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馬圖》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奔馬圖》幼兒園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奔馬圖》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駿馬美術(shù)作品是徐悲鴻的畫
讓幼兒了解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畫家
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音樂《賽馬》
徐悲鴻的作品和資料
PPT《徐悲鴻作品賞析》
PPT《文房四寶》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開始,先播放背景音樂《賽馬》。
一、欣賞作品《奔馬圖》。
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告訴幼兒看完之后,老師會提出問題哦!
在這幅《奔馬圖》中,畫的是什么動物?它在干什么?提問一些幼兒可以理解的問題。
二、介紹徐悲鴻。
小朋友們這幅好看的畫是一個叫徐悲鴻的先生畫的,他很愛馬,也注意觀察馬,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和他有關的故事。
小朋友這個畫像就是徐悲鴻,欣賞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等。
活動延伸
徐悲鴻除了畫馬很有名,還會畫其它的動物,欣賞《春之歌》。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是美術(shù)鑒賞活動。本來我是想通過放音樂來導入本次活動的,但是小朋友們很細心,看到我準備好的墨汁和毛筆,他們都很好奇,問我這些東西是要來干嘛的,有的學畫畫的小朋友說:“我知道,我上次用這個畫過臘梅,叫水墨畫。”看到他們的注意力都被筆墨給吸引了,沒有人注意到音樂,我只好順水推舟,給小朋友講了一下水墨畫,然后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奔馬圖》,讓小朋友們觀察圖中馬的姿態(tài),然后讓小朋友講述下他們觀察到了什么,小朋友們觀察很仔細,可以看出馬在奔跑,從馬飛揚的尾巴和彎曲的腳里看出來,然后他們還更細心的通過對墨的濃淡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馬的毛和小腿顏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點淡。還有地上的小草被馬撥動了以后在輕輕的吹動,這都是淡淡的墨,濃濃的墨給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給人輕柔和飄逸感。接著我們又欣賞了很多關于馬的畫,還欣賞了馬的局部圖,讓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細的觀賞下徐悲鴻是如何畫馬的,同時為小朋友講了關于徐悲鴻的人物介紹和小故事,讓小朋友知道徐悲鴻為什么可以把馬畫的這么好,是因為他很用心的觀察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筆墨紙硯通過對馬的觀察,讓小朋友嘗試畫一下馬。
《奔馬圖》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駿馬的多種動態(tài)。
2.知道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3.有對美的整體感受,有一定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師幼共同收集有關徐悲鴻的作品和資料。
2.共享:PPT《徐悲鴻作品賞析》、《文房四寶》,音樂《賽馬》。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奔馬圖》。(播放背景音樂《賽馬》)
1.提問:這幅畫上畫了什么?馬在干什么?從什么地方看出馬在奔跑?
2.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從馬的動態(tài)、墨的深淺等方面說一說。
提問:這匹馬的體魄怎么樣?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如果你是這匹馬會有什么感覺?心情會怎樣?
3.提問:你們喜歡這匹馬嗎?哪里最吸引你?
4.小結(jié):在這幅《奔馬圖》中,畫的是一匹歡快、自由奔放的馬,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勇往直前,不怕困難。
二、介紹徐悲鴻
1.師:這幅好看的畫是一個叫徐悲鴻的先生畫的,他很愛馬,也注意觀察馬,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和他有關的故事。
2.出示徐悲鴻的畫像,欣賞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等。
3.延伸:徐悲鴻除了畫馬很有名,還會畫牛哦!欣賞《春之歌》。
三、小結(jié)
1.中國畫是以毛筆、墨、宣紙為繪畫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種繪畫形式。
2.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收集、欣賞中國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