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分享關于新學期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學期黑板報資料:開學恐懼癥】
1、小學生怕開學
張小同(化名)在我市某小學讀四年級,他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大慶明軒心理工作室,小同媽媽很焦慮,她說,馬上要開學了,可最近一段時間,孩子早晨起來總是到柜子里翻東西,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發(fā)火,然后躲在自己的房間里不出來。一天晚上,小同和爸爸說,他不想去上學了。
在單獨和小同的交流中,心理咨詢師了解到,剛放寒假時,小同就和父母一起去了上海的舅舅家了,全家開車去云南過的新年;貋砗,父母上班不在家的時間里,小同大部分時間都在玩電腦游戲。現在,距離上學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但是小同的寒假作業(yè)還沒有完成。一想起這些他就心煩,尤其到了晚上,躺在被窩里,想起馬上要開學了,寒假要結束了,小同就渾身出汗,心里無比地恐懼和難受。小同竟然讓心理咨詢師跟他父母說,自己是否可以晚半個月再去上學。
2、家長也怕開學
對于馬上到來的新學期,上小學三年級的鄒小荷(化名)的母親感覺很緊張。她對記者說,她比她兒子還要恐懼開學,苦難的日子又要開始了。
鄒小荷的媽媽和爸爸都在紅崗區(qū)上班,而家住在東風新村。孩子一放假,倆人就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珊⒆右婚_學,兩人就忙翻了天,每天早晨起床,送孩子上學,中午一下班,就要飛車回來給孩子做飯,然后送孩子上學,晚上下班到了家都6點了,還要去“小飯桌”接孩子、做飯、輔導孩子學習,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鄒小荷的媽媽說,兒子一開學,她就被綁定了,任何應酬都一律取消。而孫先生的兒子開學就是高一的下半學期了,在學校住校。但他也很恐懼兒子開學,為孩子難受。想起兒子又要被套上“小夾板”,他很心疼。
3、恐懼原因各不同
關于“開學恐懼癥”,明軒心理咨詢工作室的心理咨詢師霍永明老師分析說,許多孩子由于假期作業(yè)未完成、對新學期緊張、迫于人際關系的壓力等因素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安逸、閑散慣了之后,想到開學后緊張的學習,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了焦慮、恐懼的情緒,造成了對開學存在心理陰影,嚴重時就導致了“開學恐懼癥”。家長應該幫助學生在開學初期做好以下五方面:
1)家長應抱樂觀的態(tài)度,多跟孩子談談學校和新學期,從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學期,給孩子以信心,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語。家長不要把老師描繪成嚴厲兇狠的人,也不要把學校描繪成痛苦難受的地方,應給孩子以幸福感,讓孩子對上學感興趣,期待上學。
2)放假時,許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亂了,常常是看電視或上網到很晚,而早上又貪睡不能按時起床。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就還在“放假”,對上學會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家長應及時地糾正孩子的生活習慣,為了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應該幫年紀較小的孩子訂好作息時間表,每天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保證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3)如果孩子有“教室焦慮癥”,最好不要先讓孩子吃抗焦慮藥,應先從調整心態(tài)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與同齡人的交往。
4)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游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作業(yè)、同學關系等。
5)開學后的假日里,家長應該盡量少帶孩子上公園等游樂場所,多帶孩子去書店看看書,或者一起去購買學習用品,給孩子營造學習氛圍,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歡上讀書。
特別提示
家長應和孩子一起探究對上學恐懼的真正原因,表達對孩子真誠的關心和愛護;同時父母應與學校老師聯系,爭取校方的配合。共同“會診”把脈,為孩子克服開學恐懼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如果上述方法難以奏效,經過心理咨詢也收效甚微,則可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慎重地選用藥物治療。
更多相關文章:
1.