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會長魚的樹》教案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huán)畫)。
2、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yǎng)知識。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huán)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fā)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fā)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fā)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fā)明了自來水,你能發(fā)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1、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2、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huán)畫。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養(yǎng)成勤勞的好習慣。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chuàng)編的童話故事。
【幼兒園大班《會長魚的樹》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04-11
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23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05-1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05-27
關于去年的樹教案11-0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20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20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