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氐郊依,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鄙成尺B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jié):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jié)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shè)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通過游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1、教育幼兒在園會自己吃飯,在家也會自己吃飯。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自己吃飯的習慣。
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吃飯方法。
難點:讓幼兒用正確的吃飯方法,喂動物寶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集體朗誦兒歌《自己吃飯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學會了自己吃飯。小黃狗和小黑狗會不會自己吃飯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放火車的音樂,幼兒自由律動。)
二、看情景表演:《小黃狗和小黑狗》
1、狗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只小狗,為什么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狗嗎?告訴小黑狗,怎么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教師小結(jié);小黃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飯不要媽媽喂,會自己吃飯,我們送它一朵小紅花。
三、看實況錄像
1、小朋友看到自己了嗎?你是怎樣吃飯的呢?
2、你還看到了誰?他是怎么吃飯的?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和小黃狗一樣能干,在幼兒園不要老師喂,會自己吃飯。 你們在家里是自己吃飯還是別人喂呢?請在家里自己吃飯的小朋友舉手。
四、看實況錄像
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里吃飯時是怎樣做的呢?
3、請這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在家里自己動手吃飯心里感到怎么樣? 教師小結(jié):這位小朋友真棒!在幼兒園、在家里都是自己吃飯,老師要獎給她一朵大紅花。老師這里還有許多神奇的紅花,如果你們也像一樣,在家里也能自己吃飯,紅花就會與你交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紅花朋友最多。
活動延伸
1、共進午餐。 請家長來園和孩子一起就餐,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就餐的情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在家中要放手讓孩子多鍛煉。
2、比一比給家長發(fā)放記錄卡,教師每周收發(fā)一次進行評價。對孩子來說起到了很好的鼓勵和督促作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變化,初步理解秋天明顯的特征。
2、學習詞語:秋天、涼爽。
活動準備:檢查幼兒的鞋子、衣服是否穿整齊。
活動過程:
1、交代參觀要求:
兩人牽好手,一對跟著一對走。
不要去采摘路邊的東西,只可以用眼睛看。
2、帶領(lǐng)幼兒到田野里。
引導幼兒認識現(xiàn)在是秋天來了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學習詞語:秋天)
小朋友,秋天到了,你知道周圍的景物有些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觀察景物)
秋天到了,一些樹葉有些什么變化?落下來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地上的草怎樣了?哪些水果熟了?天氣變得怎樣了?秋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秋天到了,人們穿上了什么衣服?(學習詞語:涼爽)
3、回教室教師小結(jié)
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得涼爽了,有些樹的葉子變黃了,有的樹葉一片一片飄落下來。秋天到了,草兒開始枯了。蘋果、橘子、梨等水果成熟了,秋風吹在身上涼涼的,人們開始要穿上毛線衣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氣球有顏色、大小、形狀的不同,探索氣球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的快樂。
2、理解、欣賞故事《紅氣球》,懂得借用東西要有禮貌。
活動準備:氣球、大圖書
設(shè)計意圖:
這幾天,班級中有幾位小朋友陸續(xù)帶來了幾個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氣球,孩子們對此充滿了興趣,長利用自由活動、來園的時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但在玩的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不少矛盾。小班幼兒探索欲強,根據(jù)他們的興趣出發(fā),引導、啟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讓他們在玩玩弄弄、讀讀講講的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能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探索的興趣、友好合作活動的習慣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玩氣球
1、請幼兒看一看氣球,說說氣球的顏色、大小、形狀。
師:寶寶看,今天有這么多的氣球和我們做朋友,它們都是一樣的嗎?
。1)有哪些形狀呢?
。2)紅氣球有幾個?
師:寶寶的眼睛真亮,原來這些氣球的顏色、大小、形狀都不同。
2、取氣球、玩氣球
。1)取氣球
師:氣球?qū)殞氄嫦牒痛蠹乙黄鹜,我們每位寶寶去請一個你最喜歡的氣球。
。ㄒ龑в變合朕k法取,可借助活動室的物品或他人的幫助。)
。2)鼓勵幼兒探索氣球的各種玩法,引導幼兒學著說說動詞:吹、拋、扔等。
。3)放氣球
師:氣球?qū)殞毻胬哿,我們讓它到旁邊休息一下輕輕放,排好隊,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小實驗
師:寶寶喜歡氣球嗎?氣球的肚子為什么會鼓鼓的呢?里面是什么?我們一起看看。
小實驗:(1)給癟的氣球打氣,請幼兒看看氣球的變化
。2)放開氣球的口,在請幼兒觀察變化。
。3)放走氣球內(nèi)的部分氣,使氣球變小。
師:現(xiàn)在你知道氣球為什么會鼓起來了吧,原來是空氣在幫助它。
二、欣賞故事《紅氣球》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關(guān)于氣球的故事。
。1)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翻看大圖書)
A、大灰狼想玩小兔的.紅氣球,它是怎么對小兔說的?
B、小兔愿意給它嗎?它會想什么辦法呢?
C、狐貍是怎么說的?結(jié)果怎么樣?我們來學一學。
D、小兔看到小貓哭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氣球癟了該怎么辦呢?
E、小兔為什么不把氣球給大灰狼、狐貍玩呢?
F、你喜歡小兔嗎?為什么?
三、玩一玩、說一說
提供氣球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
1、當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2、當別人不愿意把東西給你的時候,你又該怎么說、怎么做?
(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一起玩,跟對方商量或者對方不玩了再玩的策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
2、通過看看、說說、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變化保護自己,戰(zhàn)勝紅狐貍的辦法。
3、能積極參加講述活動,初步體驗與同伴共同講述、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故事內(nèi)容相應顏色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字卡;與季節(jié)相對應的衣服圖標。與書中一只小兔的衣服同樣大小的紅衣服卡片一張。
2、紅狐貍頭飾一個,兔子頭飾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3、《三只兔子》的故事圖片;實物投影儀;《小兔捉迷藏》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導入課題。
1、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森林里的客人。(放大圖一中的紅狐貍)你認識它嗎?
2、師:對,它就是紅狐貍。仔細看一看,紅狐貍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
3、師:猜猜看,紅狐貍看見了誰?它會怎么說呢?
4、師:它到底看到了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講一講。(放大圖一后,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完整講述圖一內(nèi)容,用等待、暗示的方法提醒幼兒講述對話部分:“我要把你們?nèi)汲缘簟!保?/p>
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討論、交流。
1、師:狡猾的狐貍想要吃掉小兔,可怎么辦吶?請你們趕快幫它們想個辦法。
2、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傾聽。
3、請個別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4、師:這三只小兔會想什么辦法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三只小兔》。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用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放大畫面,并有感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2、師:小兔用了什么辦法,使紅狐貍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的?
3、師:
①(放大圖二)春天的時候,小兔穿上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②它們?yōu)槭裁匆┥暇G衣服?
③如果有一只小兔穿上紅衣服,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為其中一只小兔貼上紅衣服,使幼兒在視覺上有一個顏色對比。)
、埽ǔ鍪咀挚ā按禾臁保├蠋熯@里有一個字寶寶,它是什么字呢?(幼兒集體認讀。)
、萦姓l愿意來把春天里的故事講一講?(請2-3位幼兒講一講后再集體看圖講述。)
4、師:
①(出示圖三)現(xiàn)在山坡上、樹上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樣了呢?
、谶@會是什么季節(jié)呢?(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夏天”字卡。)
、坌⊥眠@次又會穿上什么衣服呢?老師這里還有三件衣服,誰來幫它們找一找?(請一幼兒上前找出夏天穿的衣服。)
、転槭裁匆獮樗鼈兇┥匣ㄒ路?
⑤請男女幼兒分別講述夏天的故事。
5、師:(同時出示“秋天”和“冬天”的字卡)我這里還有兩個字寶寶,誰會是秋天,誰又會是冬天呢?(請一幼兒指認)
6、師:(放大圖四)請你們看看,我這又是什么季節(jié)呢?你會講一講這幅圖嗎?(請一幼兒講述后再請小組幼兒講一講。)
7、師:(放大圖五)我知道,你們肯定也會講這幅圖上的故事了,對嗎?讓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幼兒集體講述。)
四、再次邊看圖邊完整講述故事。
1、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一遍,讓老師聽一聽,誰的聲音最響亮?
2、師:你喜歡這三只小兔嗎?為什么?
3、師:如果讓你來當小兔,你能象它們一樣聰明嗎?
五、布置場景,與幼兒玩《三只小兔》的游戲,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1、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玩《三只小兔》的游戲。我來當紅狐貍,你們都來當小兔,先請你們戴上小兔的頭飾,再到老師這里來,聽一聽我們該怎樣玩這個游戲。(幼兒自選頭飾戴好。)
2、師:當你們聽到“三只小兔穿上了綠衣服”的時候,要趕快躲到什么地方呢?(引導幼兒躲到貼有綠衣服的椅子后面。)
3、師:讓我再來考考你們!按┥匣ㄒ路、“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幼兒根據(jù)老師指令跑到相應的椅子后面躲好。)
4、師:再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紅狐貍的耳朵可靈了,誰要是發(fā)出一點點聲音,它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你們的!所以等會兒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喔。
5、播放《小兔捉迷藏》音樂,與幼兒共同玩游戲,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記憶,并通過游戲使老師了解幼兒對“春、夏、秋、冬”了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