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沉與浮
一、活動目標
通過探索活動擴大有關舞廳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派樣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探索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fā)展探索精神。
二、重點與難點
探索、發(fā)現(xiàn)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三、材料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材料:各種性質的物品。如鐵、木、玻璃等制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科學角投放玩水器具,讓幼兒自由操作探索。
四、設計思路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鐵、木頭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但是如果活動設計仍停留在讓幼兒了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fā)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為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yǎng)思考的有意性,培養(yǎng)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五、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討論交流——指導探索——分析討論
通過自由探索豐富幼兒關于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經驗。
說明:
自由探索有兩個目的,一是擴大幼兒的經驗范圍,既知道鐵在水里會沉,木頭在水里會浮,又了解一些其他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所以在自由探索的活動中,讓幼兒減少探索中直覺行為性,增強探索的預見性,有助于發(fā)展形象思維。自由探索前應該讓幼兒先預測,再實踐。
通過討論交流發(fā)展幼兒表達經驗的能力,激發(fā)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1)出示物體,請幼兒預測它們在水中的沉浮,并說說預測的依據。
(2)讓幼兒輪流通過實驗驗證預測的正確性。
(3)討論物體的沉浮會不會變,什么情況下會改變。
說明:
討論交流可以小組進行,也可集體進行。
3、通過指導探索,提高幼兒探索的友誼性,發(fā)展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明:
在前面探索的基礎上,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既設法使浮在水的東西沉下去。
�。�1)通過分析討論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A請幼兒演示講評探索的結果。
B幼兒相互評析探索方法的長處和不足,談談最喜歡哪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為什么?
C討論為什么大輪船不會沉下去。
說明:
討論不一定得出結論,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答案。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沉與浮】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08-08
幼兒園小班科學浮與沉教案11-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物體的沉與浮_中班科學教案07-19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8-28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沉與浮12-27
浮與沉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11-16
幼兒園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12篇08-08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快樂的沉與浮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