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2、通過玩玩、看看,了解鏡子角度變化和成像數量之間的關系。
3、能夠將經驗進行遷移運用,感受鏡子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單面鏡、雙面鏡;油畫棒、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1、一面鏡子的游戲。
。1)謎語導入,引出“鏡子”。
師:今天我?guī)砹艘粋謎語,請小朋友仔細聽,猜猜謎底是什么?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誰來看它,跟誰一樣。(幼兒答:鏡子)對,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鏡子(教師出示鏡子)。
(2)幼兒每人一面鏡子,兩人合作,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師:我請小朋友用鏡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幼兒答:里面的人和我長得一模一樣,豐富詞:一模一樣)
請你來說說,鏡子里面的你長得怎樣?(漂亮嗎、帥嗎?)請小朋友用完整話來表述。
師:我請你們動動腦筋,怎樣讓自己不回頭,就能看見我身后的老師? (幼兒動腦想辦法)。
師小結:把鏡子放在面前,調整鏡子的角度,高低就能從鏡子中能看見后面的人和物。
師:那現在我要更進一步了,我想看見自己后腦勺的發(fā)夾,可我怎么也看不到,誰能幫我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讓我看到那個漂亮的發(fā)夾?
。ㄓ變簢L試探索)?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否和同伴一起來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辦法?(教師引導幼兒相互幫助擺放鏡子的角度)
師小結:我看到XXX和XXX用的辦法,我請他們上來演繹一下,大家給評評是不是一個好辦法了(用二面鏡子,一前一后放置,調整好鏡子的位置,就能看見自己后面的頭發(fā))。
2、雙面鏡子的探究。
。1)師:剛剛,我們用一面鏡子、用兩面鏡子來照自己,都能照出不同角度的自己,那我現在要變換一種鏡子來照照自己,又會有怎樣的秘密?教師出示雙面鏡,提問這是什么樣的鏡子,豐富詞:雙面鏡
。2)幼兒每人一面雙面鏡,自由探索,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雙面鏡的初次探索:我們一起用雙面鏡來照一照,你發(fā)現了怎樣的秘密?(引導幼兒發(fā)現鏡子里的事物數量發(fā)生變化了)
師:能告訴我你的發(fā)現嗎?(幼兒回答)
師小結:用雙面鏡照自己我們發(fā)現了一個自己變成了二個,那么接下來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魔術,看看這個魔術怎么變。
3、夾角成像小實驗。
。1)用奇妙的鏡子給油畫棒變魔術,教師講解示范實驗操作的步驟與方法。
師:這個魔術師這樣子的:有一根蠟筆,放在雙面鏡的面前,變動雙面鏡的角度,去找找鏡子里的蠟筆會變怎樣的魔術?
出示筆錄表:這里有一份記錄表,第一欄畫得是鏡子擺放的大小角度,請小朋友把蠟筆放在鏡子前面,按照上面的角度擺放好鏡子,然后觀察鏡子里的變化,把你看到的畫在對應的表格里面,你看到幾根蠟筆就在記錄表上用幾個圓點表示。
。2)幼兒自主操作,記錄觀察的結果。(鏡子夾角越來越合攏,鏡子里油畫棒的數量就越來越多)
師提問:從這個魔術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幼兒回答)原來鏡子夾角越來越合攏,鏡子里油畫棒的數量就越來越多。
4、油畫棒的魔術
師:剛才我們是變動鏡子的夾角來變魔術的,那么我們來變動蠟筆擺放的位置又有什么發(fā)現呢(幼兒探索回答)
5、 延伸活動: 鏡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師小結
師:鏡子的魔術有趣嗎?(幼兒答:有趣)那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鏡子也很多,你還看見過怎么樣的鏡子呢,它有什么作用?(幼兒答,教師出示ppt小結)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去找找幼兒園還有哪些鏡子,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下樓,注意安全。
幼兒園鏡子游戲教案,鏡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樣生活用品,鏡子里的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很多小朋友都覺得鏡子是一樣神奇的物品,我們可以同一些簡單的游戲來讓小朋友們更加了解這樣物品。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2、理解兒歌內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歌快樂讀”:《飛機飛上天》教學動畫(中班下·《交通海陸空》)。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一起來猜一個謎語吧!要仔細聽哦!不是蜻蜓不是鳥,穿云破霧上藍天,萬里行程一日到。(飛機)——小朋友,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關于飛機的兒歌吧!
二、播放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選擇“兒歌”的動畫圖標)——兒歌里說了什么?(飛機飛行。)——飛機飛行的是時候,它周圍的天空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有白線)
”
1、播放到“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時暫停。
——小朋友,大多數的飛機是由哪五個部分組成的?(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
2、播放到“機翼會產生升力,幫助飛機飛起來”時暫停。
——飛機有大有小,它們的機翼有什么作用?(機翼會產生升力,幫助飛機飛。)
3、播放到“能夠幫助人們快速到達目的地”時暫停。
——小朋友,請你來表演一下飛機是怎么飛過高山、河流的。
4、播放到結束。
——什么情況下飛機不能飛行?(遇到大雨、大風、暴雪、多霧等惡天氣時。)——小朋友,你喜歡飛機嗎?為什么?
四、教師引導幼兒朗誦兒歌。
1、教師引導幼兒分句朗誦兒歌。
——小朋友,一起一句一句的讀兒歌吧!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誦兒歌。
提示: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由地用身體動作表演兒歌。
五、組裝大飛機,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
組裝飛機:一個幼兒扮演飛機頭,兩個幼兒扮演機身,向外舉出兩只小手作為機翼,一個幼兒扮演機尾,向后面伸出雙手作為尾翼。
游戲規(guī)則:幾架大飛機同時出發(fā),比一比哪一架大飛機最先到達終點
活動評估
1、能夠流暢地朗誦兒歌。
2、能說出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活動延伸
一、日常活動
1、教師播放《飛機飛上天》的教學動畫,與幼兒一起朗讀這首兒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其他的交通工具,了解其作用。
二、區(qū)域活動
——語言區(qū):教師提供玩具飛機,引導幼兒邊玩飛機邊朗讀兒歌或仿編兒歌。
——美工區(qū):教師提供彩色紙、顏料、橡皮泥等,引導幼兒折紙飛機、畫飛機等。
家園共育親子活動建議
1、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朗讀兒歌《飛機天上飛》,并用身體動作把兒歌表現出來。
2、家長有機會可帶幼兒到飛機場,觀察真的飛機。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嘗等方法認識玉米,并能用語言表現其基本特征。
2.通過嘗試,掌握撥玉米的技能,知道要一層一層剝。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玉米
2.爆玉米花
3.微波爐,專門用來爆米花的干玉米一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出示照片:玉米
誰認識地里長出來的這是什么?(玉米)
二、認識玉米
1.讓幼兒認識玉米的皮和須。
(1)引導幼兒觀察玉米。
誰能發(fā)現它身上有些什么秘密?
。ㄓ變河^察交流)
。2)你都發(fā)現了些什么秘密?
玉米身上包裹著皮,像它的什么呢?(衣服)
玉米的頭上長著須,這個須像什么呀?
2.教師用實物演示,剝掉玉米的外衣。
。1)脫掉外面的綠衣,會是什么樣的呢?
。2)請幼兒摸摸看,有什么感覺?
軟的還是硬的?
有一粒一粒的玉米寶寶?(排隊)
剝一粒下來試試看,像什么?
3.兒歌
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穿著綠衣服,頭上長著長須兒。
脫下衣服瞧一瞧,咦!藏著許多小寶寶。
親親熱熱在一起,一個挨著一個睡。
三、玉米可以怎么吃
1.討論講述:
(1)煮著吃
。2)烤著吃
。3)爆米花
2.制作:爆米花
現在,老師就給小朋友制作爆米花
(1)把干玉米房進微波爐
。2)引導幼兒思考小小的干玉米會不會變。
我們耐心地等上一會兒。聽聽看,玉米寶寶在里面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3)把爆好的爆米花取出來,供幼兒品嘗。
活動延伸
了解玉米還可以怎么吃。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及意境美,體驗萬物生長的春意。
2、欣賞理解詩歌《春雨》,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分角色進行詩歌表演。
3、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春雨》的內容,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磁鐵若干、磁性黑板一個;雨聲、詩歌《春雨》及輕音樂磁帶。
2、與詩歌對應的4個場景,春雨姐姐頭飾一個,種子、桃樹、麥苗、小朋友的圖片和掛飾若干,春雨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播放雨聲錄音導入活動。
提問1: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提問2:花開了,樹葉也綠了,春天真美!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雨聲錄音)
二、欣賞詩歌《春雨》。
1、欣賞詩歌錄音——教師:春天來了,春雨姐姐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引導語:詩歌里有誰?它們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三、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1:詩歌里有誰?它們是怎么說的?(教師按照幼兒回答的順序逐一出示教具)
提問2:圖片按照詩歌的順序排對了嗎?應該怎樣調整?
四、學習朗誦詩歌。
教師:春天里種子發(fā)芽了、桃樹開花了,麥苗也漸漸地長大,真是太美了。帶著這種美好的心情,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朗誦這首詩歌。
五、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動作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種子發(fā)芽、桃樹開花、麥苗長大、孩子種瓜的情景。
六、嘗試分角色表演詩歌
——教師講解表演要求,請幼兒自主選擇掛飾到相應的場景中,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詩歌表演。
七、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培養(yǎng)幼兒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鼓勵幼兒關愛受旱災區(qū)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
1、在活動區(qū)投放種子、桃樹、麥苗、小朋友的圖片和掛飾,繼續(xù)引導幼兒進行排圖講述及詩歌表演活動。
2、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變化,鼓勵幼兒學習仿編詩歌《春雨》。
活動評析:
這個活動設計總的來看很好,但是我覺得有些環(huán)節(jié)還是要親自試驗過才能知道行不行。比如:開始時問到幼兒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這個問題有時連中班或是大班部分幼兒都一時說不上,當然也要考慮孩子的個別差異。還有我覺得小班的孩子可能更易理解圖畫內容,為何不事先制作關于春天信息的一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欣賞呢,他們會更感興趣。而且后面的表演,幼兒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要他們表演出來,就對他們詩歌的掌握要求很高了。最后我認為或許帶領幼兒去外面參觀春天會讓幼兒感受更深。對目標的實現會更有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樂于大膽表達。
2、了解幾種常見農作物成熟后的可食用部分。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鼴鼠和小熊。
2、圖片:小鼴鼠、小熊、玉米、紅薯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朋友,引出故事。
1、出示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對可愛的朋友,你們看,它們是誰?(小鼴鼠和小熊)
(2)師:這兩個好朋友在商量什么?
2、分清“地上”和“地下”。
二、傾聽理解故事,初步了解玉米和紅薯成熟后的可食用部分。
1、種玉米,知道玉米的可食用部分在“地上”。
(1)師:小鼴鼠和小熊誰拿地上的、誰拿地下的?
(2)師:誰拿到了玉米?
2、種紅薯,知道紅薯的可食用部分在“地下”。
(1)師:小鼴鼠和小熊誰拿地上的、誰拿地下的?
(2)師:誰拿到了紅薯?
三、游戲:地上和地下。
師:小鼴鼠真著急呀,第一次它選了地下,沒拿到玉米,原來玉米是長在地上的;第二次,它選了地上,沒拿到紅薯,原來紅薯是長在地下的。每一次小鼴鼠都選錯了,你們能幫幫它嗎?
1、出示蘿卜、黃瓜、西紅柿、花生圖片。
2、幼兒用動作對四種農作物的可食用部分進行“地上”和“地下”的選擇。
四、活動延伸,激發(fā)幼兒繼續(xù)觀察了解身邊農作物的可食用部分。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果實,它們都長在什么地方呢?讓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
附故事:
小熊對小鼴鼠說:“春天到了,我們在田里面種些好吃的東西吧!
小鼴鼠說:“好的,可是秋天豐收的果實怎么分呀?”
小熊說:“我拿地上的!
小鼴鼠說:“我拿地下的!
小熊和小鼴鼠把玉米的種子撒到了田里面,每天給它澆水施肥,秋天到了,田里長滿了甜甜的玉米棒,小熊將香甜的玉米棒捧回了家,而小鼴鼠什么也沒有得到。
但是小鼴鼠對小熊說:“沒關系,我們還在田里面種些好吃的東西吧。”
小熊說:“好的,可是秋天豐收的果實怎么分呀?”
小鼴鼠說:“我拿地上的!
小熊說:“我拿地下的!
小熊和小鼴鼠把紅薯的種子撒到了田里面,每天給它澆水施肥,秋天到了,田里長滿了大大的玉米棒,小熊將大大的玉米棒捧回了家,而小鼴鼠什么也沒有得到。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5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4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30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03-30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6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9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4-06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7篇04-05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6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