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觀看視頻,品嘗味道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兒歌的有趣。
2、會清楚、流利的說出象聲詞“逼逼玻玻逼玻!。
3、在孩子會說出兒歌的基礎上,幼兒能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在孩子會說出兒歌的基礎上,幼兒能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爆米花過程視頻。
2、爆米花實物。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
談話:
1、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你吃過嗎?什么味道?(讓幼兒品嘗后說出)
2、那你知道爆米花是怎么來的嗎?誰能告訴小朋友?
3、其實爆米花有好多種方法可以做出來,你們看(出示原始爆米花制作圖片、爆米花機、微波爆米花)。
二、學習兒歌
1、小朋友們知道在爆米花的時候有什么聲音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用微波爐制作出好吃的爆米花,聽聽爆米花的聲音。(播放視頻)學習象聲詞“逼逼玻玻逼玻!。
2、你們想學這個爆米花的兒歌嗎?我先給小朋友說一遍,你認真聽,說完后我要找小朋友說說你記住了那句,請他給小朋友們說說。
3、老師朗誦:
逼逼玻玻逼玻玻 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 爆米花 一顆玉米一朵花
兩顆玉米兩朵花 很多玉米很多花
4、小朋友們你記住了那一句?來給我們說說。(請小朋友回答)
5、我們再來一遍,會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
6、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一遍。(老師盡量張嘴不發(fā)聲)。
7、誰能單獨給小朋友們說一下?
8、問:有一顆玉米不開花,我們一起來問問他為什么不開花好不好?(請小朋友回答為什么不開花?)
9、小朋友們看見這些爆米花開心嗎?玉米花漂亮嗎?引出“我們心里也開花 美麗的花 快樂的開心花”
10、我們一起學習第二段跟老師一起說:
逼逼玻玻逼玻玻 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 爆米花 一顆玉米一朵花
兩顆玉米兩朵花 很多玉米很多花
我們心里也開花 美麗的花
快樂的開心花
11、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朗誦。
三、仿編兒歌
1、小朋友們你們除了見過玉米爆的米花以外還見過什么米花?(大米、小米),那我們也把他們編到我們的兒歌里好嗎?
2、假如是大米我們該怎么說呢?(小朋友嘗試編歌)
3、你們看后面的老師手里有各種各樣的爆米花,你能給老師們編一首兒歌讓她把手里的爆米花送給你嗎?
四、本節(jié)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爆米花》,小朋友也品嘗了好吃的爆米花,回家后把這首兒歌說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給你的小伙伴好嗎?現(xiàn)在我們出去曬太陽吃爆米花吧!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利用觀看視頻,品嘗味道的方式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兒歌的有趣,在觀看視頻后借助孩子們生動的想象力讓他們表達聽到的爆米花的聲音,也發(fā)展了孩子的動口能力,最后在學會兒歌的基礎上,讓孩子繼續(xù)發(fā)散思維,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物體的彈性(能變形、還能恢復原狀),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2、學習用鐵絲在筷子上纏繞鐵絲的技能。
3、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在他探索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材料1:皮筋、松緊帶、小氣球、海綿、尼龍襪、彈簧(每組一份)
材料2:橡皮泥、鉛絲(細鐵絲)、硬紙板做的小丑頭、小動物頭等、圓筷子(或粗細適當?shù)膱A柱體纏繞鐵絲用)
活動過程:
1、呈現(xiàn)材料1,引起幼兒興趣
請幼兒玩玩桌上的東西,感知發(fā)現(xiàn)彈性。說說你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問一些幼兒,讓幼兒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知)如:拉皮筋會變長,松手又變成原來的樣子;捏捏氣球,會扁下去,松手又鼓起來等。
教師在幼兒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小結(jié):有的東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fā)生變化,不用力時又恢復原樣,叫物體的彈性。
2、幼兒再次進行操作(請幼兒換著玩一玩,對每個東西都拉一拉、捏一捏、壓一壓)
3、彈性的利用,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
你平常見過什么利用彈性的物品?有什么用?(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或補充或豐富。如:沙發(fā)、席夢思床墊用海綿和彈簧,坐躺著舒服,夾克袖口、彈跳床、自行車輪胎、彈簧稱、拉力器、彈性玩具等,彈性的東西真有用。)
4、幼兒制作彈簧小玩具
。1)出示自制的彈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示范怎樣纏繞鐵絲,輔導時也要重點輔導幼兒將鐵絲緊緊地纏繞在圓筷子上做成彈簧。
。3)幼兒玩一玩自制的彈簧小玩具。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們?yōu)楹⒆觽兲峁┝烁鞣N各樣的彈性物體,這些物體都是幼兒生活中常接觸的,他們很感興趣。通過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實踐,讓他們感知彈性物體的特征,探索彈性的秘密,從而使他們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等得到發(fā)展。
但是,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們感覺,對大班幼兒來說,內(nèi)容多了一些,盡管活動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種彈性物品讓幼兒充分感知了彈性物品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彈性可以再不同的物體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彈性的特質(zhì)。但是活動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鉛絲讓孩子們進行彈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較多的問題,一是在材料的選擇上,制作彈簧的鉛絲彈性度不夠,不能充分的展現(xiàn)彈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彈簧的過程中,孩子們對于如何繞?怎么繞?搞不清楚,原因是:作為彈簧本身就有許多的`知識點可以給孩子們講解,其實彈簧本身就能作為一個活動來展開,從而能更好的讓孩子們在制作彈簧的過程中認識彈性,理解彈性物品。
本次活動雖然有一些遺憾,但是總體來說,孩子們對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還是不錯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嘗試的讓他們利用相關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來源: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幼兒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關于"信"的朦朧的經(jīng)驗,本活動將帶領他們進一步體驗、探索和嘗試。一方面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通過特定方式傳達信息、表達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幼兒口語聽說和前閱讀、前書寫的能力。
設計思路:
對于幼兒來說,讓他們體驗寫信、寄信、送信的樂趣,遠比教他們什么是信,什么是郵票更有意義。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充分考慮的是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在教師的支持、鼓勵和引導下,自發(fā)的去探索、發(fā)現(xiàn),獲取一些相關知識,促進其能力的發(fā)展。本活動利用角色扮演,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利用生動有趣的圖畫形式,表現(xiàn)書信的基本格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通過材料的供給,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快樂,感受樂趣。
教師還通過活動的延伸,促使幼兒對"信"有進一步探索,了解現(xiàn)代生活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新形式的"信",引發(fā)他們對信息世界的好奇與思考。探究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關注不同的信息傳遞方式及其變革,激發(fā)他們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信件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圖的含義,體驗獲取信息的快樂與成功。
2、知道寫信所需的工具(信紙、信封、郵票等)。
3、了解信及信封的基本格式,能用文字加繪畫的方式寫回信,體驗寫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信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信有傳遞信息的功能。
2、情境準備:將活動室的門貼上小狗的頭像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和門牌號,表示這就是小狗的家。
3、教師自制的PPT課件《一封信》 ,錄制好小熊讀信的錄音。
4、為每個幼兒準備一封與教師PPT課件內(nèi)容相同的信,準備一個相同內(nèi)容的大信及信封給教師。
5、為幼兒準備寫回信所需的:信紙、信封、筆(鉛筆和水彩筆)、郵票、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小熊家的地址、收信人(小熊的頭像)、膠水等若干。
6、小狗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玩游戲《開火車》,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先組織幼兒在室外玩《開火車》的游戲,活動室內(nèi)另一名教師則在幼兒的椅子上放上事先準備好的信。待信放好后,教師就可以將幼兒帶入活動室了。
教師拿出小狗的頭飾并請幼兒戴上,告知幼兒游戲的玩法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游戲玩法:教師扮小狗的媽媽,幼兒扮小狗。
師:寶寶們,媽媽今天要帶你們一起去旅行,好嗎?(幼兒一個跟在一個的后面,隨媽媽玩游戲。)教師帶領幼兒自由的行走,邊走邊念兒歌:小乖乖,快快來!我們的火車就要開。嗚--幼:開哪里?師:開北京。幼:誰來開?師:我來開。(教師更換不同地點,游戲反復進行。)二、導入活動。
1、進入故事情境,引出信。
師:寶寶們,我們的旅程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現(xiàn)在,媽媽帶你們回家吧!(教師將幼兒帶入活動室。在進入活動室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門上的頭像、地址和門牌號。)師:寶寶們,我們已經(jīng)到家了,F(xiàn)在,我們各自找個位置坐下吧!(幼兒找座位坐下,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幼:老師!你看,這是什么?
師:這是一封信,我也收到了一封信。
幼1:怎么會有信呢?
幼2:這是誰的信呀?(幼兒自由討論)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搜尋信封上所反應的信息,體驗收到信的快樂。
師:你們看,信封中間有一個頭像還有一個"收"字,這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1:是小狗的頭像。師:誰是小狗呀?
幼2:我知道了,這表示是給我的信。
師:對了,這就是一封給我們的信。
三、引導幼兒讀信。
1、激發(fā)幼兒讀信的興趣。
師:這封信是誰寫的呢?讓我們打開信封,一起來看看吧!(幼兒和教師一起打開各自的信封)幼:老師,信封里有張紙。
師:這個叫信紙,是寫信用的。讓我們看看信上是怎么說的?
幼1:老師,紙上什么都沒寫,只有圖。
幼2:老師,信上怎么沒有字呢?
2、引導幼兒對信件內(nèi)容進行探索、討論的活動。發(fā)展它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
師:這些畫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看懂嗎?這些畫想要告訴我們什么?你能猜出來嗎?你能讀懂它的意思嗎?讓我們來一起仔細的看看吧!(給幼兒探索、猜測、討論的空間)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探索結(jié)果大膽地表述出來。
師: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些什么?又知道些什么?把你看到的和知道的講給大家聽聽。(請個別幼兒對自己的理解進行表述)四、教師播放幻燈片,帶領幼兒共同觀看閱讀,幫助幼兒理解信的內(nèi)容。
1、教師播放幻燈片2 ,將幼兒探索得出的結(jié)果集中反饋到PPT課件中。
師:誰來說說信中的這些圖表達的是什么意思?(請個別幼兒回答)待幼兒回答正確后,教師將文字置于信中圖的位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聲音,了解可以利用填充、固定、緩沖等方法減少噪音。
2、比較不同材料的實驗效果,嘗試將學習結(jié)果進行實際應用。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八寶罐、沙子、棉花、橡皮泥、積木。
2、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木頭人”的游戲嗎?今天,我們來換個花樣玩,拿著我們手中的豆罐子一起來玩一玩,玩之前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可不能打開瓶蓋哦!
游戲開始: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動動就是小蜜蜂。
師:誒呀,我聽到**小朋友的豆子聲音了哦!
二、討論。
1、你的豆子怎么會發(fā)出聲音的?(動作:老師不小心撞了一下)
師小結(jié):哦。我們晃動瓶子,豆子發(fā)生了碰撞,它就會發(fā)出聲音了。
2、那有什么辦法使豆子在玩游戲時不發(fā)出聲音,安靜下來或者聲音輕點不被人發(fā)現(xiàn)呢?(不搖晃,動作小一點,輕一點)
3、那我們用剛才小朋友說的方法再來玩一遍游戲:注意動作小一點、輕一點,不晃動哦!山山山……
4、師小結(jié):我們剛才的辦法好像使豆子的聲音減輕了一點,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使豆子在我們玩“木頭人”游戲時更加安靜呢?我們輕輕地坐下來,動動腦筋想想。
三、探索。
1、看,前幾天老師請你們收集的這些物品,不知能不能幫上忙呢!
2、老師依次出示材料供幼兒認識:(老師材料),你們認識這些材料嗎?誰來說一說。沙子、棉花、橡皮泥、積木。
3、你覺得這些材料可以幫豆子安靜下來嗎?怎么幫?(幼兒猜測)
4、老師給每張桌子上都放里這些材料,我們互相合作,四個好朋友,分一分,每個人選一樣材料去試一試,然后再蓋緊蓋子,用手搖一搖,這些豆子安靜些嗎?
5、唉,別忙著動手哦,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張記錄表,需要我們合作完成:左邊是我們剛才認識的幾樣物品,右邊是需要記錄的,找到你操作的物品,在它的旁邊記錄,你覺得豆子很安靜的,就打“√”,比較安靜的打“○”,不安靜的打“×”,記清楚了嗎?我來考考你們,請幼兒過要求。
6、現(xiàn)在大家選一樣材料趕緊去試試吧(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記錄表)
四、實驗驗證(8張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現(xiàn)在我們大家來驗證一下,一起來看看,先看看沙子,8張表格一一看過去,如果有個別組打“○”,可以請個別幼兒示范一下,請誰來試試,你的豆子為什么是比較安靜的,如果是全打“√”,教師可以說,真的有你們說的那樣效果好嗎?我也來試試,真的呢,豆子變得安靜了,那老師在就記錄上也打“√”,棉花它使豆子安靜了嗎?(同上),我們再來看看積木,他使豆子安靜了嗎?沒有,那我們給他打“×”,
五、小結(jié)。
小結(jié):我們今天用了許多方法讓豆子安靜下來。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把豆子包起來,就像讓豆子穿了厚衣服;有的小朋友用沙子和棉花把盒子填滿,讓豆子不會動。這些辦法都讓豆子不發(fā)生碰撞,減輕聲音。其實讓豆子不發(fā)出聲音還有很多辦法,我們再去找找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xiàn)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小結(jié):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fā)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nèi)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jié):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jié):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5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5篇03-29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9篇03-28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7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3-27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十篇03-26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5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合集十篇03-23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23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22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