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3-27 10:08:1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在感受歌曲的歡快節(jié)奏的基礎上,通過情緒、聲音的變化學習有感情地、連貫地演唱。

  2、 能夠在歌曲的感染下情緒愉快的參加活動。

  能夠在原有的節(jié)奏基礎上對歌曲進行簡單的局部的創(chuàng)編。

  教學內容分析:

  歌曲的選擇是根據主題活動《秋天的畫報》來的。這首歌曲節(jié)奏比較活潑,能夠很快的感染幼兒的情緒,激發(fā)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歌詞內容比較形象,選擇了幼兒常見的秋天的動植物的變化,便于幼兒記憶歌詞。整首歌曲共8個小節(jié),因此,幼兒能夠較快的完整的唱出歌曲。

  在前面的3個小節(jié)重復的句式,相同的節(jié)奏可以讓幼兒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 會根據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

  2、 各種動物勞作的場景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播放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 師:你們知道秋天的時候,動物、植物有什么變化嗎?我們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嗎?

  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變化,秋天人們在忙些什么?

  二、學習歌曲

  1、 教師有表情地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教你們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秋天的孩子愛唱歌》。

  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2、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內容。

  師:誰來說一說,秋天的落葉愛什么?秋天的螞蟻愛什么?秋天的果實愛什么?秋天的孩子愛什么?啦啦啦……?你的歌聲最……?啦啦啦……?我的歌聲最……?

  3、 教師教幼兒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念出歌詞。

  4、 教師再次彈唱歌曲,幼兒跟唱。

  師:現在再來聽老師唱一遍,請會唱的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輕輕遍。

  5、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學唱歌曲。

  開始教師予以范唱,后根據幼兒學習情況逐步減弱音量直至退出。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唱。

  師: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用很好聽的聲音唱。

  師:現在老師想請唱的好聽的小朋友上來唱給大家聽。

  三、給歌曲的前三小節(jié)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編。

  1、提供幼兒創(chuàng)編的對象,進行單句歌詞的創(chuàng)編。

  師:秋天到了,大地發(fā)生了變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動物在勞作的圖片給幼兒)

  幼兒根據圖片回答老師提問:

  例如有秋天的什么?秋天的孔雀愛干什么?

  秋天的小猴愛干什么?秋天的松鼠愛干什么?等等。

  2、 教師示范演唱創(chuàng)編內容

  師;秋天,這些小動物們忙得這么辛苦,我們就把它們放到歌詞里,好不好?先聽老師把什么動物放到歌曲里了。

  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內容,幼兒欣賞。

  3、 教師彈奏,幼兒自己試著加入自己創(chuàng)編的內容。

  4、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結束部分

  師:今天你們快樂嗎?(幼兒回答)

  讓我們來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唱歌吧,請你們圍成圓圈,手拉著手來演唱歌曲。

  活動的延伸

  在平時的區(qū)角游戲和音樂游戲的時間,可以提供幼兒更多的創(chuàng)編歌曲的素材,給幼兒更多發(fā)揮的空間。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優(yōu)美自然的聲音演唱,把握好節(jié)奏。

  2、初步學習用跳音、連音、漸慢、漸弱演唱歌曲。

  3、學會演唱歌曲并能聽指揮團結協(xié)作的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4、萌發(fā)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頭飾各六個;花仙子服飾一套;創(chuàng)設森林音樂會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鵝、小蝸牛、小朋友圖片各一張、節(jié)奏圖卡。

  知識準備:熟悉歌詞并會分角色邊說歌詞邊表演作為入場詞。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歌詞,導入課題。

  幼兒分角色帶好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頭飾進入活動室,每一類小動物站一隊。教師扮演森林音樂會主持人花仙子開始活動: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小動物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屆音樂會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姐,歡迎大家來到森林音樂會的現場,今年的音樂會我們有請到了許多小動物朋友們,下面有請他們閃亮登場!

  花仙子按歌詞順序一一介紹小動物們,小動物隨花仙子介紹邊說入場詞邊做相應動作進入活動范圍。

  小兔入場詞——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鴨入場詞——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

  小烏龜入場詞——小烏龜走路慢吞吞

  小花貓入場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花仙子:你們邊走邊說的是什么呀?真好聽,快教教我吧!

  分別請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復述自己的入場詞,幫助幼兒復習歌詞。

  2、體驗音樂(再次理解歌詞、審美愉悅),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并進行歌表演《走路》。

  (1)花仙子:真好聽,真好聽,說的我都想唱出來了!

  教師彈琴,示范唱歌曲《走路》,連唱兩遍。幼兒欣賞。

  (2)提問:花仙子姐姐唱的好不好?(好)你們想學嗎?(想)

  教師分句演唱,幼兒跟唱兩遍。

 。3) 師幼合唱

  花仙子:大家學得真認真,唱的真好聽。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幼兒與教師一起合唱歌曲兩遍。

  (4)出示節(jié)奏卡圖片:請幼兒跟老師邊念歌詞邊打節(jié)奏,引導幼兒發(fā)現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小兔和小鴨的節(jié)奏都是┃ ┃ ┃ ┃-┃;

  小烏龜的節(jié)奏是┃┃┃ ┃-┃;

  小花貓的節(jié)奏是┃┃┃┃-┃。

 。5)邊唱邊打節(jié)奏。請小動物跟花仙子一起來唱《走路》,提醒幼兒唱歌的時候要用最好聽的聲音去歌唱。

  第一句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要表現出小兔的活潑好動,

  第二句小鴨走路“搖啊搖啊搖”要用連貫的方法歌唱來表現小鴨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走路形象。

  第三句小烏龜走路“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來表現小烏龜的慢性格。

  最后一句小花貓走路“靜悄悄”要唱出漸弱的聲音,表現小花貓走路的特點。

  (6)表現音樂:看指揮表演唱《走路》

  現在,花仙子姐姐正式宣布,本屆森林音樂會正式開始,請欣賞節(jié)目:歌表演《走路》

  幼兒看指揮分角色表演《走路》兩遍。

  3、創(chuàng)編歌曲。

  花仙子:大家唱的真好聽,跳的真開心啊,瞧,大家歡樂的笑聲吸引來了誰?

  出示小袋鼠、小企鵝、小蝸牛、小朋友圖片,并討論他們的走路特點。

  小袋鼠走路蹦蹦蹦蹦跳,小企鵝走路搖呀搖呀搖,小蝸牛走路慢吞吞,小朋友走路靜悄悄。

  教師帶領幼兒用《走路》的節(jié)奏唱出創(chuàng)編的歌詞。

  教師彈琴,幼兒隨伴奏進行歌表演。

  活動延伸:

  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這么多小動物,你最喜歡誰呢?為什么?

  幼兒積極思考,教師引導鼓勵幼兒說的完整、合理。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反思:

  優(yōu)點:我設計的是中班音樂活動歌曲《走路》,《走路》描繪出四種小動物走路姿態(tài)的幼兒歌曲,曲調簡短、精練、形象,旋律生動活潑,節(jié)奏感強。運用“蹦蹦跳”、“搖啊搖”、“慢吞吞”、“靜悄悄”生動的表現出小兔、小鴨、小烏龜和小花貓四種小動物走路的姿態(tài),對這首歌曲進行感情處理,歌唱的時候 “蹦蹦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表現出小兔的活潑好動,“搖啊搖啊搖”要用連音的方法歌唱來表現小鴨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走路形象!奥掏獭币怕俣雀璩獊肀憩F小烏龜的慢性格!办o悄悄”則要用弱音的方法去歌唱表現小花貓走路的特點。我先創(chuàng)設出濃厚的森林音樂會的情景,用引導、鼓勵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這個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幼兒特別喜歡這首歌,因此活動中很積極,情緒愉悅,活動氣氛特別好。

  活動的目標定位恰當:1、知識目標: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把握好節(jié)奏。2、技能目標:初步學習用跳音、連音、漸慢、漸弱演唱歌曲。學會演唱歌曲并能聽指揮團結協(xié)作的分角色進行歌表演。3、情感目標:萌發(fā)喜愛小動物的情感。為達到目標我活動之前給幼兒看了直觀形象的小兔、小鴨、小烏龜和小花貓走路姿態(tài)的視頻資料,并帶領幼兒學會了歌詞及動作。本節(jié)活動我準備了節(jié)奏卡圖片,開始及結束走路的鋼琴伴奏,幫助幼兒很快的熟悉節(jié)奏、學會演唱歌曲。

  不足之處:

  個別幼兒在歌表演時表情不是很好,動作不太標準。

  改進措施:

  多鼓勵幼兒進行韻律活動或歌表演,教師多示范多強調表演時的表情運用,動作進行分解慢練,練習時提醒幼兒動作要規(guī)范。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

  題目格式應為:x班xxxx活動設計:xxxxxxxxx(注明年齡段、活動設計的領域和名稱)

  活動名稱要簡潔明了,如果是綜合活動、主題活動或半日活動,也要注明。

  二、設計意圖

  扼要闡述活動設計主題內容選材、生成的背景,對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等。

  三、活動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符合綱要的精神,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從幼兒發(fā)展的角度書寫目標,可用“能”“會”“掌握”“學會”“明白”“懂得”等詞語;目標不宜籠統(tǒng),要具體明確,出現具體的經驗,可操作,可衡量;目標數量不宜過多,重點呈現新的經驗和需要重復的重要經驗。以2-3條為宜;目標應直接、明確呈現經驗,不需要先呈現途徑和方式,(如“通過……”或“在……過程中”,)還要避免直接敘事,不直接呈現經驗,(如,“讓幼兒做一個小小航海家”);目標的書寫按照活動經驗獲得的相對先后順序排列。

  四、活動準備

  包括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物質準備包括圍繞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支持其學習的活動環(huán)境、活動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稱,有場地布置的教學活動,需畫出場地布置示意圖。如需要幼兒用書,放在活動準備的最后一條。材料也不宜過多過雜,要從目標和環(huán)節(jié)的實際需要出發(fā)。

  心理準備根本活動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準備就寫上。

  五、活動過程

  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課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教學過程要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充分體現師幼互動。

  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應說明教師干什么,引導幼兒干什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有幼兒,教師的言行以調動幼兒學習為目的。

  準備的材料應該環(huán)節(jié)中用上,活動中使用的材料應在準備中有交代;任何自編自創(chuàng)的游戲、操節(jié)、紙工等,必須說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動延伸(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寫這個環(huán)節(jié))

  根據具體活動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活動延伸;活動可向區(qū)域活動、生活活動及家庭中延伸;活動延伸可以包括重復強調和后續(xù)拓展兩種類型;說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鞏固什么經驗或讓幼兒得到什么新經驗。

  七、活動反思:分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與不足,并提出有效對策。

  其他注意事項:

  活動設計中數字序號的運用級別順序為“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級順序即可;阿拉伯數字后面的標點用黑圓點,漢字數字后面用頓號,“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號,帶括號的序號和帶圓圈的序號,后面不再加頓號、逗號之類;不建議用自動編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格式:吹泡泡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詩歌的有趣內容,并能初步跟念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詩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系。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云。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月亮和星星、烏云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云、貝殼、樹葉、汽車等圖片若干和他桃子圖片一張,反面寫上“泡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云。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聽著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我們吹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幼兒:圓圓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泡泡,和剛才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詩歌

  1、出示雞蛋

  教師提問:

  (1)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雞蛋”)

  (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為什么?請你們聽一聽(教師示范念)。

  幼兒回答后集體學念。

  2、出示蘋果

  教師提問:

  (1)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蘋果”)

  (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為什么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范念)

  幼兒集體學念。

  3、同時出示星星和烏云

  教師提問:看一看,它們又是誰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烏云”)為什么?

  引導幼兒圍繞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幼兒學念詩歌最后兩句。

  4、完整學念詩歌。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泡泡,如果你們知道是誰吹的就一起告訴我好嗎?(教師再次出示“蘋果”、“雞蛋”、“星星”、“雨點”的圖片)

  (2)教師:哇!這么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并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猜猜、說說、看看中,知道手除了做事還能表達意思、傳送信息。

  2、嘗試在問題情境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關于手勢的錄像與圖片,幼兒事先搜集過“會說話的手”,并用多種形式呈現(照片、圖像)。

  活動過程:

  一、交流關于自己收集到的“會說話的手”

  1、用“開火車”的辦法來交流會說話的手。

  2、(出示幼兒作品)看看別人找到的和你一樣嗎?

  3、用詩歌的形式共同、提升:交通警察的手會說話,手臂伸直往前走,手掌豎起請停下,手臂揮揮請靠邊;指揮家的手會說話,輕響強弱都看它;聾啞人的手會說話,愛的信息它傳達……

  生成:可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信息按格式仿編。

  二、共同關注收集到的“會說話的手”

  1、魔術師的手(照片)

  這是誰?他的手在說什么話?為什么不用嘴說而用手代替呢?

  2、排球運動員的手

  這是一只會說話的手,它可能會說什么呢(分層遞進剖析畫面)?出示排球運動員的采訪錄像——用語言、動作表述幾個常用的簡單動作。

  三、我們的手“會說話”

  1、什么時候需要用手說話?

  (較遠,聲音不能達到的時候;表達情感的時候;表演的時候;需要安靜的時候;不能發(fā)出聲音但又必須傳遞信息的時候)

  2、投放照片,產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馴獸員、宇航員、潛水員、高空作業(yè)人員、特警執(zhí)行任務)

  3、用動作(噓)——我沒說話,你們?yōu)槭裁挫o下來了呢?哈,用手說話還真省力。

  延伸:試著來玩玩“用手說話”的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示教具,教師與幼兒的活動,進行口頭加法練習,理解8的加法的意義。

  2、培養(yǎng)幼兒計算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換、互不規(guī)律。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加強練習8的加法運算的準確性。

  2、難點:鍛煉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雪花片、作業(yè)紙、貼圖。

  2、8以內的數字頭飾、音樂游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老師戴8的數字頭飾走進教室,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

  了數字娃娃8跟我們一起學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對歌的形式來復習8的分成,先按互補關系,再按互換關系。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8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劉老師告訴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8有幾種分合法?

  幼兒:劉老師告訴你8有7種分合法。

  (二)學習8的加法

  1、老師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邊觀察邊列出加法算式:

  圖上有1朵黃花7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1+7=8

  圖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幾朵花?

  2+6=8

  圖上有3朵圓形的花,5朵橢圓形的花,一共有幾朵花?

  3+5=8

  圖上有4朵蘭花,4朵紫花,一共有幾朵花?

  4+4=8

  2、 實物練習

  分給幼兒每人8個雪花片,讓幼兒邊數雪花片,邊填寫上作業(yè)紙上相應的數字。

  3、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對表現好的幼兒獎勵貼圖,差的幼兒加強指導。

  4、游戲:找朋友

  老師分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數字頭飾,音樂想起來,小朋友們去找和自己合起來是8的數字成為好朋友。游戲可交換頭飾進行。

  5、引導幼兒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來是數字8,回家后也可練習運算,如:糖、蘋果、餅干、玩具等等。

  三、結束部分:

  老師講評上課情況,對表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差的幼兒進行指導鼓勵,結束本節(jié)課。

  活動反思:

  在以后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要多采用游戲的形式,因為幼兒對游戲是最感興趣的,最能吸引他們,游戲的形式可以使幼兒對數學活動更感興趣,更能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yǎng)成愛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相鄰季節(jié)的交換

  2、發(fā)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秋季的特征

  難點: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知道四季的輪換。

  活動準備

  1、秋季景色圖片一幅。

  2、認識幾種秋季成熟的水果,觀察秋季的花、草、樹等植物的變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請小朋友談談秋天(出示圖片)。

  “天氣什么樣?”“花草樹等植物有什么變化?”“我們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秋天到了,哪些水果成熟了?(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水果?)

  秋天到了,我們能吃到哪些蔬菜?(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

  秋天到了,哪些花結籽了?

  秋天到了,田里的莊稼長得怎么樣?

  請一位幼兒連續(xù)講述秋天成熟的東西,使幼兒明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4、引導幼兒談論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目前很多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一味追求材料新穎、形式多樣,而忽視了教給幼兒一些必要的美術技能的研究。本人開展幼兒美術教學實踐研究多年,教學也存在著創(chuàng)意豐富而技能不足的問題。最近我在思考:美術是審美的藝術,這樣的藝術表現需要怎樣的技術支撐?創(chuàng)意美術要不要在保證幼兒創(chuàng)意的前提下,學習審美表現的技術?創(chuàng)意與技能之間的平衡度該如何把握?有美術專家曾說過:“聯(lián)系創(chuàng)意與技能的橋梁是審美!睂徝澜逃辉谝怀幌,而在于平時的滲透和積累,所以幼兒園美術教學必須從浮躁的形式創(chuàng)新轉向審美的內涵挖掘。

  我園附近有一所紙廠,廠里廢棄的紙芯結實、耐用,粗細不一,圓筒的外形、單一的色彩,是孩子進行彩繪、粘貼等創(chuàng)作的好主材,可擺,可掛,裝飾性極強。在收集了一些紙筒后,我就這一材料進行彩繪設想:感覺紙筒渾圓的外形適合畫一些接龍圖案。大班幼兒在數學活動中操作過依樣接畫的題型,那對于接龍圖案又有多少認識呢?接龍圖案要求同一種物品反復出現時,大小、顏色都要相同,如果他們直接在紙筒上彩繪是否有難度?幼兒彩繪接龍圖案時是否需要一些引導標記,以便彩繪出的圖案更具審美效果?圖案的選擇是否需要一些主題?

  帶著這些思考,在“秋溢峰影”主題中,我設計了大班彩繪活動《紙筒上的秋天》。幼兒通過表達對秋天的認識――感知紙筒特征――辨析圖案規(guī)律――選擇專題、設計圖案――相互欣賞點評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在引導線的提示下嘗試自己選擇秋天中的物品,在紙筒外表上進行接龍圖案彩繪。這些彩繪后的紙筒不僅可以作裝飾品,同時它還會成為幼兒愛不釋手的體育玩具呢。

  活動目標

  核心經驗:感知紙筒的外形特征。在引導線的提示下,進行秋季物品接龍圖案的設計、彩繪。

  相關經驗:感受色彩對比和圖案有規(guī)律變化的美感;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重點

  選擇秋天中的小專題設計連續(xù)圖案。

  活動難點

  紙筒上圖案的規(guī)律變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數學活動中幼兒有過依樣接畫的操作經驗。

  環(huán)境準備:

  1.展示臺:大小、高矮、色彩不一的紙筒,上面畫好細的引導線。

  2.黑板:貼上接龍圖案,備用。

  3.操作臺:六張桌子,分別貼上“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農作物”、“秋天的.樹葉”、“秋天的花”、“秋天的蟲子”、“秋天的?”的字卡;每桌冷暖兩筐顏料。

  活動流程

  1.表達對秋天的認識

  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幼兒立刻會被展示臺上的各色紙筒所吸引。

  師:“今天我們要把秋天畫在紙筒上。你最喜歡秋天里的什么東西?”

  追問:“你知道秋天里還有哪些x x(水果,/農作物/花……)?”

  “你還知道菊花有哪些顏色嗎?”“哪些蟲子是秋天里特有的?”

  ……

  教學建議:在提問中概括繪畫時涉及到的秋天小專題,并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展孩子的思路。

  2.感知紙筒特征

  (1)教師拿起一個紙筒:“我們要把這些秋天的東西畫到紙筒上。想想,在紙筒上畫畫和我們平時在紙上畫畫有什么不同?”

  (2)教師示范:左手按住紙筒頂,右手做出拿毛筆的姿勢:“紙筒可以轉著畫!

  教學建議:教師轉動的手勢動作需夸張、放慢,暗示幼兒操作時也可這樣轉動紙筒畫畫。

  3.辨析圖案規(guī)律

  (1)教師拿起兩個紙筒湊近給幼兒看:“仔細看看,紙筒上還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你們發(fā)現了嗎?”(引導線)“今天我們要把秋天的東西畫在這些線上。你們看,我在線上也畫了一些東西。”(推出黑板。)

  (2)“仔細看看,每一條線上的圖案有什么規(guī)律?”(教師手指劃過兩條引導線。)

  (3)教師小結:它們都是秋天里的東西,有秋天的花、秋天的水果……它們有的兩個、有的三個、有的四個好朋友一組,一組接著一組,每一組都一模一樣。它們就像我們玩的接龍游戲一樣,我們就叫它接龍圖案。

  教學建議:范例圖案按五個小專題設計,并有意識地按小組個數從少到多排列,對幼兒自己設計圖案起暗示作用;給幼兒充分的時間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4.選擇專題、設計圖案

  (1)操作要求:每張桌上都有文字提示,這是“秋天的農作物”組、這是“秋天的水果”組等,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紙筒,到喜歡的組里去設計接龍圖案。

  (2)操作問題:

  a.用顏料畫畫。如果紙筒滾在桌上,或者手握著紙筒轉,都會把顏料弄“花”,怎樣讓紙筒上的畫保持千干凈凈呢?

  b.看看你選擇的紙筒是什么顏色,在上面畫什么樣的顏色才能讓圖案更加明顯?

  c.接龍圖案有很多種,你能不能設計出和老師不一樣的接龍圖案?

  (3)幼兒操作。提示幼兒看清桌上的文字提示,按專題設計接龍圖案。

  教學建議:提出操作問題時,作一些演示幫助幼兒理解;巡回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圖案的新思路,鼓勵他把想法表現出來;提醒反復使用對比不明顯顏色的幼兒,更換一種顏色試試。

  5.相互欣賞點評

  (1)建議完成作品的幼兒在保持紙筒外表干凈的前提下,自己把紙筒拿到展示臺上。教師有意識地將展示臺上的紙筒按高矮排列一下。

  (2)集中欣賞。師:“今天我們展示臺上這么多紙筒放在一起可真美啊!薄澳阕钕矚g哪一個紙筒上的圖案,為什么?”

  (3)結束:“其實接龍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比如說家里衛(wèi)生間的瓷磚上、媽媽的裙邊上、瓶子的包裝紙上,很多很多,我們一起找找看,好嗎?”

  教學建議: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著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畫面干凈、色彩對比明顯、圖案設計新穎等方面點評。

  活動評價

  幼兒發(fā)展:是不是能夠根據專題設計、彩繪連續(xù)圖案?是不是能夠對接龍圖案的規(guī)律變通應用?能不能自己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發(fā)展:能不能順應幼兒的話語作一些創(chuàng)作思路的拓展?是不是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fā)現他的設計新意或困難?是不是給了幼兒一些技能的挑戰(zhàn)和審美經驗的提升?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夠初步理解歌詞的內容。

  2、能夠用身體語言來表現小花和毛毛蟲的快樂。

  3、在活動中積極創(chuàng)遍動作并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毛毛蟲和小花的活動教具,毛毛蟲和小花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起幼兒興趣,理解動詞“扭”。

  1、教師出示毛毛蟲,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誰來做客了?我們一起向它問聲好吧。

  幼兒集體:毛毛蟲好!

 。ㄔu析:活動的一開始,老師就運用親切的問好方式將活動中的主人公就引了出來,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十分適合小班的孩子。)

  2、教師扭動毛毛蟲,幫助幼兒理解“扭”的意思。

  教師:毛毛蟲還會跳舞呢,你們看。ń處熁顒咏叹卟⒂泄(jié)奏地朗誦歌詞:毛毛蟲,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扭)它是怎么跳的?

 。ㄔu析:教具的使用相當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孩子,當老師說出扭的詞語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接軌了,產生了一定的共鳴。)

  3、教師引導幼兒做動作,理解“扭”的意思。

  教師:你們愿意上來扭一扭嗎?

  幼兒A:這樣的。(但是這個孩子上來之后顯得十分靦腆,于是老師就用手幫助孩子擴大身體的左右搖擺動作)

  (評析:有的能力強的孩子已經能夠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扭了,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課,膽子還不夠大,顯得有些膽小,但是老師的夸張表現是十分有效的,在不影響幼兒本身動作的基礎上,對動作進行了放大,幼兒看得比較清楚。)

  4、理解扭的意思,創(chuàng)編不同的扭的動作。

  教師:還可以怎么扭?

  幼兒A:也可以這樣的。(一個幼兒用自己的身體畫著圓)

  幼兒B:……(這個孩子沒有說話,但是舉手了,老師想了一個動作并征求她的意見,在征得同意之后教師和孩子一起在上面表演了)

  幼兒C:……(這個孩子也積極舉手了,但是上來以后,貼在老師身上不肯表演,滿臉害羞的表情,教師提議和她一起演,她同意了,于是兩人一起合作表演了)

 。ㄔu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大膽嘗試了在小班剛入園的幾周內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給于了幼兒表現的空間,盡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現而不知道怎樣做的時候,教師及時給于幫助,沒有讓一個孩子錯過機會。)

 。ǘ┯變菏煜ば,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第一段內容。

  1.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有節(jié)奏朗誦歌詞。

  教師:毛毛蟲會扭到哪里去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有節(jié)奏朗誦:毛毛蟲,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小花上。(下劃線的地方語氣強調加重)

  2.教師出示小花,引導幼兒朗誦歌詞。

  教師:毛毛蟲扭到什么上了?

  幼兒:小花上。

  教師:原來毛毛蟲扭到小花上了。(教師出示小花邊有節(jié)奏朗誦“一扭扭到小花上”)

  教師:我們也來說一說。

  3.幼兒跟老師完整朗誦第一段歌詞(幼兒跟旋律表演唱)

  教師:這個故事好玩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ń處熯叢僮骰顒用x,邊有節(jié)奏朗誦第一段歌詞)

 。ㄔu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大膽嘗試了在小班剛入園的幾周內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給于了幼兒表現的空間,盡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現而不知道怎樣做的時候,教師及時給于幫助,沒有讓一個孩子錯過機會。)

 。ㄈ┯變菏煜ば,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第二段內容。

  1.教師有節(jié)奏朗誦歌詞,理解第二段歌詞內容。

  教師:小花花也想扭了,你們看。ń處熯呇菔净顒有』ㄟ呌泄(jié)奏朗誦第二段:小花花,小花花,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草地上。)

  2.幼兒跟老師朗誦第二段歌詞。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說小花花扭的故事。

 。ㄔu析:在學習第二段歌詞的時候,教師所用的筆墨就少了很多,有了前面對于歌詞結構的掌握和旋律的熟悉,孩子們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很快就拿下了這個環(huán)節(jié)。)

 。ㄋ模┯變焊裳莩枨、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邊演唱歌曲邊表演。

  教師:老師要把這兩個故事連起來唱一唱。

 。ㄔu析:在教師進行表演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忍不住了,也站起來跟著老師表演,老師沒有阻止,用微笑接受了他們,之后參與的幼兒就更加多了。)

  2、幼兒跟旋律表演唱。

  教師:我們也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ㄔu析:十分順理成章,教師邀請其他的孩子一起來表演,一個膽子比較小的孩子沒有參與,但是他十分認真在看,老師發(fā)現以后,及時拉著他一起參與了活動。)

  3、幼兒戴上胸飾表演。

 。1)教師示范角色。

  教師:這是?(教師指頭飾上的圖片)

  幼兒A:小花花。

  教師:戴上頭飾以后,我就變成了小花花。

 。2)教師示范,幼兒認定。

  教師:這又是什么?

  幼兒:毛毛蟲。

  教師:那我戴上頭飾以后,就是?

  幼兒:毛毛蟲了。

 。3)幼兒觀察頭飾,認定角色。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也有一個頭飾,看看是誰?

  (4)同伴觀察頭飾,幫助認定角色。

  教師:你是誰?請你告訴他。ń處熤鹨辉儐栍變鹤约旱慕巧,遇到有誤的,請旁邊的小朋友幫助他來認定角色)

 。5)自我認定,履行角色。

  A:自我認定:

  教師:請小花花到媽媽身邊來。(教師戴上小花花的頭飾邀請所有的小花花到身邊)

  教師:請毛毛蟲到媽媽身邊來。(教師戴上毛毛蟲的頭飾邀請所有的毛毛蟲到身邊)

  B:履行角色:

  教師:我們毛毛蟲扭到哪里去?

  幼兒:小花花上。

  教師:在哪里。克麄兌甲谛∫巫由夏!等下我們一起去找小花,看誰先找到。

  教師:一扭扭到小花上?煺。(教師逐一檢查幼兒的互動情況)

  幼兒完整表演。

  教師:現在輪到我么小花花上來表演了,你們準備好了嗎?你們扭到哪里啊?

  幼兒:草地上。

  教師:草地在哪里。坎莸鼐驮诿x的腳下,我們扭到他們的腳邊去好嗎?

  教師:一扭扭到草地上。趕快。ń處熤鹨粰z查幼兒的互動情況)

  幼兒完整表演。

  C:交換角色表演

  教師:你們想換一個表演嗎?那么和你的好朋友換一下再表演一次。

  活動延伸:

  我們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媽媽一起勞動的快樂。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jié)。

  3、學會感恩,知道媽媽整天勞動及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很辛苦,要珍惜媽媽的勞動,愛媽媽。

  活動準備:

  1、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彩紙。

  2、每人畫一張表達自己心愿的畫,張貼到展板上。

  3、讓小朋友對媽媽和老師說一句感恩的話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幼兒園母親節(jié)教案精選3篇幼兒園母親節(jié)教案精選3篇。

  4、錄音磁帶《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1、從5月4日起,利用一周的時間,每天早7:15 8:00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等歌曲,讓孩子們從一進入幼兒園就能感覺到今天與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的氛圍中。

  2、5月4日孩子入園后,教師讓他們說出今天來到幼兒園感覺與以往有什么不同?進而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親節(jié)的來歷。

  3、5月5日,教師把事先制作的光盤播放給孩子們卡看,讓幼兒回憶并說出自己的媽媽在家里是什么樣子的

  4、5月6日,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媽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展覽,然后幼兒園組成評選小組,選出各班的優(yōu)秀作品,集中展出。

  5、我為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各班根據實際,制定計劃,然后付諸實施。例如結合幼兒園進行的手足口病預防工作,小二班孩子教給媽媽正確的吸收方法,并用正確方法為媽媽洗手;中班則進行小歌手比賽活動 演唱媽媽的歌曲并為媽媽梳頭、洗腳;大班特地編排了歌頌媽媽的舞蹈《感恩的心》等,培養(yǎng)孩子愛媽媽、愛老師及愛周圍所有人的情感

  6、幼兒人人制做賀卡,母親節(jié)那天獻給自己的媽媽幼兒園母親節(jié)教案精選3篇教學反思。

  7、展示活動。5月8日,各班找出家長代表參加母親節(jié)慶祝活動。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回家?guī)椭鷭寢屪隽λ芗暗膭趧,體驗媽媽勞動的辛苦,感恩媽媽,回到幼兒園講給老師和小伙伴聽。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主題:媽媽,我愛您!

  活動時間:5月7日(下午3:30—5:00)

  準備時間:5月4日—5月6日

  活動目的:

  1、結合母親節(jié),讓孩子們了解母親在孕育,照顧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過游戲,感受到媽媽給予的愛,增加母子、母女之間的深厚感情

  3、感受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

  4、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具體過程:

  1、請媽媽們利用五一假期給寶寶講一個關于"媽媽愛寶寶或寶寶愛媽媽"的故事,并帶一張母女或母子的照片和一張媽媽小時候的照片(電子版)

  2、5月4日—5月6日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聊聊"愛媽媽"的話題

 。2)環(huán)境以母親節(jié)為主題,帶領寶寶們裝飾母子、母女的照片,給媽媽穿漂亮的衣服(美工)

 。3)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復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3、5月7日

  (1)請媽媽盛裝出席,走紅地毯

  (2)進入班級,評選最相像的母子或母(酒店聯(lián)誼活動策劃書)女,頒發(fā)獎狀

 。3)親子制作:裝飾我和媽媽的照片

  (4)我給媽媽唱首歌

 。5)與媽媽一起分享好吃的(一定的媽媽親手做的)

 。6)送禮物,結束愉快的活動

  溫馨提示:

  請各位媽媽們5月4日來園時帶一張母子(或母女)照片,并帶一張寶寶小時候和媽媽小時候的照片(電子版),五一期間給孩子講一個關于媽媽的故事,并且在5月7日當天帶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來參加活動,我們一同分享母親節(jié)的喜悅。

【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4-03

幼兒園谷雨教案范文03-29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編7篇04-05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編9篇04-05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4-04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匯編六篇04-01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匯編7篇04-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六篇04-0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4-01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3-31

登封市| 闸北区| 正宁县| 井研县| 赞皇县| 广元市| 丹巴县| 睢宁县| 雅安市| 本溪| 汉源县| 南宁市| 黑水县| 汽车| 丰镇市| 吴旗县| 天台县| 珲春市| 宣武区| 耿马| 彭山县| 东海县| 灵台县| 旅游| 九寨沟县| 玉门市| 南漳县| 德安县| 吉林省| 丘北县| 黄龙县| 中方县| 织金县| 喀什市| 定结县| 皋兰县| 无锡市| 石泉县| 桂平市| 德令哈市|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