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秋天的童話" 主題活動中,我?guī)ьI幼兒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兒對地上的落葉十分感興趣,有的幼兒撿起樹葉當扇子扇,有的幼兒說:"我要把樹葉帶回去送給姐姐,讓她夾在書里當書簽。"有的幼兒干脆把樹葉丟進河里,興奮的說:"你們看,樹葉小船。"……原來,樹葉會給幼兒帶來如此豐富的想象力,而詩歌《秋葉》文雖短小,卻充滿趣味,想象力豐富而美麗、動態(tài)感強。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奧妙。詩中語句簡短而有重復,也是仿編的好教材,于是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覺秋天的意境和詩歌的優(yōu)美。
2、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有關課件。
2、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頭飾各一個以及圖片若干。
3、每人一張畫有樹木的供添畫用的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觀察圖片
師: 小朋友, 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今天, 和老師一起去秋天看一看。。
2、 談話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誰來說說?(黃色的葉子)在哪兒有黃色的葉子?(樹上地上都有)
師:為什么這些葉子是黃色的?(因為秋天來了)
師小結:對,秋天來了,天氣冷了,一片片樹葉變黃,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老師覺得這些葉子很美,忍不住撿了幾張,(貼圖)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秋葉,我們大聲地喊一喊它,它們名字相同,可樣子不一樣,你覺得秋葉像什么?
二、 學習詩歌《秋葉》
1、幼兒完整地欣賞教師朗誦的詩歌,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小朋友,這些秋葉美不美?秋葉的詩歌更美!請聽--
2、出示課件,這首美麗的詩歌就在這幅圖里,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圖上有什么?(出示動物圖)它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心情如何?那么它們在開心地說什么呢?跟老師讀一讀。
3、啟發(fā)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教師一邊用語言引導, 一邊出示圖片)
師:A秋風吹起,樹葉飄下,小螞蟻要到河對面的小兔子家,它會怎么去呢?它把秋葉當做了什么?它做什么動作能讓渡船劃過河?所以小螞蟻一邊劃一邊說?(老師用動作和語言引導幼兒說出小螞蟻把落葉當作渡船)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把秋葉當做渡船呢?
B、小老鼠看到秋葉,是怎么想的?(出示雨傘)
C、小刺猬看到秋葉又會說些什么呢?(出示扇子)
D、想想梅花鹿是怎么說的?(出示餅干)
E、小朋友看到秋葉,他們會想到什么呢?你有沒有見過郵票?秋葉給我們送來了秋天的信息。(出示郵票)
4、請幼兒邊看圖邊朗誦詩歌。
我們小朋友今天可真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好聽的詩歌吧。(一起讀一起做動作)
5、幼兒分角色邊朗誦詩歌邊表演。
三、啟發(fā)幼兒進行聯(lián)想,仿編。
詩歌里的樹葉落到了地上、河里,被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小朋友看見了,并且把它們當作了小船、雨傘、扇子、餅干、郵票,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動物,你想當什么動物?你看見了秋葉,你會說什么?(出示動物圖片)
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后仿編。小動物們來了,我們用( )說:"這是我的( )"來說一句話。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把你仿編的詩畫出來然后再講給大家聽好嗎?幼兒在小樹圖上添畫,畫出各種各樣美麗的秋葉,也可以畫上你喜歡的小動物。(教師巡回視察)
今天我們學會了詩歌《秋葉》,回去后把詩歌和畫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活動反思:
秋葉是怎么落下來的?這首歌曲緊緊圍繞秋葉落下來的姿態(tài)進行歌唱,在歌唱的過程中針對幼兒歌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思考:
(1)歌唱的方式。在歌唱的過程中,如果讓幼兒是反復的進行演唱,那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肯定是比較乏味的。所以我根據(jù)歌曲的特征和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讓他們通過動態(tài)的動作分別進行表演以便來配合相應的演唱。在指南中也指出:“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庇變焊鶕(jù)歌詞分別加上他們的動作,這樣,不僅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幾個動詞:飄、落、轉、飛,而且?guī)恿擞變旱恼麄學習的氛圍,幼兒樂意學。
(2)歌詞的理解。對于秋葉飄的歌曲,我們也利用平時的空余時間帶來幼兒走進校園通過周圍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感受歌曲中秋葉飄落樣子的同時,也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看看我們的樹葉還會怎樣落下來?延伸幼兒對于歌曲本身的詞匯還幫助幼兒展現(xiàn)落葉飄落的不同姿態(tài)。以便于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擴展幼兒的思維邏輯。指南中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闭糜∽C了這一點。
不足之處:
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小朋友都能隨著歌曲進入歌唱的狀態(tài),但是總有幾個小朋友還沒有完全帶入這個氛圍中,表現(xiàn)的不積極。這首先是在教學過程中還缺乏一定的感染力的同時,還忽略對個別幼兒的互動。這一點在下一次的活動中將加強。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方面
《手指歌》是一節(jié)的語言活動課,根據(jù)最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些孩子愛啃手指頭,我趁著這節(jié)課給孩子加了一個教學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1.感知每只手有五個手指,喜歡用手指做游戲。
2.能一邊念兒歌一邊作相應的手指動作。
3.知道我們的小手很能干,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小手。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小手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小手,并知道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難點是教會小朋友手指歌,能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在上課內容上,我設計了情境導入:認識自己的小手,教授孩子小手的重要性及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手指游戲:《手指歌》三個環(huán)節(jié),三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
二、教學過程方面
首先讓寶寶唱以前學過的兒歌《小手拍拍》,這樣讓孩子知道手上有五個手指頭,教孩子認識五個手指頭,告訴孩子小手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教兒歌《手指歌》時先教會小朋友歌詞,再教小朋友學唱兒歌,最后加上動作來邊做動作邊唱。最后多加練習,活動結束!
以上就是這節(jié)課的活動流程,教授環(huán)節(jié)上自認為沒有大的疏漏,教學目標也大體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有幾處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在進行完《拍拍小手》的兒歌后,小手都藏起來了,接著又讓孩子拿出手來數(shù)一下自己的手指頭有幾個,感覺有點不合理,可以將《拍拍小手》略作修改,最后一句改為,把我的小手放腿上。這樣在進行下面的活動感覺更合理一些。在認識五個手指頭的時候,小朋友對五個手指名字一點也不了解,在課前就應該做些鋪墊工作。
三、教學策略方面
這節(jié)課完成了教學目標,經(jīng)過一段時間堅持寫反思,也總結了一些課堂應該注意的地方,在這節(jié)課當中有所應用,我在課前設置了重難點,講時間主要集中于此處,做到重點多講,難點仔細講。各個環(huán)節(jié)時間分配還算可以!所以以后上課教案一定要寫好重難點,將時間多用于此!孩子自己探索的環(huán)節(jié)不是很多,我應該加入一些孩子探索的地方,我們的小手真能干!這個地方就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我們的小手有多么能干,都會干什么。最后活動結束時,過渡也不是很自然,以后應該多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案,多學習。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活動說明:
本次活動是《春天真美》這一主題活動的第五個活動,通過活動讓孩子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發(fā)展孩子下蹲與跑的動作。
活動目標:
1、讓孩子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發(fā)展孩子下蹲與跑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發(fā)展孩子下蹲與跑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在活動一端放許多枝花,另一端有沙池;
2、活動前讓孩子熟悉歌曲。
3、音樂《種花》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種花》進入教室。
2、智力活動
——教師激發(fā)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愿望;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我們一起到花園里種花好嗎?
——請請孩子們手拿一枝花,跑向沙池種上,然后跑回再拿一枝,直至把所有的花種在沙池里。
——教師啟發(fā)孩子說出:沙池里有X種顏色的花,非常漂亮。
3、能力運用
——與孩子一起圍在花園前,跳一跳表示:“小花長大了!小花長高了!‘欣賞教師演唱歌曲《種花》。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你知道嗎?孩子們之所以喜歡圣誕節(jié),是因為圣誕節(jié)那天要出現(xiàn)一位圣誕老爺爺,還有圣誕爺爺身后背著的鼓鼓的、大大的、裝著花花綠綠的、富有神秘色彩的禮物袋子,那里面藏著他們的好多希望!他們向往著摘取圣誕樹上閃爍著銀光的最漂亮的禮物;向往著圣誕節(jié)早晨,一睜開眼就可以看到頭頂上懸掛著一支從未見過的漂亮襪子,那里會有一件自己最想得到的禮物;向往著能夠看到圣誕老爺爺乘坐著馴鹿雪橇,伴隨著歡快的鈴聲從星空的那邊飛奔過來……
他們是多么盼望這個節(jié)日早一天到來!
我們第十幼兒園的老師們聽到了孩子們的心聲,決定預訂一個迎接圣誕的主題活動,通過孩子自發(fā)生成的課程來培養(yǎng)幼兒表達、動手、動腦、創(chuàng)造以及審美能力,要讓孩子自己做主,給他們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這個愿望;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令人向往的節(jié)日。
首先,老師想知道小朋友是否知道圣誕節(jié)的由來,孩子們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起來,好,那就這樣開始吧。再討論一下,你希望和小伙伴們一起怎樣度過圣誕節(jié)?怎樣表達你的愉快心情呢?如何裝點我們的班級,使我們的教室充滿節(jié)日的色彩?孩子們踴躍的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還有的與伙伴偷偷地商量自己的好主意。看,這些小主人還真有許多不錯的點子呢!
討論結果,第一,小朋友決定必須要先了解一下圣誕節(jié)的由來,去網(wǎng)上找一找資料,應該可以有很多介紹。第二,自己設計舞臺表演節(jié)目;用彩紙和廢舊材料制作掛飾裝點教室,還要制作時裝,這樣還可以環(huán)保呢!以下的程序就是慶祝、聯(lián)歡和表演了。
就這樣,老師按小朋友的計劃開始行動了。
先去網(wǎng)上看一看吧。哇!還真的有不少有關圣誕節(jié)的介紹呢。老師就選擇孩子們喜聞樂見的FLASH動畫,這樣的形式既讓孩子們感興趣又可以了解不少知識,他們一定會一飽眼福的。
開始制作了。這可是十園科技班小朋友的拿手好活。孩子們把與家長和老師一起搜集來的各種彩紙和廢舊材料都拿來,又找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工具?矗麄兊膭邮帜芰、設計能力還真強:膠帶、膠水、剪刀應用自如;剪、貼、折、畫樣樣在行,制作的東西還真有創(chuàng)意呢!
先讓制作的懸掛物品裝點教室,這可是個了不起的“工程”呢。小朋友來設計位置,站在小椅子上夠得著的自己來貼掛,高處的由老師來掛。掛好后,再拉遠距離瞇起小眼看一看,樣式和顏色與空間位置搭配是否合理,別小看他們的審美,他們可有自己的觀點。
很快,教室就大變樣了,看到自己的成果真開心!成功和自豪都寫在孩子們的臉上,也寫在老師的臉上……
孩子們,你們真棒,圣誕老爺爺一定很高興,他一定會帶來很多禮物,那里會有你們最想得到的禮物的……
!這一天馬上就會到來了……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剛進入小班的孩子,從小家庭走向了大集體,要慢慢的學會基本的交往和溝通,與人“打招呼”則是孩子一日活動中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對集體生活還不太適應的小班孩子,處于緊張、害怕、陌生的情緒中,和人主動打招呼的意識很薄弱。與此同時,我們的“娃娃家”主題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孩子們帶著各自的角色,在游戲中交往,交流。但是生澀的.孩子們對于“打招呼”卻并不那么熱烈。因此通過本次集體活動,讓孩子們逐漸養(yǎng)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意識,做個文明禮貌的受別人喜歡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地和不同的人打招呼
2、體驗與人打招呼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邀請大班孩子表演)
2、錄相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和小動物打招呼
1、今天來了幾個新朋友,,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大班孩子情景表演,幼兒觀看。
3、你看見誰了?(逐一請出小動物)
4、誰愿意來和小動物打招呼?
(二)和幼兒園里的大朋友打招呼
1、來幼兒園的路上會遇見誰?你會和他有禮貌地打招呼嗎?
2、播放錄象(逐一和不同的大朋友打招呼,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3、小結:和人打招呼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做個有禮貌的別人喜歡的好孩子。
。ㄈ┓窒泶蛘泻舻目鞓贰蕴枪
1、客人老師今天也帶來了甜甜的糖果,要給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寶寶嘗一嘗。
2、孩子們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分享糖果,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幼兒園打招呼教案,幼兒年齡比較小,很多幼兒都還沒有見面打招呼的習慣,這是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教師們要教會幼兒見到熟人打招呼問好,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禮貌習慣。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感官感知桔子的特征,愿意大膽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2.初步了解桔子的不同吃法,知道它的營養(yǎng)價值,喜歡吃桔子。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洗干凈的桔子,碟子,茶杯;
2.榨汁機一個;
3.桔子皮泡的茶一大杯。
教學過程
1.感知小桔子
(1)猜一猜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份禮物,就裝在這個大口袋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誰來摸一摸,猜一猜?”(幼兒摸猜后每人拿一個桔子。)
(2)玩一玩
師:“我們跟桔子玩一玩,用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捏一捏,鼻子聞一聞,說說桔子是什么樣的?(黃黃的、圓圓的、軟軟的、香香的……)它像什么?”(燈籠,皮球……)
(3)親一親
“你喜歡桔子嗎?我們親親它,跟它做好朋友。桔子貼在臉上有什么感覺?” (涼涼的。)
評:活動開始,教師那神秘的口吻和摸摸猜猜的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及探究的欲望,緊緊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接著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運用自己的多種感官猜猜、玩玩、親親中感知了桔子的特性,并愿意運用好聽的詞匯表述對桔子的認識。
2.我來剝桔子
(1)探究剝桔子的好方法
師:“讓我們把桔子剝開,看一看里面的小秘密吧!從哪里剝呢?”(通過互動讓幼兒掌握剝桔子的方法:找到中間凹進去的地方,那里比較軟,從那兒就很容易剝開來了。)
(2)感知桔子里面的秘密。
師:“桔子皮剝開來啦,聞聞香不香?(香香的)桔子皮剝開來里面有什么? (桔子瓣,有白白的經(jīng)絡)它們一瓣一瓣的,圍在一起,頭靠頭,肩靠肩,真象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呀!”
評:由于現(xiàn)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幼兒因家長包辦而失去了自己獨立探索生活的機會。因此,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幼兒在觀察、探索中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自然輕松地掌握了剝桔子的好方法。
3.桔子真好吃
(1)玩吃桔子的游戲。
師:“小桔子瓣想出來玩了,我們幫幫忙把它請出來吧?纯催@片桔子瓣像什么?”幼兒:月亮、搖籃……
師:“我們一起將小月亮掛到天上去。(師根據(jù)幼兒的回應恰當?shù)剡\用兒歌與幼兒玩游戲。如,和幼兒一起舉起一片桔子瓣并念兒歌:小月亮,掛天上,啊鳴一口吃下它!)
師:嘗一嘗是什么味道?
幼兒:甜甜的,酸酸的。
師:“再拿一個桔子瓣,看看還像什么?(小橋、小船……)師和幼兒再念兒歌玩游戲:小小船,開呀開,一開開到嘴巴里。(幼兒再次品嘗,鼓勵不喜歡吃桔子的幼兒大膽嘗試。)
(2)猜桔子的味道。
幼兒猜:師吃一片自己的桔子,再吃一片幼兒的桔子,請幼兒分別看老師的兩種表情,猜想桔子的味道。
老師猜:“那你們的桔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也用表情來告訴老師好嗎?”
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教師充分運用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們在游戲的情境中對桔子瓣造型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同時教師又巧妙地融進語言元素,將想象的事物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和有趣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既激發(fā)了幼兒的情趣又豐富了幼兒的知識。而猜表情的游戲不僅使孩子學會了關注老師和同伴的反應,又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增進了師幼之間的感情。
4.好喝的桔子汁
(1)玩變魔術
師:“桔子除了可以一瓣一瓣地吃,它還有一種吃法呢! (出示榨汁機)你們看,這是什么?如果我們把小桔子瓣放在這個機器里,會變成什么?(請每位幼兒取兩瓣放在機器里。師邊榨邊念兒歌:小小桔子瓣,跳進榨汁機,轟隆轟隆轉,變成什么跑出來?)小桔子瓣變成什么了?”(水、桔子水、桔子汁。)
(2)喝桔子汁
師:“桔子汁什么味道的?想不想嘗一嘗?“(給每位幼兒分桔子汁,一起品嘗。)
評:榨汁機的出現(xiàn),讓幼兒對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近距離的演示,讓幼兒形象地觀察到桔子榨成汁的過程。接著大家一起品嘗桔子汁,孩子仿佛置身于自家的廚房或餐廳,有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延伸活動
“剛才才我們嘗了酸酸甜甜的桔子,還喝到了桔子汁,剩下的桔子皮怎么辦?”師出示桔皮茶,和幼兒一起收桔皮,曬桔皮。
評:延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展示桔皮茶,讓幼兒了解到桔子有更多的用途。收桔皮、曬桔皮留下了拓展活動的空間,使孩子們對桔子的探索深入持久,意猶未盡。
活動反思
1.充滿情趣
“以情激趣、以趣激情”是本節(jié)活動的特點之一。活動中,教師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各種有趣的游戲,使幼兒在猜猜、玩玩、吃吃的活動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使整個活動顯得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2.充分探索
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是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因此在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充分探索,以“玩桔子→剝桔子→嘗桔子→榨桔汁”為主線展開活動,使幼兒在探索中不知不覺地了解了桔子的特性。
3.有機融合
有機融合是本節(jié)活動的又一特點。我積極啟發(fā)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將語言\科學等領域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個手指各自的名稱和用途。
2、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3、能發(fā)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難點:能發(fā)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教師范例畫(單個的手指印畫和手指組合印畫)
2、幼兒用紙、顏料、抹布、鉛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猜謎游戲,導入活動。
教師: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教師: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來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人人夸。(手)
2、師幼共同討論:“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師出示一只大手的圖片)
教師:這是手媽媽,看一看她有幾個手指寶寶?
教師:你知道這幾個手指寶寶的名字嗎?(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教師:你最喜歡那個手指寶寶?你能用它做什么?
3、討論“手指王國”
。ń處煶鍪尽笆种赣‘嫛钡姆独
教師:今天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國的人要舉行盛大的聚會了,看看都有誰來參加了?(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的內容。)
教師:你想?yún)⒓訂?那你會代表誰來參加?(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為下一步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4、示范與講解:
教師向幼兒示范手指印畫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步驟:
。1)用任意一指蘸顏料,在合適的位置用力按。
。ㄗ⒁馐种刚旱念伭弦采w整個指肚。若顏料太稀,注意在顏料盒旁邊刮一下;若顏料太干,注意盡量讓顏料覆蓋整個指肚;可以嘗試分別用五個手指進行印畫,注意一個手指盡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
。2)待顏料干后,用鉛筆在按出的形狀上進行添畫、創(chuàng)意。
。ü膭钣變簢L試用多個手印進行組合創(chuàng)意。)
二、基本部分: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將手印添畫出印各種各樣的形象,提醒幼兒將手印進行大膽組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大膽創(chuàng)意。)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展示,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作品,啟發(fā)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四、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將手印畫設計地更有情節(jié),然后投放到閱讀區(qū)講給同伴聽。
2、在手指印畫的基礎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畫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畫方式,讓畫面更豐富。
3、制作賀卡,將手印畫和其他繪畫形式加入其中。
幼兒園手指印畫教案,對于沒有繪畫基礎的幼兒來說,繪畫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時候教師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簡單的繪畫方式來提高幼兒對于繪畫的熱情,比如說手指繪畫。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8
在孩子的眼中,球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他們喜歡玩球,也能玩出各種花樣:輕輕碰一碰圓圓的皮球,它就會向前滾動, 碰到東西又會反彈回來;花皮球可以像陀螺一樣在原地旋轉,球上的花紋變化多端,色彩斑斕;還可以用手拍球,力氣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在玩球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操作、手眼配合等能力,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安全、有序的球類游戲,讓孩子們自由玩耍。
一、嬰幼兒行為分析
●孩子們在玩“趕小豬”的游戲,只見琪琪翹著小屁股,兩只小手抓著皮球一步一步向前推,可是皮球卻不“聽話”,總是滾到其他地方,琪琪只好一直跟在后面追,抓到皮球后,他緊緊地抱著皮球回到原地,又專心地推起來。
分析:托班孩子很喜歡玩滾球游戲,但他們手部的肌肉力量較弱,兩臂用力不夠均勻,控制球滾動方向的能力較差,不能將球較準確地推到預定位置(方向),滾球時還常會出現(xiàn)手指將球挑起的現(xiàn)象。由于球會向不同方向滾動,不易控制,這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玩耍的興趣。
●佳音戴著小白兔頭飾,不停地從筐里抓起紙球向“大灰狼”使勁扔去,扔一個紙球嘴里就說一聲“打你”,她發(fā)現(xiàn)有幾個紙球沒扔出去,就又重新?lián)旎貋,用力扔出去?/p>
分析:不停地扔球和撿球是托班孩子樂意嘗試的一種游戲方式,由于游戲中融入了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使孩子很容易投入到游戲中。重復扔球和撿球的活動不僅有利于促進孩子兩臂肌肉力量的協(xié)調發(fā)展,鍛煉幼兒手腕的關節(jié),還能提高身體動作的準確性和靈敏性。
●亮亮把一只皮球夾在兩腿中間,慢慢地向前挪動,沒走幾步,皮球就滾落到地上,他急忙跑過去抱起皮球準備再夾時,胖胖夾著紙球穩(wěn)穩(wěn)地從他身邊走過。他看了看胖胖夾的紙球,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皮球,馬上轉身跑到放球的地方,選了一只與胖胖一樣的紙球。
分析:活動中孩子不停地調換球,看似是一種“喜新厭舊”的行為表現(xiàn),其實卻反映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觀察事物差別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從中能發(fā)現(xiàn)各種大小不一、材質不一的球在活動中的不同玩法,并在不斷調整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二、教師的支持行為
1.在球類玩具中可放置一些像報紙那樣比較柔軟的紙,以及大小、形狀、顏色各異的口袋等,讓孩子動手制作紙球。教師可引導孩子把紙捏成球狀(教師協(xié)助用透明膠貼好);也可請孩子將多余的紙或散落在地上的紙撿起來,裝在口袋里,扎緊口袋做成球,供孩子們踢著玩。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玩的需求,又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2.提供各種玩球活動中的輔助物,如紙棒、灌了水的可樂瓶、球網(wǎng)、大灰狼的紙板、圈等,所有的工具及材料必須是光滑的、安全的,大小、長短、高矮要適合此年齡段的孩子,擺放位置要便于孩子取放。工具的配置要有大有小,顏色上要有差異,能幫助孩子形成大小匹配和色彩辨別的意識。
3.在玩球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積極地參與孩子的活動,和孩子一起探索各種球的玩法,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交流“你喜歡什么球”“你會怎樣玩球”等,也可借助身體部位或各種材料來設置障礙物,增加玩球的難度,體驗球的不同玩法和一球多玩的樂趣。
4.為了讓孩子盡情地玩球,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游戲情境(如趕小豬、小兔打大灰狼等),提供一些頭飾,引導孩子投入到角色中,用球作為工具,通過扔、滾、抱、踢、推、拍、投等動作練習,提高孩子玩球的興趣并發(fā)展技能。
5.在場地上放置各種大小不一、材質不一的球。由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有平行游戲的特點,因此各種球的數(shù)量要充足,以滿足所有孩子玩球的需要。
三、活動建議
1.冬季不要在水泥地或結冰時玩球,避免摔倒受傷。夏季可在陰涼處進行玩球游戲,每次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提醒孩子在活動中、活動后適量喝水,活動中關注出汗多的孩子并及時幫其擦汗。
2.玩球時教師要巡回觀察指導,當孩子出現(xiàn)危險動作時要及時引導、勸阻;顒又薪處煵灰獙⒁髲娂佑诤⒆樱皂槕⒆訛橐,保持孩子快樂的情緒和活動的興趣。
3.在孩子興趣消退的時候教師應及時提供新的材料,通過示范和啟發(fā)等方式激發(fā)孩子產(chǎn)生新的玩球興趣,鼓勵孩子們玩出新花樣,并在快樂的情緒中敢于嘗試難度更高的玩球游戲。
4.游戲中教師不要忽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如物歸原處、不在地上爬、不用手中的物品攻擊同伴等。為了便于孩子養(yǎng)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在放置球的筐上可用圖片或照片給予提示,幫助孩子在游戲后能主動將球放回原處。
5.可通過“家園之窗”或其他方式,向家長宣傳親子玩球的益處和作用,并推薦多種游戲方法,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球,共同感受其中的樂趣。
材料準備:晴朗的天氣里,在場地上放置各種大小各異、材料不同的球類及一些輔助物品,如籃球架、球拍、紙棒等。在另一片場地可設置一些障礙物,如獨木橋、拱形的山洞等,讓孩子盡情玩耍。
觀察要點:孩子喜歡玩哪一類球(羊角球、大小充氣球、小足球、實心軟球等);玩球時出現(xiàn)哪些動作(扔、滾、拋、踢、推、拍等);玩球時的動作是否協(xié)調;是否有與同伴一起玩的意向(模仿別人玩、和別人一起玩)。
附:游戲活動舉例
活動一:滾皮球
材料準備:大紙箱、小滑梯、皮球或紙球。
觀察要點:孩子是否能較準確地將球滾進紙箱內;孩子在活動中有沒有產(chǎn)生新的玩法和行為表現(xiàn)。
活動二:傳球
材料準備:皮球一只。
觀察要點:孩子對傳球活動是否感興趣;偏愛哪一種傳球方式;孩子之間是否有語言交流;孩子在活動中有沒有產(chǎn)生新的玩法和行為表現(xiàn)。
附:小集體活動舉例
玩皮球
活動目標
愿意摸摸、說說、玩玩皮球,初步感知皮球的特征,體驗玩球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三種顏色(紅、黃、綠)不同觸感和大小的皮球,布袋。
活動過程
1.感知皮球的特征:引發(fā)孩子對皮球的興趣,觀察皮球的特征。
2.玩皮球:引導孩子滾皮球、拋皮球、鉆山洞(多樣玩法)。
3.念兒歌:欣賞兒歌,嘗試邊念兒歌邊玩球。
4.結束:送皮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