是非常豐富的。
在評價過程中,我組織幼兒一起欣賞了同伴的畫,幼兒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畫的是什么,講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個活動,這個課件顯得尤為重要,它不但解決了幼兒的布局問題,還拉近了幼兒與烏龜?shù)木嚯x,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能考慮烏龜?shù)母惺,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美麗的帆船(中班美術(shù))
一、活動名稱:美麗的帆船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涂色塊的方法表現(xiàn)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三、活動準備:
1、“大!北尘皥D一張、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制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制作船帆的興趣和愿望
1、(幼兒圍坐在“大海”背景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啟發(fā)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沒有帆)
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
。ǘ┮龑в變汗餐懻摯闹谱鞣椒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大!鄙献灾频姆懻摯窃鯓幼龀傻。
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船帆上的折痕并發(fā)現(xiàn)這些折痕是通過反復(fù)折疊而產(chǎn)生的。)
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并觀察折痕。
4、師生共同總結(jié)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shù)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折痕明
顯,然后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折痕,最后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guī)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shè)計、裝飾。
2、啟發(fā)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shù)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涂色。
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拓印意愿畫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結(jié)合季節(jié)特征設(shè)計制作不同風格的服飾,享受藝術(shù)活動的樂趣。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上次的談話活動中,有的小朋友認為冬天因為天氣變冷了就不能穿上美麗的服裝,你們都同意她的說法嗎?(幼兒討論)
師:那我今天還請來了一位大班的小客人,你們瞧,她來了。(大班小客人和小朋友打招呼)“你們好!你們喜歡我穿的衣服嗎?它既暖和又好看,讓我在冬天也能穿得很漂亮!我很感謝設(shè)計這件衣服的設(shè)計師!”
2.引導幼兒觀看秋冬季服裝圖片的投影,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激情。
3.幼兒制作服飾。
教師提供模特臉部、手和鞋子的紙模以及彩色紙及制作工具,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
將幼兒作品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傾聽幼兒對自己設(shè)計的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針對幼兒喜歡成人或同伴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關(guān)注和肯定的心理特點,我讓小朋友相互介紹作品,也促進了老師和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延伸:
將主題墻布置成“20xx~20xx《GOOD BABY》秋冬季時裝發(fā)布”的主題,將幼兒設(shè)計的服裝作品、設(shè)計理念、設(shè)計師照片(幼兒)張貼在主題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