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1
【活動設計】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是4-6歲,身體發(fā)育尚未健全,經(jīng)常伴有感冒咳嗽、拉肚子等一些小毛病,家長心里非常著急,到醫(yī)院看病醫(yī)藥費又非常貴。我采用了民間流傳的一些小秘方,到田間挖一些中草藥,回家熬一些汁,吃了這些病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好,又無副作用。因此設計了這堂課,讓幼兒從小就知道我們大自然中有些奇特的花草,它們是中草藥,能為人們治病。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植物的欲望,萌發(fā)對大自然的親近感。
【教學重點】
認識六種奇特花草,了解它們的藥用價值。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感興趣的、有特殊特征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圖書等資料。
2、植物標本、圖片若干。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先咳嗽幾聲,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怎么啦?
幼:咳嗽
師:那么咳嗽了怎么辦呢?
幼:打針吃藥、掛鹽水。
師:小朋友,我們平時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藥,有的還要打針。但是老師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醫(yī)生、吃藥,我用民間的一些中草藥也能治好這些病。今天老師就為大家?guī)砹艘恍┢嫣氐幕ú,它們是中草藥,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是誰,好嗎?
二、出示魚腥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草,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嗎?情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幼:是一種草,聞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魚的味道。
師:這種草有一股魚腥味,我們叫它魚腥草,你們知道魚腥草有什么用途嗎?
2、小結:魚腥草是一種中草藥,如果我們吃了那個汁,咳嗽就會好起來的。
三、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師:前幾天,老師帶你們到野外去挖的野菜,還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媽媽到地里采的花草,現(xiàn)在請你們向同伴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么?在哪里發(fā)現(xiàn)或找到的?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幼兒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同伴介紹,每組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1、馬蘭:手少流血了,把馬蘭頭的葉子揉一揉,敷上幾分鐘血就不出來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們人眼睛模糊看不清,應該多吃點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馬齒莧:也叫長壽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們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標本、教師介紹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葉子長長的,邊緣有鋸齒狀,開得黃花,籽像一個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對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錢草: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形狀像一個圓圓的硬幣,曬干泡茶可以治膽結石。
五、圖片連線,幼兒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剛才老師給你們介紹了幾種奇特的花草,它們能治哪些病,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有沒有掌握,請你們連線一種草治一種病。
魚腥草 拉肚子 馬蘭 膽結石
馬齒莧 眼睛明亮 金錢草 糖尿病
枸杞 感冒咳嗽 蒲公英 止血
六、作品評價,表現(xiàn)做得對的幼兒。
七、活動延伸
我們大自然中還有很多有用的中草藥植物。我們古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很早就寫了《本草綱目》一書,記錄了各種中草藥的用途,只要用它們放在水里煮一下,喝點湯病就會好。大自然中還有好多奇特的花草有很大的用處,待你們長大后慢慢探索發(fā)現(xiàn),為人們治病。
【教學評析】
這堂課還是上的蠻成功的,因為我園地處農村,園內綠化面積較大,花草樹木很多,為了讓孩子了解園內的花花草草,老師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個好看的牌子,有:小手形的,笑臉形的,在上面寫上了名字。因此,小朋友已掌握了一些花草樹木的名字,老師平時帶幼兒散步時,小朋友無意中就問:“老師這是什么草呀?”“為什么它沒有掛上名字呀?”而這些都是不知名的一顆兩顆花草,不是一大片,我就向孩子們一一介紹了它們的名字,其中就有馬蘭、枸杞、金錢草、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等。春天我們就帶幼兒到戶外田埂上摘馬蘭、枸杞等野菜。夏天我們去找蒲公英,采一朵用嘴一吹飄到四面八方,小朋友們一個個像斷了線的風箏歡呼雀躍。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識自然界中一些奇特的花草并能知道這些花草的奇特之處有藥用價值。根據(jù)綱要提出的科學教育指導要點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欲望,引導他們愛學習會探索。
整堂課以老師感冒咳嗽為導入,喚醒了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們平時都經(jīng)歷過咳嗽、拉肚子,遇到這種情況只有打針吃藥才行。他們都有親身體驗,而這些中草藥只要我們周圍找一下就能找到,無毒、無副作用,F(xiàn)在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主人,他們在家里自己的爺爺奶奶患上的疾病如:膽結石、糖尿病都是常見病。他們家中也曾吃過這些中草藥。在最后的操作連線題時,大班孩子已有初步認識漢字的興趣,通過老師的范例講解,因此他們都能正確連線。
總之,這堂課的成功之處要讓孩子平時接觸并了解一些我們身邊奇特花草的名字和作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把這堂課上好。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2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類的密切關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積極的參與科學活動,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收集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及相關資料。
玩過音樂游戲《蝴蝶找花》。
物質準備:
含羞草一盆、防盜草一盆、豬籠草四盆,課件(有配音的.各類花草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發(fā)孩子興趣。
1、教師:“智慧樹節(jié)目又開始啦,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前做游戲,歡樂多又多。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智慧樹樂園。耶!’(師幼一起說)今天的節(jié)目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币鹩變旱呐d趣。
2、播放有關課件,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問:你認識它們嗎?知道它們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長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嘗試探索。
1、出示含羞草、防盜草。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受植物的奇異特性。
2、圍繞問題,交流發(fā)現(xiàn)。幼兒四人一組,以含羞草、防盜草為例,用語言講述植物的外部特征。
4、引導幼兒說說:含羞草是怎么變化的?接觸防盜草有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
含羞草:又名感應草,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呈含羞狀。
防盜草又稱植物貓,當人及豬、羊、禽、牛、馬等動物觸碰時,接觸處就會像被電擊火燒般的奇疼怪癢。將干草放在糧倉周圍,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貓”之稱。
5、拓展幼兒對奇異花草的認識。
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組同伴介紹。引導幼兒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植物的名稱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長在哪里?
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三、操作感受
1、每組一盆豬籠草、瓶裝小蟲若干。
2、要求:將瓶中的小蟲倒入捕蟲囊,感受豬籠草的奇異特性。
3、操作指導:引導幼兒邊觀察邊用圖示記錄豬籠草的捕食過程。
4、各小組代表介紹。
教師小結:豬籠草象一個彩色的瓶子,瓶里有又香又甜的蜜,蒼蠅飛來了,掉進了瓶底,瓶子很滑,蒼蠅爬不上來就被豬龍草吃掉了。
四、游戲:蝴蝶找花。
播放《化蝶》音樂,在蝴蝶靜止時可以輕輕地觸碰植物葉片,用身體語言的親密接觸,進一步感受花草的奇特。(教師根據(jù)情況暫停音樂。)
五、活動延伸。
探索區(qū)放有捕蠅草、半支蓮、大花草等圖片,讓幼兒觀察交流,進一步產(chǎn)生對植物的興趣。
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上網(wǎng)搜索資料,拓展對植物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
讓幼兒認識幾種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生長環(huán)境和特殊功能。
引導幼兒觀察花草的結構,如根、莖、葉、花等,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2.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和操作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美麗。
鼓勵幼兒愛護花草樹木,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花草有一定的觀察和了解。
2. 物質材料準備
收集奇特花草的圖片、視頻資料,如捕蠅草、豬籠草、含羞草、王蓮等,并制作成 PPT。
準備一些真實的奇特花草(如果條件允許)或仿真模型,如含羞草盆栽、捕蠅草模型等。
放大鏡若干、記錄紙、彩筆等。
三、活動過程
1. 導入部分(3 分鐘)
教師播放一段美麗的花園視頻,視頻中有各種常見的花草,引導幼兒欣賞并提問:“小朋友們,花園里的花漂亮嗎?你們都認識哪些花呢?”讓幼兒自由回答,然后教師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些更特別、更神奇的花草,它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不太一樣哦!”
2. 基本部分(20 分鐘)
認識奇特花草(10 分鐘)
教師利用 PPT 展示捕蠅草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株草,它和我們見過的草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捕蠅草的葉子像夾子一樣,有鋸齒狀的邊緣。接著播放一段捕蠅草捕食昆蟲的小視頻,讓幼兒觀察并講解:“捕蠅草可以吃小蟲子呢!當小蟲子飛到它的葉子上,碰到它葉子上的小刺,它的葉子就會迅速合攏,把小蟲子夾住,然后慢慢消化!
用同樣的方法介紹豬籠草,展示豬籠草的圖片和視頻,引導幼兒觀察豬籠草的外形像一個小瓶子,上面有蓋子,講解豬籠草是如何用這個特殊的.“瓶子”捕捉昆蟲的。
介紹含羞草時,拿出含羞草盆栽(或模型),讓幼兒輕輕觸碰含羞草的葉子,觀察葉子合攏的現(xiàn)象。提問幼兒:“你們看,含羞草的葉子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呢?”然后向幼兒解釋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時,葉子會合攏是它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觀察與討論(10 分鐘)
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發(fā)放一種奇特花草的圖片或實物(模型)、放大鏡、記錄紙和彩筆。讓幼兒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花草的各個部分,并討論它們的外形特點、可能的生長環(huán)境和特殊功能。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和表達。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們小組的觀察結果和討論內容。教師對幼兒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補充,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奇特花草的奧秘。
3. 操作部分(12 分鐘)
我給花草找家(5 分鐘)
教師在教室的地面上劃分出幾個區(qū)域,分別標記為“熱帶雨林”“沼澤地”“山坡”等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
準備一些寫有奇特花草名字的卡片,如捕蠅草、王蓮、卷柏等。讓幼兒根據(jù)自己對這些花草生長環(huán)境的了解,將卡片放到相應的區(qū)域。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你覺得這種花草要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里呢?”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畫一畫奇特花草(7 分鐘)
教師為幼兒提供畫紙和彩筆,讓幼兒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奇特花草畫下來。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畫出花草的主要特征,并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自己想象的元素,如捕蠅草周圍的小蟲子、含羞草在風中擺動等。
繪畫完成后,讓幼兒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畫的奇特花草,包括它的名字、特點和有趣的地方。
4. 結束部分(5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認識的奇特花草,總結它們的特點和神奇之處。再次強調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觀察花草樹木,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現(xiàn)象。
播放輕柔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將活動材料整理好,結束本次科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幼兒能夠識別并說出至少三種自然界中奇特花草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如放大鏡)觀察花草的細節(jié),提高觀察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對比、實驗等方法,了解奇特花草與普通花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
在小組合作和討論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界花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增強幼兒保護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
各種奇特花草的實物(如含羞草、碰碰香、捕蠅草等)或標本,放大鏡、鑷子、小噴壺等觀察工具。
制作 PPT,內容包括奇特花草的圖片、視頻、生長環(huán)境介紹等。
繪畫工具,如彩筆、畫紙;分類卡片,上面寫有不同奇特花草的名稱和生長環(huán)境信息。
2.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已經(jīng)對常見的花草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花草的基本組成部分。
三、活動過程
1. 神奇花草秀(導入環(huán)節(jié),5 分鐘)
教師將準備好的奇特花草實物或標本擺放在展示臺上,用一塊大布遮蓋起來。然后,教師以神秘的口吻對幼兒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特別的朋友,它們是來自大自然的神奇花草。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揭開布后,讓幼兒自由觀察這些奇特花草,但不要觸摸,同時引導幼兒說說看到這些花草的第一感覺。
2. 走進奇特花草世界(知識講解環(huán)節(jié),10 分鐘)
整體觀察(3 分鐘)
教師引導幼兒圍坐在一起,再次觀察展示臺上的奇特花草。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些花草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花草有什么不一樣呢?”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描述,如“這株草的葉子像小扇子”“那朵花的顏色好鮮艷,像彩虹一樣”。
教師選擇其中一種奇特花草(如含羞草),用手輕輕觸碰它的葉子,讓幼兒觀察葉子閉合的現(xiàn)象。然后問幼兒:“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含羞草的葉子會動呢?”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PPT 講解(7 分鐘)
教師播放 PPT,逐一介紹各種奇特花草。以捕蠅草為例,PPT 上先展示捕蠅草的圖片,教師講解:“這是捕蠅草,它有一個很神奇的本領,就是能捕捉小蟲子。你們看它的葉子像不像一個大嘴巴,上面還有很多小刺呢。”接著播放捕蠅草捕食昆蟲的視頻,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捕蠅草的捕食過程。
介紹碰碰香時,讓幼兒聞一聞碰碰香的葉子,感受它特殊的香味。然后通過 PPT 講解碰碰香為什么會有香味,以及這種香味有什么作用。
在介紹每種奇特花草時,教師都要強調它們的'獨特之處和生長環(huán)境,如“捕蠅草喜歡生長在潮濕的沼澤地附近”“碰碰香喜歡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
3. 探索奇特花草的秘密(探究環(huán)節(jié),15 分鐘)
小組觀察(8 分鐘)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一種奇特花草、放大鏡、鑷子和小噴壺等工具。教師提出觀察要求:“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可以用這些工具仔細觀察你們小組的奇特花草啦?纯此娜~子、莖、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放大鏡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新的秘密哦。但是要注意,不要傷害花草!
在幼兒觀察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鑷子輕輕撥開葉子觀察,用小噴壺噴水看看花草的反應等,并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可以用簡單的圖畫或符號表示)。
小組討論與分享(7 分鐘)
觀察結束后,每個小組圍坐在一起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你們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和我們之前了解的普通花草有什么不同呢?”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和補充,教師對幼兒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評價,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奇特花草的認識。
4. 奇特花草大揭秘(知識拓展環(huán)節(jié),10 分鐘)
用途揭秘(5 分鐘)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奇特花草除了好看、好玩之外,還有什么用處嗎?”引導幼兒思考,然后教師進行講解。例如,介紹薰衣草可以用來制作香料、緩解疲勞;蘆薈可以美容、消炎等。同時,通過 PPT 展示相關的圖片和產(chǎn)品,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奇特花草的用途。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們沒有這些奇特花草,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呢?”讓幼兒明白奇特花草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生長環(huán)境揭秘(5 分鐘)
教師再次播放 PPT,展示各種奇特花草的生長環(huán)境圖片,如熱帶雨林、沙漠、濕地等。教師提問:“為什么這些奇特花草要生長在這些特殊的環(huán)境里呢?”引導幼兒從氣候、土壤、水分等方面進行思考。
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或對比,幫助幼兒理解奇特花草對生長環(huán)境的適應性。例如,將兩盆相同的植物(如綠蘿)分別放在陽光充足和陰暗潮濕的地方,讓幼兒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從而了解不同花草對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同。
5. 我是奇特花草小專家(實踐環(huán)節(jié),10 分鐘)
分類游戲(5 分鐘)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fā)放一套寫有奇特花草名稱和生長環(huán)境信息的分類卡片。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分類游戲。你們要根據(jù)卡片上花草的生長環(huán)境,把它們放到正確的地方!痹诮淌业牡孛嫔蟿澐殖霾煌膮^(qū)域,分別標記為“熱帶雨林”“沙漠”“濕地”等。
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分類任務。游戲結束后,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分類結果,對正確分類的小組給予表揚和獎勵。
繪畫創(chuàng)作(5 分鐘)
教師為幼兒提供畫紙和彩筆,讓幼兒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奇特花草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教師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畫出奇特花草的特點和自己認為有趣的場景,如捕蠅草在捕捉蟲子、含羞草在和蝴蝶玩耍等。
幼兒完成繪畫后,教師邀請部分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畫的奇特花草,包括它的名字、特點和有趣的故事。
6. 愛護奇特花草,保護大自然(總結環(huán)節(jié),5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再次強調奇特花草的神奇之處和對人類的重要性。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這些奇特花草這么有趣又有用,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它們呢?”引導幼兒說出要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采摘、破壞等。
教師播放一段美麗的大自然視頻,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然后對幼兒說:“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里面有許多像奇特花草一樣神奇的生物。我們要保護它們,讓我們的家園永遠美麗。”最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出環(huán)?谔枺骸皭圩o花草,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結束本次科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5
一、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
幼兒能夠認識幾種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了解它們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生長環(huán)境。
知道奇特花草獨特的生存方式和自我保護機制。
2.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和比較,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科學知識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感受自然界花草的奇妙,培養(yǎng)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引導幼兒尊重和保護這些奇特的花草資源。
二、活動準備
1.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常見花草有一定的觀察和認識基礎。
2. 物質材料準備
有關奇特花草的圖片、視頻資料,如捕蠅草、豬籠草、含羞草、跳舞草等。
真實的含羞草、捕蠅草盆栽(如果條件允許)。
放大鏡若干。
三、活動過程
1. 導入部分(3分鐘)
教師展示一些常見花草的圖片,如玫瑰、菊花等,引導幼兒回憶并說出它們的名字和特點,然后提問:“小朋友們,我們見過很多漂亮的花草,但是自然界中還有一些花草非常奇特,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什么樣子呢?”從而引出活動主題——自然界的奇特花草。
2. 認識奇特花草(12分鐘)
展示資料: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捕蠅草、豬籠草、含羞草、跳舞草等奇特花草的圖片和視頻,向幼兒介紹這些花草的名稱和生長環(huán)境。例如,捕蠅草生長在潮濕的沼澤地帶,豬籠草多生長在熱帶地區(qū)。
觀察外形:教師出示捕蠅草和含羞草的盆栽(如果有),讓幼兒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引導幼兒觀察捕蠅草葉片上的刺毛和像夾子一樣的構造,以及含羞草的羽毛狀復葉和小葉。同時,教師可以簡單講解這些外形特征與它們的生存方式的`關系,如捕蠅草的夾子可以捕捉昆蟲,含羞草受到觸碰后葉片會合攏,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3. 奇特花草的獨特之處(10分鐘)
討論與分享:教師組織幼兒分組討論這些奇特花草的獨特之處。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有趣現(xiàn)象。例如,幼兒可能會說捕蠅草能吃蟲子很神奇,或者含羞草一碰就合起來像害羞了一樣。
教師講解: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討論情況,進一步深入講解奇特花草的獨特生存方式和自我保護機制。如豬籠草的籠子可以分泌蜜汁吸引昆蟲,昆蟲掉入籠子后就無法逃脫,豬籠草就可以消化它們獲取營養(yǎng);跳舞草會隨著音樂或溫度、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而舞動葉片。
4. 游戲環(huán)節(jié):猜一猜(10分鐘)
游戲準備:教師準備一些奇特花草的卡片,卡片上只顯示花草的一部分特征。
游戲玩法: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輪流抽取一張卡片,根據(jù)卡片上的提示猜出是哪種奇特花草。猜對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個小貼紙作為獎勵。這個游戲可以加深幼兒對奇特花草的認識和記憶。
5. 總結與拓展(5分鐘)
總結: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中認識的奇特花草,再次強調它們的名稱、外形特征、生長環(huán)境和獨特之處。
拓展:鼓勵幼兒在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通過圖書、網(wǎng)絡等途徑了解更多奇特的花草,下一次活動可以分享自己新發(fā)現(xiàn)的奇特花草。
四、活動延伸
1. 在班級的自然角種植一些容易養(yǎng)護的奇特花草,如含羞草,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
2. 開展“我是奇特花草小畫家”活動,讓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奇特花草,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畫的花草的特點。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幼兒能夠準確識別至少五種自然界中的奇特花草,包括它們獨特的外觀、顏色、形狀和氣味等特征。
了解奇特花草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如吸引昆蟲傳粉、為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等。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觸摸、聞等多種感官體驗方式,深入感知奇特花草的特點,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觀察力。
能夠運用簡單的語言或繪畫描述奇特花草的特征和自己對它們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引導幼兒樹立保護奇特花草和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
收集各種奇特花草的實物或標本(如捕蠅草、豬籠草、瓶子草、茅膏菜、王蓮等),如果無法收集實物,可以準備高清圖片、視頻資料。
放大鏡、鑷子、小噴壺、透明塑料盒等觀察工具。
畫紙、彩筆、膠水、彩紙等手工制作材料。
有關奇特花草的.科普繪本。
2. 環(huán)境準備
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奇特花草展覽館”,劃分不同的區(qū)域展示各種奇特花草的資料和實物。
三、活動過程
1. 奇妙花草展(5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奇特花草展覽館”,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周圍的布置和展示的資料,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有好多我們沒見過的花草,它們看起來怎么樣?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 觀察與探索(15分鐘)
自主觀察: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奇特花草(實物或標本),使用放大鏡、鑷子等工具進行觀察。教師鼓勵幼兒通過觸摸、聞等方式感受花草的質地、氣味等。在觀察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關注花草的特殊結構,如捕蠅草的捕蟲夾、豬籠草的捕蟲籠、瓶子草的瓶狀葉等,并詢問幼兒這些結構可能有什么作用。
小組分享:幼兒分組討論自己觀察到的奇特花草的特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分享。分享內容可以包括花草的外觀、自己猜測的特殊結構的作用等。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3. 深入了解奇特花草(10分鐘)
教師講解:教師結合幼兒的觀察和討論,詳細介紹幾種重點奇特花草的特點和生態(tài)功能。例如,介紹捕蠅草時,教師可以講解它的捕蟲夾是如何感知獵物并迅速閉合的,以及它通過消化昆蟲來獲取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介紹王蓮時,講解它巨大的葉片能夠承受很重的重量,為小動物提供休息場所,同時花朵在夜間開放,吸引特定的昆蟲傳粉。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科學小實驗,加深幼兒的理解。
播放視頻:教師播放一段有關奇特花草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捕食或傳粉等過程的視頻,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4. 游戲:花草拼圖(8分鐘)
游戲準備: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奇特花草的拼圖,將每種花草的圖片剪成若干塊。
游戲玩法: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一套拼圖。幼兒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合作完成拼圖,拼好后說出這種花草的名稱和自己所知道的它的特點。最快完成且回答正確的小組獲勝,教師給予小獎品獎勵。
5. 我心中的奇特花草(7分鐘)
幼兒用畫紙、彩筆等材料自由創(chuàng)作,畫出自己心中最喜歡的奇特花草。教師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在畫中表現(xiàn)出花草的奇特之處。創(chuàng)作完成后,幼兒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畫的奇特花草,包括它的名字(自己起的)、特點和神奇的功能。
6. 總結與保護意識培養(yǎng)(5分鐘)
總結: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中認識的奇特花草,總結它們的特點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保護意識培養(yǎng):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要保護這些奇特花草,以及我們可以怎么做。如不隨意采摘、保護它們的生長環(huán)境等。最后,教師鼓勵幼兒將保護奇特花草的意識傳遞給身邊的人。
四、活動延伸
1. 在圖書角投放更多有關奇特花草和自然生態(tài)的科普圖書,供幼兒自主閱讀和探索。
2. 組織幼兒開展“保護奇特花草”宣傳活動,制作簡單的宣傳海報,向幼兒園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宣傳保護奇特花草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相關文章:
奇特的花草幼兒園教案01-25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8-02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薦】11-22
【推薦】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22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3
【精】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01
【薦】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09
【熱】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教案科學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