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換雞蛋》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biāo)】
1、理解故事《黑熊換雞蛋》知道動物根據(jù)出生方式不同分為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重點)
2、初步了解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的成長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d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zhǔn)備】
故事、課件、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黑熊換雞蛋》
1、欣賞故事內(nèi)容,訓(xùn)練幼兒傾聽能力。
2、針對故事內(nèi)容進(jìn)行提問:
。1)故事中的黑熊在干什么?它遇到了誰?
。2)黑熊為什么有點奇怪?狐貍大娘的“雞蛋”是什么樣的?
(3)黑熊要用換來的雞蛋干什么?可是最后發(fā)生了什么事?
3、教師小結(jié):狐貍大娘的雞蛋原來是烏龜?shù)、蛇蛋、鱷魚蛋、鴕鳥蛋,大小不同的蛋孵出的動物也是不一樣的。
二、認(rèn)識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1、認(rèn)識卵生動物。
師:我們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原來烏龜、蛇、鱷魚、鴕鳥都是從蛋中孵出來的。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從蛋中孵出來的?
3、教師小結(jié):鳥、雞、鴨、鵝等把蛋產(chǎn)在窩里,再由動物媽媽孵出來,小動物就會從蛋中出來,這些小動物是一類的都叫卵生動物。雞、鴨、鵝的蛋是硬的,而像小魚把卵產(chǎn)在水草上,小魚的`蛋很小也很軟,還有一些昆蟲、爬行類也都是卵生動物。
4、出示字卡,豐富反義詞。硬—軟、大—小等
5、認(rèn)識胎生動物。
小動物除了從蛋中孵出來,還可以怎么出生?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是胎生的?
教師小結(jié):在媽媽肚子里成長,長到一定程度,就直接從媽媽肚子里出生這種小動物叫胎生動物。
三、欣賞課件,了解蜻蜓、小雞、烏龜、青蛙的生長過程。
1、提問:蜻蜓媽媽在干什么?卵變成了什么?幼蟲又變成了什么?
2、小結(jié):蜻蜓、小雞、烏龜、青蛙是卵生動物,卵生動物都像它們一樣從卵里生出來,在慢慢長大。
四、出示圖片,了解熊貓的生長過程。
1、出示熊貓幼年的圖片并提問:這是哪個小動物小時候的照片?
2、這是熊貓小時候的照片
3、觀看熊貓的生長過程照片。
4、小結(jié):熊貓是胎生動物,胎生動物都想熊貓一樣在媽媽的肚子里成長,然后由媽媽生出來。
五、幼兒操作練習(xí),區(qū)分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
【《黑熊換雞蛋》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黑熊換雞蛋睡前故事11-2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九篇05-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05-10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05-09
大班語言散文《落葉》教案04-08
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落葉教案12-27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學(xué)繞口令李小!12-14
幼兒園大班語言《傻子和獅子繞口令》教案(精選10篇)05-11
大班語言繞口令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