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預防孩子耳聾應從母孕時開始,孕婦應避免到過于雜亂的場所去,以免感染傳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腦炎等疾病,同時應盡量避免接觸X射線。今天語文迷小編為大家獻上的是全國愛耳日宣傳黑板報的模板資料。
全國愛耳日宣傳黑板報的模板圖片01
全國愛耳日宣傳黑板報的模板圖片02
全國愛耳日宣傳黑板報的模板圖片03
全國愛耳日宣傳黑板報的模板資料:
全國愛耳日宣傳知識
耳聾知識
耳聾的定義
一般認為語言頻率(0.5、1.2Hz)平均聽閾在26dB以上,即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在70dB以內者稱重聽,在70dB以上者為聾,臨床上習慣統(tǒng)稱為聾(deafness)。
預防耳聾三招
臨床上應用的十多種抗菌素的毒性反應可損害聽覺神經(jīng),它們是鏈霉素、雙氫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紫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萬古霉素,醫(yī)學上把這些抗菌素統(tǒng)稱為“耳毒性抗菌素”。
預防孩子耳聾應從母孕時開始,孕婦應避免到過于雜亂的場所去,以免感染傳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腦炎等疾病,同時應盡量避免接觸X射線。
情緒過于激動、急躁、暴怒也是誘發(fā)突聾的重要因素,因為人的情緒發(fā)生劇烈波動時,體內的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會失去正常功能或發(fā)生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內耳聽神經(jīng)缺血缺氧而引發(fā)耳聾。
引起耳聾的原因
引起耳聾的原因很多,有遺傳、疾病( 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白喉、傷寒、梅毒、 腦膜炎、 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外傷等。此外,煤氣 中毒 、噪聲、出生時缺氧等因素也能導致耳聾。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對耳朵有毒性的藥物百余種,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潔霉素、小諾霉素、紅霉素等多種抗生素。還有水楊酸類制劑、速尿等強利尿劑以及奎寧、氯奎等抗瘧疾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